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35S戰(zhàn)機(資料圖)
以軍事外交為重要手段,軍工合作敲開友誼之門
2017年1月,俄總統普京任命俄聯邦軍事技術合作總局局長富明擔任分管軍事外交的國防部副部長,加強國家層面的協調,充分利用外交手段推動軍品出口。俄羅斯國防工業(yè)反制裁與地緣政治策略相輔相成,巧借軍貿撬動地緣政治版圖,實現國際關系再平衡。
2016年俄羅斯出口的武器裝備中,亞洲地區(qū)出口額占總出口額的53%,成為俄羅斯重點軍貿地區(qū)。與此對應,“向東看”的經濟與外交戰(zhàn)略同樣是俄羅斯21世紀優(yōu)先考慮的方向。俄羅斯與遠東國家外交關系持續(xù)回暖,尤其中俄軍事技術合作在此背景下取得突破性進展:大型軍事技術合作項目包括了24架“四代半”蘇-35戰(zhàn)機、4部S-400防空導彈系統以及D-30和AL-31F飛機引擎;高技術兩用產品領域合作還包括了共建月球基地、重型直升機聯合開發(fā)、聯合研制大型寬體客機等重點項目。
注重非傳統市場,開拓軍貿合作領域
近年來,美印關系改善、印度武器裝備國產化進程推進、伊朗遭遇武器禁運等因素,導致俄羅斯在印度、伊朗等傳統市場的軍售量大幅萎縮。為避免陷入傳統市場萎縮帶來的經濟危機,俄羅斯積極擴大與非洲、東南亞及拉美國家的軍工貿易合作,以開辟新市場。
2017年,俄羅斯與印度尼西亞、尼日利亞、卡塔爾等多國簽訂多項軍工合作協定及軍售訂單。在東南亞,越南是俄羅斯最大的武器買家,近期就大批采購蘇-35以大幅升級現有機群,采購合同或將超過10億美元。
在拉丁美洲,俄羅斯不僅與拉美國家簽訂成品武器系統的合同,還提供廣泛的售后保修、零配件供應、維修維護、人員培訓乃至升級改造服務,甚至包括境外許可證生產和聯合研制。例如,俄羅斯2011年向委內瑞拉提供40億美元貸款用于軍事技術合作,在2017年墨西哥航展和秘魯防務展上也與相關國家簽署多份意向性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