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黄特色在线观看免费,久久中文网中文字幕,999成人国产精品,a级日本高清免费看,wwww黃色網站,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网站,欧美日韩高清一区

融媒矩陣 軍事記者

本刊編委會

主 任 李? 軍? 孫繼煉

副主任 夏洪青

編 委

張海平 陳廣照??雷? 雨

林乘東 徐雙喜? 張曉祺

趙風云? 張 鋒 姜興華

總 編 輯 徐雙喜???????

副總編輯 張曉祺? 趙風云

執(zhí)行總監(jiān)? 張 鋒

主  編 姜興華

副 主 編 呂俊平

美術編輯 李? 玥

發(fā)行編輯? 倪曉麗

責任校對?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興華

本刊顧問

胡懷?!±? 梅 陳國權

陸紹陽 趙云澤? 隋? 巖

王? 楊? 丁玉寶? 楊慶春 

聶建忠 劉鳳橋? 劉紹勇

編輯 《軍事記者》編輯部

出版 解放軍報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總發(fā)行處 北京報刊發(fā)行局

國內統(tǒng)一刊號?。茫危保保矗矗叮罚牵?/p>

國際標準連續(xù)出版物號? ISSN1002-4468

國外發(fā)行代號 M6261

本刊代號?。福玻玻埃?/p>

訂購處 全國各郵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價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號

郵政編碼?。保埃埃福常?/p>

發(fā)行電話?。埃保埃叮叮罚玻埃罚梗?/p>

電子郵箱 jfjbjsjz@163.com

《解放軍報》創(chuàng)刊初期的編委會

作者:■ 張 弛

《解放軍報》(以下簡稱“軍報”)的籌辦工作是從1954年11月開始的。時任總政治部副主任肖華簽署電報,調華東軍區(qū)政治部宣傳部部長趙易亞、總政治部宣傳部宣傳處處長兼新聞處處長唐平鑄、華北軍區(qū)政治部華北解放軍報社社長姚遠方組成一個班子,籌辦全軍性的報紙。幾天后,唐平鑄、姚遠方就來到北京前門外的太原客棧開始辦公。老同志們形容太原客棧像鴿子籠一樣。

1955年3月,趙易亞到京后,籌備班子搬到打磨廠鄉(xiāng)村餐廳辦公。鄉(xiāng)村餐廳在前門大柵欄附近的鮮魚口胡同,中間是一個天井,四周是兩層的木板樓房,上百號人擠在一起,也不寬敞。同年7月底,中央調時任中南軍區(qū)公安部隊政委兼廣東省軍區(qū)政委歐陽文到北京,主持《解放軍報》的籌辦工作。

一、一個年富力強的班子

1955年9月8日,經總政治部批準,正式宣布由歐陽文、趙易亞、邱崗、李希庚、唐平鑄、胡癡6位同志組成“解放軍報編輯委員會”。這是解放軍報社第一屆編委會,也是唯一的一屆編委會(后來從1961年起改為黨委會制)。我們先來看看這6位同志的簡歷,那是一個多么朝氣蓬勃、年富力強的領導班子,他們開創(chuàng)了軍報七八點鐘的時代。

歐陽文,湖北平江人,時年43歲,已經是一位身經百戰(zhàn)的老革命。他從1930年參加平江起義,經歷過五次反“圍剿”和紅軍長征。日本投降后,毛主席命令我軍展開反攻,他率部隊進軍東北,名字上了《毛澤東選集》。解放戰(zhàn)爭中著名的塔山阻擊戰(zhàn),他是東野四縱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新中國成立后,他兼任過中共粵東區(qū)委第一書記,領導土地改革、剿匪反霸。歐陽文雖然沒有直接辦過報,但他在115師獨立旅和膠東軍區(qū),都領導過部隊小報;在東野四縱領導政治工作,經常為《戰(zhàn)斗報》審稿、寫社論。他還寫過幾十首戰(zhàn)地詩。中央下達調令時,中南局書記陶鑄正考慮讓歐陽文擔任海南區(qū)黨委書記,所以并不想放他走;歐陽文自己也心懷忐忑,畢竟為小報審稿和辦一張全軍大報不是一回事。但在中央命令面前,誰也不能講價錢。歐陽文調軍報不久,即被授予中將軍銜;1955年10月,經黨中央、中央軍委批準,被任命為解放軍報社第一任總編輯。

趙易亞,江蘇泰興人,時年38歲,華東軍區(qū)政治部宣傳部部長兼文化部部長,高級干部理論訓練班主任。1938年入黨??谷諔?zhàn)爭時期,歷任抗日軍政大學第一分校政治指導員、八路軍第一縱隊政治部教育科科長、南進支隊政治部宣教科科長、新四軍第三師九旅宣教科科長、第四師政治部宣教部副部長。解放戰(zhàn)爭時期,任華中軍區(qū)政治部宣教部副部長、華東野戰(zhàn)軍政治部宣教部副部長、山東兵團政治部宣教部部長、第三野戰(zhàn)軍25軍政治部副主任。

