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伯譯的部分譯作書封。從左至右依次為:《老殘游記》《韓非子》《詩經(jīng)》《中國古典神話》。
西班牙漢學家高伯譯:
世界文明書架不能缺少中國專柜
■周思蕊
20世紀以來,西班牙漢學家憑一腔熱忱研究中國、譯介中國,打破了文化隔閡,為西班牙乃至整個西語世界打下當代漢學的基礎(chǔ)。西班牙漢學家、翻譯家,格拉納達大學教授高伯譯就是其中之一。正是得益于他的譯介,西班牙讀者才有機會接觸到《韓非子》《孫子兵法》《山海經(jīng)》《搜神記》等中國經(jīng)典。
2023年,高伯譯參加了首屆世界漢學家大會。會后,他在多個場合表示,自己要做“融通中外文明的使者,為溝通中外文化、增進理解友誼合作作出更加積極的努力”。
賦予經(jīng)典時代內(nèi)涵
上世紀80年代,西班牙漢學家杜善牧在晚年出版了整部《詩經(jīng)》,獲得西班牙國家翻譯獎。當時還在攻讀翻譯學位的高伯譯深受觸動,他意識到《詩經(jīng)》作為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地位堪比荷馬史詩,而杜善牧的譯文讓西班牙讀者第一次讀到了完整而非節(jié)選的、真正意義上的中國古典文學。受其影響,高伯譯堅定了一個信念:要真正了解翻譯,需要到一個文化截然不同的地方。從此,中文學習的種子在他心中悄然種下。
1993年,中文“零基礎(chǔ)”的高伯譯來華留學。因為語言不通,他甚至走錯了學校。此后3年,他如饑似渴地學習中文,既學現(xiàn)代漢語,也學古代漢語。畢業(yè)后,他沒有回國,而是在首都師范大學一邊教西班牙語,一邊繼續(xù)精進中文。
與杜善牧一樣,高伯譯對中國古典哲學和文學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并發(fā)現(xiàn)這些古老的作品不僅深刻影響今天的中國人,對現(xiàn)代社會追求“幸?!薄昂推健薄爸腔邸钡母鲊癖姸季哂袠O強的啟發(fā)意義。
如果說杜善牧當年所譯《詩經(jīng)》為中國文學在西傳播打開了局面,如今面對世界和中國的巨變,高伯譯敏銳地意識到重譯經(jīng)典才能吸引新的讀者群體,喚起跨語言、跨地域、跨時空的共鳴。為實現(xiàn)這一目標,高伯譯在其重譯的《詩經(jīng)》版本中增加長達23頁的導(dǎo)讀,為西班牙讀者詳細介紹中國詩歌的歷史流變、主題內(nèi)容和傳播闡釋。
在高伯譯的筆下,“窈窕淑女”不再是杜善牧版本中“端莊正直的少女”,而是“善良美麗的她”。高伯譯認為,取材民間的“國風”應(yīng)該是人性的自然流露。所謂“道德”固然是高標準的價值追求,但人們對“美”的理解,首先應(yīng)是直觀而質(zhì)樸的。《詩經(jīng)》不是《圣經(jīng)》,唯有還原里面的真性情才能讓讀者感同身受,體會到中國文學和東方美學的無盡魅力。
自此之后,高伯譯在中國典籍譯介的道路上篤行致遠。他發(fā)現(xiàn),當?shù)刈x者對中國哲學的認識多局限于道家思想,對其他諸子百家知之甚少。于是自1998年起,他先后翻譯了《韓非子》《公孫龍子》《孫子兵法》《易經(jīng)》《道德經(jīng)》《莊子》和《孝經(jīng)》,創(chuàng)多部中國典籍首譯之功。相比半個世紀前,杜善牧譯本受到基督教世界觀的影響,流露出其傳教士身份特征,高伯譯則更忠實于中文原版的語義表達,還原中國古人對“天”“道”的樸素崇拜和對“善”“惡”的人性追問。
近20年來,高伯譯還翻譯了《山海經(jīng)》《搜神記》《還冤志》《博物志》等中國神話、志怪小說,致力于通過民間經(jīng)典激發(fā)當?shù)刈x者對中國文化的興趣,同時也為當?shù)刂形慕虒W提供重要參考。這些譯本在西班牙獲得不錯銷量,展現(xiàn)了包容開放的文化交流態(tài)度,和當?shù)刈x者渴望真實、客觀認知他者世界的真誠愿景。
