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以來,我國人群冠心病患病率和死亡率不斷上升,在發(fā)達國家當中增長趨勢尤為顯著。因此,冠心病的預防和診治已列為國家的重點課題之一。
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簡稱。它是由于心臟的血管(冠狀動脈)發(fā)生粥樣斑塊或血栓形成,引起血管狹窄或堵塞,從而導致以心肌缺血或壞死為突出表現的一種心臟疾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最初并不導致血管腔的明顯狹窄,所以,開始時并不表現出臨床癥狀。一旦管腔狹窄達到一定程度(超過50%),就會表現為心肌缺血,出現心絞痛癥狀。
已經患了冠心病,就應該正規(guī)治療。近年來,微創(chuàng)介入技術的發(fā)展為廣大冠心病患者帶來了福音,尤其是藥物洗脫支架的發(fā)明,使介入治療后的再狹窄發(fā)生率降到5%左右,大大減少了病人的痛苦。但是,支架植入只是對冠狀動脈管腔狹窄的姑息治療,支架只是把狹窄的管腔撐大使血液通過,而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常常累及全身整個動脈血管系統(tǒng),我們不可能把全身血管都植入支架,因此,支架術后的藥物治療也很重要。一方面,需要長期服用抗血小板藥物,防止支架內血栓形成;另一方面,要服用調脂藥物控制血脂,避免支架發(fā)生再狹窄和其他血管節(jié)段的動脈粥樣硬化進展。最近的國外研究顯示,如果將血膽固醇降低到一定水平,已經發(fā)生的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可以消退。因此,藥物治療的價值更重要。
當冠狀動脈的管腔在粥樣斑塊的基礎上由于血栓形成而完全堵塞時,血管所供應的心肌會發(fā)生缺血性壞死,稱為心肌梗死,這是冠心病的最嚴重形式,應該馬上進行治療。這時候,每秒鐘都有成千上萬的心肌細胞在死亡。因此,時間就是生命。應該盡快、盡早、持續(xù)開通被堵塞的冠狀動脈。在不具備介入治療條件的醫(yī)院,可以進行溶栓治療,在有條件的醫(yī)院,應該建立心肌梗死搶救的綠色通道,盡快用介入的手段開通血管。同時,我們建議病人及家屬盡早到醫(yī)院就診,以爭取搶救時間。如果在血管堵塞6小時內將血管開通,病人預后會較好。如果就診太晚,心肌已經壞死,開通血管帶來的效果就較差。最近進行的干細胞治療,可能會給細胞壞死較多病人的心臟修復帶來新的希望,但是,由于技術問題,常規(guī)臨床應用尚需要一段時間。毫無疑問,干細胞和組織工程研究會對未來的醫(yī)學治療提供新的手段。
冠心病的防治是一項綜合工程。首先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健康的飲食、健康的作息規(guī)律),適量的運動。其次是要控制導致動脈粥樣硬化進展的危險因素(高血壓、血脂紊亂、吸煙、糖尿病、肥胖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在兒童時代就開始了,所以,我們提倡預防冠心病要從兒童抓起,治療動脈粥樣硬化要從娃娃做起。
擁有一顆健康的心臟,才能享受真正美好的人生!
(作者葛均波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心內科主任、教授? 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