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軍十年,奮斗有我”系列訪談之一
奮斗強軍,心懷大我立志向
——與戰(zhàn)略支援部隊航天工程大學研究生院師生談樹立奮斗強軍的志向追求
■解放軍報記者 徐文耀 苗盼桃 張 萱 王 悅
圖為2021年10月15日晚,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問天閣廣場,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乘組出征儀式上,翟志剛(中)、王亞平(右)和葉光富行軍禮出征,開啟為期6個月的飛行任務。新華社記者 李 剛攝
記者:新時代10年是奮斗的10年。習主席指出,“我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黨和人民一道奮斗出來的”。作為新時代強軍事業(yè)的見證者、親歷者,我們怎么看待新時代10年國防和軍隊建設所取得的歷史性成就?
張云帆(研究生一大隊博士學員):建設強大的人民軍隊是我們黨的不懈追求。新時代這10年,習主席擘畫強軍藍圖,人民軍隊重整行裝再出發(fā),全軍官兵踔厲奮發(fā)、共同奮斗,人民軍隊體制一新、結構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在許多領域取得有目共睹的歷史性成就。去年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召開后,我們院組織大家學習《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jīng)驗的決議》,通過深入學習,對新時代國防和軍隊建設取得的不平凡成就有了全面深刻的認識,也更加堅定了我們忠誠維護核心、矢志奮斗強軍的信心和決心。
鄧滿琪(研究生二大隊碩士學員):以航天事業(yè)為例,10年間,從載人航天到探月工程,從北斗組網(wǎng)到火星探測,我國航天事業(yè)接連取得突破性進展。我親身經(jīng)歷了10年來中國航天事業(yè)波瀾壯闊的發(fā)展。2013年,作為技術保障人員,我參加了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就在那次任務中,航天員王亞平為全國中小學生進行了別開生面的太空授課直播。此后近10年間,從神舟十號到神舟十四號,從航天員15天短期駐留太空到180余天長期在軌,從空間實驗室到空間站,中國航天人一次次地刷新紀錄、創(chuàng)造歷史。2021年10月,王亞平再次飛天,并再次把課堂搬上太空,“天宮課堂”引來廣泛關注,一時刷爆網(wǎng)絡,頂上熱搜。
記者:航天事業(yè)取得的舉世矚目成就進一步奠定了中國航天大國地位,在社會上引發(fā)了“航天熱”,這是千千萬萬中國航天人長期不懈奮斗的結果,也是讓我們引以為豪的事情。
解曉靜(碩士研究生導師、基礎部政治工作教研室主任):不只是引以為豪,更有意義的是“航天熱”讓更多的青少年關注中國航天,影響了他們的理想抱負和志向追求。就從戰(zhàn)略支援部隊航天工程大學的招生情況來看,自2017年以來的5年時間,招生規(guī)模年年增大,尤其是這兩年,畢業(yè)生報考我們學校的熱情持續(xù)走高,我校招生數(shù)量增加了一倍多,今年地方生報考航天工程大學研究生,甚至出現(xiàn)了錄取比例幾百比一的情況。擇英才而育之,向著一流大學邁進,我在教書育人崗位上更加充滿信心、干勁十足。
記者:是的,這很能說明問題。在座的各位同學也都是懷著自己的理想抱負選擇到戰(zhàn)略支援部隊航天工程大學深造的吧?
