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死不屈的武工隊長
——鳳翔革命先烈歐陽德
■寶雞日報記者 張家旗
他是家中的“頂梁柱”,是見義勇為的好青年,是令敵人聞風喪膽的武工隊長,是信念堅定的共產黨員……
他是革命先烈歐陽德。
初露崢嶸 黨讓他找到了方向
鳳翔區(qū)橫水鎮(zhèn)西方村村后一望無垠的田地里,離得老遠,就能看到地里有一座石碑。歐陽德就長眠在此處。
1922年農歷三月,歐陽德呱呱墜地。雖然出生在普通農家,但歐陽德的父母在疼愛孩子之余,也決心將他培養(yǎng)成為繼承家業(yè)、光宗耀祖的“頂梁柱”,于是從小對孩子從嚴要求,教他明辨是非,歐陽德養(yǎng)成了吃苦耐勞、勤勞勇敢和疾惡如仇的良好品質。
歐陽德12歲那年,一件事徹底讓他看清了世道。那一年,國民黨鳳翔縣政府派人下鄉(xiāng)以查禁大煙為名,借機敲詐勒索。當他們路過歐陽德家的田地時,悄悄往地里塞了幾根大煙苗,隨后氣勢洶洶地將歐陽德的父親抓進縣衙,勒索錢財。歐陽德放學回家聽說此事后,一股火瞬間從心頭冒起,他顧不上吃飯便跑到縣衙,據理力爭。然而,那里哪是講理的地方?結果他替父親坐了班房。一段時間后,當局見榨不到什么油水,只好把他放了。這件事讓歐陽德感觸頗深,他暗下決心,要改變那個不公的世道。
然而,怎么改變?改變成什么樣?幼小的歐陽德并不知道,他心里只有仇恨,卻沒有方向,迷茫浸透了他的雙眼。直到1937年,他考入申都小學。
在申都小學的日子里,通過進步青年和共產黨員引導,歐陽德閱讀了不少進步書籍,也懂得了許多革命道理。他終于明白,究竟誰才能真正代表廣大群眾,誰才能領導中國走出陰霾,走向光明未來。1938年9月,經王志賢、邰光瑞介紹,歐陽德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此后,他一邊念書,一邊以西方村為基地,開展抗日救亡宣傳活動,發(fā)展黨員、組建支部并擔任黨支部書記,把地下黨的活動搞得有聲有色。
利刃出鞘 令敵人聞風喪膽
在西方村村委會辦公室,珍藏著一張歐陽德的照片。照片中的歐陽德緊抿著嘴唇,目光堅毅望向前方,一雙濃眉如刀,而歲月還沒來得及在他的臉龐上刻下紋路,只有滿滿的朝氣和自信。
誰能想到,當年,就是這樣一個20來歲的年輕人,帶領著戰(zhàn)士們穿行在敵后的崇山峻嶺中,打得敵人聞風喪膽,叫苦不迭。
這要從1940年說起。那一年,剛剛18歲的共產黨員歐陽德和蒲立、亢少平、亢鳳崗幾位同學進入私立民強中學學習。在校期間,他們一邊學習,一邊開展黨的宣傳活動,與國民黨三青團等反動勢力進行針鋒相對的斗爭。1941年,皖南事變發(fā)生后,全國形勢急劇惡化。為了貫徹中央“蔭蔽精干、長期埋伏、積蓄力量、以待時機”的方針,共產黨員邰光瑞將歐陽德等人介紹到陜甘寧邊區(qū)的赤水縣照金鎮(zhèn)省委駐地學習和工作。在那里,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鍛煉,歐陽德被安排到赤水縣委組織部當干事。不久,他又擔任赤水縣豐泉區(qū)委組織科長、區(qū)委書記。赤水縣三面環(huán)山,南面川道就是國民黨盤踞的土橋鎮(zhèn)。那里敵人崗哨林立,戒備森嚴。但在歐陽德眼里,這些都不能阻擋他宣傳黨的聲音的腳步。于是,他不畏艱險,常常越過敵人封鎖線,到國統(tǒng)區(qū)開展宣傳工作并偵察敵情。
1943年的夏天,當?shù)匾幻嗄瓴簧髀渌?,歐陽德正好在附近,他拋下手中的飯碗跳進水里救人,一時被當?shù)厝藗鳛榧言挕?/p>
20多歲的歐陽德?lián)碛袕娊〉捏w魄、高尚的品德和堅定的信念,就像一把利刃,經過了多年的磨煉,到了該出鞘的時候。1946年,中共西府工委根據形勢需要,派歐陽德等6人組成武工隊,奔赴岐山、麟游、鳳翔三縣交界地帶開展活動,歐陽德任武工隊隊長。
回到寶雞后,歐陽德如魚得水。由于他懂得敵后武裝斗爭的政策和策略,又有敵后武裝斗爭的經驗,所以,他很快與當?shù)氐叵曼h取得聯(lián)系,依靠群眾,扎根串連,站穩(wěn)了腳跟。
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研究和細致的工作,歐陽德將劉岐周非法武裝改造成游擊隊。從此,武工隊如虎添翼,連連打擊敵人。國民黨當局對武工隊又怕又恨,便在鳳翔縣申都村組織了“夜摸隊”,專門跟蹤武工隊,給武工隊活動造成了麻煩。
武工隊決定拔掉這顆“釘子”。
1947年夏,申都村三官廟唱皮影戲,西府武工隊派人偵察,發(fā)現(xiàn)“夜摸隊”隊副韓有為在戲臺后面賭博。于是,歐陽德率領隊員,趁韓有為賭博正起勁時,沖進賭場將其抓獲,并把他帶到保公所讓其叫門。門一開,武工隊員一擁而進,一彈未發(fā),就收繳了12支槍。歐陽德還命韓有為給縣里打電話說“昨晚過了一夜八路,把保公所的槍全收了”,然后把韓有為放了。武工隊連夜上了山,國民黨鳳翔縣政府如臨大敵,十分驚慌。
雖死猶生 成為永遠的榜樣
不久,武工隊在橫水上淡村歐陽德的大姐家開會,敵人突然包圍了村莊。歐陽德臨危不懼,指揮同志們先撤。等同志們撤離后,他才和外甥孫占奎翻過后墻,鉆進高粱地里,最后,在親戚的幫助下脫險。
但所有人都沒有想到,歐陽德會在不久后壯烈犧牲。
1947年7月25日,歐陽德因參加西府工委委員王宏謨在洛村召開的重要會議,便回了西方村的家中。中午12時左右,敵人聞訊趕來,闖入歐陽德家中。歐陽德沖出大門,誰知當他跑到村后高粱地邊時,被敵人開槍打傷腳腕,不幸被捕。
歐陽德被捕后,敵人對他嚴刑拷打,要他投降。然而,歐陽德大義凜然,寧死不屈,最終被窮兇極惡的敵人殺害。壯烈犧牲那一年,歐陽德年僅25歲。
年輕的歐陽德永遠離開了戰(zhàn)友,但他的音容笑貌和豐功偉績卻永遠留在大家心中。
歐陽德犧牲后,被葬在村中的麥田里。上世紀90年代,仁人志士為他重修了墓碑。墓碑上方,“雖死猶生”四個大字蒼勁有力,格外醒目。碑后,一棵柏樹筆直扎進鳳翔的土地中,像一把利劍,隨時準備著戰(zhàn)斗,豐茂的枝葉隨風擺動,又像一面盾牌,守護著這片土地的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