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勝的紅軍來渡江”
——走進紅軍巧渡金沙江舊址
■解放軍報記者 李兵正 通訊員 閔 寧 陳 亮
“金沙江流水響叮當,常勝的紅軍來渡江。不怕水深河流急,不怕山高路又長……”金沙江畔,一首《渡金沙江勝利歌》至今仍被人們廣為傳唱。
1935年5月3日至9日,數(shù)萬紅軍在云南省祿勸縣皎平渡巧渡金沙江,擺脫了數(shù)十萬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取得了戰(zhàn)略轉(zhuǎn)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
初春時節(jié),記者前往紅軍巧渡金沙江舊址,沿著當年紅軍的足跡,感悟那場關乎紅軍命運的渡江傳奇。
中央紅軍四渡赤水后,兵鋒直指貴陽。正在城內(nèi)督戰(zhàn)的蔣介石因其身邊只有一個正規(guī)團,慌忙令滇軍主力緊急增援。看到云南境內(nèi)一時兵力空虛,出現(xiàn)了毛澤東預料的“只要能調(diào)出滇軍,就是勝利”的戰(zhàn)機。紅軍立刻長驅(qū)西進由黔西入滇,先頭部隊前伸到離昆明15公里處。在昆明附近虛晃一槍實現(xiàn)調(diào)虎離山意圖后,紅軍立刻按預定計劃急速向滇西北無守兵的金沙江挺進,準備渡江北上川西,與紅四方面軍會合。
“如果紅軍不能快速渡過金沙江,再次被國民黨軍隊攔截,將被國民黨軍隊壓入深山峽谷?!笔煜み@段歷史的祿勸縣委黨史研究室主任李迎春告訴記者,如夢初醒的蔣介石認定紅軍的目的既不在貴陽,也不在昆明,而是“必渡金沙江無疑”。1935年4月底,蔣介石急電龍云,令其將金沙江巧家至元謀一段的所有船只及一切可渡河材料全部毀掉,以防紅軍渡江。
前有天險,后有追兵。4月29日,中革軍委發(fā)布《關于我軍速渡金沙江在川西建立蘇區(qū)的指示》,要求全軍指戰(zhàn)員以高度緊張性與最堅強意志赴之。次日,中央紅軍分三路縱隊北進,向金沙江渡口奔襲。
皎平渡杉樂紅軍長征紀念館展出的一塊展板上,三路縱隊的目標一目了然:龍街、洪門和皎平三處渡口。“這三個渡口中,皎平渡口被寄予最大希望,中革軍委因此特別派出了干部團。”皎平渡鎮(zhèn)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皎平渡口是金沙江邊的重要渡口之一,四川和云南兩省往來的鹽巴、糧食和皮革等物資,都要從這里通過。然而,當干部團先遣隊日夜奔襲到達江邊時,皎平渡口已經(jīng)被敵人封鎖,幾乎所有的船只都被集中到北岸藏了起來。
“在當?shù)卮さ膸椭?,先遣隊在南岸找到兩條木船,并迅速控制了對岸渡口?!惫ぷ魅藛T介紹,在皎平渡口,紅軍共找到7只木船,其中1條因太過破爛已無法使用。
紅軍打勝仗,人民是靠山。皎平渡村黨支部原書記毛洪銀年輕時做過船工,他的師父是當年運送紅軍渡江的37名船工之一。他告訴記者,老船工們曾說,紅軍打仗是為了老百姓,必須幫他們渡江。這37名船工打破“金沙自古不夜渡”的規(guī)矩,冒死在暗流涌動、驚濤駭浪的江面上連夜擺渡,硬是幫紅軍安全渡過了金沙江。
如今,該地已成為一個重要的紅色教育基地,每年都有很多官兵來到這里重溫那段難忘的歷史,接受長征精神的洗禮。當年阻礙紅軍前進的金沙江也變成了天然練兵場,官兵在這里架設浮橋,苦練打贏本領,為實現(xiàn)強軍目標努力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