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生,麻醉科主任,畢業(yè)于第三軍醫(yī)大學,浙江省醫(yī)師協(xié)會麻醉分會委員,寧波市醫(yī)學會麻醉分會委員、臨床麻醉質控專業(yè)委員會委員,發(fā)表論文30余篇,擅長危重病搶救,老年病人麻醉、小兒麻醉、肝移植麻醉等。
皮膚黝黑,體形魁梧,劍眉星目,聲如洪鐘,走起路來風風火火,工作起來利利索索,這是熟悉陳明生的人為他畫的像。
在他粗獷的外表下,有一顆溫柔細膩的心。
事實為證。
隆冬的一天晚上20時30分許,接到科室電話,一名重度下肢糜爛、壞蛆并伴糖尿病型腎功能衰竭患者,將行緊急手術,20分鐘內需制定出麻醉方案。
時間就是生命。
陳明生從沙發(fā)上胡亂抓起件衣服往身上一套,拉開門咚咚咚往樓下跑。進了醫(yī)生辦公室,陳明生覺得腳涼颼颼的,低頭一看才發(fā)現(xiàn)自己穿的竟然是拖鞋。
討論病情、分析病例……15分鐘不到,針對患者體質、病情等情況,為患者量身制定的麻醉方案“出爐”。
2分鐘后,陳明生穿戴好“裝備”,一臉平靜的走進手術室??粗惷魃鷱娜莸牟椒ィ瑧?zhàn)友、同事們暗地里為他捏了一把汗:此次麻醉風險高、難度大。
無影燈下,陳明生目光如炬,配藥、穿刺……每個細節(jié)精益求精,行云流水、忙而不亂的動作讓手術室的醫(yī)護人員,零距離切身感受到專業(yè)二字的含金量。
凌晨2點,手術成功?;颊咄瞥鍪中g室時,陳明生額頭上的“川字眉”終于舒展開來。
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急難險重任務面前,陳明生敢于叫響看我的、跟我上,用實際行動影響帶動科室人員。
那年3月12日,一名肝移植患者慕名找到陳明生,希望他為自己實施麻醉。肝移植麻醉不同與一般麻醉,風險非常大,涉及學科多,對藥物調控、病人的生命體征管理非常嚴格,一個小環(huán)節(jié)出丁點問題,都會導致不堪設想的后果??粗颊邞┣械难凵?,陳明生決定“啃”下這塊“硬骨頭”。
圖書館查資料、信息科查文獻、向專家教授同行請教……“閉關”9天后,陳明生給自己立下只能成功的“軍令狀”。
陪著患者進手術室、手術全過程監(jiān)控……5個多小時的手術,陳明生眨眼的次數屈指可數。恒溫的手術室里,陳明生的鼻尖上接二連三冒出汗珠,工作服早已前胸貼后背。
手術成功后,手術室外等候多時的患者兒子,給了陳明生一個大大的擁抱,謝謝陳明生給了他父親第二次生命。
截至日前,陳明生實施的肝移植麻醉患者,95%仍健在。
麻醉科是醫(yī)療安全的關鍵科室、提高工作效率樞紐科室、舒適化醫(yī)療的主導科室,這就要求每名麻醉人員需緊盯麻醉國際學術前沿,提升內涵方能與時代“同頻共振”,才能用先進的理念、過硬的技術為患者服務。
每次有大型學術會議,陳明生想方設法派科室人員參加,開闊他們的視野;全院醫(yī)生授課,他力薦年輕醫(yī)生參加,發(fā)散他們的思維;疑難病例手術,他手把手教、面對面講,直到手術臺旁的人員個個弄懂為什么、怎么做……
群雁高飛頭雁領。在陳明生的帶領下,全身麻醉深度監(jiān)測、無創(chuàng)血壓監(jiān)測、術中病人體溫調控、在B超引導下行神經組織和中心靜脈穿刺等大批新技術噴涌而出,并走在了寧波地區(qū)前列,科室連續(xù)多年被浙江省、寧波市評為麻醉管理全面建設先進單位。羅義駿、曹利軍等骨干脫穎而出,不僅多次出色遂行演訓醫(yī)療保障任務,還多次獲得上級表彰,成為科室“中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