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傍晚,記者走進宋善玉代表的房間,看到與他同住一屋的另一位代表正在進行體能訓練。
不一會兒,他已滿臉通紅,汗水從臉頰滾落。記者一打聽,他是陸軍某部連長習朝峰,從參會第一天起,就和宋善玉商量好,兩人在開會之余,相互督促訓練,每人每天做3組俯臥撐,一組50個,完成3次平板支撐,一次兩分鐘。
擦一把汗水,習朝峰對記者說:“參會期間時間緊張、訓練條件有限,我就每天利用業(yè)余時間見縫插針訓練20分鐘?!?/P>
記者在隨后采訪多名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時,發(fā)現(xiàn)許多人不約而同帶了體能服、運動鞋,有的在室內徒手訓練,有的到活動室利用跑步機、杠鈴等器械開展訓練。
記者了解到,這次參會的代表不少是訓練尖子。宋善玉擅長投手榴彈,習朝峰膝蓋雖有舊傷,武裝5公里越野成績仍然不錯。陸軍某旅政委武仲良今年48歲了,還能做單杠一到八練習。大家表示,每天進行適度的鍛煉,也有助于以更好的狀態(tài)履行職責。
“軍事考核不過關,很難在部隊立足,更難有好的發(fā)展。”武仲良介紹,每次進行大強度訓練后,旅里都有官兵利用業(yè)余時間自發(fā)針對弱項加班補訓。有時候怕他們因訓練量過大出現(xiàn)訓練傷,他還要叮囑大家“悠著點”,提醒他們注重科學訓練。
愛因斯坦曾說,人的差異在于業(yè)余時間。一個人業(yè)余時間用于學習鍛煉,能夠積累知識、增長本領,也說明其擁有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
采訪結束時,武仲良意味深長地說:“當‘拳不離手’成為官兵訓練生活常態(tài),能打仗打勝仗的要求就一定會落得更實!”
(本報北京3月6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