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軍網(wǎng)-解放軍報 責任編輯:尚曉敏 發(fā)布:2023-09-19 07:00:33
中國人首次太空行走15周年之際,回顧神舟十五號乘組太空出艙的精彩瞬間——
太空行走的腳步越來越穩(wěn)健
■解放軍報記者 李由之 特約記者 占 康
2023年9月7日,新華社發(fā)布消息: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決定給費俊龍同志頒發(fā)“二級航天功勛獎章”,授予鄧清明、張陸同志“英雄航天員”榮譽稱號并頒發(fā)“三級航天功勛獎章”。
神舟十五號乘組是迄今為止執(zhí)行任務時平均年齡最大的乘組,也被網(wǎng)友稱為“圓夢乘組”。186天飛天征程,4次圓滿完成出艙任務,神舟十五號飛行乘組3名航天員刷新了中國航天員單個乘組出艙活動次數(shù)的紀錄,見證了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的歷史時刻。
出艙活動是載人航天關(guān)鍵技術(shù)之一,也是空間站任務中挑戰(zhàn)最高的任務之一。15年前的9月27日,航天員翟志剛完成首次太空出艙,邁出了中國人太空行走的第一步。漫步太空,俯瞰大好河山;艙外作業(yè),共筑“太空家園”。15年間,中國航天員執(zhí)行出艙任務已逐步走向常態(tài)化。每一次邁入浩瀚宇宙,都是中國載人航天接續(xù)前行的見證。中國航天員太空行走的腳步越來越穩(wěn)健,越來越自信。
神舟十五號乘組齊心協(xié)力、直面挑戰(zhàn),圓滿完成4次出艙任務,為空間站應用與發(fā)展階段打下堅實基礎(chǔ)。不久前,“圓夢乘組”做客央視演播室,深情講述太空出艙的臺前幕后故事。
今年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立項實施31周年,也是中國人首次太空行走15周年。值此之際,我們走近神舟十五號乘組,回顧他們執(zhí)行出艙任務的精彩瞬間,感受中國航天人建造空間站背后的智慧與汗水、艱辛與勇氣。
神舟十五號乘組執(zhí)行出艙任務資料圖。
三艙作業(yè)
太空爬行就像攀巖,越到后面越吃勁
秋高氣爽,北京航天城里月色溶溶。
漫步在路上,航天員費俊龍駐足仰頭,目光投向深邃的夜空。仰望星空,已經(jīng)成為他下意識的動作。此刻,在距地球400公里外的中國空間站,神舟十六號乘組的3名航天員,正緊鑼密鼓地進行空間站應用與發(fā)展階段的各項實驗任務。
一年前的11月29日,指令長費俊龍與航天員鄧清明、張陸駕乘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奔赴太空,隨后與空間站組合體成功實現(xiàn)自主快速交會對接。在軌工作6個月后,神舟十五號乘組勝利完成空間站建造階段的最后一次遠征,將手中的“接力棒”傳遞給神舟十六號乘組。
返回地面后,費俊龍時常夢回空間站。他跟愛人念叨說,夢到任務還沒完成,考核還沒結(jié)束,準備要飛。愛人回復他:“那說明你還想飛?!?/p>
是的,那個每天繞地球飛行的中國空間站,那個令人魂牽夢繞的“太空家園”,仿佛張開雙臂,時刻召喚著費俊龍再次奔赴而來。
神舟十五號乘組出征前夕,費俊龍自信地說:“年齡雖然最大,但我們的飛行本領(lǐng)一直保持在青春狀態(tài)?!鄙裰哿柸蝿諘r,費俊龍與戰(zhàn)友踏雪出征,他自信揮手,豪邁堅定。17年,光陰流轉(zhuǎn),費俊龍一直保持著令人驚嘆的自律——甚至連體重都沒有發(fā)生變化。十幾年如一日的堅持,只為有一天當祖國召喚,他打起背包就出征。
