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jié),丹桂飄香,神州大地千里金風(fēng)秋色染、萬里河山披錦繡。作為多年從事部隊新聞報道工作的我懷著對邊關(guān)軍人的無比崇敬,精心擬定邊關(guān)行計劃。首站直奔位于新疆西南部的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烏恰縣,在天空最后一縷陽光消逝前,我們趕到了被譽為“西陲第一哨”所在的連隊。
斯姆哈納,海拔2910米,是一個以放牧為生的柯爾克孜族村莊,也是中國和吉爾吉斯斯坦的陸路通道,同時還是我國最晚迎來朝陽和最后送走夕陽之地,新疆軍區(qū)某部斯姆哈納邊防連就駐守在這里。
一座巨幅紅色五角星像前,一面鮮艷的五星紅旗迎風(fēng)飄揚。出連部營門約300米處的一棵胡楊樹旁,豎立的石碑上“扎根樹”3個紅字奪人眼目。連隊干部杜麒麟說,這棵胡楊樹已成為連隊一張耀眼名片。新兵入伍,它是頂禮膜拜的最老“前輩”;老兵退役,它是依依不舍的忠實“伙伴”;官兵巡邏,每次都到“扎根樹”下列隊敬禮。
眼前的胡楊樹,高大粗壯,樹干遒勁,在高原沙石夾裹著狂風(fēng)暴雪似利刃般的侵襲摧殘下,筆直的樹干已被刻上一道道深深的裂紋,雖飽經(jīng)風(fēng)霜卻枝繁葉茂,雖遍體鱗傷仍昂首挺立,凸顯一種不屈不撓、砥礪奮進的英勇與豪邁。隨手拾起散落在碎石地上的胡楊樹枝,折斷處的截面均呈現(xiàn)五星形狀。官兵們說,這正是對他們一心向黨、衛(wèi)國戍邊赤子心的印證。
上世紀(jì)60年代,邊防站建立初期,首任站長施秋根、教導(dǎo)員楊親鎖率領(lǐng)13名官兵,牽著3峰駱駝,身背一口鐵鍋,在寸草不生的戈壁灘上艱難跋涉了7天7夜,也未找到適合生存的駐扎地。面對“抬頭雪茫茫、低頭土黃黃”的雪域荒漠,官兵們心灰意冷。突然,楊教導(dǎo)員發(fā)現(xiàn)了一棵胡楊樹,枝葉扶疏、青翠蔥蘢,在狂風(fēng)中傲然屹立?!皹淠芑畹牡胤剑司湍芑?。”從此,官兵們在這里建站守防,這棵樹也因此被稱為“扎根樹”。
如今,連隊引來雪山上的水源,在這里種活了一片白楊林;架起了一座“前哨橋”,橋下修起仿古小涼亭;山上的貝殼化石鋪就的小路曲徑通幽,一座美麗的“哨卡公園”靠著一代代戍邊官兵的雙手建成,矗立在戈壁深處。
筆者在連隊榮譽室看到,一塊“綠化先進單位”的牌子奪人眼目。同行的機關(guān)干部胡甲俊說:“這份榮譽的背后,記載著一茬茬官兵衛(wèi)國守邊的忠誠與奉獻?!庇幸荒晗募就话l(fā)山洪,戰(zhàn)士譚杰種下的樹苗被洪水沖走了。焦急的他請示連隊后,順著河道尋找,終于借著夕陽余暉,看到了沾滿泥土、躺在河道邊的小樹苗。第二天,他又重新把這棵小樹苗種在“扎根樹”旁。
“艱苦奮斗建哨卡,誓把綠色種滿家。”幾十年來,一代代戍邊官兵接力栽種“扎根樹”,一點點染綠戈壁高原。如今,哨所周邊已種下萬余棵“扎根樹”,昔日荒漠已變成綠洲。
“人和樹一起扎根,樹和人一同守防?!痹谶@金黃璀璨的“扎根樹”披上盛裝之季,從江西省萍鄉(xiāng)市入伍的哨兵吳航宇,雙手緊握鋼槍,肅立在“西陲第一哨”的哨樓上,開啟了新的戍邊奮斗征程。
“西陲第一哨”。(攝影/胡東霞)
“扎根樹”。(攝影/胡東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