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肅 空軍原政治部文工團一級編劇
事跡簡介:
閻肅,男,漢族,中共黨員,1930年5月出生,1953年6月入伍,河北保定人,生前系空軍原政治部文工團一級編劇。從藝60余年,他以一片丹心、一腔熱血、一身正氣,始終模范踐行黨的文藝路線,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導向,始終戰(zhàn)斗在謳歌主旋律、弘揚民族精神第一線,創(chuàng)作了《江姐》、《黨的女兒》、《我愛祖國的藍天》等一大批紅色經典,推出1000多部(首)深受人民群眾喜愛、無愧于時代的精品力作,參與策劃100多場重大文藝活動。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先后榮獲“中國歌劇藝術終身成就獎”等多個重大獎項,當選“感動中國2015年度人物”。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狈Q號,被中組部追授“全國優(yōu)秀共產黨員”。
事跡材料:
對黨充滿深厚感情 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
閻肅從年輕時選擇信仰共產主義,就把自己的人生追求與黨的事業(yè)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1949年,還在重慶大學上學的閻肅,就秘密參加了黨領導的外圍組織,積極投身愛國學生運動。
1953年入黨、參軍后,閻肅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定格在做黨的文藝戰(zhàn)線忠誠戰(zhàn)士上,把對黨的忠誠融入文藝創(chuàng)作,把歌頌黨、鼓舞人民、激勵軍心士氣作為己任,旗幟鮮明地與各種錯誤文化思潮作斗爭。
2007年前后,社會上出現了利用網絡惡搞紅色經典、傳播惡俗萎靡歌曲之風,他聯(lián)合40位著名藝術家發(fā)出“傳承紅色經典、抵制網絡歌曲惡俗之風”倡議,相繼參加江西等地組織的大規(guī)模紅歌會,并擔任中國紅歌會終審評委,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共鳴。
2014年,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他提出軍事文藝需要堅持“鐵馬秋風、戰(zhàn)地黃花、樓船夜雪、邊關冷月”,受到高度肯定,被總結為強軍文化的“風花雪月”。
對藝術精益求精 弘揚時代主旋律、匯聚正能量
“作為一名文藝工作者,應該經常反思自己的作品是不是走在時代前面,是不是符合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這是閻肅藝術生涯的真誠告白。他始終站立在時代潮頭,模范執(zhí)行黨的文藝路線,忠實履行一名文藝戰(zhàn)士的神圣職責。
1962年,經過三年自然災害和“大躍進”的嚴重挫折后,不少人對新中國建設和黨的執(zhí)政能力存有疑慮,閻肅從小說《紅巖》中得到靈感,一氣呵成了《江姐》劇本,經過兩年多的反復修改、排演、打磨,于1964年9月公演,一年內演出257場。
這部歌劇凝練升華的“雪壓不彎、風吹不倒,信念不變、矢志不移”的“紅梅精神”,極大地振奮了黨心、軍心、民心?,F已5次復排演出1000多場,創(chuàng)造了中國歌劇史上的奇跡,影響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
閻肅始終保持著對知識的渴求,注重掌握時代信息,保持觀念不落伍。1984年以來,他多次參加大型文藝演出的創(chuàng)意設計、總體策劃和撰稿工作,先后參與策劃了20多臺央視“春晚”、歷年“雙擁晚會”、歷屆全軍文藝匯演,參與新中國成立60周年大型舞蹈史詩《復興之路》編創(chuàng)等,產生巨大影響,被譽為文學藝術界的“常青樹”。
對基層官兵傾注真情 滿懷青春激情奮斗在一線
讓每一首軍歌成為激勵官兵的“沖鋒號”,是閻肅堅持不懈的藝術追求。他始終把根扎在軍營,用愛傾情回報部隊,將藝術才華奉獻給廣大官兵。他曾說:“什么都可放棄,但唯有這身軍裝最難舍棄?!彼冀K把生活作為創(chuàng)作的源泉,為了使作品貼近部隊、貼近官兵,幾乎走遍了空軍所有的部隊,機場、陣地、海島、高原、邊防哨所……都留下了他的足跡和歌聲。
1960年,閻肅到空軍航空兵某部當兵鍛煉,和戰(zhàn)士們打成一片,建立了深厚感情,捕捉到許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創(chuàng)作了傳唱50多年、經久不衰的《我愛祖國的藍天》。
1964年12月,他從西寧去西藏體驗生活,頂風冒雪跋涉18天,到達海拔5000多米、零下40多攝氏度的氣象站,高原反應異常強烈,他咬牙堅持完成采訪,寫出反映高原官兵生活的《雪域高原》劇本?!盾姞I男子漢》、《長城長》等一大批軍旅歌曲,都是他深入一線創(chuàng)作出來的。他還利用下部隊采風的機會,為官兵講課輔導,培養(yǎng)文藝骨干,創(chuàng)作百余首軍歌、師歌、團歌,深受官兵歡迎。
對自己嚴格要求,始終保持共產黨員和普通一兵的本色。作為享譽全國全軍的藝術家,閻肅從沒有把自己當成名家大腕,而是以一名普通老兵、普通黨員、普通文藝工作者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他經常說,“得意時不能凌駕在組織之上,失意時不能游離于組織之外”。每月領到工資第一件事,就是向黨小組長交納黨費。2008年,他主動參加汶川抗震救災義演,并從積蓄中拿出2萬多元交納“特殊黨費”。
閻肅居功不自傲、藝高不自滿,只要是組織交給的任務,他都積極完成;只要對團隊有利的事情,他都積極支持,從不考慮個人的得失。面對物質誘惑,他堅守底線,潔身自好。改革開放之初,有人提出用北京一套樓房請他寫歌,他說:“不是自己的東西,一點都不能伸手!”他甘當人梯,堅持用人格魅力感染和教育年輕演職人員,用50多年的心血把一代代“江姐”送上舞臺、推上藝術大道。在他的影響和帶動下,一大批詞作家、作曲家和優(yōu)秀青年演員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