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軍報

特黄特色在线观看免费,久久中文网中文字幕,999成人国产精品,a级日本高清免费看,wwww黃色網站,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网站,欧美日韩高清一区

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主席作出新的強軍部署:“如期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加快把人民軍隊建成世界一流軍隊,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戰(zhàn)略要求?!?/p>

目標如此壯麗,時間如此緊迫,挑戰(zhàn)如此嚴峻。今天,我們距離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僅剩半程,距離2035年“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僅剩12年,距離2027年“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僅剩4年。

目標,就是任務書;目標,更是軍令狀。沒有萬事俱備,只有爭分奪秒;不能按部就班,唯有加速奔跑,才能贏得新的歷史機遇。

在全黨全軍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之際,為深入宣傳習近平強軍思想,反映全軍部隊學強軍思想、干強軍事業(yè)、跑出強軍加速度的新作為新風貌,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推出“強軍新征程 跑出加速度”全媒體系列報道。記者小分隊深入部隊一線,生動講述廣大官兵牢記習主席囑托、自覺投身強軍興軍的奮斗故事,充分展示人民軍隊向著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加速前行的堅定步伐和嶄新面貌。敬請關注!

第七十三集團軍某旅合成一營 聯(lián)勤保障部隊某儲供基地 空軍地導某師 火箭軍某旅高級軍士群體 海軍航空大學某基地 空軍航空兵某師 火箭軍某旅(爭當新時代奮斗者) 武警第二機動總隊某支隊 西藏軍區(qū)某火箭炮營 第七十一集團軍某旅 西寧聯(lián)勤保障中心某汽車團 空軍某旅“模范空降兵連” 南部戰(zhàn)區(qū)海軍某護衛(wèi)艦支隊漢中艦 空軍“模范地空導彈營” 海軍某護衛(wèi)艦支隊 第82集團軍某旅“屢戰(zhàn)屢勝”連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戰(zhàn)地記者隊群體 海軍某艦二次入伍官兵群體 國防大學教員群體 火箭軍某旅 南部戰(zhàn)區(qū)聯(lián)合參謀群體 火箭軍某旅定向培養(yǎng)軍士群體 第72集團軍某旅合成營 軍事科學院 西藏軍區(qū)某合成旅 海軍某基地 南部戰(zhàn)區(qū)海軍航空兵某部 中部戰(zhàn)區(qū)陸軍某空中突擊旅 第78集團軍某旅合成一營 武警北京總隊機動第一支隊 空軍航空兵某無人機團 國防科技大學 空軍航空兵某部 返回頂部
第七十三集團軍某旅合成一營

按照機動作戰(zhàn)、立體攻防的戰(zhàn)略要求,在新的起點上加快推進陸軍轉型建設,努力建設一支強大的現代化新型陸軍。

——習近平

“兩棲尖刀”向海跨越

——來自第七十三集團軍某旅合成一營的觀察報告

■劉  苑  解放軍報記者  黃昆侖  向黎鳴  特約記者  廖曉彬

泛水編波。(資料圖片)  曾冰陽攝

東海之濱,晨光熹微。海風拂過沙灘,傳來陣陣濤聲。

一架無人機如海鳥般突然躍起、爬升……第73集團軍某旅合成一營參與的一場多軍兵種對抗訓練打響。

訓練現場,破障分隊前出開辟通路、兩棲裝甲車駛出登陸艦……在聯(lián)合火力支援下,合成一營官兵向岸灘一線加速沖擊。

從密林到山地、從浪尖到灘涂,合成一營有著厚重的歷史,這些年經歷了從步兵到裝甲兵,再到兩棲合成精兵的轉變,始終保持全力以赴、加速奔跑的沖鋒姿態(tài),把自己鍛造成敢打必勝的“兩棲尖刀”。

“水際灘頭的車轍里,刻下了營隊由陸向海‘重塑—跨越—再重塑—再跨越’的轉型印跡,見證著改革強軍的時代年輪……”走下訓練場,官兵結合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以“如何把深入實施改革強軍戰(zhàn)略落實到練兵備戰(zhàn)實踐”為主題展開討論交流,大家紛紛表示,必須錨定未來戰(zhàn)場,提升聯(lián)合能力,向戰(zhàn)轉型、為戰(zhàn)革新的沖鋒腳步永遠不能停!

“由陸向海轉型,這一步再難也得跨過去”

烏云層疊如墨,樹枝搖曳不停,這是臺風來臨前的征兆。

咨詢完上級有關部門意見后,該旅合成一營陳營長下達指令:“按計劃正常組織武裝泅渡訓練!”

海浪翻涌,訓練難度陡增,官兵好不容易游出一段距離,又被幾個浪涌推回原處。

“只是日常訓練,為啥抓得這么緊?”

“練兵備戰(zhàn)不等人,臺風一來,有的課目就沒法開展。新兵下連不久,能力亟待提升,必須加快訓練進度?!泵鎸τ浾叩奶釂枺悹I長解釋說。

“由陸向海轉型,這一步再難也得跨過去!”陳營長身上,始終透著一股時不我待的緊迫感。他作為基層部隊代表出席黨的二十大,曾現場聆聽習主席發(fā)出的號令:如期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加快把人民軍隊建成世界一流軍隊。

“如期”“加快”,這兩個關鍵詞,成為陳營長自我鞭策、加速轉型的強烈責任使命和強大動力之源:“慢慢悠悠、按部就班練不出一流的‘兩棲尖刀’,一切工作都要緊起來、快起來!”

新裝備列裝次日便展開實車駕駛訓練,一周后組織新裝備實彈射擊,不到3個月就奔赴野外駐訓……“營長的口頭禪就是‘快些,再快些’,這幾年我們的訓練節(jié)奏就是一個字——快!”在伴隨保障的沖鋒舟上,操舟手、中士韋員福向記者介紹說。

記者登岸時,參訓官兵已經集合完畢。一旁手拿計時器的陳營長卻眉頭緊鎖:“未達預期,還得再加把勁!”

隨隊回到該營野外駐訓點,指揮帳篷內,一本手繪圖冊引起記者的注意。

這本手繪圖冊,裝訂復印簡單、便于隨身攜帶。記者翻閱發(fā)現,數十個專業(yè)訓練內容要點,均以手繪圖畫配說明的形式呈現,簡單直觀、通俗易懂。

“上級領導來隊調研時,對這本手繪圖冊提出表揚?!眲倓偨唤油曛蛋嗳蝿盏脑摖I周參謀向記者介紹了圖冊的用途,“從裝甲步兵營向兩棲合成營轉型,專業(yè)崗位增多、專業(yè)分類更細。有了這本手繪圖冊,不僅參謀人員適應崗位更快,其他官兵也可以通過學習相關專業(yè)知識,掌握特點規(guī)律,合編合練時更加默契?!?/p>

記者走出指揮所,集合哨聲再度響起。此時,海面風浪依舊,訓練場上卻是一派火熱練兵景象。

“火力掩護工兵破障行動!”一場實兵進攻戰(zhàn)斗訓練剛剛打響,工兵分隊就遭“敵”猛烈火力打擊。在偵察分隊引導下,火力分隊與兩棲裝甲分隊迅速對“敵”火力點實施密集打擊。最終,在各專業(yè)力量通力協(xié)作下,通路被成功打開。

“步坦協(xié)同速度不一致”“偵察引導點位不精確”……訓練結束,官兵圍繞發(fā)現的問題,隨即展開復盤。

“實現高質量發(fā)展,必須向創(chuàng)新要效益,要戰(zhàn)斗力”

臺風過后,海天遼闊。

記者再次來到合成一營,官兵正在準備訓練物資。王教導員說,今天的訓練內容是海上裝載。

記者跟隨戰(zhàn)車入海體驗。車內,指令不斷傳來。

“做好登艦準備!”車長劉勝發(fā)出指令。駕駛員楊坤龍的表情頓時嚴肅起來。

“往左,穩(wěn)住,回右,給油,?!眲俨粩嗟亟o楊坤龍發(fā)出動作指令,隨著發(fā)動機一聲“嘶吼”,戰(zhàn)車順利駛入艦艙……

走下戰(zhàn)車,楊坤龍難掩激動。他告訴記者,作為一名接觸戰(zhàn)車僅4個月的新乘員,這是他第一次完成海上裝載任務。

“得益于訓法創(chuàng)新,相比以往,駕駛員培養(yǎng)周期大幅縮短?!蓖踅虒T說,以往配合訓練的海軍艦艇有時會因為執(zhí)行任務而“缺席”,加上天候海況有時不理想,訓練質效不高。為此,他們探索建造了一個模擬海上裝卸載平臺,平臺能夠利用潮汐漲落和浪涌起伏模擬海上情況,有效縮短駕駛員的培養(yǎng)周期。

改革是強軍的必由之路,創(chuàng)新是引領發(fā)展的第一動力。訓練場上,該營周排長正操作一輛無人車進行翻越各類障礙測試。

“這是我們部隊與院校專家共同研發(fā)的一款集機動、偵察于一體的無人車。”周排長介紹。

一次演練,為快速打開通路,工兵分隊依托炸藥包、爆破筒等器材率先前出破障,但人工破障效率較低,影響了任務的完成。

“如果依托無人設備前出破障,一定能減少很多不必要的傷亡?!睅е@個想法,周排長走上“創(chuàng)客之路”。營隊通過提供專業(yè)書籍、外送學習培訓、邀請專家來隊指導等方式,對他和團隊予以大力支持。

這幾年,營隊“創(chuàng)客”成果豐碩:一級上士崔明志設計了瞄準鏡附加鏡,助推全營快速瞄準成績大幅提升;二級上士李威發(fā)明了某型火炮壓彈支架,有效減少了卡彈現象,提升了壓彈效率……

“由陸向海的加速轉型、實戰(zhàn)需求的不斷提升,倒逼我們主動作為、加速創(chuàng)新?!蓖踅虒T說,實現高質量發(fā)展,必須向創(chuàng)新要效益、要戰(zhàn)斗力,必須“兩步并作一步走,一天當成兩天用”。