滕飛(研究生一大隊博士學員):是的。上高中時,中國航天員的風采深深打動了我,我就想,將來我也要當航天員遨游太空。奔著這個目標,高考就報考了這所培養(yǎng)航天人才的學校。入校后我發(fā)現(xiàn)要成為一名航天員門檻是很高的,當航天員的理想很難實現(xiàn)了,這讓我一度感到失落。隊干部在與我們談心交流時引導我們,航天事業(yè)需要的不僅僅是航天員,還有千千萬萬從事航天事業(yè)的“螺絲釘”,我們都在向著同一目標奮進,成為一名航天科技工作者同樣重要、同樣光榮。所以本科畢業(yè)后,我選擇考研,就是想進一步充實自己航天領域的知識,為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而努力?,F(xiàn)在我已經(jīng)博士在讀第三年了,在研究生院大熔爐的熏陶培養(yǎng)下,我正一步步朝著夢想奮力前行。
邱松(研究生一大隊博士學員):我的航天夢產(chǎn)生于中學時期。那時我開始接觸天體物理學,感受到了宇宙空間無限浩瀚的魅力,于是便立下了從事航天事業(yè)、探索宇宙奧秘的志向。后來我順利考取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本科畢業(yè)后選擇研究生報考院校時,戰(zhàn)略支援部隊航天工程大學進入了我的視野。攜筆從戎投身航天事業(yè),懷著這樣的理想抱負,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這所學校。我深深感到,這里是培養(yǎng)高素質航天人才的沃土,我為當初的選擇感到驕傲。
高澤夫(研究生一大隊碩士學員):探索浩瀚宇宙,發(fā)展航天事業(yè),建設航天強國,是中國人不懈追求的目標。航天事業(yè)催人奮進,航天領域大有可為,無論是高考后本科志愿填報,還是攻讀碩士研究生的志愿填報,我都堅定地選擇了我們大學。作為全軍“雙重”建設院校,這里名師薈萃,他們不僅傳道授業(yè),還讓我們立起了報國強軍的壯志和情懷。我希望自己能夠在學校學習更多專業(yè)知識,未來在航天事業(yè)中勇攀高峰,為強國強軍事業(yè)作出自己的貢獻。
記者:可以看出,同學們都是懷著報效國家、矢志強軍的志向求學的。欲成大事,先立大志。有了高遠志向,就會有明確的奮斗目標,就能生發(fā)出源源不斷的奮斗動力,為事業(yè)成功、夢想實現(xiàn)奠定堅實的基礎。我們想知道,是什么讓大家志存高遠,自覺把小我融入大我、把個人的奮斗與強國強軍事業(yè)緊緊連在一起的?
張云帆:我覺得首先是堅定信念的支撐。這是我們從老一輩航天人身上繼承的寶貴品格,也是新一代航天人最需要堅守的精神品質。投身航天事業(yè)、為強國強軍貢獻智慧力量,抱定這樣的理想信念,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學習,立志成大才、擔大任。這種信念從學習思考中來,也從思想政治教育中來。我清晰地記得剛進入研究生院時,院領導給我們講的“入學第一課”,講到“兩彈一星”精神和載人航天精神,對我的思想產(chǎn)生了深深觸動,更加堅定了我投身強國強軍事業(yè)的信念信心。
劉瑞(研究生一大隊博士學員):還有使命的感召。新時代革命軍人的如山責任、“戰(zhàn)略尖刀”文化蘊含的“勝強超越”的價值召喚,都影響和感召著我們自覺把個人追求融入到強國強軍的時代洪流中。有一年,在畢業(yè)分配前夕,我們隊一個非常優(yōu)秀的同學率先遞交了赴邊疆地區(qū)工作的申請書,他寫道:“每代人中總要有人挺身而出去奉獻,時代的重任已經(jīng)落到了我們這代人肩上。所以,奉獻的人為什么不能是我?”這個發(fā)問深深打動了我。我想,這就是將自己的志向與中國夢、強軍夢結合在一起的真實寫照。也許安逸的生活許多人向往,但是沒有奮斗的青春一定是充滿遺憾的;也許個人的發(fā)展十分重要,但是脫離了國家振興、民族復興、軍隊強大,就會毫無意義。我們現(xiàn)在所做的事也許微不足道,但是只要為強國強軍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多年以后再回首,一定會覺得自己的青春沒有虛度。
王海寧(研究生二大隊碩士學員):榜樣的激勵,也是立志的重要因素。平時我喜歡讀書,特別是對一些英模人物傳記很感興趣。研究生院深入開展“書香研院”活動,鼓勵我們讀好書薦好文,在精神上補“鈣”,厚積文化底蘊。我讀了很多書,其中《錢學森傳》《林俊德》《雷鋒日記》使我深受感染,覺得自己應該有他們那樣的奮斗精神和奉獻情懷,要培養(yǎng)報效國家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劉若璇(基礎部政治工作教研室講師):家庭的熏陶,對確立志向也有重要影響。我出生在軍人家庭,成長在部隊大院。我的父母都曾長期在邊遠艱苦地區(qū)服役,幼時我總是盼望父母能在我身邊陪伴我成長,但后來逐漸理解了父母在軍隊工作的不易和他們對于國防事業(yè)的奉獻情懷。我的成長環(huán)境帶給我潛移默化的影響,最終我和父母一樣穿上了軍裝,成為一名軍人。如今站在三尺講臺,我把傳播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作為志向追求,用我的所學所思回應學員所需,努力把同學們關切的理論問題講透講實。
記者:人立于志,志立于行。有人說,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永遠橫亙著一條河流,等著人們去跨越?,F(xiàn)實中我們也常能看到,有的人志向很大,最后收獲卻很小,有的人志向很多,最后卻一事無成。的確,跨越理想與現(xiàn)實的河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又有哪些不利因素需要我們去克服?