邱崗,遼寧阜新人,時年42歲,八一雜志社社長。19歲入黨,在天津做秘密工作。20世紀30年代就是《大公報》著名記者,與范長江、孟秋江齊名。1937年參加八路軍,先后擔任八路軍總部隨軍記者、晉察冀軍區(qū)政治部編輯科科長、晉察冀軍區(qū)《抗敵三日刊》(后改為《子弟兵報》)主編、晉察冀野戰(zhàn)軍政治部宣傳部部長、華北軍區(qū)第二兵團政治部宣傳部部長兼新華社野戰(zhàn)分社社長。新中國成立后,任總政治部宣傳部教育處處長、宣傳處處長兼新聞處處長。

李希庚,山西文水人,時年38歲,志愿軍19兵團宣傳部部長。1936年參加山西犧盟會、太原市決死隊,歷任晉察冀東北區(qū)盂縣犧盟會宣傳部部長、《晉察冀日報》編輯部副部長、新華社晉察冀前線野戰(zhàn)分社副社長、華北野戰(zhàn)軍第19兵團宣傳部副部長兼新華分社社長,第19兵團宣傳部部長。1951年任志愿軍第19兵團宣傳部第一副部長兼志愿軍報社社長??姑涝械挠⑿廴宋锪_盛教、邱少云、黃繼光等,最先都是《志愿軍報》報道的。

唐平鑄,湖北武漢人,時年42歲,總政治部宣傳部宣傳處處長兼新聞處處長。1935年赴日本東京大學讀書,1937年回國參加紅軍,同年入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歷任八路軍129師385旅政治部宣傳科科長、八路軍野戰(zhàn)政治部敵工處處長、晉冀魯豫野戰(zhàn)軍第六縱隊政治部宣傳部部長,第二野戰(zhàn)軍12軍34師政委、軍政治部副主任。

胡癡,河北深縣人,時年38歲,西南軍區(qū)政治部秘書長。1938年參加八路軍,先后任冀魯豫軍區(qū)戰(zhàn)友報報社社長兼總編輯,晉冀魯豫野戰(zhàn)軍人民戰(zhàn)士報社社長兼主編,宣傳部副部長兼編輯出版處處長。

1955年10月,經黨中央、中央軍委批準,解放軍報社采取總編輯制。歐陽文為總編輯,趙易亞、邱崗、李希庚、唐平鑄為副總編輯;胡癡為總編室主任。

幾十年后,歐陽文談起當年的軍報班子,說:“在辦報中真正發(fā)揮作用的是當時的編委會。”他在回憶錄(歐陽文:《戰(zhàn)斗的足跡》)中寫道:“編委會的成立,對報社工作的統(tǒng)一領導、統(tǒng)一思想、統(tǒng)一行動,團結一致辦好報紙,發(fā)揮了集體智慧的作用?!?/p>

二、一些影響深遠的決策

解放軍報社60多年來的許多傳統(tǒng),大多是在最初的創(chuàng)刊階段就奠定下來的,由此可見編委會成員的歷史功績。

(一)從“五湖四?!边x調干部

編委會組成后的第一件事,是物色人才、選調干部。當時,部隊的總體文化水平并不高,但在總政治部的支持下,軍報調來了一批全軍拔尖的文化人才。當時西南軍區(qū)撤銷,所以西南軍區(qū)報社整體調入。同時,按照總政治部主任羅榮桓的明確要求,從“五湖四?!边x調干部。幾乎每一個大軍區(qū)、軍兵種都有調入軍報的人員,連公安軍、鐵道兵、工程兵、軍事院校都有。其中絕大多數(shù)是戰(zhàn)爭年代參加革命的,“三八式”就有30多個。有些參加過抗美援朝。他們之中辦過戰(zhàn)地小報的有:人民前線報社副社長畢永暢、葉寒青,晉察冀軍區(qū)《子弟兵報》社編委徐逸人,《拂曉報》社總編胡奇坤,《志愿軍報》社副主編王楠等;在戰(zhàn)地一線采訪寫出《戰(zhàn)塔山》的楚氾,寫出《雙堆集戰(zhàn)場巡禮》的呂梁,在朝鮮戰(zhàn)場寫出《金城反擊作戰(zhàn)目擊片段》的李方詩等。很多同志打過仗、負過傷,甚至立過戰(zhàn)功,例如榮獲“戰(zhàn)斗模范”稱號、《人民空軍》雜志社主編薛真,“獨臂將軍”李杰等。還有一些已經成名的作家,例如寫出電影劇本《狼牙山五壯士》的和谷巖、寫出長篇小說《我們播種愛情》的徐懷中等。另外,還有一些在高級領導干部身邊工作過的同志,其中有彭德懷元帥辦公室主任王焰,羅榮桓率115師東進山東時的秘書、八一雜志社副總編輯張秋橋,陶鑄在四野時的秘書宋群等。