“提升聯(lián)合能力、加速融入體系,才能練成陸海兼?zhèn)涞膬蓷?/strong>

火力一連榮譽室櫥窗里,陳列著一瓶海水。

“這瓶海水看上去普通,對官兵的意義卻很重大?!币贿B王指導員說,它取自遠海,是連隊具備從陸地走向遠海能力的見證,激勵官兵不斷提升聯(lián)合能力、加快轉型發(fā)展。

那一年,該營首次與海軍部隊開展聯(lián)合演練,官兵駕駛兩棲裝甲車第一次奔赴遠海。那次,他們雖然初嘗融入體系作戰(zhàn)的甜頭,但演練中暴露出聯(lián)不上、合不成的短板問題卻讓他們很著急。

——地圖標尺不一致。海陸雙方作戰(zhàn)參謀在標繪聯(lián)合演練方案時,由于地圖的坐標系、比例尺不一致,作業(yè)工具也有所不同,影響方案推進。

——聯(lián)合指揮不順暢。首次聯(lián)合防空演練,由于海陸雙方指揮員對友鄰的裝備性能、打擊范圍不熟悉,面對突然來襲的“敵”目標,他們習慣依靠各自作戰(zhàn)力量反擊,沒能形成抗擊合力。

——態(tài)勢更新不及時。一次聯(lián)合登陸演練,兩棲裝甲分隊在抵近岸灘時突遇雷區(qū),不僅造成裝備和人員的“損傷”,還延遲了登陸進程。復盤時他們才發(fā)現,當時海軍已經探測出雷區(qū),但“敵情”態(tài)勢卻沒有同步共享。

……

在戰(zhàn)術作業(yè)室,記者遇到剛上任不久的營首席參謀丁參謀,他正在埋頭研究往年的演訓資料。

剛上任為啥這么著急?丁參謀坦言:“如果不抓緊鉆研聯(lián)合、融入體系,僅學習本軍兵種知識,怎么當好‘首席’?”這樣的認識并非沒有緣由——

那次訓練,上級為營里配屬了??盏绕渌姳N的火力支援力量,但由于對其他軍兵種的作戰(zhàn)信息了解不深入,參謀上報的作戰(zhàn)方案還是以自身作戰(zhàn)力量為主,未有效利用支援力量,他們的作戰(zhàn)方案也因此先后3次被打回。

打回的是作戰(zhàn)方案,喚醒的是聯(lián)合意識。這讓全營官兵深切感受到“提升聯(lián)合能力、加速融入體系,才能練成陸海兼?zhèn)涞膬蓷薄?/p>

很快,營隊關于聯(lián)合作戰(zhàn)的講座多了起來,連隊主官和班排骨干也經常帶著問題,前往其他軍兵種單位取經求教、參觀見學。

翻開該營年度工作計劃,記者看到,該營選派的火力引導員等參加培訓時,都有與??哲姽俦黄鹧杏憫?zhàn)術協(xié)同等內容。

某連二級上士王康剛參加完火力引導員培訓歸隊。他的桌上擺滿了其他軍兵種相關專業(yè)書籍資料。

“學習其他軍兵種專業(yè)知識,是火力引導員完成任務的客觀要求,必須盡快攻下來?!蓖蹩蹈嬖V記者,營里成立了火力引導小組,定期組織學習,一起研討聯(lián)合作戰(zhàn)中的火力引導戰(zhàn)術,并在實戰(zhàn)化訓練中驗證、升級。

前不久一次聯(lián)合訓練,王康所在的火力引導小組穿過山林滲透至“敵”前沿,及時將信息回傳給參訓的??哲姶驌袅α?。很快,??哲娔M火力精準“摧毀”“敵”高價值目標。

談起這些“高光時刻”,王康沒有滿足,緊迫感反而更強了:“學習越深入越覺得不懂的還有很多。只有全力以赴盡快提升聯(lián)合素養(yǎng),才能更好完成火力引導任務?!?/p>

又是新的一天,朝陽剛剛躍上海平面。浪花飛濺,馬達轟鳴,10余輛兩棲裝甲車沖下岸灘,蹈海踏浪,泛水編波,向著目標海域發(fā)起沖鋒……

  點擊二維碼瀏覽更多內容

由陸向海 “兩棲鐵拳”奮楫爭先

陸軍第73集團軍某旅一營的前身部隊曾參加過濟南戰(zhàn)役、淮海戰(zhàn)役、解放上海等戰(zhàn)役戰(zhàn)斗120余次。從戰(zhàn)火硝煙中走來,這個營換羽重塑為兩棲重型合成營,被陸軍評為“四鐵”先進單位。從步兵到兩棲裝甲尖兵,作為新型陸軍轉型道路上的先鋒,這個營在強軍興軍的新征程上不斷披荊斬棘、奮楫爭先。

在變革轉型中換羽新生

——來自聯(lián)勤保障部隊某儲供基地的觀察報告

■解放軍報記者  陳典宏  李由之  特約記者  林  鐸

要堅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改轉并行,主動來一場思想上的革命,從一切不合時宜的思維定勢、固有模式、路徑依賴中解放出來,防止穿新鞋走老路。

——習近平

熱浪蒸騰,兵撒千里,保障如影隨形。

日前,記者一行來到聯(lián)勤保障部隊某儲供基地采訪時,一場實戰(zhàn)化保障訓練正在進行。兵車競發(fā),官兵協(xié)同,一條條通向聯(lián)合戰(zhàn)場的“輸血動脈”被迅速搭建起來……

“當變革創(chuàng)新成為常態(tài),我們才能真正淬煉出實戰(zhàn)實保能力?!蹦嚧巴獾木d延大山,指揮員告訴記者,2018年11月,在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中,該基地應運而生。這些年的轉型重塑中,他們下功夫破解聯(lián)合保障重難點問題,努力實現多種軍事力量綜合保障、各要素密切協(xié)同,切實為備戰(zhàn)打仗提質增效。

前不久,該基地組織官兵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官兵的奮斗目標愈加清晰:改革強軍的引擎高速運轉,必須抓住機遇、奮發(fā)有為,銳意轉型、向戰(zhàn)沖鋒,在新征程上書寫改革強軍新篇章。

從“老后勤”向“新聯(lián)勤”轉型跨越

“從‘老后勤’到‘新聯(lián)勤’,這是一場新的沖鋒?!碧崞鹉切┟β刀鋵嵉娜兆?,該基地某部領導至今記憶猶新——

基地領導帶頭,主動對接任務部隊,深入演訓一線,弄清保障任務、保障需求、建設目標;

牢固樹立用戶思維,采取“一對一”個性化定制方式保障,重構鏈路、釋放效能;

模塊化組建機動保障力量,根據戰(zhàn)場態(tài)勢靈活調整力量編組,推動戰(zhàn)場聯(lián)合保障由粗放向精準轉型……

部隊轉型重塑,首先是思想觀念和思維理念的重塑。身處新的作戰(zhàn)體系,只有重新審視戰(zhàn)場定位、重塑能力素質,才能適應瞬息萬變的未來戰(zhàn)場,讓保障力形成戰(zhàn)斗力、具備打贏力。

“從分部到儲供基地,由倉庫到保障隊……我們需要一場思想大解放?!痹摶仡I導說,“我們必須主動適應一體化聯(lián)合作戰(zhàn)指揮體系要求,構建一體化聯(lián)合保障體系。”

新編制體制下,該基地官兵的日常作息、工作節(jié)奏、精神狀態(tài)被調整到“全新頻道”。他們全方位摸清備戰(zhàn)保障工作底數,為轉型標定實戰(zhàn)靶標,一張為戰(zhàn)而建的發(fā)展藍圖愈加清晰——

科學調整倉儲布局,做好合并分流“加減法”,撤銷功能單一的保障點,改造設施老舊、功能重疊的儲存地,建設功能齊全、智能化程度高且綜合保障能力強的服務站;將優(yōu)質資源向主要保障任務和保障方向匯聚,構建由點到線、串線組網、銜接順暢、運轉高效的保障鏈路……

迎著改革強軍的浪潮,該基地從“小而全”向“合而優(yōu)”快速轉變,聯(lián)合保障能力在聚合與裂變中重塑。

那年,為探索復雜條件下物資保障能力,該基地抽組精干力量,千里機動至雪域高原駐訓,部隊遠程機動能力和野戰(zhàn)條件下實儲實保能力經受了實戰(zhàn)化檢驗。

營區(qū)大門口,百米軍史長廊,記載著該基地前身部隊和基地成立以來的奮斗足跡:歷經抗美援朝、邊境軍事行動等炮火硝煙的洗禮,多次執(zhí)行重大作戰(zhàn)支援保障任務……

走進營區(qū),機關樓前,“努力建設一支強大的現代化聯(lián)勤保障部隊”的標語熠熠生輝。

“這是統(tǒng)帥的囑托,也是時代的要求?!奔缲撔碌氖姑蝿?,該基地官兵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緊迫感,“接力棒已經交到我們這一代人手上,我們必須跑出新時代奮斗強軍加速度?!?/p>

改革轉型,需要每一步都腳踏實地

“改革調整中,我們隊雖然人員減少、點位收縮,但整體工作效率卻更高了?!甭綘I區(qū),該基地某綜合保障隊領導邊走邊向記者介紹,“這是改革發(fā)展帶來的紅利。以前,我們采用人工檢查檢測方式巡庫,效率低還容易出錯,如今借助科技手段,巡庫效率明顯提升?!?/p>

托盤化打包、模塊化入儲、基數化堆垛……供應保障訓練現場,機器人來回穿梭,將貨物送進送出。質檢、驗收、盤點……流水線式操作,讓記者眼界大開。

“只有不斷探索智能化、精細化、多樣化保障手段,才能實現保障模式新變革?!痹摶仡I導說,進入新時代,現代物流和信息化技術加速發(fā)展,助推基地大型化、綜合化、集約化的軍事物流樞紐建設進一步提速。

走進某技術保障室,記者看到,三級軍士長黃海業(yè)正通過油庫物聯(lián)網實時監(jiān)控收發(fā)作業(yè)。屏幕上,油料種類、存儲數量等信息一目了然。黃海業(yè)說,依托改革創(chuàng)新成果,基地充分釋放創(chuàng)新活力,為戰(zhàn)場保障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雖然從軍近20年一直戰(zhàn)斗在后勤崗位上,但這幾年黃海業(yè)感到了本領恐慌,開啟了學習成才的加速度——獲得4項國家發(fā)明專利,考取多本中高級職業(yè)資格證書。因為常駐深山,他還考取了森林消防員職業(yè)資格證書。

