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黄特色在线观看免费,久久中文网中文字幕,999成人国产精品,a级日本高清免费看,wwww黃色網站,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网站,欧美日韩高清一区

融媒矩陣 軍事記者

本刊編委會

主 任 李? 軍? 孫繼煉

副主任 雷 雨

編 委

陳廣照??夏洪青 林乘東 

徐雙喜? 張曉祺 趙風云?

張 鋒 姜興華

總 編 輯 徐雙喜???????

副總編輯 張曉祺? 趙風云

執(zhí)行總監(jiān)? 張 鋒

主  編 姜興華

副 主 編 呂俊平

美術編輯 李? 玥

發(fā)行編輯? 倪曉麗

責任校對?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興華

本刊顧問

胡懷?!±? 梅 陳國權

陸紹陽 趙云澤? 隋? 巖

王? 楊? 丁玉寶? 楊慶春 

聶建忠 劉鳳橋? 劉紹勇

編輯 《軍事記者》編輯部

出版 解放軍報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總發(fā)行處 北京報刊發(fā)行局

國內統(tǒng)一刊號?。茫危保保矗矗叮罚牵?/p>

國際標準連續(xù)出版物號? ISSN1002-4468

國外發(fā)行代號 M6261

本刊代號?。福玻玻埃?/p>

訂購處 全國各郵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價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號

郵政編碼 100832

發(fā)行電話?。埃保埃叮叮罚玻埃罚梗?/p>

電子郵箱 jfjbjsjz@163.com

宜賓長寧:地震無情人有情

作者:宋康飛

2019年6月17日22時55分,四川宜賓長寧縣發(fā)生6.0級地震!

6月18日清晨,我注意到了這條新聞,相關內容在手機上已經刷屏了!

我邊為災區(qū)群眾默默祈福,邊集中精力投入當天的采編工作。8點50分,像每天一樣走進辦公室。四十分鐘后,我接到一項緊急任務:以最快的速度做好準備,直飛宜賓,投入抗震救援報道!

來不及多想,迅速和共同執(zhí)行這次任務的同事李鵬做了分工:他負責聯系駐宜賓的武警部隊,我負責訂機票、準備采訪設備。

回家取行李—奔向機場。

回憶起當時的情景,我至今依然激動不已。因為這是我入職一年來,執(zhí)行的最緊急的一項任務。從受領任務到出征,這中間不足兩個小時。急難險重任務,是對一名記者最好的考驗。

18日14時50分,我們乘坐的航班飛離北京,三個多小時后降落在宜賓菜壩機場。在滑行階段,透過舷窗,我看到機場跑道上停著數架陸航直升機,身著迷彩服的官兵們忙前跑后。一種臨戰(zhàn)的狀態(tài)讓我異常興奮。

此時宜賓支隊的勇士車已經在機場出口等候我們,支隊新聞干事吳遙告訴我們,這里距離震中安置點長寧縣雙河鎮(zhèn)還有100公里。勇士車沿著“S型”的崎嶇山路,朝震中長寧縣雙河鎮(zhèn)開進。一路上,除了零星的軍警車輛和運送救災物資的貨車以外,再也沒有其他任何社會車輛。吳遙干事說,出于安全考慮,地方交通部門已經對宜賓至長寧段公路采取交通管制。

在行駛途中,我們遇到了一次小的險情,這也是我來到震區(qū)之后,第一次體會到地震的存在。路上車不多,勇士車車速很快。正當我低頭翻看地圖時,勇士車突然彈了起來,我趕緊抓住頭上方的手柄。這時車速也減了下來,順著車燈的正前方,我看見路中間有幾條長約幾米的裂紋和幾塊大小不一的石頭,我想,剛才應該是碾到路中間的石頭了。吳遙跟駕駛員說,開慢一點,同時又向我們解釋,這是地震發(fā)生時從山上滾落的碎石,還沒有來得及清理。