那時的軍報真是人才濟濟。這些老同志既有豐富的部隊工作經驗,又有較高的理論水平和寫作能力,特別是有甘于奉獻的精神,他們?yōu)檐妶笮纬蓛?yōu)良的傳統(tǒng)和作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后來在相當長的時間中,從部隊選調干部,一直是軍報干部的主要來源。

(二)軍報領導列席軍委辦公會議

在編委會成立前后的短短幾個月中,陸續(xù)出臺了40余項內部工作條例、規(guī)章、制度,包括編委會及各部門工作任務,各級工作人員職責,會議、值班、業(yè)務學習制度,各編輯組、處(室)工作條例、細則,編輯出版工作程序,稿件送審,對外聯(lián)系的規(guī)定等。

后來又建立一些制度,最重要的有兩條:一個是軍報領導列席軍委辦公會。歐陽文給彭德懷寫信,提出建議:“軍委會討論全軍性的重大問題時,凡是與報紙宣傳有關的,最好能吸收我們參加,以便及時了解領導意圖和得到指示。這樣,我們在宣傳時,就更有把握些。”3天后,彭德懷即作出批示,并送譚政、黃克誠閱:“請辦公廳辦此事?!避娢k公廳正式行文通知各大總部。廬山會議后,這件事成為歐陽文與彭德懷“有關系”的“罪狀”。但在彭德懷離開軍委領導崗位后,軍報領導參加軍委辦公會議的做法,依然在相當一段時間內得以延續(xù)。

另一項制度,是依靠通訊員落實“全軍辦報”。軍報創(chuàng)刊之初,就實行“兩條腿走路”,在舉辦記者訓練班的同時,即著手建立通訊員隊伍,第一批物色對象1533人,最后確定463人。通訊員成為軍報聯(lián)系部隊的重要渠道和基層新聞的主要來源。

(三)創(chuàng)刊之初就實行批評與自我批評

軍報在試刊期間,就通過“讀者來信”發(fā)表了多篇批評性報道。正式創(chuàng)刊之前,由軍報編委會擬稿、上報總政治部部務會議討論并呈報軍委會議討論,通過了《關于在解放軍報上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暫行規(guī)定》。有了這個《暫行規(guī)定》,就使開展批評報道有所遵循。

軍報在創(chuàng)刊第4天,即發(fā)表社論《克服訓練中的形式主義》。兩個月后,發(fā)表社論《向弄假作弊誑報成績的行為作斗爭》,同時發(fā)表報道,揭露某些部隊誑報射擊成績的惡劣作風和部隊領導的官僚主義作風。11月24日,軍報發(fā)表社論《正確地對待報紙上的批評》,強調過去在報紙上開展批評不夠,一般問題批評多,關于重大問題的批評則很少,這樣就減弱了報紙對缺點和錯誤進行批評的戰(zhàn)斗力量。

創(chuàng)刊之初反響最大的一次報紙批評,是對“船形帽”提出意見。當時編輯部收到的基層官兵來信有好幾麻袋,5000多封,要求改回“解放帽”。1957年5月30日,軍報刊登讀者來信《軍內外同志對船形帽有意見》,6月18日再次發(fā)表讀者意見《第一次戴船形帽的遭遇》。但是,到了7月23日,軍報又對這一公開刊登批評的做法進行了公開檢討。編輯部認為,在處理讀者來信上有錯誤,“在發(fā)表這個問題的時候,沒有以按語或言論交代清楚,說明這個問題可以討論,但是未明令改變前還要堅決執(zhí)行,這就給下面領導造成了被動”。第二年,部隊還是取消了船形帽。

一張報紙,沒有批評就沒有力量。軍報從創(chuàng)刊之初就舉起了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旗幟。如何搞好報紙批評,始終是辦好報紙需要精心把握的重大課題。

