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網據解放軍報訊 1月5日,筆者來到新疆軍區(qū)某汽車團采訪,剛走近七連學習室便聽到陣陣掌聲。原來,指導員王亞多正與官兵們分享去年執(zhí)行高原運輸任務時拍下的DV短片和30多張照片。代理排長、四級軍士長賈耀軍告訴筆者:“每次上高原執(zhí)行運輸任務,指導員都要為我們拍攝DV和照片。每次觀看DV和照片后,我們都想在下次執(zhí)行任務時表現得更好?!?/p>
筆者面前的王亞多,高挑個子,一開口便帶著濃濃的東北口音。他笑著解釋:“執(zhí)行高原運輸任務時,官兵們吃過午飯就出發(fā),容易犯困。為了讓駕駛員保持清醒,我就通過車載電臺用東北話給大伙講笑話。結果,平時說話時,東北味也越來越濃。”
自王亞多2010年6月任七連指導員以來,連隊取得了一串串榮譽:連隊被表彰為新疆軍區(qū)標兵連隊,連隊黨支部被新疆軍區(qū)評為創(chuàng)先爭優(yōu)先進黨支部;去年,連隊被四總部表彰為紅旗車分隊,榮立集體三等功。談及這些榮譽,王亞多說:“連里的每名戰(zhàn)士都是我的好兄弟。這幾年,讓我最感到高興的,是每次執(zhí)行任務把兄弟們帶到高原,又安全地帶回來?!?/p>
巍巍昆侖,天路險峻。每次執(zhí)行高原運輸任務時,官兵們都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難危險。他們說,只要有指導員在,遇到多大的困難危險都不會感到害怕。去年6月,車隊行至海拔4000多米的麻扎達坂時,突降的暴雨引發(fā)泥石流,堵住了道路。王亞多率先跳下車,帶領官兵們拿起鐵鍬挖淤泥、疏通道路。2小時后,道路打通了,王亞多不顧渾身濕透,身上滿是泥濘,站在路邊指揮車隊通過危險地域。
去年9月,王亞多帶領車隊給紅柳灘兵站送給養(yǎng)。到達兵站時,天色已晚,只能第二天返回。當時兵站沒有空余房間,王亞多便帶著七八個戰(zhàn)士到兩間小車庫打地鋪。他邊鋪床墊邊風趣地說:“我們難得在一起感受打地鋪的滋味,擠著睡還暖和!”雖然大家睡起來很擁擠,但看看躺在身邊的王亞多,沒一個人抱怨條件差。
談起王亞多,官兵們說得最多的是,他能給每名戰(zhàn)士搭建發(fā)揮特長的舞臺。山東籍下士于寅生喜歡書法繪畫,王亞多將他的作品收集、裝裱,懸掛在樓道兩側。其他戰(zhàn)士也紛紛“曬”出自己的攝影、書法美術作品?,F在七連的“樓道文化”,成了一道全團聞名的風景線。
不久前,去年退伍的上等兵徐群峰寄來一封信:“雖然離開部隊了,可我常常會想起在連隊的日子……”徐群峰入伍前體質較弱,剛到連隊時訓練成績不理想。王亞多主動幫他制訂體能訓練計劃,還利用業(yè)余時間陪他跑步、練器械。在王亞多的鼓勵下,他重新點燃了信心,訓練成績有了明顯進步。一次,在上級組織的5公里考核中,徐群峰第一次取得了及格成績。聽著全連官兵的祝賀,徐群峰喜極而泣。
在七連,筆者看到這樣的一條橫幅:“紀律如鐵,信念如鋼,團結如膠,攻堅如虎”。看著指導員王亞多與連隊官兵親如兄弟的一幕幕情景,這16個字變得更加清晰、具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