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陸軍炮兵防空兵學院南京校區(qū)某學員隊舉行第三次興趣小組報名會,大家爭著報名。新聞宣傳組組長萬堃的桌前人頭攢動,忙得不可開交。
“只要想學,這里都有適合你成長的崗位……”一提起新聞宣傳組,平日里言語不多的萬堃瞬間打開了話匣子。
別看現(xiàn)在的萬堃滔滔不絕,3個月前作為小組成員的他,不僅參加活動毫無熱情,甚至還打起了退堂鼓。
原來,最初以學員互幫互學為目的設立的興趣小組,成立沒多久便出現(xiàn)了“水土不服”的問題。不少學員帶著熱情來,卻苦于沒有好的學習發(fā)展平臺,都漸漸失去了興趣。
“興趣小組沒興趣”這一問題迅速引起了該學員隊黨支部的關注。
經(jīng)過深入了解調(diào)研,以提高“興趣”為切入點的整改措施很快“落地”:隊干部及部分有經(jīng)驗的骨干學員以第一任職為培養(yǎng)標準,對各興趣小組組長進行培訓;由各組長牽頭,明確組員分工;由支部定期對各小組工作展開情況進行講評……
萬堃文學底子好,隊黨支部迅速安排了一名經(jīng)驗豐富的“老骨干”對其進行幫帶,充分發(fā)揮其寫作特長的同時,也對他的組織能力進行了培養(yǎng)。
“參加興趣小組的過程中,我不僅在文案寫作上得到了提升,在其他同學幫助下,對頁面設計等未曾接觸的領域也有了不少了解。”萬堃說。
不僅僅是萬堃,隊里的每名學員都在興趣小組中成長進步:視頻創(chuàng)作組成員為每名學員精心制作了一份體能檔案,方便及時掌握體能訓練情況;板報制作組緊跟時政熱點,制作的主題板報極大激發(fā)了戰(zhàn)斗士氣;由學員賀崢擔任“總教練”的體能強化組,帶出了一批優(yōu)秀的體能“小教員”……
“興趣小組是一個學習知識、培育特長的好平臺,更是一個提升素質、對接部隊的好途徑?!睂W員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