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黄特色在线观看免费,久久中文网中文字幕,999成人国产精品,a级日本高清免费看,wwww黃色網站,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网站,欧美日韩高清一区

融媒矩陣 中國民兵

為英烈點亮“回家的路”

—— 山東省各界持續(xù)開展“為烈士尋親”活動紀事

文 | 于 斌 本刊特約記者 林 琳 劉明奎

出征少年身,歸來英雄魂。

據(jù)統(tǒng)計,我國現(xiàn)有196萬余名登記在冊的革命烈士,有明確安葬地的僅55.9萬名。革命戰(zhàn)爭年代,由于戰(zhàn)事緊張,許多同志犧牲后,就地掩埋、捧土為墓、削木為碑。由于種種原因,一些烈士沒有留下姓名、籍貫、部隊等信息。有的烈屬只知親人犧牲,卻不知安葬地址。

讓革命烈士與家鄉(xiāng)親人“團聚”,既是對烈士家人的慰藉,更是對英雄的致敬和傳承。近年來,山東省各界持續(xù)開展“為烈士尋親”活動,一個個尊崇英雄的故事、一幕幕催人淚下的畫面,展現(xiàn)出人們對歷史、對英雄的深刻銘記。

濟南市軍地為第三批尋親成功的111位無名烈士舉行立碑儀式。

“讓工作快點再快點,讓遺憾少點再少點”

今年8月14日上午,濟南革命烈士尋親中心舉行為無名烈士尋親第十七次出征儀式。兩個實地尋訪小組帶著18條尋親線索,分別奔赴濱州、東營、煙臺、威海等市為DNA比對成功的烈士尋找親屬,確定相關信息。

“在刑偵領域,DNA技術被稱為‘證據(jù)之王’,得到普遍應用。而將該技術用于為烈士尋親,濟南市走在全國省會城市的前面?!睗鲜型艘圮娙耸聞站诸I導告訴記者,運用該技術為烈士尋親源于2020年開展的一次活動。當時,為改善烈士墓設施環(huán)境,濟南革命烈士陵園啟動墓區(qū)改造項目。他們和濟南市公安局物證鑒定處工作人員交流時提出:“能不能借助DNA鑒定技術,找到無名烈士的親屬?”正是這一問,拉開了借助DNA技術為無名烈士尋親的序幕。

2021年初,濟南市掛牌成立濟南革命烈士尋親中心,規(guī)范“提取、鑒定、比對、篩查、核對、確認”工作流程,并建立起全國24小時為烈士尋親熱線電話。

利用DNA技術尋親,不是件容易的事。有的烈士遺骸腐蝕嚴重,只能提取牙齒DNA進行鑒定,提取難度之大可想而知。濟南市公安局物證鑒定處DNA檢驗室主任路俊雷告訴記者,鑒定幾十年前的牙齒對他們來說是個不小的難題。由于烈士安葬的地點不同,自然地理環(huán)境也不相同,即便是同一個地點,墓地的狀態(tài)也千差萬別,需要搭配使用的設備、試劑、手法等也不同,有時可能需要組織幾十位甚至上百位烈士親屬參與DNA信息采集和鑒定比對。

在尋親過程中,有一名無名烈士的DNA線索指向威海市榮成市虎山鎮(zhèn)五柳村,該村宋氏家譜上有個“宋丕清”是一位烈士。濟南戰(zhàn)役《烈士清冊》有位名叫“宋培清”的烈士,籍貫也是虎山鎮(zhèn)五柳村。為確保無誤,需要采集烈士親屬的血樣做DNA鑒定。宋丕清參軍時還沒有結婚,他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妹妹,也早已去世。工作人員采集了宋丕清侄子宋敏昭的血樣,帶回濟南做進一步鑒定比對。鑒定比對結果顯示,宋培清就是宋丕清。

“讓工作快點再快點,讓遺憾少點再少點?!眳⑴c尋親工作人員感慨地說,每一位無名烈士的背后都是一家?guī)状说膶ふ?,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為烈士尋親工作越來越緊迫,這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搶救性工作。

據(jù)了解,自2021年濟南革命烈士尋親中心運用DNA鑒定技術以來,他們已成功為214名無名烈士找到親人。

山東第一醫(yī)科大學司法鑒定中心工作人員在比對無名烈士DNA樣本。

革命烈士后人到濟南革命烈士陵園祭奠英靈。

“看到英雄魂歸故里,覺得付出再多都值得”

志愿服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在“為烈士尋親”活動中,除了新技術助力,社會各界志愿者的無私付出也令人動容。

“該烈士(20歲)于1947年12月在菏澤戰(zhàn)役中犧牲,望郵遞員同志再辛苦一下,幫烈士找到家。”2019年2月,江蘇省南京市郵政六合區(qū)分公司雄州投遞部收到一封信件,信封上的收件人為“王慰華烈士”,寄信人是山東省菏澤市退役老兵張景憲。