“要想跟上改革的腳步,就必須時刻保持能力擴容、本領升級的緊迫感?!闭劶安筷犨@幾年的轉型發(fā)展,黃海業(yè)深有感觸地說,“作為基層官兵,我們要始終保持昂揚斗志,認真學習鉆研,為實現戰(zhàn)時保障快捷、高效、精準貢獻力量?!?/p>

改革轉型,需要每一步都腳踏實地。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多項新技術已在該基地試點應用,正成為聯(lián)勤保障加速轉型升級的“助推器”。

向戰(zhàn)疾行,奔赴新的“保障戰(zhàn)場”

身處新的作戰(zhàn)體系,如果還是按部就班、一步一動,能力只會在低層次徘徊,就難以適應現代戰(zhàn)場。在起步就是快車道的改革大潮下,唯有以“一刻也不停歇”的緊迫感真抓實干、緊張快干,才能讓保障力更好地轉化為戰(zhàn)斗力。

記者在該基地油料隊采訪時,一道保障指令突然傳來,官兵快速集結、緊急前出。

“隨著實戰(zhàn)化訓練不斷深入,這樣的緊急出動已是常態(tài)?!闭勂鸾陙肀U嫌柧毿伦兓撚土详犼惛标犻L深有感觸。

任務量增加,倒逼保障力提升。這些年,該油料隊官兵不斷探索訓練實裝、油囊實儲、油泵實輸、搶修實操的能力生成路徑,一步步踩實實戰(zhàn)化訓練的腳印,錘煉過硬實戰(zhàn)實保能力。

油料隊的變化,是改革后該基地大抓練兵備戰(zhàn)、大抓實訓實保,加速能力生成的一個縮影。

剛剛組建2個月,該基地某保障隊便接令抽調精干力量,編入聯(lián)勤綜合保障隊,奔赴高原執(zhí)行駐訓任務。一年多的時間里,官兵翻越大山、蹚過冰河,多次化解險情,出色完成各項實戰(zhàn)化訓練任務。

從內陸平原到邊境山林,從大海之濱到雪域高原,從聯(lián)合演兵場到國際維和戰(zhàn)場……近年來,該基地官兵一次次拓展保障地域,不斷延伸“保障半徑”,奔赴新的“保障戰(zhàn)場”。每年,都有約三分之一的官兵在外執(zhí)行任務,平均時間達半年以上。

加速沖鋒,是轉型重塑的迫切要求;負重前行,成為基地官兵的工作狀態(tài)。

對于下士王夢蘭而言,加速沖鋒意味著突破。正在備戰(zhàn)國際軍事比賽的她,每一天都在挑戰(zhàn)極限。這名被評為全國優(yōu)秀共青團員、榮立二等功的年輕女兵,在摘得聯(lián)勤保障部隊比武桂冠后,又加速奔跑在為國爭光的精武之路上。

“刀不磨不利,兵不練不精,訓練是最好的磨刀石?!敝钢娛烽L廊里新增的兩塊練兵備戰(zhàn)先進單位的獎牌,該基地領導感觸尤深。這些年,該基地探索形成多項練兵成果,其中1項戰(zhàn)法被上級推廣應用,3項成果獲獎。

改革強軍,向戰(zhàn)疾行。近年來,該基地在轉型之路上加速沖鋒,向戰(zhàn)為戰(zhàn)的腳步踩得越來越實,戰(zhàn)斗力生成越來越快——

力量類型多樣、專業(yè)需求多類、人員編組多元、轉型趨向多能的建設目標舉棋落子;機動保障力量抽組集結快、機動前推快、部署展開快、支援保障快,綜合保障能力不斷提升;保障時機常態(tài)化、保障方向全域化、保障對象多元化、保障行動快捷化,全天候機動保障能力實現躍升……

深夜,該基地機關樓仍燈火通明。一名副參謀長的辦公桌上,兩摞厚厚的資料已被翻了多遍。近期,他正在攻關研究一項聯(lián)合保障課題。他說:“只有認清自己的能力邊界,才能更好突破極限,充分釋放聯(lián)勤保障效能?!?/p>

翻過一山又一山,快馬加鞭未下鞍。當時間被任務定義,晝夜晨昏在官兵的一日生活制度表上,便不再有明晰的界線。

強軍新征程上,這支換羽新生的綜合保障新質力量正昂首疾行,奔向未來戰(zhàn)場。

  點擊二維碼 瀏覽更多內容

互聯(lián)互融 加速提升一體化聯(lián)合保障能力

現代戰(zhàn)爭中,聯(lián)合保障對整個戰(zhàn)場運轉支撐、作戰(zhàn)體系功能發(fā)揮、作戰(zhàn)效能精準釋放的作用越來越凸顯。桂林聯(lián)勤保障中心某部擔負著戰(zhàn)略戰(zhàn)役物資儲備和供應保障等任務,他們不斷探索“智慧聯(lián)勤”保障模式,加快融入聯(lián)合作戰(zhàn)體系,加速提升一體化聯(lián)合保障能力,催生部隊新質保障能力。

“神威”部隊展新威

——來自空軍地導某師的觀察報告

■尹興達  解放軍報記者  張科進  朱柏妍

要加強新型作戰(zhàn)力量建設,增加新質戰(zhàn)斗力比重。

——習近平

實彈射擊訓練。(資料圖片) 吳梓梁攝

大漠戈壁,長空烈日,一場實戰(zhàn)背景下的防空演練,迎來決定性時刻。

“目標捕捉,發(fā)射!”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一枚枚防空導彈點火升空,如離弦之箭劃破天際,飛向遠方。不多時,捷報傳來:發(fā)發(fā)命中!這場防空演練中,空軍地導某師再創(chuàng)佳績。

近日,該師結合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邀請老前輩逯軍營、王自焰兩位戰(zhàn)斗功臣返營,與官兵共話改革強軍新成就。欣聞官兵再創(chuàng)佳績,曾率全營打出“神威導彈營”威名的老營長逯軍營由衷感嘆:“神威”部隊展新威!

“強軍興軍動力在改革,出路在改革,前途也在改革?!闭J真學習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該師官兵信念如磐,決心在改革強軍新征程上銳意創(chuàng)新、加速轉型,淬煉新質防空利劍。

在改革強軍的“快車道”上,新質戰(zhàn)斗力加速生成

一支新型作戰(zhàn)力量,形成新質戰(zhàn)斗力要多久?改革轉型中,該師官兵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幾年前,媒體曾報道某新型裝備首次“亮劍”體系對抗演練的新聞,引發(fā)廣泛關注。該新型裝備的“執(zhí)劍者”,正是該師“神威導彈營”官兵。受領新裝備僅70余天,他們便在此次演練中展現了戰(zhàn)斗力,打出了“滿堂彩”。

這段改裝經歷,至今讓該營官兵記憶猶新。

當時,一些人認為,這是某新質力量的首次亮相,重在穩(wěn)妥,應先按部就班抓好單裝訓練……“按部就班難以適應使命任務的需要,必須加速新質戰(zhàn)斗力的生成!”讓大家沒想到的是,師黨委提出了“新裝備進入部隊之日,便是形成戰(zhàn)斗力之時”的目標。

非常之策,必下非常之功、拿出非常之舉。根據該師黨委的部署安排,他們走開了跟研、跟試、跟訓的接裝路子,抽調骨干組成“種子部隊”進入科研院所和裝備廠家,全流程深度嵌入新裝備系統(tǒng)研試過程,官兵與技術專家一起研、學、試、練、改。

“黨委敢于擔當,歸根結底還是改革提供的有力支撐?!痹搸燁I導告訴記者,“過去,上級發(fā)什么我們就訓什么,部隊沒有選擇權。如今,新裝備列裝需要得到部隊實戰(zhàn)實訓的認可,這為我們深度嵌入新裝備研試過程提供了契機。”

曾經作為一枚“種子”參訓,該師訓練科王科長對此感慨頗深。在跟研、跟試、跟訓過程中,大家與技術專家朝夕相處,原理不懂就現場問、裝備有缺陷就當即改。這讓他們對新裝備的技術原理、性能機理等理解得更加深透,也讓新裝備更貼近實戰(zhàn)。

“在改革強軍的‘快車道’上,新質戰(zhàn)斗力加速生成!”在該師“鐵拳大講堂”上,一名師領導的話引起官兵共鳴,“強軍新時代為我們主動作為提供了廣闊天地,我們絕不能辜負這個時代?!?/p>

某型裝備存在技術問題制約了戰(zhàn)斗力充分發(fā)揮,亟待解決。過去,這類問題一般由部隊逐級報告、上級審批立項,最后請科研院所解決,周期較長。

“提高新質戰(zhàn)斗力,只能快、不能慢!這就好比沖鋒的時候,我們不但要與對手競速,還要跟自己較勁!”在充分理解上級精神、向上級匯報并請求支援的同時,該師黨委組織官兵成立攻關小組,積極做好相關準備工作。

艱苦攻關幾個月,攻關小組成員分析比對海量數據,反復測試調整,最終拿出解決方案。不久后,他們的方案獲批通過,大家合力啃下了這塊“硬骨頭”。

趁勢而為,迎難而上,方能磨礪出劍鋒。近年來,該師在各類練兵比武中累計創(chuàng)破紀錄40余項,20余個課目在空軍“金盾牌”比武中獲得同型號第一。

充分釋放政策紅利,激活一線官兵創(chuàng)造力

一名軍士的建議引發(fā)了該師一項創(chuàng)新工程,讓記者深感部隊改革轉型的深度和廣度。

撥通電話,記者與一級軍士長呂滿海取得聯(lián)系。聊到自己的創(chuàng)新成果,呂滿海話語中滿是自豪:“感謝這個好時代,讓普通一兵的建議有機會直通上級決策部門,幫助部隊加速新質戰(zhàn)斗力生成?!?/p>

