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發(fā)布:2019-02-25 11:21:35
隨著航船越開越遠,王仕花的身影漸漸縮小為一個小點,她的手,一直在空中揮舞,向船上的我們告別,她所站立的地方,叫開山島。
甲板上,站在我身邊的是王仕花的小兒子王志國,他面對著開山島的方向,一直擺手,讓母親快點回屋,直到開山島漸漸地隱沒在海天之間。
王仕花和民兵們在開山島碼頭。光明日報記者 蔣新軍攝
逐漸靠近開山島碼頭。光明日報記者 蔣新軍攝
看到這一幕,我不由得聯(lián)想到幾十年來,王繼才、王仕花一家人的聚散離合,以及一次次這樣的離別。
這天是元宵佳節(jié),是在開山島上默默堅守了32年的守島英雄王繼才因病去世后,開山島的第一個元宵節(jié)。
王仕花向國旗敬禮。光明日報記者 蔣新軍攝
島上的元宵午餐。光明日報記者 孫金行攝
當天,島上迎來了很多客人,長期報道王繼才先進事跡的光明日報記者鄭晉鳴,與幾位同事一道,來到開山島看望王仕花與繼續(xù)守島的民兵。王志國也特地從南京趕回來,陪母親在島上過了個元宵節(jié)。
天公作美,這一天風(fēng)平浪靜。從江蘇省連云港市灌云縣燕尾港出發(fā),十來分鐘后,王志國指著前面的一個小黑點對我說:“看到了嗎?那就是開山島!” 開山島的名號,我已經(jīng)聽過無數(shù)次,親眼見到開山島,卻是第一次。過去,從望見開山島,再到走上開山島,王志國還需要花費近兩個小時。今天,我們只需要再行駛20分鐘就能到達了。
民兵馬洪波在取用泥鰍凈化的雨水。光明日報記者 蔣新軍攝
站在瞭望臺上的王志國。光明日報記者 蔣新軍攝
王志國是“80后”,與我同年,2013年他研究生畢業(yè),選擇了從軍?!皡④娛悄愀赣H的建議嗎?”我問。“不是建議,他是有很強的意愿,希望我參軍。”王志國笑著說。在王繼才的觀念里,自己守島,兒子從軍,都是報國,兩代人做同一件事,光榮。
船近碼頭,王仕花和其他人早已在碼頭上等候,老遠就開始打招呼。看到來了這么多客人,幾只白色的小狗開心得活蹦亂跳?!叭齻€月前,島上多了一窩四只狗崽,其中兩只抱給船老大養(yǎng)了,現(xiàn)在這里共有大小四只狗?!蓖踔緡鐢?shù)家珍。
島上的光伏發(fā)電設(shè)備。光明日報記者 蔣新軍攝
島上養(yǎng)了幾只雞。光明日報記者 蔣新軍攝
在島上,我的三位同事已經(jīng)提前一天趕來拍攝“光明的故事”視頻素材。頭一天恰逢大雪天,是開山島最冷的時候,他們低估了嚴寒,凍得縮手縮腳,連手機都端不住,晚上蓋了六七床被子,度過了印象深刻的一夜。同事王子墨告訴我:“昨天(2月18日)晚上中央電視臺《感動中國》節(jié)目播出,王繼才和王仕花夫婦在電視節(jié)目中團圓了。”
晚上8點,王仕花打開電視。在看一個個典型人物的過程中,她不斷抹眼淚,一言不發(fā)。當主持人剛剛念出“生活中,常聽到有人說,一筆寫不出兩個‘王’字,但是一個家庭卻可以一對夫妻都姓王,他們不僅姓一樣,信念也一樣”,雖然畫面未及時出現(xiàn),但王仕花知道說的是自己,她雙眼一閉,禁不住顫抖。
光明日報記者在開山島現(xiàn)場進行視頻連線。光明日報通訊員 牟進勇攝
王仕花和兩名民兵與我們揮別。光明日報記者 蔣新軍攝
在接下來的時間里,王仕花極力控制自己的情緒,身體不住晃動,眼淚嘀嗒嘀嗒掉在軍大衣上。電視里,是夫妻倆的事跡,是王繼才生前的音容笑貌,是一陣陣現(xiàn)場觀眾如潮的掌聲。
節(jié)目放完,王仕花起身,什么也沒說,只是急著去把電閘拉掉。
近些年,開山島在各方的關(guān)心下,條件在逐步改善,有了風(fēng)力發(fā)電和光伏發(fā)電,但物資總是要緊著用的,碰上連續(xù)陰天,電量也不夠。王仕花養(yǎng)成了自己的用電習(xí)慣,看電視需要開發(fā)電機,平時她舍不得用。為了能看到“老王”,她才特地開了閘。與電一樣緊缺的是淡水,天氣冷,輸送淡水的管子經(jīng)常凍裂,一般只能用礦泉水。礦泉水是從岸上特地運過來的,王仕花不想給岸上添麻煩,總是省著用。幾位同事也盡量能不用水就不用水。
過往時光
王繼才夫婦的休閑時刻。資料照片
王繼才給王仕花整理衣著。資料照片
元宵節(jié)當天雪停了,氣溫回升,人也活絡(luò)起來。中午,島上的民兵們特地做了一大碗湯圓。出于守島的習(xí)慣,王仕花吃飯很少也很快。吃完飯,她專門舀了一粒湯圓,說:“今天是元宵節(jié),吃一粒湯圓就是團圓?!?/p>
和以前相比,開山島有了很大的變化,對我們來說最要緊的變化,就是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了相對穩(wěn)定的移動信號。下午,我們在燈塔下與遠在北京的報社全體同事進行了視頻連線,看到大家齊聲送來元宵節(jié)祝福,王仕花的眼眶禁不住濕潤了。
王志國急著回去工作,匆匆一聚,我們又要一起離開。王仕花腿腳不便,下島的時候,王志國一直扶著她。離別之際,看著王仕花在碼頭漸小的身影,我們能感受到她對于團圓的渴望,也能體會到她內(nèi)心的一份堅定。
如今王繼才不在了,守島也有了輪值的民兵,但王仕花選擇留在島上。她在岸上也有個住處,但她口中的“回家”,是回島上。開山島就是她的歸屬,回島,她就能感到島在、人在、家在。這個0.013平方公里的小島,能夠安頓她心中的“團圓”。
《光明日報》( 2019年02月24日 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