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開國上將楊成武,在自己的回憶錄中寫過一場臥虎山戰(zhàn)斗。
1949年4月,我華北野戰(zhàn)軍三個兵團齊集太原城下,準備拔除“山西王”閻錫山最后的堡壘和老巢。
太原外圍臥虎山要塞,是閻錫山苦心經(jīng)營的外圍要點,地形險要,工事林立,僅一座小山頭就有160多個鋼筋水泥碉堡。為了避免逐點爭奪、傷亡過大,我前敵委員會定下了先攻太原城、孤立臥虎山的打法,對臥虎山采取圍而不打的作戰(zhàn)方案。
負責壓縮包圍臥虎山要塞的,是楊成武麾下的一九九師。作為參戰(zhàn)的華野第二十兵團司令員,楊成武也贊成圍而不打的方案,他在回憶錄里評價這個方案“有見地”。然而,4月21日深夜,楊成武卻突然接到報告,臥虎山開打了!
戰(zhàn)場無小事。對于前敵委員會定下的方案,沒有特殊情況是不能更改的。面對突如其來的變化,楊成武立即接通了一九九師的電話了解情況。
原來,一九九師包圍臥虎山后,師長李水清試探性地派出了一個排,沒想到這個排居然兵不血刃地占領(lǐng)了一個山頭,還搗毀了敵人的一個師部,俘虜了一個師長、一個副師長。敵人完全沒有想到我軍行動如此迅速,還在蒙頭大睡。一九九師師黨委意識到這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戰(zhàn)機,迅疾投入兩個團從突破口向臥虎山縱深攻擊。
一九九師的做法,相當于違反了前委剛剛定下的方案。如果打得不好,指揮員必須為自己的決策負責。兵團司令員楊成武深夜通過電話過問戰(zhàn)斗情況,電話那頭,師長李水清的心是懸著的。他向楊成武報告自己已經(jīng)做了最壞的打算,就算晚上拿不下臥虎山,但至少有把握占領(lǐng)西區(qū),為后續(xù)奪取整個要塞贏得主動。
戰(zhàn)斗正在激烈進行,對于這次臨機行動,究竟應該如何對待?當年曾率部一晝夜奔襲240里飛奪瀘定橋的楊成武深知,積極的相機而行不是一個簡單的事,這需要氣魄,需要膽略,需要敢于承擔責任的勇氣。他在回憶錄中寫下了自己內(nèi)心當時的想法——
“在瞬息萬變的戰(zhàn)場上,有利戰(zhàn)機稍縱即逝,不允許任何猶豫、拖延。放掉這樣的機會,對個人不會帶來什么不好,但卻為革命帶來很大損失。李水清的這種精神,是應該鼓勵、應該表彰的,作為兵團的主要領(lǐng)導,我應該為他撐腰,為他承擔責任,使他能夠消除任何顧慮,放心大膽地去指揮作戰(zhàn)?!?/p>
簡單了解情況后,他對電話另一頭的李水清堅定地說:“這個仗打得好!這個戰(zhàn)機抓得好!”放下電話,他還立即部署另一個師展開策應支援行動。
在這之前,一九九師師部里的氣氛其實是凝重的。師里幾個領(lǐng)導都守在電話旁邊,不知道兵團司令員會怎么評價他們這次戰(zhàn)斗?!皸钏玖顔T說我們打得好!”如釋重負的李水清大聲告訴大家。
放下心頭顧慮的一九九師打得異常勇猛。楊成武原本準備用兩天兩夜解決戰(zhàn)斗。沒想到僅僅十幾個小時,一九九師用兩個團的兵力就占領(lǐng)了這座閻錫山叫囂“三個軍一個月也攻不下”的要塞。
這個敢于捕捉戰(zhàn)機的李水清,后來成長為第二炮兵司令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