起初,很多人并不看好這名老兵。要知道,當呂滿海主動請纓向這個難關沖鋒時,不少廠家技術人員都不太敢相信,因為這對他們來說都是棘手難題。面對諸多壓力,該師黨委還是決定給予呂滿海最大的信任和支持。

“雖然創(chuàng)新有風險,但改革政策提供的支撐,是我們敢于創(chuàng)新的最大底氣?!痹搸熣喂ぷ鞑扛刹縿⒂孪蛴浾呓榻B,在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進程中,上級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制度,在經費使用、人員培訓、技術扶持等方面,加大對基層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的支持力度。

“只有充分釋放政策紅利,才能激活一線官兵創(chuàng)造力?!备鶕螡M海提供的一手素材,該師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可行性論證,并抽調精兵強將組成“創(chuàng)客”團隊集智攻關。

就這樣,由一名軍士點燃的創(chuàng)新之火,開啟了該師的一項創(chuàng)新工程,不僅引起了上級領導和機關的高度關注,還得到了有關部門的專項扶持。在各級的大力支持下,這個發(fā)端于基層,由一群基層“創(chuàng)客”承攬的重大項目,短短一年半時間就初見成效。

“沒有改革為基層官兵創(chuàng)新提供的良好環(huán)境,沒有師黨委鼓勵創(chuàng)新、包容失敗的擔當精神,這樣的事情難以想象?!惫俦嬖V記者,呂滿海的故事并不是個例。

記者采訪期間,恰逢該師舉辦創(chuàng)新成果展。一組數據令人印象深刻:103項創(chuàng)新成果,9成源于基層官兵。記者還了解到,在該師制訂的《軍士選改晉升“增益計分”辦法》中,專項創(chuàng)新被納入積分清單。

“我的研究項目剛啟動,營里就根據相關政策,給予支持。”發(fā)射技師、三級軍士長閆飛和記者說起這事,贊不絕口,“這些支持猶如‘及時雨’,滋潤人心?!?/p>

如今,在該師,基層官兵創(chuàng)新蔚然成風。一批軍營“創(chuàng)客”正在向技術參謀、“科學智囊”轉型,成為新質戰(zhàn)斗力建設的生力軍。

打開聯(lián)合視野,向“體系一張網”全面轉型

一連幾天,該師某營與其他軍種部隊展開聯(lián)合對抗訓練。

電磁干擾、假目標誘導……訓練中,雙方各顯其能、互不相讓,攻守之勢不斷反轉。訓練結束,大家坐在一起復盤研討、查漏補缺,將不足之處一一列入問題整改清單,并制訂針對性改進措施,進一步完善戰(zhàn)法打法。

眼前的一幕,讓該師一名領導感嘆:“正是改革強軍的時代熔爐,鍛造出了聯(lián)戰(zhàn)聯(lián)訓的體系利劍。”

此言不虛。在這名師領導的筆記本中,剛剛新增了一批軍兵種官兵、科研院所技術專家的名字。這些人,都是他在聯(lián)戰(zhàn)聯(lián)訓實踐中認識的新戰(zhàn)友。

隨著改革的深入推進,一系列聯(lián)戰(zhàn)聯(lián)訓制度機制建立起來,為“跨”和“聯(lián)”提供了平臺,各級以聯(lián)為本的思想牢固樹立,聯(lián)研聯(lián)訓的積極性、主動性高漲。

常態(tài)化的聯(lián)戰(zhàn)聯(lián)訓實踐,也讓該師官兵對自己的角色定位和“標準”“協(xié)議”有了更深的理解。

那一年,該師與陸軍防空兵部隊組織了一次聯(lián)合防空訓練?!耙患胰恕本尤恢v“兩家話”,讓訓練進行得有些艱難。

三軍聯(lián)合,千軍萬馬“一張網”,難在“標準”、重在“協(xié)議”。要把軍兵種部隊融合在一起,必須解決“標準”“協(xié)議”不同步的問題,讓大家同用“一張圖”“一塊表”作決策,同入“一張網”打仗。

統(tǒng)一“標準”,打通“協(xié)議”……在上級的牽頭主導和支持下,該師黨委帶領官兵向聯(lián)合防空反導體系的“高地”發(fā)起沖鋒。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深化聯(lián)合作戰(zhàn)體系改革’。戰(zhàn)爭進入體系制勝時代,拼的是體系、打的是聯(lián)合?!备母镛D型的實踐探索,讓該師黨委一班人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作為一支新型作戰(zhàn)力量,他們必須緊前籌劃、扎實推進,主動融入聯(lián)合作戰(zhàn)體系,將新質戰(zhàn)斗力轉化為戰(zhàn)場優(yōu)勢勝勢。

連日來,該師黨委班子帶著課題深入大漠戈壁、進入一線方艙陣地,摸清體系構建底數、優(yōu)化體系構建方法,探索深化聯(lián)合作戰(zhàn)之策……

打開聯(lián)合視野,這支新型作戰(zhàn)力量加速沖鋒,從“全營一桿槍”向“體系一張網”全面轉型。

點擊二維碼    瀏覽更多內容

從“一桿槍”到“一張網” 一支地導部隊的轉型之路

當前,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已經到了吃勁奮斗的攻堅期。越是關鍵時期,越要集聚智慧、把握時代,凝聚起強大的創(chuàng)新力量。中部戰(zhàn)區(qū)空軍某部是一支擔負地面防空任務的地導部隊。這支部隊緊盯科技之變、戰(zhàn)爭之變,用人才專攻理論陣地、用創(chuàng)新激活實踐土壤、用體系增強部隊戰(zhàn)訓實力,走出了一條的緊密銜接、逐層遞進的轉型之路。

改革爐火淬煉“長劍鋒脊”

——來自火箭軍某旅高級軍士群體的觀察報告

■劉明山  王牧之  解放軍報記者  張  良  梁凱杰

要著眼于開發(fā)管理用好軍事人力資源,推動人才發(fā)展體制改革和政策創(chuàng)新,形成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的生動局面。

——習近平

火箭軍某旅一級軍士長王兆偉(左三)開展專業(yè)教學。李潤祥攝

“通信一連二排——指揮所保障四班!那天,旅領導在表彰會上宣讀通報,當聽到我們班的名字時,我把腰桿往上拔了拔,屏住呼吸,每個字都聽得格外清晰……”

42歲的火箭軍某旅二級軍士長史顯魁回憶起幾個月前的一幕,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這表情讓人還以為他是一名首獲表彰的新班長。

“我們班的新名字是改革賦予的。從調整改革中我們班被重新命名以來,全班進入了一個‘嶄新狀態(tài)’!”史顯魁說。

近日,記者在該旅采訪,遇到很多像史顯魁一樣的高級軍士,他們緊跟改革節(jié)拍、主動重塑自我、勠力奮斗強軍,走過了一段不尋常、不平凡的歷程。

該旅領導告訴記者,這群高級軍士平均年齡41歲,都在旅里的重要崗位戰(zhàn)斗了至少15年。風平浪靜時,他們一默如雷、弓滿弦張;風浪來臨時,他們動如雷霆、一擊制勝,被譽為旅里的“長劍鋒脊”。

如今,伴隨著改革強軍的大潮,這群高級軍士乘勢而進、加速奔跑,在強軍新征程上奮勇沖鋒,煥發(fā)出勃勃生機。

改革重新設計“棋盤”,“棋子”迅速精準定位

那次表彰會上,史顯魁代表全班戰(zhàn)友,捧回了一張“三等功班”獎狀。

記者有些不解:“當兵25年,當班長20年,基地級別、火箭軍級別、全軍級別的獎勵你都得過,為什么這次獲獎如此激動?”

“這是我們班更名為指揮所保障四班后,獲得的第一個集體榮譽!”史顯魁一邊回答,一邊遞過來一個筆記本。記者翻開筆記本,只見扉頁上并排寫著兩行字——

“2015年12月31日,第二炮兵成為歷史,火箭軍誕生。”

“2017年12月1日,告別網絡班,擁抱指揮所保障四班。”

看到“擁抱”這個詞,記者不禁感慨,一名老兵對改革的擁護、對強軍的期盼盡顯其中。這并列的兩行字,將一名班長的奮斗歷程和改革強軍的壯闊圖景聯(lián)系在了一起。

“我非常喜歡指揮所保障四班這個名字,因為它體現了我們在現代戰(zhàn)場的新定位。”為了實現角色轉型,史顯魁和戰(zhàn)友這些年一直在加速奔跑——組織通信樓機房改造,進行監(jiān)控系統(tǒng)改造,參加上級組織的綜合演習……

“如今,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環(huán)境和條件越來越好,部隊為軍士群體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規(guī)定,解除了我們的后顧之憂,讓我們心無旁騖投身練兵備戰(zhàn)。”史顯魁說。

記者繼續(xù)翻閱史顯魁的筆記本,看到每一頁都被細紅線劃分成兩部分,左邊是“改革大事件”,右邊是“個人大事件”——

2023年,《軍人勛表管理規(guī)定》施行;2024年,國務院、中央軍委公布實施《退役軍人安置條例》……

2019年,晉升二級軍士長;2021年,赴院校參加計算機網絡培訓;2022年,考取數據通信工程師;2023年,申請延期服役……

一頁頁仔細翻閱,記者深切感到:史顯魁的“改革日記”,一半記錄著“棋盤之變”,一半標記著“棋子之動”,“棋盤”和“棋子”在一名士兵的腦海里重合疊印、融為一體。

今年初,曾經在通信一連當兵的機關參謀王凱回連隊任指導員。宣布命令大會剛結束,王凱就見史顯魁面帶微笑向她走來。隨后,史顯魁把連隊建設現狀、骨干配備成長等情況一一道來。王凱清楚記得史顯魁對她說的第一句話是:“如今咱們連的編成、任務、定位,都和你在連隊時不同了……”

改革政策接續(xù)發(fā)力,老兵心中打開格局

該旅發(fā)射一營一級軍士長梅波多次奪得旅里和基地發(fā)瞄專業(yè)比武桂冠,記者在該旅采訪第二天,恰逢他喜事臨門——女兒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得知消息后,發(fā)射三營二級軍士長唐仲波趕來道喜。一番熱鬧之后,梅波笑著對記者說:“別看他現在很熱情,比武場上對我可一點都不客氣!”