劉瑞:有一句話叫“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用來形容理想和現(xiàn)實的落差。在為了理想抱負和志向追求而奮斗的道路上,這種落差更多地表現(xiàn)在遭遇困難挫折上。從入學之初,院領導和教員就告誡我們,學位需要苦攻,科學需要攀登,對待困難挫折的態(tài)度,決定了事業(yè)能否成功、夢想能否實現(xiàn)。為了在研發(fā)智能車程序上取得突破,我曾連續(xù)一周每天工作到凌晨三點多,中間遇到許多次失敗,無數(shù)次想過放棄,但我告訴自己,再堅持一下就可能會有突破,最后終于解決了問題。這讓我認識到,困難面前要咬牙挺住,挺一挺,有了從“0”到“1”的突破,就會有從“1”到“N”的跟進,夢想終會照進現(xiàn)實。靠著這種咬牙吃苦的精神,入學以來我獲得了“中國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二等獎等獎項,在高水準刊物上發(fā)表論文14篇,申請了6項專利。
記者:你的經(jīng)歷告訴我們,心有志向,就要努力去踐行,不達目標不罷休,而不能一遇到困難挫折就打退堂鼓。
劉瑞:是的,要有一股不服輸、不言棄的勁頭。比如搞科研創(chuàng)新,別人能創(chuàng)新,我為什么不能做到呢?只要有一線機會我就去努力把握,就算失敗了,這種經(jīng)歷對自己來說也是一筆財富。我們研究生院的特色文化精神歸結起來就是博學篤思、創(chuàng)新逐夢。要創(chuàng)新超越、追逐夢想,不去拼搏,總想舒舒服服怎么能行?很多事情你奮斗過、拼搏過,回憶的時候就會感到很有價值。人生能有幾回搏?遇到困難不搏一搏,人生也太波瀾不驚了。
記者:除了困難挫折,志向也要經(jīng)得起各種誘惑的考驗。
高澤夫:物質利益的誘惑是會遇到的。有一位和我所學專業(yè)相近的兒時玩伴曾對我講,到地方工作,會有比在部隊高很多的收入。我聽后說,人各有志,很多事情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能夠以自己所學報效國家、服務軍隊,參與到國家和軍隊的重大任務、重大項目中去,作出自己的貢獻,我覺得這比掙更多的錢要光榮,在精神上我會更富有。確實,我們新一代的航天人,面對重大任務頂?shù)蒙先ィ遣粫v價錢、談條件的。在奮斗強軍中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這就是我的志向,就是一名航天科技工作者的最大光榮。
記者:立足于在部隊成長成才,同學們對未來有怎樣的期待?為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抱負、志向追求需要做哪些準備?