2023年2月9日,神舟十五號乘組進行首次出艙活動。此次出艙任務中,費俊龍和張陸需要在問天實驗艙、夢天實驗艙、天和核心艙之間轉(zhuǎn)移。這也是空間站三艙組合體建造完成后首次跨三艙的大范圍作業(yè)。
順利完成夢天實驗艙擴展泵組的安裝和調(diào)試后,費俊龍手持兩個大體積腳限位器和艙外操作臺,進行大范圍轉(zhuǎn)移。這對任務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轉(zhuǎn)移過程當中,費俊龍直言“沒有顧得上看地球”,生怕在運輸過程中碰到其他設備。
經(jīng)過太陽翼區(qū)域時,航天員必須在兩個太陽翼帆板之間通過。空隙很窄,費俊龍穿著厚厚的艙外航天服,手持兩個大體積的腳限位器,大氣都不敢喘?!爸灰疑晕⑺墒?,腳限位器自己飄一下,就會碰到設備,我必須緊緊抱住?!辟M俊龍說。
跟在費俊龍后面的張陸,是第一次執(zhí)行太空出艙任務。備戰(zhàn)12年后,46歲的張陸迎來了他的太空首秀。此前,與他同批加入航天員大隊的6位戰(zhàn)友已經(jīng)先后執(zhí)行過飛天任務。備戰(zhàn)期間,他埋頭訓練,專注于眼下的工作。執(zhí)行神舟十五號飛行任務,對他來說是“最好的安排”。
水下訓練時,為模擬出艙時太空失重環(huán)境,航天員穿著厚重的航天服,在水下一泡就是五六個小時。張陸曾打過這樣的比方:“出艙爬行就像攀巖,前幾米爬得很快,但是越往后,體力消耗越大,就越難操作?!?/p>
茫茫太空,深邃飄渺。張陸在爬行中格外謹慎,陸續(xù)避開泛光燈、攝像機等裝置。他說:“白天還好,能看到藍色的地球??傻搅送砩?,太空是黑色,地球也是黑色,無盡的黑看不到頭。”他緊了緊雙手,牢牢抓住扶手。
此刻,還有一雙眼睛,在關(guān)注著一切。在艙內(nèi)提供支持的鄧清明,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屏幕。按照任務分工,費俊龍負責安裝設備,張陸在艙壁扶手上輔助觀察設備的對位情況,鄧清明則位于艙內(nèi)機械臂操作臺的位置,通過屏幕密切關(guān)注艙外兩名戰(zhàn)友的身影,時刻準備著必要時輔助操作機械臂。
鄧清明于1998年入選我國首批航天員大隊。此后,他三次成為備份航天員,一次次與飛天任務擦肩而過。當年并肩進入航天員大隊的首批14名航天員中,8人圓夢太空,5人停航離隊。鄧清明成為當時唯一一位沒有執(zhí)行過飛天任務,卻仍然參加學習訓練和任務備戰(zhàn)的首批現(xiàn)役航天員。
現(xiàn)在,鄧清明的一雙眼睛緊盯著艙外兩名隊友的手。艙內(nèi),這顆緊繃的心與艙外戰(zhàn)友們的心一起跳動。7個小時過去,既定任務全部完成,費俊龍和張陸安全返回問天實驗艙,出艙活動取得成功,圓滿完成中國航天員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三艙作業(yè)”。
神舟十五號乘組執(zhí)行出艙任務資料圖。
太空挑戰(zhàn)
頂住壓力,操作越來越順利
浩渺銀河,藍色星球懸居其間。
“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睆目臻g站俯視地球,一切美景仿佛不再遙遠。品著熱茶,張陸和愛人在家中翻看著自己在空間站拍攝的一張張照片,思緒飄回了值守“太空家園”的日日夜夜。
夜幕降臨,萬家燈火熠熠生輝。舷窗邊,張陸調(diào)整光圈,將鏡頭對準祖國的方向。他拍攝了許多精彩照片,不少照片的主題是祖國和家鄉(xiāng)。