原來,去年底該旅通知一個月后組織一次比武選拔,優(yōu)勝者將代表旅里參加基地比武。消息一出,各營立即抽組團隊,梅波和唐仲波分別擔任一營和三營領隊。

“當時我們互相較勁,他一門心思想打敗我,而我絕不能給他機會。”談起那次比武選拔的競爭激烈程度,梅波仍記憶猶新。

這時,唐仲波接過話茬:“雖然我們全力去拼,但還是敗在梅班長手下……”那次,梅波帶隊參加基地比武,力壓群雄,勇奪第一。

得知梅波已經服役27年,擔任班長23年,帶出50多名專業(yè)骨干,記者不禁問他:“再有幾年就要退休了,如何能保持這么高昂的工作勁頭?”

梅波告訴記者:“身處改革強軍的時代大潮中,必須奮力沖鋒,容不得你有半點喘口氣、歇歇腳的念頭!”2022年,中央軍委印發(fā)《軍士暫行條例》《軍士職業(yè)發(fā)展管理暫行規(guī)定》等法規(guī),覆蓋了軍士遴選補充、培養(yǎng)使用、選拔晉升、退役安置等方面。隨后,部隊制訂了具體的軍士崗位目錄,高級軍士每晉升一級都競爭激烈,都有人被淘汰。

“高級軍士就要努力做大師傅,帶出好徒弟。大師傅要有大師傅的樣子、大師傅的擔當。”梅波說。

“要說改革強軍以來我們高級軍士發(fā)生的變化,除了不敢再躺在功勞簿上吃老本、擺老資格之外,還有一點是我們都把格局打開了,更加認識到高級軍士在部隊戰(zhàn)斗力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碧浦俨ㄕf。

聽著兩名老兵的對話,記者不禁感慨,這群高級軍士已經主動把自己放在了新時代人才強軍戰(zhàn)略中去思考問題、調整姿態(tài)。

大師傅格局打開了,好徒弟也脫穎而出。前年底,又一批新兵下連,唐仲波開始教他們專業(yè)技能。在變換射向課目中,他按慣例教新兵使用轉換表計算時發(fā)現,大學生新兵李群在筆記本上畫了一個“地球”,能夠按度數切分成360份。如此一來,再對照計算瞄準鏡轉換角度就變得更加直觀。

受此啟發(fā),唐仲波決定把它變成立體的,做個輔助定位器。隨后,唐仲波帶著李群等幾名新兵展開革新攻關。去年底,唐仲波在院校參加培訓時,以“射向變換輔助定位器”為研究課題撰寫了一篇結業(yè)論文?!斑@個革新成果很有推廣價值!”幾名專家教授給出了肯定的評價。

講完這段經歷,唐仲波說:“改革讓我們突破自我、煥發(fā)新生,我們現在干的很多事情,是過去不敢想不敢干的。是改革強軍的火熱實踐讓我們名實相符,要不然我們這些高級軍士,‘高級’在哪兒?”

改革爐火正旺,奮斗未有窮期

酷暑炎炎,大山深處亦如蒸籠。車輛剛拐過一個彎,便聽到前方傳來一陣呼號聲,隨即一片訓練場出現在記者眼前,官兵正列陣訓練。

“各小組帶開!”一聲令下,整齊的方陣瞬間分成幾支小隊,奔向四方。

訓練過后,一名二級軍士長滿頭大汗跑了過來。他叫楊志軍,正在組織技術營預提軍士集訓。聽說記者之前采訪的是唐仲波,楊志軍講起了他倆的一段往事。

按照以往高級軍士晉升規(guī)定,去年下半年,楊志軍和唐仲波、史顯魁一起被安排到院校參加培訓,培訓結束后參加晉升一級軍士長考核。一天,正在備考高級技師的楊志軍突然接到一個電話通知:上級剛剛下發(fā)了新的編制表,目前旅里一級軍士長滿編,當年沒有晉升名額,如想留隊,只能申請延期服役……

“當時愣了好一會兒,沒想到離一級軍士長僅一步之遙,卻突然有些遙不可及了?!被貞浧甬敃r的情景,楊志軍坦承當時心里有些失落——

那段時間,他隨手拿起一本書,看這頁時想“為何偏偏輪到我”,再翻下一頁時又想“政策為啥這樣調整”……

經過一段時間思考,他想明白了:“政策調整是合理的,每一級晉升就應該比前一級更難,不能熬到了年頭就順調。既然政策應該調整、必須調整,為什么不能從我這兒開始呢?”

一天傍晚,楊志軍和史顯魁、唐仲波相約跑步,3個人邊跑邊聊——

“要不是改革,咱們仨能晉升高級軍士嗎?”

“對,改革其實給我們規(guī)劃了成長路線,咱們的任務就是努力跑、別掉隊。”

“延期服役我們可以進一步充電,練強本領再沖刺!”

……

楊志軍說,那天3000米跑得很酣暢,堅定的信心溢滿胸膛。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楊志軍發(fā)現一名戰(zhàn)士操作設備動作不規(guī)范,他趕緊跑過去糾正,并做了示范動作。

此時,記者才意識到,原來史顯魁激動地走上領獎臺、領取“三等功班”的獎狀,唐仲波加班加點撰寫革新論文,都是在未能如愿晉升之后。此前采訪時,他們完全沒提這些事,記者也沒有從他們的言談中察覺出絲毫失落的情緒。

夕陽西下,營里送來飯菜,摸爬滾打一下午的戰(zhàn)士們席地而坐,邊吃邊聊。楊志軍坐在不遠處一個土堆上,邊吃邊說:“今年軍士晉升競爭比去年還激烈,所以我?guī)н@批預提軍士時叫響了‘戰(zhàn)勝自我、追求卓越’的口號。這些天看著他們精神飽滿、斗志昂揚,我倍感欣慰。因為幾年之后,又會涌現出一個新的高級軍士群體!”

在該旅的幾天時間里,記者采訪了多名高級軍士,他們中有的提起自己新專業(yè)理論考試成績不理想時很是懊惱,遇到難題會主動請教大學生新兵;有的感言“越奮斗越年輕”“不充分燃燒,體內會產生有毒的一氧化碳”;有的在談學習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感悟時,特別說到《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中關于“完善作戰(zhàn)戰(zhàn)備、軍事人力資源等領域配套政策制度”等重要表述,對改革和未來充滿信心……

“讓我來!跟我上!我是軍士我擔當,我是軍中鐵脊梁!”聽著他們嘹亮的歌聲,記者知道,改革爐火不僅燃旺了他們的斗志,也淬煉了他們的本領,照亮了他們未來的奮斗征程。

 點擊二維碼 瀏覽更多內容

向戰(zhàn)為戰(zhàn) 新型軍士人才隊伍加速成長

軍士作為我軍建設和軍事斗爭準備的基礎骨干力量,數量龐大、崗位眾多、作用明顯,是新時代軍事人才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進程中,軍士隊伍的職責使命、發(fā)展空間和地位作用發(fā)生歷史性變革。如何促進軍士隊伍能力升級?如何提升軍士隊伍建設水平,火箭軍某旅進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他們針對軍士來源多元的實際,著力打造技能水平出眾的“工匠型”、善于組訓帶兵的“管理型”以及綜合素質全面的“復合型”軍士人才體系,讓軍士隊伍成為部隊戰(zhàn)斗力水平提升的“倍增器”。

托舉“雛鷹”飛向深藍

——來自海軍航空大學某基地艦載機飛行人才培養(yǎng)的觀察報告

■呂志浩  楊  皓  解放軍報記者  任  旭  劉寶瑞

要用好改革有利條件,貫徹海軍轉型建設要求,加快把精銳作戰(zhàn)力量搞上去。

——習近平

晚霞散去,夜色漸濃,海水顏色越來越深。

茫茫大海上,山東艦開啟艦面燈光,甲板輪廓燈勾勒出大國重器的身軀,泛光燈點亮了被稱為“世界上最危險的4.5英畝”的航母飛行甲板。

凝視著點點燈光,飛行學員王鵬仿佛聽見了自己的心跳,夢想的引擎在心中轟鳴加速。

夜間著艦,猶如閉著眼睛穿針引線。飛行學員不僅要經受復雜海況和航母不斷移動帶來的考驗,更要克服黑夜中容易產生錯覺的心理壓力。

“飛上天就要心無片云,靜如止水。”王鵬深吸一口氣,操縱著有“飛鯊”美譽的殲-15戰(zhàn)機由遠及近向山東艦呼嘯而來。放下尾鉤、對中、掛索……著艦瞬間,他加大油門,保持加速姿態(tài),戰(zhàn)機穩(wěn)穩(wěn)停在航母飛行甲板上,尾鉤將阻攔索拉出一個象征勝利的“V”字形。

海軍艦載機“生長期班”飛行學員首次在夜間成功著艦,意味著整個團隊在艦載機飛行人才培養(yǎng)事業(yè)中立起了新的里程碑。

加力升空、加速掛索、全力奮飛,“飛鯊”加速的姿態(tài),折射出近年來艦載戰(zhàn)斗機飛行員加速成長的歷程。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深入實施改革強軍戰(zhàn)略,為如期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提供有力保障。近日,記者來到海軍航空大學某基地采訪,探尋該基地在改革重塑中,助推艦載機飛行人才培養(yǎng)加速發(fā)展的新航跡。

編隊飛行訓練。(資料圖片)呂志浩攝

從“改裝模式”到“生長模式”,改革鎖定新目標

就在記者采訪前不久,王鵬的學弟郭英取得晝間航母飛行資質認證,創(chuàng)造了“生長期班”培養(yǎng)周期的最短紀錄。

“在推開‘生長模式’之前,我軍艦載戰(zhàn)斗機飛行員均采用‘改裝模式’培養(yǎng),從海軍和空軍三代機飛行部隊選拔優(yōu)秀飛行員作為培養(yǎng)對象。”飛行教官梁李彬介紹說。

