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敗現(xiàn)象可怕,但最可怕的是腐敗獲得文化支撐,成為一種文化形態(tài),即腐敗文化。物質力量要靠物質力量來摧毀,精神力量要靠精神力量來抵御。腐敗文化的“克星”是廉政文化。反腐,如果沒有廉政文化的支撐,制度和懲治都會打折扣。
習主席曾經(jīng)指出:“研究我國反腐倡廉歷史,了解我國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國歷史上反腐倡廉的成敗得失,可以給人以深刻啟迪,有利于我們運用歷史智慧推進反腐倡廉建設?!?/p>
在我國的歷史長河中,有許多寶貴的廉政文化資源,既有代代相傳的廉詩、廉文、廉戲,像“淡如秋菊無妨瘦,清似蓮花不染塵”“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等;也有值得效法的廉語、廉制、廉官,像“一錢太守”劉寵、“二不尚書”范景文、“三湯道臺”湯斌、“四知先生”楊震、“五代清郎”袁聿修等。
文化是根,文化是魂。文化學者余秋雨說:“文化是一種養(yǎng)成了習慣的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睂崿F(xiàn)從“不敢腐”到“不能腐”“不想腐”的跨越,離不開廉政文化的力量?!拔淖內竞跏狼?,興廢系于時序?!绷幕耜柟?、清風、警鐘一樣,給思想以啟迪,給心靈以溫潤,給靈魂以警示,逐漸使清廉、公正、自律等成為人們共同的價值追求和日用而不覺的行為準則。
“先進文化可以養(yǎng)廉”,這是廉政模范范匡夫的經(jīng)驗之談。他在介紹自己如何保持廉潔作風時,深有體會地說:“假如不是讀了那么多的好書,我的心態(tài)和精神狀態(tài)會全然不同。這些年我之所以能夠在種種考驗面前沒有‘失足’,除了黨性觀念、法紀觀念等起作用外,文化防線或者叫文化屏障對我具有一種特殊的保護作用?!?/p>
腐敗現(xiàn)象,從文化層面上分析,是一種文化營養(yǎng)不良綜合征。正是文化生活的粗鄙和文化內涵的缺乏,導致一些人精神生活平庸空虛。不可否認,社會上確實存在著腐敗現(xiàn)象產生的文化土壤。比如,“笑貧不笑貪”的羨腐心理、“朝里有人好做官”的裙帶思想、“馬無夜草不肥”的發(fā)財念頭、“天下烏鴉一般黑”的從眾迷思等。鏟除這些腐敗心理和腐敗文化,離不開打虎拍蠅的雷霆手段,離不開循循善誘的思想引導,也離不開潤物無聲的文化熏陶。如果說嚴刑峻法治出來的“廉”是他律,那么文化養(yǎng)出來的“廉”則是一種自律,是根植于靈魂深處的天地正氣。
腐敗是戰(zhàn)斗力的“第一殺手”。一位學者曾對近百年中國舊軍隊的衰敗規(guī)律作過統(tǒng)計分析,結論是“從組建到喪失戰(zhàn)斗力大抵30年左右”。衰敗的一個共同原因是腐敗。湘軍、淮軍、北洋海軍和袁世凱小站練兵創(chuàng)辦的“新軍”,無不如此。惟有人民軍隊改寫了這一定律,用紅色基因打造文化軟實力,用崇廉拒貪的良好風氣,帶出了堂堂正氣、融融暖氣、虎虎生氣。
一條短信一片心、一幅漫畫一個理、一臺晚會一堂課……傳播廉政文化,需要營造“人人受教育、處處受熏陶、事事受警示、時時受鞭策”的氛圍。只有警鐘長鳴,才能警笛不響。如果能夠打造出既具有兵味又具有廉味、既能美化環(huán)境又能凈化心靈的廉政文化建設品牌,豈不是“無言之教勝于教”嗎?
(《解放軍報》2015年6月17日 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