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三個自我” 立起“三面鏡子”
——西部戰(zhàn)區(qū)空軍破除政治工作領域和平積弊新聞觀察
■特約記者 楊 進
第一面鏡子:初心之鏡
——時代變了,面貌新了,更須在“初心之鏡”里找到自我
在西部戰(zhàn)區(qū)航空兵某旅軍史館,珍藏著一則故事——
1953年6月24日上午,100多架敵機對鴨綠江大橋進行空襲。志愿軍空軍32架飛機同兄弟部隊并肩作戰(zhàn),擊落敵機5架,擊傷1架,從此敵機未敢北犯。
那天,年輕的飛行員李春吉追擊2架敵機,入海30公里,與敵“空中拼刺刀”。將敵長機擊落的同時,自己駕駛的戰(zhàn)機中彈。李春吉海上跳傘,與驚濤駭浪搏擊7小時,最終獲救。
所向披靡勝有因。查閱軍史資料,當時部隊邊打邊建、邊打邊練,在戰(zhàn)斗中鍛煉成長,部隊政治工作者把思想工作開展到機翼下,深入一線開展教育,在飛行員心中立起戰(zhàn)斗精神旗幟。
“我軍政治工作從硝煙走來,服務保證打贏是其‘根’和‘本’?!痹撀谜瘡埣t平告訴記者,使命任務拓展到哪里,政治工作就應服務保證到哪里。
作為英雄部隊的傳人,這個旅至今堅持著一個優(yōu)良傳統(tǒng):政治干部全程參與到下達任務、戰(zhàn)法研究和檢討反思等各環(huán)節(jié)。
然而,時光荏苒,我軍30多年不打仗,政治工作的“和平病”也在一些單位和個人中不同程度地顯現(xiàn)。
今年年初,某旅干部的微信里流傳了幾份夾雜著負能量、灰色調的帖子,轉發(fā)帖子的是一名政治教導員,不少政治干部還默默點贊。
帖子雖小,折射的卻是思想深處的和平積弊——過日子的思想濃厚,把當兵當成謀生手段,考慮個人事多、考慮打仗事少,心中無使命、眼中無敵人。
面對負面言論,為什么有的政治干部沒有與之斗爭,反而唱和?這一現(xiàn)象引起了旅黨委的深思。旅政治機關當夜開會研究,第二天下午,全旅上下組織了一次特殊的黨日。
“時代變了,面貌新了,更須在‘初心之鏡’里找到自我?!币幻沃笇T在體會中寫道:“這個‘自我’,說到底就是政治工作、政治干部的價值取向?!?/p>
獅泉河烈士陵園,某旅政治干部憑吊了李狄三烈士。1950年,李狄三作為進藏先遣連黨支部書記,奉命率部入藏。在高原高寒、缺氧缺衣、少食無藥的情況下,他帶領官兵百折不撓,英勇斗爭。把五星紅旗插到噶大克后,包括李狄三在內的63名官兵犧牲倒下,埋骨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雪域。
老一輩革命家說,“政治工作要在最艱苦的時刻閃光”。那年夏秋之季,地導某旅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陌生地域駐訓。行軍中戰(zhàn)車傾覆、拉動中戰(zhàn)車故障、高原缺氧的痛苦……旅政委時順波親身經(jīng)歷了重重困難。他吸著氧氣寫下一本《戰(zhàn)地政治工作筆記》,文中寫道:“執(zhí)行任務中,官兵們期待的政治工作不外乎:①發(fā)自真心,不搞花架子;②急難險重時沖鋒在前,官兵自然跟上;③邊干邊組織,發(fā)揮中流砥柱作用;④總結工作時,多表揚身邊官兵?!?/p>
“年輕的官兵不會天生想打仗、謀打仗,這根弦是靠政治干部的實干真干帶頭干、一環(huán)一環(huán)擰緊的?!睍r順波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