來源:中國軍網(wǎng) 發(fā)布:2018-09-25 13:45:32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一定有我
來到這里
記者感覺聽到最多的詞就是給土地“換土”
為什么要換土呢
據(jù)二中隊搬遷到這里以后的
第一任中隊長羅興國介紹
這里的土可不是普通的土
這種土叫膠板土
用來做磚很好
用來種東西就不行了
因為這種土根本不滲水
記者特地去營區(qū)外頭的戈壁灘做了實驗
中隊最初駐扎到這里時
面對如此惡劣的自然條件也是頭疼的
但天生樂觀積極的態(tài)度讓他們決定
改善營區(qū)環(huán)境
中隊的榮譽室有三件“傳家寶”
泥桶、泥鏟、坎土鏝
這是當年官兵作業(yè)的主要工具
沒有任何機械化設(shè)備
一切全靠人工
一鍬一鍬地把膠板土挖開
再破開下面的鹽堿地
向下深挖至少1.5米
換上20公里外運來的熟土和河沙
這個鋪土也有講究
底層鋪稻草
然后一層沙土一層熟土逐層往上
一切的努力都是為了壓堿、保水
這樣的土用來種植最好
是一次次死了再種種了再死
嘗試出來的配比結(jié)果
這個過程是
5年左右
中隊菜地樹林的雛形就這樣
一鍬一鍬給挖了出來
種上了第一批樹苗
灑上了第一把菜籽
通過不斷地摸索
植物的成活率越來越高
這片大漠戈壁出現(xiàn)了第一抹綠色
第一批活下來的樹苗已經(jīng)變得粗壯,較細的是近些年種植的。
羅興國說
前人栽樹后人乘涼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一定有我
是他們當時的心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