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tachement/jpg/site351/20180611/64006a8d62f81c880eb217.jpg)
![](../../attachement/jpg/site351/20180610/163ec46d5da80576381439.jpg)
一只被不法商販收購的烏雕。
![](../../attachement/jpg/site351/20180610/163ec46d61980576384019.jpg)
“森林衛(wèi)士”從盜獵者手中搜繳的北山羊角。
特殊“勛章”
初夏傍晚,伊馬木和戰(zhàn)友在西天山巡護,接到當?shù)啬撩駡笮牛翰贿h處庫爾德寧的山坳里,搭起了一個帳篷。
“是盜獵者!”班長張刊脫口而出,氣氛一下子凝重起來。
官兵們立即通過電臺向上級匯報,并與趕來支援的森林公安民警聯(lián)合行動,對盜獵者可能逃跑的路線進行封控。
1小時后,大家小心翼翼接近那頂帳篷,早有警覺的盜獵分子,已經(jīng)沒了蹤影。帳篷內(nèi),伊馬木和戰(zhàn)友們搜出大量捕獸夾、鋼絲繩套等盜獵工具,以及10余只北山羊角。
北山羊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主要棲息于高原裸巖和山腰碎石嶙峋地帶。因羊角具有獨特的藥用價值,黑市上一只北山羊能賣數(shù)千元,巨大的利潤讓盜獵者不惜鋌而走險。
有段時間,盜獵人數(shù)增多,天山里的野生動物數(shù)量銳減,有的盜獵者甚至放火燒山,然后在外圍“守株待兔”。
“逃出來的動物被他們捕殺,逃不出來的被活活燒死。山林里的慘叫聲,至今想起來都讓人頭皮發(fā)麻……”伊馬木一臉憤怒。
在野外執(zhí)行反盜獵任務,伊馬木和戰(zhàn)友們時常會經(jīng)受各種考驗。
去年隆冬的一個深夜,伊馬木在望遠鏡中看到了遠處閃爍的燈光,他立即報告上級,并與趕來支援的戰(zhàn)友將盜獵者一舉擒獲。
當戰(zhàn)友駕車追擊逃竄的另一名盜獵者時,伊馬木冒著-30℃的嚴寒,堅守1個多小時,看守被控制住的盜獵者,他的左耳因此被凍傷了。
凍傷的耳朵,如今成為這個維吾爾族戰(zhàn)士引以為傲的“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