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乍得的友好往來源遠流長。從20世紀70年代起,中國就向乍得派遣了醫(yī)療隊,還在乍得設有瘧疾防治中心。2006年復交后,兩國關系在商貿、基礎設施建設等多個領域得到良好發(fā)展。
我從小就喜歡中國,一直想到中國求學,好好地了解這個有著悠久文明的國度。后來,我夢想成真,來到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勤務學院進行培訓。通過一年多的交往,我對中國和中國人民的情誼變得更加深厚。
在陸軍勤務學院學習期間,學校多次組織參觀見學活動。讓我感受最深的一次是去嘉興南湖。一位老師告訴我,這里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的地方,中國革命的航船從這里揚帆啟航。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不是偶然的,這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就像《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首歌里唱的那樣:“共產黨他一心救中國,他指給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領導中國走向光明”。
和很多非洲國家一樣,中華民族也曾屢次遭受西方列強侵略。在民族存亡的關鍵時刻,中國共產黨挺身而出,帶領中國人民團結一心、奮起反抗,打敗帝國主義列強。中國共產黨矢志不渝履行自己的諾言,贏得了廣大中國人民的擁護和支持,最終實現(xiàn)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而且將積貧積弱的舊中國建設成繁榮富強的新中國。
我的祖國乍得也曾淪為西方殖民地,和中國人民一樣,乍得人民進行了長期的斗爭,直到1960年才獲得民族獨立。所以,當我了解到中國共產黨秉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奮斗數(shù)十年爭取民族解放時,心里產生了強烈的共鳴和親切感。如果乍得要擺脫貧困發(fā)展起來,就必須有大量專業(yè)人才為國家服務。我希望乍得與中國繼續(xù)深化互利共贏的伙伴關系,使乍得的各類人才可以在中國接受教育,不僅學習專業(yè)知識,還要將中國共產黨的許多先進理念帶回非洲。
培訓結束后,我回到了乍得,但我和中國的聯(lián)系并沒有中斷。工作之余,我會打開在華培訓期間使用的教材,復習專業(yè)知識和漢語,還會教身邊的人說漢語。隨著中國的日益發(fā)展,漢語的影響力也在逐步擴大,我的同事和家人都對這個東方大國充滿了好奇與向往。我希望中國在共產黨的領導下發(fā)展得越來越好,也希望自己能用從中國帶回來的知識與理念,為祖國乍得的發(fā)展出一份力。
(本報記者李莞梅、通訊員代玲玲采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