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主力會師
紅四方面軍與紅一方面軍勝利會師。(資料圖)
1935年6月,紅四方面軍在四川懋功與紅一方面軍會師。8月,兩軍混編共同北上,紅四方面軍主力和紅軍總司令部為左路軍。但是,張國燾率左路軍穿過松潘草地到達阿壩后,拒絕執(zhí)行中央北上方針,擅自率領(lǐng)左路軍重過草地,向南退卻到天全、蘆山、大小金川等地。南下途中,部隊損失嚴重,付出了重大代價,紅軍由南下時的10萬之眾銳減為4萬余人。在黨中央和共產(chǎn)國際的一再電令下,1936年3月,南下部隊陸續(xù)撤離天(全)蘆(山)地區(qū),向西康東北部轉(zhuǎn)移。4月上旬,攻占道孚、爐霍、甘孜等地后,部隊進行了整編。整編后紅四方面軍的序列是:總指揮徐向前,政治委員陳昌浩,參謀長李特,政治部主任李卓然。轄5個軍1個騎兵師:第四軍轄第十師、第十一師、第十二師和獨立師,各師直轄營,不設(shè)團部;第九軍轄第二十五師、第二十六師、第二十七師和模范師,師直轄營,不設(shè)團部;第三十軍、第三十一軍仍各轄2個師;第三十三軍番號撤銷并入第五軍,軍長董振堂,政治委員黃超,副軍長羅南輝,參謀長李屏仁,政治部主任楊克明,下轄第三十師、第十五師和2個直屬團;第三十二軍轄第九十四師、第九十六師;紅軍騎兵師,師長許世友,下轄3個團,約3000人騎。還有紅軍大學:校長劉伯承、政治委員何畏;中共大金省委:省委書記何柱成(后為邵式平);大金省蘇維埃政府:主席邵式平;“抗日救國軍”總指揮部:總指揮王維舟;金川軍區(qū):司令員倪志亮,政治委員邵式平。
1936年6月,紅四方面軍與長征到達甘孜地區(qū)的紅二、六軍團會師。7月2日,根據(jù)黨中央的指示,紅二、六軍團正式編成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二方面軍。紅軍總部決定將第三十二軍編入二方面軍建制。這時,張國燾在黨中央的耐心爭取和二、四方面軍廣大指戰(zhàn)員的強烈要求下,同意北上同中央紅軍會合。7月初,紅二、四方面軍編成左、中、右3路縱隊北進。左路縱隊,由第四軍第十師、第十一師、第三十軍第八十八師和紅二方面軍組成,由朱德、賀龍率領(lǐng),7月3日從甘孜地區(qū)出發(fā)。中央縱隊,由第四軍第十二師、第四軍獨立師、第九軍全軍、第三十一軍第九十三師和四方面軍總部組成,由徐向前率領(lǐng),7月2日,從爐霍地區(qū)出動。右路縱隊,由第五軍和第三十一軍第九十一師組成,由董振堂率領(lǐng),7月10日,從綏靖(大金)、崇化地區(qū)出動,負責后衛(wèi)。
10月,紅四方面軍同紅一方面軍在會寧地區(qū)勝利會師。11月中旬,在“前敵總指揮部”總指揮彭德懷、總政委任弼時、總參謀長劉伯承的統(tǒng)一指揮下,紅四方面軍第四軍和第三十一軍協(xié)同紅一、二方面軍,取得了山城堡戰(zhàn)斗的勝利。12月2日,朱德、張國燾率紅軍總部到達保安同黨中央及中革軍委會合,順利完成長征。
紅四方面軍的西征
紅四方面軍總部率第五軍、第九軍、第三十軍,共21800余人,于1936年10月下旬,根據(jù)黨中央和中革軍委的指示西渡黃河。11月10日,中革軍委電令授予渡河部隊“西路軍”稱號,指示組成西路軍軍政委員會,并指定陳昌浩為軍政委員會主席,徐向前為副主席,統(tǒng)一指揮西路軍的作戰(zhàn)行動。由于敵人的強大和處境的惡劣,西路軍雖經(jīng)半年的征戰(zhàn)廝殺,付出了重大犧牲,到1937年4月,終遭失敗。余下的一部800多人由李先念等率領(lǐng)轉(zhuǎn)戰(zhàn)祁連山,在中央代表陳云的接應(yīng)下,至新疆后返延安;另一部900余人在王樹聲、李聚奎等率領(lǐng)下分散游擊繞回陜北。徐向前與秦基偉在警衛(wèi)全部戰(zhàn)死的情況下,喬裝商人艱難返回陜北。陳昌浩突圍后,在當?shù)匾缓崩相l(xiāng)家隱藏近半年,尋找黨組織未果,返回湖北老家,3年后返回陜北。
奔赴抗日前線
1937年8月,紅四方面軍余部和紅二十九軍等整編為八路軍第一二九師,結(jié)束了艱苦的歷程,廣大指戰(zhàn)員緊密地團結(jié)在黨中央和中革軍委的周圍,在黨中央的直接領(lǐng)導下,投入抗日戰(zhàn)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