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 19:30
營房內(nèi)
晚餐時間,王仕花下廚,給我們做了辣白菜炒牛肉、煮海螺……招呼大家坐下用餐,她自己卻只挑蝦皮拌米飯吃。她說,這么多年習(xí)慣了吃清淡的。
她和王繼才那間五六平方米的臥室實在太小,一張床、一個衣櫥和一面鏡子,便是房間里所有的配置。床頭擺放著一個臺歷,上面是兒子王志國一家三口的全家福。王繼才夫婦沒有像村里的其他老人一樣兒孫繞膝、頤養(yǎng)天年,他們對孫輩的這份牽掛隔著海、隔著陸地,隔著太遠的距離。
夜幕下,半輪月亮掛在開山島的半空,滿天的星斗清晰可見。坐在臺階上,剛剛上島的3位民兵打開了話匣子。三人都是退伍軍人,王繼才犧牲后,他們主動申請來守島。
這是他們在島上執(zhí)勤的第11天。這天正好是學(xué)校開學(xué)的日子,民兵胡品剛說:“我們都沒能送孩子開學(xué)。”他們知道,王繼才也是這樣,錯過了3個孩子的每一個開學(xué)日和家長會。
聊得最多的是島上的環(huán)境。民兵汪海建上島第一天不到一個小時就中暑了。臺風(fēng)來了之后的幾天,他們一度只能靠泡面充饑,其中一個11天瘦了8斤!即使這樣困難,他們也沒舍得去摘菜園里的一棵青菜。因為,那是王繼才留在島上的印記。
記者一行也深有體會。白天島上特別熱,在太陽底下,不到兩分鐘就已經(jīng)汗流浹背。島上蚊蟲特別多、特別“毒”,咬上一口癢癢的,過不多久,就會起一個大紅包。島上還特別潮,就是呆著不動也感到渾身濕漉漉的。
夏天的天氣還算好點,可以想象如果是在寒冬,大浪一個接著一個涌進院里,刺骨的寒風(fēng)吹到臉上就跟刀子割一樣,那該是怎樣的難熬??!
32年,他們就是這樣熬過來的。
“小時候,媽媽對我講,大海就是我故鄉(xiāng)……”隔壁房間里傳出王仕花的歌聲,這是同行的央視記者在錄制節(jié)目。工作之余,王仕花會和王繼才一起下棋,也會唱唱歌。王仕花會唱《大海啊,故鄉(xiāng)》、會唱《最浪漫的事》,王繼才卻總唱那么一首《咱當兵的人》。
在這個吃不好、住不好的小島上,王仕花的歌聲讓我們聽到了他們相守相伴的心聲。難怪王繼才會說,王仕花上島后,他就不覺得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