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年后,美軍的老兵們在回憶那場戰(zhàn)爭的時候,仍然會對一些東西感到疑惑不解。比如曾在上甘嶺所發(fā)生的。
這是1952年的一天,為了打破戰(zhàn)場上的僵局,聯(lián)軍集中了一支空前龐大的現(xiàn)代化力量:陣地后方布置有數(shù)個強大的炮兵團火力,而附近機場集中了大量攻擊機中隊的空中力量,此外還有千里之內(nèi)的各類轟炸機的支援。
火炮毫不吝嗇地發(fā)射、飛機不分晝夜地起飛降落,重磅航彈和大口徑火炮把山頭一次又一次砸碎削低,而燃燒彈又把支離破碎的陣地燒成一片火?!诒惋w行員們的任務簡單而又單純——抹去對面陣地上的一切存在,以至于后來有一個詞來形容這種最壯觀和奢侈的破壞:范弗里特彈藥量。
然而,就在每個人都認為在如此火力之下那些陣地上不會剩下什么的時候,頑強的狙擊卻沒有停止。看似支離破碎的陣地上,進攻的美軍步兵卻依然遭到不依不饒地狙擊,防守者們從彈坑里鉆出來,有的甚至身上燃燒著火苗,但并不影響他們把進攻者一次又一次趕下去,拉響手榴彈與敵人同歸于盡的現(xiàn)象比比皆是。
42天后當這場戰(zhàn)役結束的時候,那些最終放棄進攻并撤離的美軍士兵們一定曾想過,究竟是什么支撐那些志愿軍在這么令人絕望的火力差距面前,依然選擇了一步不退?
這一問題同樣是我所思索過的,直到有一天,我讀到了關于一位志愿軍連長的兩個故事。
他叫萬福來,是志愿軍十五軍某部六連連長。那一天,他和他的連隊正在上甘嶺。
第一個故事是關于一位英雄。這是一場更加殘酷的陣地拉鋸戰(zhàn),夜幕下,連長奉命率領自己殘缺的連隊去進攻一群堡壘。勇猛的突擊取得了進展,但在敵猛烈的火力下,連隊也傷亡慘重。唯一剩下一個碉堡依然在吐著火舌。最后時刻,連長突然看到一個傷兵掙扎著向碉堡射孔爬去,于是他突然意識到這名士兵想做什么。他忍住熱淚,端起機槍向射孔拼命射擊以掩護這名傷兵最終爬到了碉堡前完成驚人的一躍。那名傷兵的名字后來大家都知道了,叫黃繼光??纱蠹宜恢赖氖牵捎谀慷媚菆鰬?zhàn)斗得以幸存的人已經(jīng)寥寥無幾,所以部隊一開始只給黃繼光記二等功。此事被已在后方醫(yī)院養(yǎng)傷的連長知曉后大為不滿,他不顧重傷未愈,一再向上說明才使英雄的事跡重新得到確認,于是世人才皆知那勇敢的一躍。
第二個故事是關于一句承諾。就在以犧牲黃繼光等英雄的代價奪取陣地后,連長帶著僅剩的人立即轉入防御。聯(lián)軍反攻來得迅速而又猛烈,在新的依舊慘烈的戰(zhàn)斗中,連長不幸身負重傷。但其在被送下陣地前,凝重地叮囑著剩下的人一定要守住陣地。其中一名士兵回答他:“連長你放心,人在陣地在!”慘烈的陣地防御戰(zhàn)持續(xù)了兩個晝夜,連隊僅存的人一個接一個倒在陣地,但最終堅持到了援軍的到來。那名從生死線上下來的士兵,一下陣地就想找到連長報告,卻再也沒能見到連長。這成了他一生的夙愿。直到最近,在央視《等著我》節(jié)目中他才知道萬福來連長早已過世。節(jié)目里,士兵拉著連長的親人痛哭:“我想親自和他說啊,連長,你交給我的任務,我完成了!”
讀罷這兩個故事,我承認,我淚流滿面。
我們沒有站在那個陣地上,我們沒有經(jīng)歷那樣慘烈的戰(zhàn)斗,我們能想象得到那些勇氣、榮譽、信仰,但我從這兩個故事中,還讀到了一個原因——信任。
因為信任,所以黃繼光毅然爬向碉堡,他相信戰(zhàn)友們一定會利用他創(chuàng)造的那一點時間去贏得勝利;因為不敢辜負,所以連長無論如何也要還烈士于榮譽,他相信自己士兵的在天之靈正注視著他。因為信任,所以連長把陣地托付給了士兵,他相信自己連隊絕不會放棄;因為不敢辜負,那個士兵幾乎只身堅持到了最后,他相信連長一定在等待聽他們勝利的報告。
戰(zhàn)場上一定有宏觀和偉大的東西,但一定也有微觀和具體的東西。在血與火環(huán)境中,只有微觀和具體的東西才能支持起那些宏觀和偉大的東西。上甘嶺戰(zhàn)役最激烈的時候,一個連隊的存在時候也許只有幾個小時。但即便明知那樣,連長依舊會無所畏懼地走在最前面,士兵們依然會無所畏懼地緊跟其后,不離不棄,生死與共。是什么讓他們有了這樣的具體的行為?其實正是那些對命令的承諾對戰(zhàn)友的信任。
是這些信任令我們走過了最艱難的時刻,取得了最輝煌的榮譽。
今天的中國軍人,亦請珍視這種信任。我們斷不可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