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遠征是因為信仰堅定
■汪 勇
“紅軍怕要在這里變成‘石達開第二’了!”1935年5月,不少愛國進步人士擔(dān)心長征中的紅軍命斷瀘定橋。
擔(dān)心是有道理的。橋面是13根碗一樣粗的鐵鏈,橋下是滔滔急流,平時通過都難,更別說橋頭還有重兵把守了。難怪國民黨守將劉文輝提前給上級發(fā)報:“前有大渡河,后有金沙江,消滅共軍,在此一舉!”只是,這份電報沒過幾天就成了紅軍的繳獲。
踩著困難創(chuàng)奇跡,這樣的故事在長征中還有很多。是什么讓被國民黨認定“流徙千里,四面受制”的紅軍,將這段千難萬險的艱辛路途,化作了地球上最絢爛的紅飄帶,創(chuàng)造了“20世紀人類的壯麗史詩”?
是“我取紅透底”的信仰!
這信仰,讓當時的紅軍盡管不知道戰(zhàn)略轉(zhuǎn)移何時才能結(jié)束,但仍深信“只要跟黨走,跟著抗日救國的理想走,就會有前途”,仍堅信“不論我們自己能否到達勝利的彼岸,我們的旗幟一定能達到”。也因為這信仰,讓“紅軍不怕遠征難”。“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無堅不入,銳兵精甲,不能御也?!被蛟S是后來領(lǐng)悟到了這句話的真諦,蔣介石在反思時說,他的失敗是因為他的軍隊是“六無”之軍,而“六無”之首,就是“無主義”。張學(xué)良后來也道出了國民黨打不過共產(chǎn)黨的真因,“因為共產(chǎn)黨有目的,他相信共產(chǎn)主義”。
寫下“一心向著自己目標前進的人,整個世界都會給他讓路”的李大釗,為信仰不怕死,在軍閥的絞刑架下英勇就義;“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的夏明翰,為信仰不怕刑,用錚錚鐵骨激勵后人;視反動派爵祿為“薄紙糊成的高帽”的殷夫,為信仰不怕罵,為信仰與兄弟割袍;“打斷骨頭連著筋,扒了皮肉還有心,只要還有一口氣,爬也要爬到延安城”的愛國青年,為信仰不怕苦……90多年來,我們黨用一個又一個奇跡,印證著歌德的那句名言——“奇跡是信仰最寵愛的孩子?!?/p>
信仰是精神的守望,是靈魂深處的追求。有信仰,精神才不會缺鈣,靈魂才不會銹蝕。沒有信仰的燭照,沒有價值的堅守,一個人就會在物欲橫流中迷失自我,在追求目標中畏首畏尾。今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征程上,“四大考驗”“四種危險”無處不在,只有堅定“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拿出“氣吞萬里如虎”的氣勢、“萬水千山只等閑”的自信、“不到長城非好漢”的堅韌,才能闖過新的“婁山關(guān)”“臘子口”。
“不知天外雁,何事樂長征?”500多年前,明代詩人徐禎卿在夜雨江漢的旅途中發(fā)出了這樣的疑問。當年的紅軍用信仰給出了答案。“天地風(fēng)霜盡,乾坤氣象和。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痹凇岸襁~步從頭越”的新長征上,無論前路是否平坦,無論條件是否優(yōu)越,只要拿出“茍利國家生死以”的決心,秉持“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勇氣,不畏苦,不懼難,就一定會留下與當年“用一雙雙草鞋踩出的腳印”一樣輝煌的足跡!
(作者單位:69245部隊)
(《解放軍報》2016年8月10日 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