梁李彬是“改裝模式”的首批學員。在當年人才數量、飛行資源極其有限的情況下,“改裝模式”迅速培養(yǎng)出一大批飛行骨干,在加速航母戰(zhàn)斗力生成中發(fā)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改裝模式”主要從其他部隊抽調優(yōu)秀飛行員,既影響被抽調部隊的戰(zhàn)斗力,又受限于遴選范圍小,不利于持續(xù)補充新生力量。這讓他們意識到,必須全面改革重塑培養(yǎng)體系,由“改裝模式”轉軌為直接面向社會招收飛行學員、擇優(yōu)遴選進行艦機融合培養(yǎng)的“生長模式”,提升人才自主培養(yǎng)能力。

“剛開始確實有質疑聲,但幾年來的實踐證明,這條發(fā)展道路是可行的?!绷豪畋蛘f,“這些年,我們一直在革新優(yōu)化課目、架次、時間等內容,培養(yǎng)的艦載機飛行員數量越來越多、能力越來越強、成長速度越來越快?!?/p>

“確實很快,快到我練著練著就成了‘跳級生’。剛飛不久,教官對我說,后面減少一個階段,直接進行殲-15的飛行訓練?!惫⒔舆^話茬說道。

“改裝模式”下,飛行學員要經歷多種不同機型的飛行訓練。每換一種機型,就要重新熟悉航理、地面準備流程,直至達到熟練程度,整個培養(yǎng)過程要經歷較長一段時間。

惟改革者進,惟創(chuàng)新者強,惟改革創(chuàng)新者勝?!吧L模式”下,飛行學員分配到部隊后,還有較長的飛行生涯。他們就像一張白紙,無需更改技術動作和習慣。教官在科學施教的基礎上,重構機型銜接關系,幫助他們打破“年年都上一年級”的低層次循環(huán),飛行學員的訓練機型逐步減少、飛行時間總體降低、訓練周期相應縮短。

改革越往前走,面臨的困難就越多,就越呼喚創(chuàng)新的頭腦

傍晚,機場上空,飛行學員張家訓駕駛戰(zhàn)機從塔臺前高速掠過。伴著戰(zhàn)機轟鳴聲,草坪被風拂起道道綠色波紋。

指揮席前,戰(zhàn)機的飛行姿態(tài)和軌跡實時呈現在屏幕上,指揮員柴旺根據該基地某大隊自主研發(fā)的飛行訓練管理系統(tǒng)提供的數據和圖表,高效指揮飛行訓練。

這是張家訓第一次進行“單飛”考核,三代機飛行時間僅有幾十個小時,他能行嗎?

“過往的訓練數據告訴我,他已經具備了‘單飛’能力?!辈裢鷮埣矣栃判臐M滿。

果不其然,張家訓穩(wěn)扎穩(wěn)打,順利通過“單飛”考核。走下戰(zhàn)機,他直奔講評室,打開飛行訓練管理系統(tǒng),回放飛行過程。記者注意到,系統(tǒng)已經自動生成一張曲線表格,讓張家訓在飛行中的各項參數和數據分析一目了然。

“這是我的‘隱形教官’!”張家訓這樣形象比喻。前不久,他的飛行狀態(tài)略有起伏。為幫助他糾治偏差,盡快實現“單飛”,每批次訓練結束,教官都會根據系統(tǒng)生成的評估報告,和他一起分析飛行軌跡、姿態(tài)和各項參數,找出短板弱項,為后續(xù)開展針對性訓練提供依據。

以往,講評前匯總處理各項數據耗時比較長,手段也較為單一。如今,運用飛行訓練管理系統(tǒng),戰(zhàn)機落地不久,教官就能開展訓練講評,飛行員培養(yǎng)效率大幅提升。

然而數年前,該系統(tǒng)只有一個“初級版本”,數據轉移需要等待10余個小時。

“艦載機飛行人才培養(yǎng),一刻也等不起、拖不得?!痹谠摶啬炒箨牐贻p的工程師涂帥和戰(zhàn)友們加快推進科研創(chuàng)新,奮力打破這“10余個小時”給飛行學員加速奮飛帶來的“枷鎖”。

“改革越往前走,面臨的困難就越多,就越呼喚創(chuàng)新的頭腦,必須充分釋放改革效能,在信息化體系保障上加速破繭蝶變。”經過3年多奮斗攻堅,涂帥帶領團隊搭建起集數據采集、存儲、測算、分析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網絡,建成了一套飛行訓練管理系統(tǒng)。

“飛行員需要什么,我們就研制什么。戰(zhàn)場在哪里,改革創(chuàng)新就指向哪里?!蓖繋浾f,盡管技術創(chuàng)新已取得不少突破,可加速的腳步不能停歇。近段時間,他們又致力于推動系統(tǒng)迭代升級,用創(chuàng)新托舉更多“雛鷹”加速成長。

改革是“一盤棋”,也是“大系統(tǒng)”,心有全局才能整體謀劃、把握主動

拂曉,多架殲-15戰(zhàn)機加力升空,組成戰(zhàn)術編隊,飛赴某預定??沼?。

飛行學員李寧操縱戰(zhàn)機降低飛行高度,躲避“敵”雷達搜索,按照既定計劃對預定目標發(fā)起突襲。

“完成任務,取得認證!”曹先建等飛行教官經過綜合評估給出了結論。

“和我改裝時比,確實快多了!李寧首次著艦距今不到一年,就成長為一名合格的戰(zhàn)斗員。”曹先建連連點頭稱贊。

記者隨機拿起一份訓練計劃表看到,空中加受油、實彈投射、引導截擊等實戰(zhàn)化課目一一在列。飛行學員全程參與任務規(guī)劃、自主制訂作戰(zhàn)計劃、規(guī)劃戰(zhàn)術目的,加速實現從“精飛”到“善戰(zhàn)”。

飛行教官柴旺,以前是某部空戰(zhàn)領域方面的專家。數年前,多名和他一樣的專家骨干成功完成改裝并補充到教官隊伍中,為艦載戰(zhàn)斗機飛行員培養(yǎng)帶來先進的戰(zhàn)斗技能和戰(zhàn)術理念。

一次訓練,李寧按照規(guī)定參數完成動作,本以為能得高分,可當他看見成績,一時有些不解:“嚴格按照大綱完成動作,怎么會不及格?”

“寧要緊貼實戰(zhàn)的低分,不要脫離實戰(zhàn)的高分?!辈裢袂閲烂C,“你只盯著規(guī)定的參數,不考慮戰(zhàn)場態(tài)勢的變化,戰(zhàn)機重要部位暴露,就會成為‘活靶子’。”

“在作戰(zhàn)理念和作戰(zhàn)樣式快速迭變的今天,必須改變傳統(tǒng)思維,緊盯作戰(zhàn)需求,一切為了勝利?!辈裢钣懈杏|地說,“比如我們的訓練大綱,也一直在改進完善。”

采訪中,一個細節(jié)令記者印象頗深。為了便于隨時調整,訓練大綱從原來的一本書變成一張張活頁。柴旺說,以往一本訓練大綱要使用很長時間,現在每訓練一個階段,就會進行一次“頭腦風暴”,看看訓練大綱符不符合作戰(zhàn)實際。

從去年開始,飛行學員的畢業(yè)考核已經從傳統(tǒng)的單課目打分制,變成多課目全程對抗,飛行學員需要憑實戰(zhàn)能力拿到“畢業(yè)證”。

從預定演訓目標到不設作戰(zhàn)條件,從傳統(tǒng)“一對一”空戰(zhàn)訓練到“多對多”互為對手對抗……在該基地,教官與學員、學員與學員,跨單位、成體系的對抗訓練已成常態(tài)。

軍人向戰(zhàn)而生,人才為戰(zhàn)而育。該基地黨委強烈意識到,現代戰(zhàn)爭是體系與體系的對抗、系統(tǒng)與系統(tǒng)的較量,人才培養(yǎng)必須與之相適應。使命催征為勝戰(zhàn),他們一體統(tǒng)籌招飛選拔、評價考核、能力升級等艦載機飛行人才培養(yǎng)鏈條各環(huán)節(jié)、各要素,使各項改革相互促進、良性互動,釋放出強大效能。

該基地主干道旁,一座寫有“以戰(zhàn)領訓、為戰(zhàn)育人”8個大字的雕塑格外醒目。奔赴訓練場的路上,官兵的目光總會被它吸引。改革強軍征程上,“雛鷹”們把搏擊海天、精武強能作為不懈追求,奮力飛出逐夢海天的加速度。

  請掃描或點擊二維碼    瀏覽更多內容

“飛鯊”勇士加力奮飛翱翔海天

艦載機飛行員是航母戰(zhàn)斗力的刀尖利刃,培養(yǎng)一支素質過硬的艦載機飛行員隊伍,是航母體系作戰(zhàn)能力生成的關鍵。海軍航空大學某基地緊跟海軍轉型發(fā)展步伐,探索出艦載機飛行員培養(yǎng)新模式。如今,這個基地緊盯新域新質作戰(zhàn)力量建設,優(yōu)化人才培養(yǎng)周期,推動科技手段向飛行訓練一線轉化應用,艦載機飛行員培養(yǎng)質效不斷換擋提速。

“鯤鵬”飛出新航跡

——來自空軍航空兵某師的觀察報告

■張文龍  解放軍報記者  康子湛  衛(wèi)雨檬

要更新思想觀念,大膽創(chuàng)新探索新型作戰(zhàn)力量建設和運用模式,充分解放和發(fā)展新質戰(zhàn)斗力。

——習近平

戰(zhàn)機陸續(xù)滑出。(資料圖片)張  猛攝

編者按  習主席指出:“歷史告訴我們,改革創(chuàng)新、與時俱進,是人民軍隊不斷發(fā)展的康莊大道,人民軍隊的力量來自改革創(chuàng)新,人民軍隊的勝利來自改革創(chuàng)新?!睆娷娕d軍動力在改革,出路在改革,前途也在改革。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持續(xù)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作出全面部署,全軍官兵唯有堅持方向不變、道路不偏、力度不減,把改革進行到底,方能不斷開創(chuàng)強軍事業(yè)新局面。即日起,解放軍報在《強軍新征程 跑出加速度》專欄推出“改革強軍譜新篇”全媒體系列報道,反映全軍官兵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刻領會和把握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時代意蘊,扣牢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不斷加速推動部隊各項建設高質量發(fā)展的風采風貌。敬請關注。

