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伯龍院士在進行科研工作。(資料圖)
至純至強光依舊,世間已無高伯龍
追思會儉樸而莊重,人們擠滿了整個大廳,許多人哭成了淚人。待眾人散去后,高伯龍的夫人曾遂珍顫顫巍巍地從輪椅上站起來,伏在靈柩上失聲痛哭,怎么勸都不肯離去。她送的花圈擺在高伯龍院士靈柩的正前方,挽聯(lián)上只寫了一句話:謝謝你對我一生的呵護,該休息了老頭子,安心去吧。
愛因斯坦曾說,第一流人物對于時代和歷史進程的意義,在道德品質(zhì)方面,也許比單純的才智成就方面還要大,即使是后者,它們?nèi)Q于品格的程度,也許超過通常所認為的那樣。
是的,技術可以被超越、被淘汰,甚至被顛覆。唯獨品德的力量催人奮進,歷久彌新。對于從事科學研究,高伯龍曾這樣評價自己:“搞科研,我是個拿得起、放不下的人。只要問題沒有研究清楚,不解決,我就丟不下,成天想,做夢還想?!?/p>
那些年,為了攻克激光陀螺研制技術,高伯龍幾乎沒有按時吃過飯,有時甚至一天只吃兩頓飯。高伯龍的老伴說:“結(jié)婚幾十年,我就是天天在家為他熱飯,熱了又涼,涼了又熱?!?/p>
十年前,長沙遭遇罕見雨雪冰凍災害,電力供應緊張,學校白天不能正常供電,高伯龍就把實驗調(diào)整到晚上做。博士生張文回憶說:“那段時間,校園里積雪很深,老師穿著解放鞋小心翼翼地走著,每晚都來實驗室,一干就是一整夜,直到清晨停電后,才步履蹣跚地返回宿舍,我們看著既欽佩又心疼?!?/p>
在國防科技大學,許多人都說高伯龍是個“倔老頭”,對待科研工作極其較真。
有一次,高伯龍邀請宇航學會一位院士來校進行學術講座。在課堂上,他對這位院士的一個學術問題有不同觀點,當即站起來與之辯論。講到激動時,高伯龍走上講臺,拿起粉筆,將公式和運算直接寫在黑板上,有理有據(jù)地講起來。
氣氛一下變得尷尬起來。但這位院士并不介意,兩人相互交流,不時碰撞出思想火花,討論越來越深入,氣氛也變得輕松活躍起來。參加聽課的人都說,這是印象最深、收獲最大的一次講座。
“高院士就是這樣,直率較真,學風嚴謹?!币晃皇煜じ卟埖慕淌谡f。
高伯龍先后帶了30多名博士生,按時畢業(yè)的卻很少。一位博士生按照他的要求選擇了“磁鏡研制及相關技術”研究。有人說,單單完成磁鏡研制就可以獲得博士學位,但高院士并不這么看,要求與磁鏡研制的相關技術也必須有所突破。這名博士生又跟著他干了3年,最終突破相關技術,歷時7年才完成了博士學業(yè)。
嚴師出高徒。如今,高伯龍帶出的學生大多都成為我國激光技術領域的知名專家。
斯人遠去,風骨長存。高伯龍走了,但他的精神品質(zhì)如同他癡迷的激光一樣,依然綻放出奪目光芒,照亮著新時代的強軍征程,激勵著后繼者為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