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lián)合國秘書長敘利亞問題特使德米斯圖拉24日宣布,最新一輪敘利亞問題日內瓦和談24日告一段落,敘政府與反對派高級談判委員會在12個原則問題上形成共識。
分析人士指出,雙方達成的只是不具約束力的意向性共識,未簽署任何協(xié)議,從具體成果上看難言突破。但經歷了多次談判破裂的敘政府與反對派能夠堅持對話,沒有中途退場,也沒有破壞?;穑p方表現(xiàn)出的這種誠意為今后談判的“續(xù)航”提供了保障,這本身無疑就是一種“突破”。
提振信心
本輪和談形成的12點共識主要內容包括:尊重敘利亞領土完整,拒絕外來干預,敘利亞的未來由敘利亞人自主通過民主方式決定,婦女享有同等權利并在過渡期及未來政府中占有不低于30%的席位,共同打擊聯(lián)合國認定的恐怖組織并注重解決恐怖主義產生的根源,幫助在戰(zhàn)亂中流離失所的敘利亞難民返回家園以及對沖突殃及的民眾進行安撫和賠償等。
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中國與全球化智庫研究員儲殷認為,這些共識至少為和平提供了機會,有助于緩和當地人道主義危機,并為打擊恐怖主義創(chuàng)造更有利的條件。
為使這次談判取得實質性進展,國際社會付出了更為艱苦的努力。敘政府與反對派也基本遵守了停火協(xié)議,為談判創(chuàng)造了積極、有益的環(huán)境。
根據以往經驗,國際社會認識到,不可能讓談判雙方短時間內在根本問題上彌合分歧,因此特意選擇了雙方都較為認可的諸如維護敘國家主權、人道主義救助、提高婦女政治地位等談判內容,希望以此作為“突破口”。
最終,本輪和談沒有重蹈以往和談啟動不久就破裂的覆轍并取得了初步效果。
從本月14日開始的敘利亞和談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于24日結束,此后有關各方會對局勢進行評估。隨后開始的第二階段和談預計將至少持續(xù)兩周,在有關各方繼續(xù)對局勢進行評估后,再開啟第三階段和談。
第一階段和談較為順利地結束,盡管沒能讓外界眼前一亮,但至少中規(guī)中矩地為下一步談判做好了鋪墊,這無疑增加了國際社會對未來談判的信心。
風險猶存
雖然和談的結果讓原本悲觀的國際輿論松了口氣,但現(xiàn)在就對未來和談前景過于樂觀則為時尚早。
第一階段談判結束后,敘政府代表團表示將仔細研究共識文件,并將在4月9日下一階段和談開始后進行公開回應。敘利亞反對派高級談判委員會表示,這份共識文件是一個有益的導引,但它并非雙方達成的協(xié)議,在雙方簽署前不具有任何法律效力。
從雙方如此謹慎的表態(tài)來看,敘政府與反對派在這一回合的博弈中都不愿過早亮出“底牌”,以免自己在接下來的談判中陷于被動,因為下階段的談判將觸及雙方的核心訴求。
最新一輪敘利亞問題日內瓦和談于今年1月29日啟動,因各方分歧過大于2月3日暫時中止,且未能按計劃于2月25日重啟。隨后,經多方努力,敘沖突各方同意從2月27日起?;?,3月9日和談重新啟動。
按照德米斯圖拉的計劃,這最新一輪和談應當是涉及政府重組、修訂憲法和實現(xiàn)選舉這三個“實質性”問題的敘利亞政治過渡談判。
德米斯圖拉表示,目前談判雙方在對“政治過渡”這一核心問題的理解上存在嚴重分歧。敘政府認為“政治過渡”是從目前的憲法過渡到新憲法,從目前的政府過渡到有反對派參加的新政府。而在敘反對派看來,“政治過渡”意味著現(xiàn)總統(tǒng)巴沙爾·阿薩德下臺。
由此可見,在第一階段談判就一些相對容易的原則問題形成共識后,下一階段談判可能會在核心問題上出現(xiàn)激烈交鋒。如果雙方各持己見不愿作出任何妥協(xié)讓步,那么分歧鴻溝就無法彌合,談判將隨時面臨破裂的風險。
此外,地區(qū)層面的變數也不容忽視。儲殷指出,土耳其和沙特這兩個中東地區(qū)大國在敘利亞問題上的立場仍不明朗,還有一個重要角色以色列也一直保持沉默,因此敘和談未來仍面臨很多不確定性。
分析人士指出,敘利亞危機至今已持續(xù)5年,造成至少25萬人死亡,上百萬人受傷,上千萬人流離失所。當下,和平曙光可能稍縱即逝,國際社會應加倍努力,積極勸導敘沖突各方為國家命運、人民安危著想,把握機遇推進和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