晚上9點多,我們才趕到長寧縣雙河鎮(zhèn)。鎮(zhèn)上電力還沒有恢復,一片漆黑。借著車燈,能看到外面正在下著小雨,一隊穿著印有“長寧民兵”字樣反光馬甲的人從勇士車旁跑步通過;交警在十字路口維持秩序,警車頂上紅藍相間的燈光格外炫目;一個20來歲的年輕人頭上裹著白色紗布,著急地走在街道上,紗布上還有血跡;街道兩邊的商戶們正在清理碎玻璃和磚塊。災情比我想象中的要嚴重,雖說前幾年在新疆當兵時也曾參與過救火,但遠沒有這里的情況復雜。

我們幾個都是第一次來雙河鎮(zhèn),手機上的導航這會兒也不太好使。駕駛員用了一個笨方法,朝著燈光最亮的方向開。繞來繞去,終于到了雙河中學運動場,這里是此次地震災區(qū)最大的安置點,同時也是武警四川總隊“6.17長寧地震”前方指揮所所在地,武警部隊所有救援安排部署都是在這里展開的。

我看了一眼手機,上面的時間顯示是晚上9:30。此時距離地震發(fā)生時間已經超過20個小時,在中國之聲臨時組建的“四川地震報道”微信群里,我看到死亡人數已經上升為13名。這是20日我們撤離震區(qū)時,官方通報的死亡人數,同時也是截至目前,“6.17長寧地震”最終統(tǒng)計的死亡人數。

雨下得更大了一些,我們把行李卸下,換上迷彩服、穿上雨衣,背上裝備開始工作。

這是地震發(fā)生后的第一個夜晚。運動場上,幾臺大功率發(fā)電車發(fā)出“突突突……”的響聲,照明燈幾乎把整個運動場照得亮如白晝。現場對講機的聲音響個不停,救援、醫(yī)療、電力、交通、通信、民政等部門都在忙碌著。

我們在指揮所了解到,1200多名受災群眾已經被安置在100多頂救災帳篷里,抗震救災各項工作正在有序進行。

在一頂帳篷里,我們見到了已經連續(xù)奮戰(zhàn)20多個小時的武警四川總隊宜賓支隊長寧中隊文書翟羽。他說,地震發(fā)生后,指導員王立棟帶上包括他在內的10名戰(zhàn)士,第一時間趕到雙河鎮(zhèn)的老街,成為第一批趕到震中的救援力量,此次地震第一位獲救的群眾,就是他和戰(zhàn)友用雙手從倒塌的房屋中扒出來的。

翟羽告訴我,17日晚上23點30分,天空還下著小雨,在民警的指引下,他們來到雙河鎮(zhèn)一處倒塌的房屋前。由于房屋是磚木結構,為防止造成二次傷害,他們不能使用大型機械,他和兩名戰(zhàn)友徒手將老人周邊的磚塊、木頭進行移除,一點一點從廢墟里救出一位60來歲的老奶奶,隨后又在廢墟下救出了她的老伴和一條寵物犬,在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里,他們總共成功救出5名被困群眾。

采訪完翟羽,帳篷外面的雨越下越大,雖然有雨衣保護,但我手里的采訪機在往下滴水,我趕緊摘下帽子護住它。我們穿梭在運動場上的帳篷之間,尋找新的采訪對象。我看到幼小的兒童偎依在媽媽懷里,用好奇的眼睛上下打量我們;我看到一名中學生模樣的小女孩,盤腿坐在床上寫作業(yè);我還看到一位老人已經進入夢鄉(xiāng),發(fā)出輕微的鼾聲。

最讓我感動的是一位名叫顧永瓊的志愿者,今年53歲,我看到她時,她正拄著雙拐在帳篷里給群眾講解防火知識。

隨著采訪的深入,我了解到,她是宜賓市恒善義工協(xié)會的會長。18日早晨,她組織23名義工會員帶著價值8萬余元的飲用水、方便面、牛奶、花露水等物資送到安置點。她告訴我,由于自己腿腳不方便,只能在救援外圍開展群眾疏導工作,與協(xié)會的義工們對接,幫助尋找愛心商家,將物資送到雙河鎮(zhèn)震區(qū)。

談及初心,顧永瓊坦言:“我只是希望通過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把愛的火炬?zhèn)鬟f下去,讓受幫助的人以后也能幫助到更多需要幫助的人?!?/p>