張陸曾一次次在舷窗邊眺望地球。執(zhí)行艙外任務時,他特意眺望了家鄉(xiāng)的方向?!凹沂亲钚?,國是千萬家。在每個人的心里,家鄉(xiāng)都是深深的牽掛?!睆堦懮钋榈卣f。
在太空出差的日子,每天最愜意的是睡前時光。拉上自己睡眠區(qū)的小簾子,張陸吹著口琴,望著窗外的星星。
“山河遠闊,人間星河,無一是你,無一不是你?!苯Y(jié)婚紀念日那天,張陸為愛人哼唱起一首自己編曲的歌。
對于演唱,張陸頗有天賦。當年招飛面試,考官問他為什么放棄了當歌手的夢想,他不假思索地回答:“如果選擇當一名歌手,我永遠不可能有機會駕駛飛機,翱翔在祖國的藍天。但是,選擇當一名飛行員的話,我會在祖國的藍天驕傲地歌唱?!?/p>
如今,航天員張陸站在了最高的舞臺——離地球400公里之上的中國空間站。當然,想唱歌,得先完成飛行任務。距第一次出艙20天后,費俊龍和張陸再次出艙,執(zhí)行空間站外部設備安裝等任務。
出艙后,費俊龍和張陸首先借助艙外扶手,自主轉(zhuǎn)移到作業(yè)點。這一次爬行距離更遠,且同樣要避開艙外一些設備。倒著爬,側(cè)著爬,橫著爬……兩人不斷變換姿勢,沿著路徑向前移動。
爬行過程中,費俊龍陸續(xù)摘下扶手上的兩個安全繩掛鉤,掛到下一個扶手上。身著艙外航天服,反復摘掛鉤、掛掛鉤的動作,對航天員的上肢力量是不小的挑戰(zhàn)。由于航天服本身有40千帕的壓力,爬到一半時,費俊龍的手腕開始酸疼,握力下降,不得不短暫休息。他回憶說:“陰影區(qū)不能長時間停頓,任務不能滯后,當時真的是憑毅力在爬?!?/p>
在地球上,插上手機充電器的插頭,你可能用時不到1秒。那么,航天員在太空插拔插頭,又是種怎樣的體驗?
費俊龍和張陸第二次出艙要安裝的這個設備上有近20個插頭,每個插頭上都有一個保護蓋。安裝時,需要先把保護蓋拔下來,再插上插頭,安裝過程中,還要進行通電測試。插頭呈長方形,只要任意一個角度有偏差,就會卡住。插頭里面還有密密麻麻的小針孔,任何一個針孔插歪,也會導致插頭整體插不上。
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準確無誤地完成這項操作,對航天員而言是個很大的考驗。備戰(zhàn)任務期間,費俊龍和張陸對這項工作進行過很多預想。前期,他們在地面經(jīng)過多次水下訓練,還在艙內(nèi)進行了相關(guān)演練。誰知,真正到了艙外,一些始料未及的情況接踵而至。
由于設備特殊,周圍沒有限制身體的力量,費俊龍雙腿飄在空中,只能用一只手固定身體,一只手執(zhí)行操作。在失重環(huán)境下,人輕如鴻毛,當胳膊一使勁往下插插頭時,身體就往上飄起來,不受控制地轉(zhuǎn)動。
“能不能把我的腿抱住?”費俊龍向張陸求助。只見,張陸伸出“臃腫”的胳膊,看著離胸前還不到半米的手尖,搖了搖頭說:“我只能夠到你的腳面,夠不到你的腿。”
張陸單手扶住艙外扶手,用另一只手去扶費俊龍,但這幾乎沒有幫助。費俊龍只能用自己的手腕當作杠桿,用兩根手指頭,將插頭拔掉,再插上。既要穩(wěn)定身體,又要進行精細化作業(yè),他的體能消耗非常大。對此,張陸深有體會地說:“這種累,不是說背個麻袋、挑擔谷子。雖然只是短短一分鐘、兩分鐘,卻會讓整個手部肌肉僵硬、酸麻,心率加快。”
太空如此靜謐,時間一分一秒流過。雖然幫不上忙,張陸仍在最近的地方,默默注視著進行操作的費俊龍。此刻,艙內(nèi)的戰(zhàn)友鄧清明和地面的廣大科研人員,也都在注視著費俊龍,暗暗使著勁兒。
有了團隊的支持,費俊龍頂住壓力,操作越來越順利。完成所有既定出艙任務后,費俊龍和張陸提前返回了問天實驗艙氣閘艙。
