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私德
新中國成立后,朱德曾多次尖銳地批評一些領(lǐng)導(dǎo)干部,因為他們居功自傲。他本人對中國革命的巨大貢獻是眾所周知的,卻總是謙虛謹慎,戒驕戒躁,處處將一切功勞都歸于黨、歸于毛澤東、歸于戰(zhàn)友、歸于廣大人民群眾,把自己看作人民的公仆、一個普通的共產(chǎn)黨員。
1949年底,他的家鄉(xiāng)四川省儀隴縣有幾十位鄉(xiāng)親一起走出大巴山,來到重慶,準備去北京看望他,也就是想投奔他。朱德得知這一情況后,立刻告訴重慶的領(lǐng)導(dǎo):要做好工作,動員他們盡快回去勞動生產(chǎn),一個也不要來,一個也不要見。后來,賀龍?zhí)嬷斓陆哟诉@批鄉(xiāng)親,又把他們送回了老家。
當(dāng)然朱德也不是這么不近人情,為了報答家人支持他讀書和革命的恩情,決定讓家族每戶送一個小孩來北京求學(xué)。后來共有十幾個孩子來京住在他的家中,朱德用自己的工資供他們讀書,撫養(yǎng)他們長大成人。
1951年朱德65歲壽辰,儀隴又派人到北京看望他,這次見著了??赐?,他們還代表家鄉(xiāng)父老鄉(xiāng)親提出了兩個要求,一是把縣城遷到朱德的出生地馬鞍場,二是把儀隴縣改名為朱德縣。朱德聽了趕緊說:“我不算英雄,只是一個戰(zhàn)場上沒有被打死的普通士兵,那些為革命犧牲了的烈士才稱得上英雄?!痹谒膱猿窒拢瑑x隴縣城沒有搬,縣名也沒有改。
1960年3月朱德終于回到了老家,但他得知當(dāng)?shù)卣獮樗ㄒ粋€“朱德同志舊居陳列館”后,他不同意,在他的一再要求下,后來改成了一所學(xué)校。用他的話就是“要讓更多的娃娃有書讀”。
朱德的女兒朱敏命運多舛,特別是二戰(zhàn)期間被德國法西斯俘虜,在集中營遭受非人迫害,卻奇跡般活了下來。朱德對她雖心存愧疚,卻公私分明。從參加工作之后,朱敏便離開了父親居住的中南海,住在北京師范大學(xué)的宿舍樓,一住就是40年。朱德的家教很嚴,要求他的后代做革命事業(yè)的接班人,而不是接“官”。他們勤勤懇懇、兢兢業(yè)業(yè),各自在普通的崗位做著平凡的工作。
朱德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在報考云南講武堂的時候改名為朱德。正所謂人如其名,朱是赤、紅的意思,德是品德的意思。朱德的德行與日月同輝,他的名字也被美國著名作家斯諾解讀為“紅色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