采訪完顧永瓊,我深呼吸了一口氣。在大災大難面前,很多素不相識的人像顧永瓊一樣傳遞著愛的火炬,形成一股強大的暖流。這暖流,既溫暖了災區(qū)群眾,也溫暖了我們。

采訪結束已近深夜,在武警四川總隊前方指揮所的帳篷里,伴隨著余震,我和同行的記者李鵬完成了寫稿、剪輯錄音、合成制作,發(fā)回在震中的第一篇報道《救援第一夜》。當我最后按下發(fā)送鍵時,已經是19日凌晨2點,在發(fā)電車旁的帳篷里,我們也度過了在震中的“第一夜”。

19日上午。此時,還處在寶貴的“黃金72小時”內,各方救援力量都在抓緊時間展開救援工作。早飯之后,我們聯系到了武警四川總隊機動第一支隊作戰(zhàn)支援大隊,我們跟隨他們,前往雙河鎮(zhèn)附近受災比較嚴重的前進村和勝利村,逐戶開展搜索、排險工作。

大隊長張啟東帶領官兵幫助受災群眾轉移貴重物品,加固危險房屋、搭建臨時宿營點、清理建筑垃圾,并對不愿離開家去安置點的受災群眾做勸離工作。

在返程途中,我們遇到了原武警四川總隊機動第一支隊退伍老兵李光磊。在采訪中我了解到,地震發(fā)生后,他停止了自己建筑公司的經營活動,帶領30多名公司員工和專業(yè)裝備趕赴地震災區(qū)。我們見面時,他剛剛聯系到自己的老部隊。在未來幾天,他將配合老部隊一起開展排險搜救工作。他說,再次和自己的戰(zhàn)友們一起并肩作戰(zhàn),像是又回到了當年自己在部隊的時候。央廣軍事微博網友這樣評價他:“退伍不褪色!”“若有戰(zhàn),召必回!”我想這也是全國5700萬退伍軍人的心聲。

老兵的話讓我很感動。也許是因為我們有著同樣的經歷,我和他交流起來顯得格外親切。同樣身為一名退伍老兵,我退伍后有個習慣,無論是出差,還是個人行為的外出,都會把在部隊穿過的那一套夏季迷彩服帶在身邊,準備隨時在群眾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

接近中午,我們回到安置點,我看到武警宜賓支隊為災區(qū)群眾準備了熱騰騰的飯菜,我湊過去看了看,有蘿卜燒排骨、西紅柿炒雞蛋、蓮白回鍋肉,主食是米飯,還有西瓜。

這時,一個剛剛領完西瓜的小男孩走進了我的視線,他手捧飯盒,面帶笑容,臉上寫滿了開心和滿足。我按下相機快門,留下了災區(qū)孩子幸福的笑臉,連同現場的情況一起制作了圖片報道。圖片在國防時空微博發(fā)出之后,我的大學同學把網友評論截圖發(fā)給了我。

采訪中,宜賓支隊戰(zhàn)勤保障處參謀徐紀紅告訴我,這是一支準備去參加武警四川總隊后勤專業(yè)比武的隊伍,所有人員都是從各中隊抽調出來的訓練尖子,前期已經訓練了一個多月,地震發(fā)生后,他們立刻轉入到實戰(zhàn)當中。

平時,每名炊事員正常保障的人數應該是40人左右。而現在,安置點1200多名群眾,再加上救援官兵、志愿者等人員,將近有2000人需要這10名炊事員提供飲食保障。

在武警四川總隊醫(yī)院在現場開設的醫(yī)療點,由急診科、骨科、皮膚科等科室組成的醫(yī)療隊,正在給受傷群眾診斷治療,醫(yī)療隊各小組成員之間協(xié)調配合默契,工作開展有條不紊。武警四川總隊醫(yī)院政治工作處主任薛棟告訴我,這是一支經驗豐富的應急醫(yī)療隊伍,早在“5·12”汶川地震和“4·20”蘆山地震等救援任務中,他們便作為專業(yè)的醫(yī)療隊趕赴災區(qū)開展救援工作。

薛棟說,穿上這身衣服,就需要有這個責任和擔當,在人民群眾最需要我們的時候挺身而出。

他的話,道出了廣大救災官兵的心聲。

責任編輯:呂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