郵政工作人員發(fā)現(xiàn),信封上的地址早已不存在了。當?shù)嘏沙鏊窬犝f后,主動加入為烈士尋親行動。通過查詢烈士家譜、查閱有關檔案等,派出所民警最終確認,信封上的“王慰華”原名王殿華,并找到他的親人。這是張景憲找到的第11位烈士親屬。

張景憲所在的菏澤市張和莊,有一座建于1948年的烈士陵園。陵園埋葬著華東野戰(zhàn)軍136名指戰(zhàn)員的遺骸,都是無名烈士。為幫烈士找到親人,他幾經(jīng)周折聯(lián)系到原第26集團軍某旅。該旅前身是華東野戰(zhàn)軍第8縱隊第23師。從該旅珍藏的烈士花名冊上,張景憲發(fā)現(xiàn)陵園里安葬的136名烈士,有94名留有姓名,其中86名留有家鄉(xiāng)地址。

按照地址,張景憲的一封封“尋親信”發(fā)往全國各地。多年來,張景憲共寄出1000余封“尋親信”。從最初的“石沉大?!被蛟嘶兀健奥辛朔答仭薄=刂聊壳?,張景憲已為41位烈士找到親人。

“看到英雄魂歸故里,覺得付出再多都值得。”張景憲說,為幫助更多烈士找到親人,他牽頭成立菏澤市烈士尋親志愿者協(xié)會,與多個省市形成聯(lián)動,吸引1000余名志愿者積極參與。

在齊魯大地,像張景憲一樣自發(fā)公益為烈士尋親的志愿者有很多。昌邑市飲馬烈士陵園長眠著700多名為國捐軀的革命烈士,他們大多沒有留下姓名、籍貫。昌邑市義工聯(lián)合會于2014年啟動“為烈士尋親”大型公益活動,照亮烈士“回家路”。義工們與守陵的楊智忠老人一起整理資料,走訪知情人,聯(lián)系各地民政部門、公益組織和新聞媒體,多方開展尋親工作。10年來,他們已為58名烈士找到親人。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土一抔魂?!拔覀儗⒊掷m(xù)努力,讓更多烈士找到‘回家路’。”昌邑市義工聯(lián)合會負責人說。

“每一次相聚和重逢,都是對烈士精神的最好傳承”

今年清明節(jié)前夕,山東省濟寧市泗水縣馬連莊村81歲的趙吉友收到一幅特殊的畫像。根據(jù)家人描述的相貌特征,濟南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邀請描摹專家還原了趙吉友父親趙景榮烈士的畫像??粗赣H的畫像,淚水模糊了趙吉友的雙眼:“像,太像了……”

“英烈們奔赴戰(zhàn)場時風華正茂,可許多英烈連張照片也沒留下,后人對親人模樣的記憶僅停留在老人的念叨中。如果能重現(xiàn)烈士容貌,這不僅是對后人的慰藉,更是對烈士的崇高致敬?!鄙綎|省退役軍人事務廳領導說。

為讓英雄與家人“相見”,山東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和山東省廣播電視臺聯(lián)合推出“英烈面孔——為革命先烈畫像”公益活動,請來描摹專家為烈士免費畫像。近年來,他們先后輾轉21個城市,行程1萬多公里,走訪400多人,巧用手中妙筆,還原了103位烈士生前相貌。他們還利用AI技術,制作動態(tài)畫像,為57名烈士復原容貌。專程從煙臺市趕到濟南市的80歲老人江洪竹,捧著父親江志信烈士的畫像淚流滿面。這一幕,讓尋親工作人員深受感動。

9月24日上午,初秋的風吹過英雄山,當一座座豐碑、一張張面容、一個個名字在濟南革命烈士陵園英雄廣場的屏幕閃過時,在場的每一個人都熱淚盈眶。9月24日是濟南解放76周年紀念日,濟南市軍地為第三批尋親成功的無名烈士舉行立碑儀式。英雄山上,再次立起111座“豐碑”。從此,“無名烈士”變“有名英雄”。跨越76年,他們終于與親人“團聚”。

濟南戰(zhàn)役揭開了解放戰(zhàn)爭戰(zhàn)略決戰(zhàn)的序幕,兩萬多名將士血灑泉城、5000多名烈士長眠濟南,他們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曲動人的英雄之歌。山河不會忘記英雄的壯舉,英烈精神根植于中華兒女心中。70多年來,黨和國家始終牽掛著他們,為無名烈士樹名、讓英雄“回家”是濟南人民和烈士親屬的殷切期盼。

“每一次相聚和重逢,都是對烈士精神的最好傳承?!睗鲜型艘圮娙耸聞站止ぷ魅藛T告訴記者,如今,在濟南革命烈士陵園,一座座豐碑巍然屹立,它們不僅銘刻著烈士的姓名與事跡,更承載著后人對英雄的敬仰與懷念。(本文圖片由張  瑞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