創(chuàng)造紀錄
信任的默契,讓我們在太空越走越穩(wěn)
“再來一次!”回到地球后,鄧清明和戰(zhàn)友們很快展開恢復訓練,這是他在跑步機上常說的一句口頭禪。張陸曾說,每次跟鄧清明一起訓練,聽他說得最多的就是“再來一次”。
即使已經(jīng)“升級”為姥爺,56歲的鄧清明依然和戰(zhàn)友們一起接受最嚴苛的訓練。堅守夢想、永不言棄的鄧清明,終于等來了最美的花開——甩開引力的束縛,邁向無垠的宇宙。
“鄧清明同志,你作為優(yōu)秀的備份也是很光榮的。你們和神舟十一號乘組共同完成了這個任務,任務的成功就是你的成功,航天員在天上的表現(xiàn)就是你的表現(xiàn)!”那年,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總結(jié)會上,聽到這句話,鄧清明的眼淚奪眶而出。
神舟十五號乘組出艙期間,負責艙內(nèi)支持的鄧清明,緊密配合艙外戰(zhàn)友的操作。鄧清明說:“一個乘組的3名航天員,就像一個時鐘的3根針,時針、分針、秒針緊密配合。”就像鐘表背后有許多零件運轉(zhuǎn),才能讓它準確地報時一樣,出艙任務更需要航天員默契合作。
2023年3月30日,神舟十五號乘組執(zhí)行第3次出艙任務,安裝接通跨艙線纜。跨艙線纜的兩頭共有40余個插頭,工作強度和難度比第2次出艙更大。
按照原先的任務分配,費俊龍在機械臂上負責安裝,張陸在旁邊輔助觀察。這次,線纜的接插件在費俊龍的正前方,他需要不斷調(diào)整手腕角度才能完成插拔動作。穿上艙外航天服后,他的整個手腕不能自由旋轉(zhuǎn),作業(yè)的范圍嚴重受限——從側(cè)面拔插頭時,剛好卡住。
眼看還是夠不著,他們臨時決定改變方案。張陸主動過去,把費俊龍的掛鉤臨時掛到艙壁上。
費俊龍在機械臂上抓住張陸的腿說:“我抓住,你來操作!”由于腳沒有受力點,張陸整個人飄了起來,費俊龍只能摁著他的腳,推著他的背。兩人合作,硬是組裝出一個“人體機械臂”。幾經(jīng)調(diào)整,兩人終于找到合適的角度。憑借戰(zhàn)友間的默契,費俊龍和張陸成功完成這次任務。
半個月后,2023年4月15日,神舟十五號乘組實施第4次出艙活動,刷新了中國航天員單個成組出艙活動紀錄。本次任務中,航天員在大小組合機械臂的支持下,由問天氣閘艙出艙,抵達夢天載荷艙作業(yè)點。這是迄今為止航天員乘組到達的夢天艙最遠端。
巡天遙看一千河。完成這次出艙任務回撤時,費俊龍往下一看,“空間站在地球的映襯下,非常漂亮,我們也剛好路過了祖國上空”。
那時,在艙外爬行的張陸已經(jīng)提前到達氣閘艙出艙口。“最后一次了,我認認真真看了看窗外的景色?!蓖A粼诔雠摽?,張陸從日落等到日出。地面的燈光像一面流動的瀑布,從上至下傾瀉下來。張陸深深沉浸在這絕美的景象之中。
進入氣閘艙,張陸默念了一句“再見”。這是他對4次出艙任務的告別,也是對下一次任務的期待。
關(guān)上艙門的那一刻,費俊龍深情地回望了一下艙外。望著艙外美麗的地球家園,他覺得自己這17年沒有白等,能為人類探索太空作出自己的貢獻,此生無憾。鄧清明也為能“深度參與航天事業(yè)”感到榮幸:“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美的“太空家園”。屬于中國航天的偉大時代,將在一次次太空行走中迎來更多夢想時刻。
(圖片來源: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官方平臺“中國載人航天”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