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軍網(wǎng)-解放軍報 發(fā)布:2021-08-02 06:53:03
老一輩革命家和老一代共產(chǎn)黨人在延安時期留下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培育形成的以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為主要內容的延安精神,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
——習近平
寶塔山下探初心
■解放軍報記者 李 蕾
清晨,霧氣籠罩的寶塔山下,延河水蜿蜒流淌?!斑恕鄙缴瞎爬习唏g的鐵鐘敲響,鐘聲悠長綿延,好像訴說著這里厚重的歷史。
1935年10月,這片荊棘遍野、雜草叢生的黃土地,張開寬闊的胸膛,將一支穿著破衣爛衫、餓得皮包骨頭、累得精疲力盡的隊伍熱情擁入懷中。這支戰(zhàn)士平均年齡19歲、干部平均年齡24歲,在疾風驟雨中輾轉漂泊的隊伍,終于找到了扎根的土壤。
人們也許沒有想到,由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這支隊伍,竟成了全民族抗戰(zhàn)的中流砥柱;更沒有人想到,只用了短短十幾年時間,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這支隊伍,從這里走向全中國,取得了中國革命的最終勝利。
習主席曾經(jīng)意味深長地說:“革命老區(qū)是黨和人民軍隊的根,我們永遠不能忘記自己是從哪里走來的,永遠都要從革命的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p>
穿過歷史的塵煙,記者來到中國革命的圣地,感悟偉大的延安精神,探尋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
一
楊家?guī)X革命舊址,完整保存著毛澤東同志當年居住的窯洞。
上午11時,窯洞外艷陽晴空,室內卻光線暗淡。方寸斗室狹小逼仄,一張舊木床、一盞煤油燈、一部老式電話構成了毛澤東同志的辦公場所。
在這極為簡單的屋子里,一個又一個漫漫長夜,毛澤東同志在昏黃的油燈下縱覽風云、洞察時局、筆走春秋,思考著中國的前途和未來,寫下了《實踐論》《矛盾論》《論持久戰(zhàn)》等光輝著作。正是在延安,確立了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
站立在窯洞前的石桌旁,記者眼前浮現(xiàn)出歷史上的一幕: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廣袤的祖國版圖上處處回蕩著“我要去延安”的聲音,無數(shù)有志之士背著沉重的行李,冒著被國民黨軍隊封鎖、綁架和殺頭的危險,前仆后繼,沖破封鎖線,向著抗日救亡旗幟高高飄揚的方向、向著心中的圣地堅定前進。
只要還有一口氣,爬也要爬到延安城。那個盛夏,一位廣東青年經(jīng)西安奔赴延安,路上不幸病倒,彌留之際,他用盡最后力氣將雙手摳進黃土地,朝著延安的方向爬行。
延安革命紀念館的版畫上,一個個奔赴延安的年輕身影,讓我們仿佛穿越時空的隧道,看到了信仰的力量。正是堅定的共同信仰,讓他們在跋涉與安穩(wěn)之間,選擇了跋涉;在犧牲與茍活之間,選擇了犧牲。
參觀楊家?guī)X黨的七大會址后,習主席意味深長地說:“這里我來過多次,插隊時每次到延安都要來看看,每次都受到精神上的洗禮?!?/p>
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一抹迷彩綠十分顯眼,記者一打聽,原來他們是新疆軍區(qū)某旅的官兵,利用休假時間結伴前來延安參觀。官兵們告訴記者,他們旅的老前輩曾參加過保衛(wèi)延安的戰(zhàn)斗,延安不僅是旅史上厚重的文字,更是他們心中的信仰高地。