▲高伯譯近照。
堅持投身翻譯事業(yè)
2012年,高伯譯組織中、西、美、英、法、德17位專家,共同撰寫《中國:一個偉大文明的過去和現(xiàn)在》。高伯譯根據(jù)每章內(nèi)容提煉出詞條索引,按字母排序后形成一套中國“關(guān)鍵詞”,讀者可以按圖索驥,根據(jù)專家論述了解這些中國語匯的文化內(nèi)涵。
關(guān)于編書的動機,高伯譯的回應(yīng)很簡單——因為在西班牙大學里缺少這樣一本介紹中國全貌的“指南性著作”。如今,西班牙對重新認識中國的需求非常迫切,然而西班牙的高校卻不時陷入“書到用時方恨少”的窘境。在他看來,這是幾百年來歐洲中心主義造成的缺陷,也是全球化以來,自認為掌控世界的西方人的悲哀。
在一次采訪中,有人問高伯譯:“不了解中國文化,我們錯過了什么?”他回答說:“想象一下,我們坐在一個書架前,上面擺滿了從古至今各民族的偉大作品。而在這些非凡的書籍中,你只能拿上西方寫的那一兩本。因為大量出自中國的典籍你看不懂,也不愿去看?!?/p>
“我的興趣集中在中國的優(yōu)秀文學上,這是一個無盡、深邃、多樣且驚人的領(lǐng)域。”高伯譯說,“我的興趣更偏重中國古典文學。在我看來,中國古典文學傳遞的有關(guān)藝術(shù)與精神的信息,對當代各國讀者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梢哉f,中國古典文學作品為當今世界照亮了一條道路。”
世界文明的書架不能缺少中國專柜。在高伯譯看來,翻譯的作用不僅是中國文化的傳播,更是對世界認知的完善。
西班牙和中國都是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國家。兩國開展文明交流互鑒,不僅為夯實友好民意奠定了基礎(chǔ),也為推動不同文明繁榮進步提供了動力。高伯譯相信,自己堅持投身翻譯事業(yè),推動更多中國書籍的翻譯出版,并為這一事業(yè)培養(yǎng)更多西班牙語譯者,這是一條通向兩國長期交流與合作的友誼之路。
▲《中國:一個偉大文明的過去和現(xiàn)在》書封。
不懈傳播中國文化
不久前,西班牙重要智庫“知華講堂”為高伯譯授獎,表彰其多年來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的杰出貢獻。從初學中文至翻譯31部中華經(jīng)典,高伯譯完成了其“翻譯截然不同文化”的初心愿望,在西班牙當代漢學建設(shè)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他常常對學生說:“今天的中國同世界各國的聯(lián)系都更加緊密,與中國交往合作不是想不想的問題,而是怎樣才能做好的問題。”他大力推薦學生們赴華留學,在異域環(huán)境中真實感受“物之不齊,物之情也”所蘊含的多元文化魅力。
在高伯譯看來,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要想了解中國、翻譯好中國的文學作品,就必須從學習中華文化開始。
“經(jīng)常有人問我學中文難不難,”高伯譯說,“其實,這取決于你的愿望和環(huán)境。學習中文在本質(zhì)上與學習其他任何語言是相同的。如果你想更直接地與這個偉大的文明對話,那就努力去學。如果你想找一條學好中文的捷徑,那就去中國。得益于中西關(guān)系發(fā)展,今天去中國要比30年前容易得多,兩國之間的共同話題也比30年前豐富得多?!?/p>
高伯譯相信,隨著兩個國家、兩個文明以及各自人民之間的相互理解不斷加深,它們之間的關(guān)系一定會更加牢固、更加融洽、更加富有成果。
(作者單位:北京語言大學 本文配圖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