“鯤鵬”展翅,鐵翼凌云。

午夜,記者一行走進空軍航空兵某師,運-20戰(zhàn)機的轟鳴聲震耳欲聾。撲面而來的巨大氣流,為幾百噸重的戰(zhàn)機帶來澎湃升力,10余架“鯤鵬”依次升空,飛赴訓練空域。

扶搖直上,源于時代托舉。5年前,迎著改革強軍的浪潮,該師列裝運-20戰(zhàn)機。官兵觀念理念、訓練模式、使命任務等迎來一場深刻變化。

“5年來,我們邊改革、邊驗證、邊改進、邊形成戰(zhàn)斗力,多次執(zhí)行空投空降、跨國救援、接迎志愿軍烈士遺骸回國等任務,在改革轉型新征程上飛出新航跡?!爆F場指揮員對記者說,“鯤鵬”列裝是改革強軍帶來的豐碩成果之一,我們必須更新思想觀念,大膽創(chuàng)新探索新型作戰(zhàn)力量建設和運用模式,充分解放和發(fā)展新質戰(zhàn)斗力,扛起時代賦予的使命任務。

鵬程萬里,矢志改革創(chuàng)新。這段時間,該師官兵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聚焦如期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標定加速奮進的方向——著力搶抓戰(zhàn)略投送發(fā)展歷史機遇,深度嵌入聯(lián)合作戰(zhàn)體系,不斷推動大型武器平臺性能向體系能力融合升級,以改革創(chuàng)新精神為新裝備增添新動力。

“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眾^飛在改革強軍的新征程上,該師不斷積聚新的勢能,鍛造更有力的鋼鐵之翼,淬煉更強勁的勝戰(zhàn)之心。

轉型的引擎,在每個人心中轟鳴加速

“換裝就要換腦。”這是該師官兵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改革強軍的大潮不斷推動著這支部隊加速轉型,使命任務的倒逼不斷驅動著這支部隊自我重塑。

無邊的夜幕下,戰(zhàn)機的轟鳴聲響徹天空。結束當天最后一架次飛行后,該師某團團長走下戰(zhàn)機。然而,一天的工作還遠未結束——

多個跨域演訓方案必須敲定,運輸機“雙人制飛行”“一專多能”的經驗做法需要繼續(xù)總結,某型機載設備試用情況要與廠家溝通……自運-20列裝以來,這種披星戴月的工作狀態(tài),該師官兵已習以為常。

“我們正身處一場深刻的變革之中?!币幻麖氖逻\輸機機務工作28年的老兵感嘆,接觸運-20后感覺很多觀念被顛覆。他至今仍記得,那年,一架運-20發(fā)生故障,經過全面分析,大家發(fā)現可能導致這一故障的原因有數十個。

為了徹底解決問題,他們下決心把全部可能性排查一遍。“與其說是一次故障排查,不如說是一次全員的學習研究和集智攻關?!边@名機務老兵告訴記者,經此一役,他們對運-20操作系統(tǒng)的工作特性和控制邏輯有了全新理解,對自身未來的成長方向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

對于該師官兵來說,這不僅是一次裝備的換代,更是一次知識結構、能力素質的升級。

為了適應運-20集成化程度高的特點,他們大力推行保障模式改革,大大提高了保障效率;為了讓戰(zhàn)機每一滴航油發(fā)揮最大戰(zhàn)斗力,他們推行極簡保障模式,使每架戰(zhàn)機的伴隨保障人員大幅縮減;為了縮短戰(zhàn)機再次出動準備時間,他們一邊優(yōu)化工作流程,一邊革新發(fā)明特制設備,原本多人協(xié)作才能完成的某項任務,如今僅需一人數分鐘即可完成……

一次次展翅高飛,一次次歸建復盤,這支新質作戰(zhàn)力量不僅在天空留下一道道壯美航跡,更在戰(zhàn)斗力建設的新征程上刻下改革轉型的奮進足跡。

“如果說,我軍國產大型戰(zhàn)略運輸力量組建亮相,是從0到1的突破;那么,從1到10、從10到100的跨越,更是在改革轉型風浪中的一次次搏擊。”一名飛行員感慨地說,“轉型的引擎,在每個人心中轟鳴加速?!?/p>

一次投送任務中,裝備尺寸與重量均達到運-20的技術參數上限,最穩(wěn)妥的方案是將裝備拆解,分兩架次投送。然而,拆解與安裝裝備耗時費力,如果采用這一方案勢必對后續(xù)戰(zhàn)斗帶來不利影響。

為了最大限度提升作戰(zhàn)效率,該師官兵憑借對運-20的熟悉了解,重新調整貨艙內部結構部件,僅用一架次便將裝備整體投送至指定地域。

“過去我們想得最多的是如何把戰(zhàn)機飛好、保障好,如今大家的目標是如何為戰(zhàn)場打贏提供有力保障?!痹搸燁I導告訴記者,從“保障飛行”到“保障作戰(zhàn)”,從“保障為安全”到“保障為實現作戰(zhàn)意圖”,觀念的不斷轉變,讓他們研究、改進、創(chuàng)新的步伐越走越快、越走越實。

運-20列裝后,該師某機務大隊官兵將自己納入作戰(zhàn)體系,預想未來將要裝載運輸的各軍兵種的各型裝備,掌握其參數并納入數據庫,匹配不同的戰(zhàn)機構型,以便在需要時隨取隨用。

“‘鯤鵬’的到來重塑了我們,我們也在一次又一次任務中重塑著‘鯤鵬’。”該師一名領導說。

創(chuàng)新的風暴,激蕩在官兵頭腦深處

戰(zhàn)機的劇烈轟鳴聲,被阻隔在窗外。創(chuàng)新的風暴,激蕩在官兵頭腦深處。

一棟小樓內,該師某團模擬訓練中心盧主任,正全神貫注地將最新一批飛行數據納入“鯤鵬之翼”系列軟件的數據庫。

“有了這款軟件,飛行員只需一臺平板電腦,便可高效進行作戰(zhàn)規(guī)劃,解決飛行中遇到的各類問題?!北R主任一邊說,一邊為記者操作展示——

點擊圖標,進入操作頁面,只需輸入起降機場的信息,即可實現任務航線“一鍵規(guī)劃”。這款軟件綜合運用大氣運動方程、地理信息技術、耗油量模型等,可快速計算出航行時間、油量情況、空投時機、空速轉換、坐標量算等關鍵航行諸元。

“遇到緊急任務,我們可以‘拎包就走’?!北R主任說,基于豐富的數據庫資源和優(yōu)秀的算法模型,他們可以做到任務準備“無紙化”,實現裝載、航程智能化匹配,大大縮短了飛行準備時間。

“改革創(chuàng)新,是引領轉型發(fā)展的第一動力?!鄙頌橐幻w行員,盧主任談起了開發(fā)這款軟件的初衷——與駕駛國產中型運輸機相比,駕駛運-20的飛行員要承擔起過去飛行、領航、通信和機械師4個崗位的工作,以前的飛行理念、模式,已無法適應新機特點。

“怎樣才能盡快駕馭新型戰(zhàn)機?只有創(chuàng)新!”盧主任說,無數個夜晚,一行行代碼在小樓內被寫下、修改、刪除、重寫,一個個練兵備戰(zhàn)數據集腋成裘,最終孵化出一套全新系統(tǒng),使戰(zhàn)斗力生成模式向“數智化”加速轉變。

戰(zhàn)機已經跨代,戰(zhàn)斗力生成模式也不能原地踏步。在該師某團模擬訓練中心,運-20模擬機的使用正悄然從“技術端”邁向“戰(zhàn)術端”。

過去,飛行員在模擬機上主要是練基礎操作、飛行規(guī)范。如今,該師不斷與廠家、科研院所對接需求,在系統(tǒng)內嵌入大量信息數據,可以構設不同的機場環(huán)境、天氣情況、地理條件、突發(fā)特情等,幫助飛行員探索飛機性能、掌握戰(zhàn)技術方法、補短板強弱項。

“如同‘1.0軟件’驅動不了‘2.0硬件’,要想適應科技之變、戰(zhàn)爭之變、對手之變,必須充分發(fā)揮創(chuàng)新驅動作用,培育戰(zhàn)斗力新的增長點?!痹搸熌筹w行大隊大隊長說,以模擬仿真、信息網絡、人工智能為主要技術支持的軍事訓練變革不斷加快,官兵將越來越多地在屏幕前“學習戰(zhàn)爭”“預演戰(zhàn)爭”。

要飛的航程還很遠,要攀的高峰還很多

采訪中,記者在該師看到的一段三維動畫,講述了他們改革轉型的奮進征程。

將目光從動畫投向現實,這支新質作戰(zhàn)力量的成長步伐,印刻在每一道轉型奮飛、加速奮飛的航跡上,踩實在每一名官兵主動加壓、挑戰(zhàn)自我的行動中。

午后,烈日似火。一架運-20抵達機場上空后,突然快速俯沖下降……記者的心隨著戰(zhàn)機飛行上下起伏,完成這個高難度戰(zhàn)術動作的飛行員是誰?