鄧滿琪:對于未來的路,我想說要不忘初心,堅守理想,這是父親給我的人生啟示。我父親是中國首批航天員,他叫鄧清明。從1998年成為航天員到現(xiàn)在,24年過去了,他都沒能飛上太空。他一直在訓練,每次訓練到最后都是備飛航天員。雖然飛天的愿望一直沒實現(xiàn),但他仍然在堅持訓練。父親的堅持告訴我,人活著,活的是情懷,為的是理想,重的是過程。只要不忘初心,堅守理想,我們就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為了自己的理想而奮斗,是幸福的。
滕飛:我想說的是腳踏實地,堅持不懈。航天事業(yè)需要仰望星空,但更要腳踏實地。前不久,一個名叫高健的年輕人一句“北京明白”,在網(wǎng)絡上“出圈”了。他是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行任務北京總調度,也是我的大學同學。對于他的工作我了解得不是很多,但對他的品格我還是很了解的,他是那種做事認真、扎實投入的人。我們在參加政治教育時了解到,他作為總調度,需要做非常多的工作,比如說在一個任務開始的前24小時,甚至是前48小時,就要一遍一遍地演練、模擬這個任務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和重要細節(jié),結束后還要做總結分析。他一直很上進,工作雖然很辛苦,但他樂此不疲、堅持不懈。他身上所體現(xiàn)出的品質,正是我們在成長道路上需要學習的,是干事成事不可或缺的品質。
高澤夫:加強學習,不斷歷練,我們才能更好地施展抱負、實現(xiàn)理想。太空深邃浩渺,星空爛漫璀璨。面向未來,中國航天事業(yè)必將取得更多突破性成就,實現(xiàn)跨越式發(fā)展。作為新時代的軍校研究生和航天事業(yè)的未來接棒人,面對科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我們只有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刻苦學習、奮力攻關和各項重大任務中去,努力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才能不負時代,不負韶華,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干出一番事業(yè),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立志是一切開始的前提
■王宏杰
習主席諄諄告誡廣大青年,“立志是一切開始的前提”,要“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努力成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讓青春在為祖國、為民族、為人民、為人類的不懈奮斗中綻放絢麗之花”。軍隊院校貫徹落實習主席重要指示精神,就是要引導青年學員樹立遠大志向、堅定崇高追求,點燃他們內心深處的激情火種,像火箭發(fā)射一樣升騰起熾熱烈焰,迸發(fā)出全速沖刺的滿滿能量,在強軍興軍征程上綻放青春光芒。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碑敶嗄陮W子大都是90后、00后,他們富有個性、充滿自信、敢于逐夢,但同時也面臨各種思潮和誘惑的影響,不可避免會在理想和現(xiàn)實、小我和大我等方面遇到思想困惑。要引導他們志存高遠,自覺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把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人民的大我、軍隊的大我,與時代同步伐,與祖國共命運,更好實現(xiàn)人生價值,升華人生境界。
有位學者講,在中國如果有一部分人能夠有大志,去做一些事,那么我們的國家就一定是有前途的。特別是高校青年學子,一定要有大志向,擔負起國家的未來。如果他們畢業(yè)后,整天盤算的都是自己的事情,想的盡是房子車子,那就是國家的悲哀。軍隊院校肩負著為強軍事業(yè)培養(yǎng)生力軍、為未來戰(zhàn)場培養(yǎng)指揮員的重任,更應引導學員深刻認識自己肩負的使命責任,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國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國防和軍隊的發(fā)展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努力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
強國強軍的偉大事業(yè),要求我們必須把培養(yǎng)鐵心向黨、追求高遠的新時代青年學員作為政治責任。要幫助學員樹立遠大志向,堅持用理想信念標定航向,以深入扎實的理論素養(yǎng)點亮心燈、撥開迷霧,堅定學員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特別是要從他們邁入軍校大門開始,就注重打牢理想信念的根基,扣好“第一粒扣子”。采取紅色場館現(xiàn)地教學、請老同志談初心話使命、組織“戰(zhàn)略尖刀”等特色文化宣講、傳承弘揚航天精神等方式,讓青年學員在歷史與現(xiàn)實的對照中感悟優(yōu)良傳統(tǒng)、堅定信念信心。堅持用家國情懷砥礪航程,引導學員不做只關心個人利益的利己主義者,而要把個人志向融入“國之大者”,從而不斷激發(fā)他們?yōu)閺妵鴱娷姸鴬^斗的豪情壯志。當前,世界軍事領域正發(fā)生廣泛而深刻的演變,要幫助學員認清形勢、找準歷史站位,把論文寫在軍事斗爭準備的火熱實踐中,以一腔熱血赤誠報國。堅持用激情奮進加注動力,像當年“兩彈一星”元勛們那樣艱苦奮斗,始終保持那么一股子勁、一股子氣、一股子不達目標不罷休的激情。如今,歷史的接力棒傳到了青年一代手中,應教育引導他們強化只爭朝夕、勇立潮頭的歷史擔當,集聚勝強超越、能打勝仗的能力素質,砥礪逢敵亮劍、敢打必勝的血性膽氣,培塑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優(yōu)良作風,以信心滿懷、激情滿格的狀態(tài),走好新時代長征路。
(作者單位:戰(zhàn)略支援部隊航天工程大學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