(四)堅持以指導工作為主的辦報方針

《解放軍報》的辦報方針是在創(chuàng)刊社論中就明確的。

1956年1月1日,在出版26期試刊之后,中央軍委機關報《解放軍報》正式創(chuàng)刊,頭版頭條發(fā)表創(chuàng)刊社論《運用報紙指導工作》,闡述軍報宣傳工作任務:第一是協(xié)助總部各領導機關加強對部隊的高度集中統(tǒng)一的領導,使中央、國防部和各總部機關的領導意圖更加迅速地、準確地傳達到各個部隊中去,并且?guī)椭I導機關隨時了解下情,發(fā)現(xiàn)和解決部隊中所存在的問題。第二是多方面地介紹先進人物和先進經驗,批判和克服各種消極因素;使我軍各個部分得以互通氣息,互相學習,以適應我軍現(xiàn)代化建設中諸兵種協(xié)同一致的需要。第三是幫助全體軍官學習黨的路線政策,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以提高軍官的素質,保證部隊戰(zhàn)斗力的不斷增強。

軍報在后來幾十年的辦報實踐中,一直堅持以指導工作為主的報道方針,為此逐步創(chuàng)造了一套抓問題的報道方法。從某種意義上說,不善于抓問題,就談不上指導工作。

(五)逐步形成抓典型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1956年2月,軍報推出創(chuàng)刊后的第一個典型:殘疾革命軍人、無腳拖拉機手李來財。這個典型是時任副總長張愛萍向軍報推薦的。第二個重大典型是在1958年初,軍報發(fā)表人物通訊《紅軍團長當農民》,并配發(fā)社論《學習方和明》,這一典型宣傳也產生了深遠的歷史影響。1958年3月初,又推出五大典型,其中就有退休歸鄉(xiāng)務農的甘祖昌少將和“南京路上好八連”。甘祖昌及其夫人龔全珍直到今天仍為人們稱頌;“好八連”后來成為代表人民軍隊形象、聞名全國的先進典型。

從創(chuàng)刊之初,軍報逐步形成了抓典型的傳統(tǒng)。在長期的辦報實踐中,盡管也出現(xiàn)一些缺點和問題,但抓典型一直是軍報宣傳最強有力的武器,對部隊思想政治工作發(fā)揮了不可低估的影響。

三、一條歷史證明的經驗

軍報老同志寫過很多回憶文章,近年來,我們已編輯了4本《解放軍報社史資料選輯》,其中記錄了許多創(chuàng)刊初期編委會成員的故事:歐陽文中將全家8口人,只住3間房子;趙易亞的辦公桌,是一塊放在馬桶蓋上的木板;排字車間就在編委會領導宿舍的客廳里……條件很差,但人心是熱的。

著名詩人顧工,幾十年后回憶歐陽文給他做思想工作的情景。顧工毫不隱諱自己年輕時的唐突孟浪,與處領導一言不合即辭職請調。是歐陽文中將的一席談話,讓他倍感溫暖。歐陽文告訴他,正在為他解決讓他最揪心的穿軍裝、授軍銜問題,耐心地勸他留下來好好干。顧工的臉漲得緋紅,站在這位從瑞金就寫詩、長征路上還在寫詩、今天還在謙虛地請教他如何寫詩的將軍面前,他不知道說什么好。

本文著重梳理的,是創(chuàng)刊初期的編委會那些影響深遠的決策和作為。今天,許多同志懷念創(chuàng)刊初期的艱苦奮斗精神,尤其是創(chuàng)刊元老那種謙和平等的民主作風,而我們更需要傳承的,是創(chuàng)刊初期培育形成的辦報傳統(tǒng),包括重視人才、敢于開展報紙批評的氣度和魄力,以及抓典型、抓問題的成功經驗。

軍報創(chuàng)刊60多年來的歷史證明了一條經驗:一張報紙只有不斷推出影響時代的“代表作”,才能有讀者、有地位、有影響力?,F(xiàn)在,傳統(tǒng)媒體都在探討“轉型”,如果沒有能夠拿出“代表作”的領軍人才,恐怕連“轉型”的資格都沒有。

需要說明的是,當年這些領軍人物的事跡,最動人的部分,也許并不在創(chuàng)刊階段,他們在某些特殊階段的經歷,更是可歌可泣。例如歐陽文在1959年后受到彭德懷問題牽連,被整為“譚政反黨宗派集團”時表現(xiàn)出來的胸懷氣節(jié);趙易亞與夫人林靜在“文革”中公開揭露陳伯達,遭受殘酷迫害時的大義凜然;例如唐平鑄、胡癡在組織雷鋒、“南京路上好八連”“硬骨頭六連”等重大典型宣傳中的智慧和魄力……這些需要另外寫文章來敘述了。

不能說他們都是完美無缺的人物,他們每個人都有弱點、缺點和錯誤。但是,他們對黨的新聞事業(yè)的忠誠,那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忍辱負重、敢于擔當?shù)木?,他們過人的學識才華和為軍報發(fā)展所作出的貢獻,是永遠值得后人敬重和學習的。

他們的名字,將永載軍報的史冊!

(作者系解放軍報社原政工部主任、高級編輯)

責任編輯:姜興華 實習學員:曾彬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