“沒有人生而偉大,只是為了心中的信仰和真理,以平凡的身軀鑄就偉大”“他們在簡陋的窯洞,穿著打滿補丁的衣服,繪制著未來共和國的藍圖”……在紅色舊址參觀后,官兵們紛紛留言,表達崇敬之情。
二
花滿河谷,碧草如茵。來到南泥灣,蒼翠清新沁人心脾,往日的荒山早已不見。
埃德加·斯諾在他的書中這樣寫道:“陜北是我在中國見到的最貧困的地區(qū)之一?!碑敃r,陜甘寧邊區(qū)受到敵人嚴密的經(jīng)濟封鎖,邊區(qū)軍民生活十分困難,米面油、布匹、紙張等基本的生活用品極度缺乏。
為了擺脫困境,359旅官兵響應黨中央號召,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南泥灣大生產(chǎn)運動,開始了“背槍上戰(zhàn)場,荷鋤到田莊”的戰(zhàn)斗屯墾生活。采訪中,記者看到了一張珍貴的館藏照片,那是美國攝影師哈里斯·福爾曼拍下的寶貴瞬間——
359旅旅長、一代戰(zhàn)將王震參加完田間勞動,和他的戰(zhàn)友們在田埂上席地而坐,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
當?shù)氐睦相l(xiāng)告訴記者,南泥灣從那時開始便成了“陜北的好江南,到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艱苦奮斗、自力更生,不但解決了部隊官兵的吃穿用度,而且還有余力支援人民群眾,難怪官兵們笑得那么燦爛。
1949年,359旅官兵解放大西北、進駐新疆,從一個南泥灣奔赴另一個“南泥灣”,一手拿槍、一手拿鎬,再次過起了邊戰(zhàn)斗邊農(nóng)墾的生活。
“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精神激勵著359旅的傳人扎根高原,戍邊守防?!庇浾咴ぷ鬟^的單位前身就是359旅。記得剛下連時,指導員把我們這些新同志帶到榮譽室講傳統(tǒng):當年,部隊駐地寸草不生,生活環(huán)境十分艱苦,為了給高原留下一片綠色,一茬茬官兵接力奮斗,堅持不懈。土壤不行,從山下一點點往高原上帶;冬季太冷,把站哨用的大衣裹在樹上……整整用了5年時間,才在凍土層上種活了第一棵白楊樹。
延安之行令記者感慨萬分:山城雖小,卻磨礪出中國共產(chǎn)黨人開荒墾田的昂揚斗志;窯洞雖土,卻孕育出了引領中華民族闊步前行的偉大思想,給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讓人們從中汲取不竭力量,向著光輝的未來勇毅前行。
三
站在寶塔山上極目遠眺,南川河與延河在寶塔下交匯,形成一個醒目的“人”字。
記者凝視這個巨大的“人”字,腦海里不由地響起習主席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發(fā)表的重要講話:“中國共產(chǎn)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p>
走訪延安,一路前行,一路感動——
抗戰(zhàn)時期,陜甘寧邊區(qū)群眾節(jié)衣縮食,勒緊褲腰帶,寧可自己吃糠咽菜,也不讓前線戰(zhàn)士餓肚子,自發(fā)繳納抗日救國公糧達100多萬石。群眾有人出人,有力出力,5萬余人加入八路軍,18萬人參加自衛(wèi)軍,幾乎每名婦女都加入了后方保障隊伍……
人民哺育革命,共產(chǎn)黨人從來沒有忘記過。
紅色舊址棗園院中,綠樹成蔭,涼風習習。不遠處,一條水渠川流不息。1940年,黨中央進駐棗園時干旱少水,群眾生產(chǎn)生活十分不便。在黨中央號召下,機關干部和戰(zhàn)士自己動手,為駐地群眾修建了這條6公里長的水渠,既保障群眾用水,又可灌溉1200多畝土地,被群眾親切地稱之為“幸福渠”。
流水潺潺如故,小渠兩岸,換了人間。群眾高興地告訴記者,在脫貧攻堅行動中,當?shù)伛v軍出臺了很多精準扶貧舉措,把紅色經(jīng)濟搞得紅紅火火,老百姓都過上了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