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李敏,解放軍第306醫(yī)院醫(yī)學影像科磁共振室。
“痛經”,困擾全球女性的一大頑癥,據英國一家醫(yī)學權威機構調查報告指出,全球女性中80%有不同程度的痛經,36%的女性一直或經常有痛經。青年時會痛經,育齡期會痛經,已育者依然會痛經,似乎只有絕經期婦女才能徹底擺脫痛經的煩惱。那么,為什么會痛經?為什么會有這么多女性朋友痛經?痛經到底是不是一種疾病,到底需不需要治療?
痛經的原因很多,中西醫(yī)對痛經的解釋也各有不同。主要原因有:(1)機械阻力增高,如宮頸管狹窄、子宮位置極度后屈或前屈,影響經血通暢而致痛經;(2)精神、神經、心理因素,使部分婦女對疼痛或子宮收縮過分敏感;(3)子宮發(fā)育異常、或經期子宮過度收縮、痙攣性收縮,合并血液供應異常、造成子宮平滑肌缺血、缺氧引起痛經;(4)內分泌因素,月經期腹痛與黃體期孕酮升高有關;(5)子宮內膜以及月經血中前列腺素(PG)含量升高,其作用于子宮肌纖維使之收縮引起痛經;(6)各種婦科疾病如:子宮內膜異位癥、盆腔炎、子宮腺肌癥、子宮肌瘤等;(7)子宮內放置節(jié)育器(俗稱節(jié)育環(huán))也會引發(fā)痛經。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已婚已育婦女的痛經與婦科疾病相關,尤其是子宮內膜異位癥和子宮腺肌癥,會引起劇烈并頑固的痛經癥狀,且持續(xù)時間較長,多為漸進性痛經,可發(fā)生在月經前、月經時及月經后。在我國,由于剖宮產率及計劃生育手術率長期處于高水平,使得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fā)病率越來越高。
正常情況下,子宮內膜覆蓋于子宮體腔面,如因某種因素造成子宮內膜基底層損傷(如剖宮產、人工流產、子宮內膜炎等),可使子宮內膜在身體其他部位生長,即成為子宮內膜異位癥,這種異位的內膜在組織學上不但有內膜的腺體,且有內膜間質圍繞;在功能上隨雌激素水平而有明顯變化,即隨月經周期而變化。如正常子宮內膜侵入子宮肌層內,則發(fā)展為子宮腺肌癥,是一種良性病變,發(fā)病率19%~62%。
子宮腺肌癥是由于子宮內膜基底層深入肌層,并伴有鄰近子宮肌層的反應性增生而引起的,以往又稱為內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癥。近年來研究發(fā)現(xiàn),它雖在病理形態(tài)學方面與外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癥相似,但在病因、發(fā)病機制、臨床表現(xiàn)及對卵巢激素的反應等方面有許多不同之處,因此已將其劃分為一種獨立的子宮疾病。子宮腺肌癥好發(fā)年齡為30~50歲,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繼發(fā)性、漸進性加重的痛經。
病理診斷標準:距內膜基底層以下至少1個低倍視野(大約2.5mm)深處的肌層中出現(xiàn)內膜腺體和間質,呈島狀分布,其周圍有增生肥大的平滑肌。根據其生長方式分為彌漫型、局限型。由于檢查手段所限上述疾病的實際發(fā)生率遠較臨床所見為多。少數(shù)腺肌癥由于反復出血導致周圍纖維組織增生,可形成結節(jié)狀或團塊狀的瘤樣改變,稱為子宮腺肌瘤。
隨著MRI檢查的快速發(fā)展及臨床應用的廣泛普及,使得MRI在婦科疾病中的輔助診斷價值日益受到臨床的重視,由于其顯著的軟組織分辨力、任意方位的斷層成像及多種掃描序列互為補充,使得子宮腺肌癥無處藏身,暴露無疑。文獻報道MRI診斷子宮腺肌癥特異性66%~91%,敏感性88%~93%,顯著高于超聲檢查。T2WI可以清晰的顯示子宮的四層結構(內膜、結合帶、肌層、漿膜層),子宮內膜由宮腔向宮壁異位的通道會發(fā)生形態(tài)變化,該途徑的結合帶變模糊,子宮內膜基底部變毛糙。彌漫型:表現(xiàn)為子宮體積增大,結合帶彌漫性增厚,厚度大于12mm,與正常肌層分界不清,其內可見彌漫性分布的斑點狀高信號或低信號。局限型:子宮結合帶局限性增厚,在T2WI上肌層內可以發(fā)現(xiàn)內膜島呈斑點或圓點狀高信號,散在分布,若島內出血較多,則在T1WI上也呈高信號。
對于子宮腺肌癥引起的頑固痛經,其治療方法有手術治療、放射治療、藥物治療;臨床需根據患者的年齡、病情等綜合因素選擇適合的治療方案。因此,明確診斷是治療的前提,以往臨床如超聲檢查陰性,往往需要宮腔鏡來明確診斷,而MRI檢查為子宮腺肌癥的診斷開辟了一種全新的無創(chuàng)性檢查手段,具有更高的組織對比和軟組織分辨力,且不受腸蠕動、腸氣的干擾,不僅能發(fā)現(xiàn)超聲難以診斷的局灶性子宮腺肌癥,準確的定性、定位,還能夠清晰的顯示肌層受累范圍及周圍組織的受累情況,給予綜合全面的影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