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懼天險,無畏生死,在貴州甕安,紅軍迎來長征途中“偉大轉(zhuǎn)折的前夜”——
烏江天險重飛渡
■解放軍報記者 吳 敏 通訊員 歐陽井河
“距血戰(zhàn)湘江僅月余,是什么力量讓紅軍不懼天險渡烏江,無畏生死覓黎明?” 7月上旬,記者帶著疑問,追隨當(dāng)年紅軍的腳步一路向前。
站在江界河渡口,記者望著眼前的烏江久久思索。1934年12月31日,中央政治局在甕安縣猴場召開會議。博古在會上提出兩條建議:一是不要渡烏江,也不要試圖在遵義附近建立根據(jù)地;二是殺個回馬槍,與紅二、紅六軍團會合。李德警告說,烏江很可能是另一條湘江,強渡很可能失敗,或是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然而,大多數(shù)與會者認(rèn)為,黎平會議的決定是正確的,紅軍要無條件地執(zhí)行。會議作出《中央政治局關(guān)于渡江后新的行動方針的決定》,明確要求“關(guān)于作戰(zhàn)方針,以及作戰(zhàn)時間與地點的選擇,軍委必須在政治局會議上做報告”。這次會議為遵義會議的勝利召開,在思想上、組織上、政治上和軍事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被譽為“偉大轉(zhuǎn)折的前夜”。
“烏江很可能是另一條湘江”的警告并不是沒有道理。黨史專家曾詳細(xì)分析過紅軍在烏江面臨的三大難題:一是烏江兩岸懸崖陡峭,江道曲折,水流湍急,自古就有“烏江天險”之說;二是黔軍在烏江的主要渡口上,修建了堅固的防御工事,配置了主力部隊和強大的火力;三是向中央紅軍包抄而來的國民黨中央軍正全速向烏江方向推進,距離烏江不到100公里。中央紅軍必須在國民黨軍主力部隊到達(dá)之前渡過烏江。
《烏江風(fēng)云1935》的作者聶其康告訴記者,紅軍來不及過新年,紅一軍團、紅三軍團奉命趕往烏江,紅軍總參謀長劉伯承親自帶著工兵隊上一線。
在甕安縣猴場會議舊址,記者看著《紅星報》,辨認(rèn)那些雖已模糊但充滿力量的字跡。1935年1月15日,《紅星報》集中報道了紅軍進入貴州以來的勝利消息和革命活動。記者仔細(xì)辨認(rèn)《偉大的開始——一九三五年的第一個戰(zhàn)斗》這篇“前線通訊”中的字跡,仿佛聽到當(dāng)年渡江戰(zhàn)斗中的槍聲、炮聲、吶喊聲。
“第一次強渡的領(lǐng)導(dǎo)者是勇團(即第一軍團第一師先遣團)三連連長毛正華同志,他率領(lǐng)三個筏子不顧一切犧牲,在敵人火力射擊底下奔?xì)⒍^。行至中流,因敵火力的威脅,同行的兩個筏子被水沖走,惟有毛正華同志孤軍奮斗,勝利的到達(dá)彼岸,被沖走的兩個筏子不久亦自河的下游上來,此行計五人:毛正華、劉昌華、鐘家通、溫贊元、丁勝心。一登河的彼岸時,因眾寡懸殊,不能遂行驅(qū)逐敵人的任務(wù),困守于石崖下,忍饑挨凍,直至第二天,二連連長楊尚坤同志帶一機槍班一步槍班奔?xì)⑦^河時,才發(fā)現(xiàn)他們還在那里。這時,毛正華同志如虎生翼地一口氣爬上山,拿起輕機槍一陣猛射,首即占領(lǐng)敵人主要陣地……”
“強渡烏江是中央紅軍進入貴州后的第一個重要戰(zhàn)斗。勝利取決于紅軍將士勇敢機智、視死如歸,也離不開甕安人民的擁護和支持。”甕安縣黨史專家饒?zhí)髡f,有的群眾拿著柴刀、斧頭幫紅軍砍竹子編竹筏;有的把自家門板拆下來,給紅軍架浮橋。
穿行在尋訪紅軍長征歷史的人流中,記者看到有的人穿著紅軍服、背著紅軍包,在那些發(fā)黃的照片、簡短的文字前久久駐足,有的人在紅軍雕塑前拍照留影,唱起《長征組歌》:“烏江天險重飛渡,兵臨貴陽逼昆明……”
如若說長征是首歌,那是紅軍將士用生命和鮮血譜就的英雄贊歌;如若說長征是幅畫,那是紅軍將士用理想和信念描繪的歷史巨畫。在對歷史的深情回望中,記者感受到紅軍將士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