記者在停機坪旁守候,等來的竟然是一名剛擔任機長不久的飛行員。他告訴記者,像這樣的戰(zhàn)術課目訓練,在該師已是常態(tài)。

“僅僅是一次普通的飛行訓練,為什么要采取如此高難度的戰(zhàn)術降落動作?”采訪該師一名飛行大隊大隊長時,記者提出了心中的疑問。

“戰(zhàn)機優(yōu)異的操控性能,讓飛行員操控更便捷,但我們的大腦必須承載更大的載荷?!边@名大隊長回答說,相比剛起步時,如今他們的任務數量和難度都大幅增長。這也讓他們更加深刻地思考:作為一支新質作戰(zhàn)力量,如何充分挖掘潛能,將自己更好地融入聯(lián)合作戰(zhàn)體系。

立足未來嚴峻復雜的戰(zhàn)場環(huán)境,該師研究形成了幾十項專項飛行訓練內容,每次飛行都要穿插展開戰(zhàn)術課目訓練,確保一旦遭遇特情,能夠從容應對。

“這不僅僅是訓練課目的改革,更是對戰(zhàn)略運輸機的戰(zhàn)場使用模式和理念的變革?!痹搸燁I導告訴記者,幾年間,官兵與“鯤鵬”一起越來越深地進入戰(zhàn)斗角色,也越來越清晰地塑造著自身角色。

前不久的一次演訓活動中,該師派出的機組在完成既定任務后,主動向指揮所提出能夠更好發(fā)揮運-20戰(zhàn)場性能的演訓新構想。經報上級批準,他們展開了一場任務之外的演訓。

這一次“加戲”,不僅讓他們加深了對體系中自身角色的理解,而且讓其他要素更清晰地看到了運-20的能力與作用。

“運-20列裝至今,第一個5年已經過去。未來,要飛的航程還很遠,要攀的高峰還很多。”采訪中,一名飛行員對當年駕駛中型機飛越喜馬拉雅山脈的經歷印象深刻,“把油門推到底,依然感覺像一頭負重的老牛,爬升得很吃力?!?/p>

前不久,他駕駛運-20再度飛越喜馬拉雅山脈,只需輕推油門,戰(zhàn)機便從容飛越。他不禁想起那句詩:“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p>

這名飛行員意味深長地說,托舉“鯤鵬”翅膀的,正是這個改革強軍偉大時代的云水和長風。

  點擊二維碼    瀏覽更多內容

礪劍空天 “鯤鵬”飛出新航跡

運-20是我國自主研發(fā)的新一代大型運輸機,作為人民空軍戰(zhàn)略轉型的標志性、引領性裝備,它多次執(zhí)行空投空降、跨國救援、接迎志愿軍烈士遺骸等任務,繪就一道道嶄新的奮飛航跡。空軍航空兵某師接裝運-20以來,不斷在創(chuàng)新中謀發(fā)展、著力打造戰(zhàn)斗力新的增長點,在改革轉型新征程上飛出“20”速度。

浩蕩的東風

——來自火箭軍某旅的觀察報告

■解放軍報記者  任  旭  劉寶瑞  特約記者  鞠英杰  特約通訊員  韓知霖

“號手就位!”

口令聲傳入火箭軍某旅一級軍士長康平耳中。

聞令而動、腳步如風……30年、數千次“緊急就位”,作戰(zhàn)背景在變、作戰(zhàn)對手在變,康平的奮斗姿態(tài)始終未變。

“時刻等待黨和人民一聲令下!”康平和戰(zhàn)友們加速奔跑,用不懈奮斗踐行“東風快遞、使命必達”的錚錚誓言。

“作為手握國家戰(zhàn)略底牌的新時代火箭軍官兵,對黨忠誠的純度必須更高!”前不久,該旅結合自身使命任務,組織官兵深入學習貫徹中央軍委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康平在發(fā)言中提起了數年前的那次任務——

當時,他隨隊參加某重大演習任務。導彈蓄勢待發(fā),但天公不作美,突然狂風大作,電閃雷鳴,暴雨傾盆,發(fā)射條件惡劣程度極為罕見。

是繼續(xù)執(zhí)行發(fā)射任務,還是為了確保安全,另尋發(fā)射時機?

“導彈聽我話,我聽黨指揮。只有將絕對忠誠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不斷克服各種困難,練就克敵制勝本領?!爆F場指揮員科學研判后,果斷下達指令:“按原計劃執(zhí)行!”

烏云翻騰,導彈昂首??灯阶プr機,按下按鈕?!伴L劍”騰空而起,撕開重重雨霧刺破蒼穹,精準命中目標。

大國長劍,東風浩蕩。執(zhí)掌大國重器的該旅官兵,始終胸懷對黨絕對忠誠的堅定信念潛心礪劍,繪就九天之上的強軍彈道。

堅守不是躺平,奮斗才是奉獻

“戰(zhàn)斗警報!”

午夜,剛剛進入夢鄉(xiāng)的號手們被急促的哨音驚醒。所有人立即起床,迅速穿好防護服沖向戰(zhàn)位。

心跳在加速,呼吸在加快。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內,號手們的全身衣物很快被汗水浸透。

就寢前剛剛完成一場全流程模擬發(fā)射訓練,新的訓練又至。官兵無暇顧及此時是白天還是黑夜,對他們來說,時間概念只有兩個——打仗和準備打仗。

“快!快!快!”這是該旅官兵的共同感受——高強度訓練,快節(jié)奏導調。上一個特情剛處理完畢,下一個特情接踵而至……中士陳興岐入伍前性格靦腆內向,現在變得越來越干練,眼神里始終透著一股銳不可當的氣勢?!皶r間緊、任務重,練兵備戰(zhàn)的形勢不允許你有‘歇歇腳、慢慢來’的想法?!彼f。

“急!急!急!”這是該旅官兵的共同體會——無論何時,必須隨時做好拉動準備。接到對抗訓練的命令后,官兵打起背包就出發(fā),當天便抵達任務區(qū)域;執(zhí)行某型導彈發(fā)射任務,當月進場,當月完成發(fā)射……

回顧該旅歷史不難發(fā)現,加速奔跑、奮斗攻堅的特質,深深鐫刻在官兵基因之中——

新中國成立之初,面對籠罩頭頂的“核訛詐”,毛澤東同志說:“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秉h中央一聲令下,一批老兵隱姓埋名,一頭扎進戈壁灘,短短數年便打響了震驚世界的“爭氣彈”。

第一代號手張元慶,因為文化水平有限,曾差點被外國專家淘汰。對方說,他們不愿將先進技術教給一個“讀不懂”它的人。

自己手下的兵咋樣,張元慶的營長心知肚明。營長胸有成竹地和專家達成“15天之約”:半個月后,再來考核張元慶能否勝任。

15天后,張元慶精準默畫出包含所有線路和接點的測試線路圖,一字不差地背出全部操作口令,用時比規(guī)定時間還要快15分鐘。這名專家當即向張元慶豎起大拇指,并稱贊他為“英雄”。

守護新生不久的共和國,實現新中國導彈事業(yè)“零”的突破,第一代號手們以奮斗“起筆”。

如今,新時代火箭軍官兵接續(xù)奮斗的腳步更急更快——默畫線路圖、背誦操作口令是新兵要掌握的基本功,官兵瞄準現代戰(zhàn)爭,提出一個個疑問:測試程序能否進一步優(yōu)化?重復性操作可否刪減合并?耗時較長的靜態(tài)查看工作能否拆分……所有的疑問都指向一個目標:導彈發(fā)射準備過程要快些、再快些。

從指揮籌劃到通信保通再到支援保障,隨著“新時代奮斗觀”大討論深入開展,全旅上下區(qū)分不同類型崗位,深入查擺戰(zhàn)斗意志衰退、奮斗精神消減、擔當勁頭不足等問題,很多官兵意識到了自身的差距。

“堅守不是躺平,奮斗才是奉獻!”大山深處,陣管分隊官兵正在對陣地展開信息化升級改造。面對艱巨的施工任務,官兵不等不靠,夜以繼日研究新型設備原理、學習組裝調試方法,高標準完成各項任務,施工周期比原計劃縮短四分之一,為新質戰(zhàn)斗力生成打下堅實基礎。

“影響雷電強度的因素有很多,但云層中帶電粒子的數量是重要因素。每個戰(zhàn)位、每個流程都像是帶電粒子,只有人人、處處加速蓄能,才能在瞬間爆發(fā)撼天動地的雷霆?!币患壾娛块L陳留軍筆記本上的這段話,令記者印象深刻。“全流程訓練隨時打響,大家鉚在戰(zhàn)位連續(xù)作戰(zhàn)已成常態(tài)?!标惲糗娬f,對作戰(zhàn)的理解每深一層,制勝強敵的底氣就多一分。

弓滿弦張,一默如雷。

全密閉的環(huán)境加上超負荷的訓練,平時再外向的官兵也會漸漸變得有些沉默。然而,沉默的表象下,所有人都胸懷驚雷,隨時準備著“當那一天來臨時”按下點火鍵,釋放出“底牌彈”“硬氣彈”的萬鈞雷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奮斗,一段路有一段路的挑戰(zhàn)

“陣地遭精確‘打擊’,多名號手‘傷亡’。”

子夜,模擬對抗訓練激戰(zhàn)正酣,特情突至。在“減員”近三分之一的極端條件下,號手依然在規(guī)定時間內按下點火鍵。

這是該旅全面推行減員操作訓法帶來的可喜變化。

每名號手能同時勝任兩個甚至多個崗位,必須練就一專多能本領,這對官兵能力素質提出了不小的挑戰(zhàn)。但不到一年時間,該旅官兵便練就了減員不減戰(zhàn)斗力的硬功夫。

主動加壓、自找苦吃的決心緣何而來?

那年,該旅千里機動奔赴某地域與“藍軍”展開對抗訓練。官兵摩拳擦掌,想在訓練場上大顯身手。誰知,進駐陣地途中,骨干號手便遇襲“陣亡”。由于關鍵操作崗位沒有替補人選,該旅最終以失敗告終。

“如果把不同號位比作木桶的木板,整支部隊的戰(zhàn)斗力就取決于最短的那一塊。單獨看每一個操作崗位,都能找到軍齡10年以上的專業(yè)骨干,可到了真正的戰(zhàn)場上,敵人會讓你齊裝滿員迎戰(zhàn)嗎?”復盤中,該旅領導的話發(fā)人深思。

“剛剛推行減員操作訓法時,很多人提出,短時間內上手不熟悉的崗位很容易造成失誤,是不是可以慢慢來?!痹撀靡幻刹扛嬖V記者,當時,不少官兵存在畏難心理。

“等不起,慢不得!”該旅黨委一班人態(tài)度鮮明,“我們在進步,對手也沒停下。只有瞄準強敵奮勇爭先,才能勝券在握。”

他們用先輩的奮斗經歷鼓舞官兵——

那一年,部隊換裝新型導彈。為加速戰(zhàn)斗力生成,部隊選送骨干去兄弟單位見學,同時召集骨干加班加點編寫訓練教材。短短一年多時間,他們就探索出新裝備正規(guī)化訓練之路,培養(yǎng)出一大批技術骨干和訓練尖子。

那一年,部隊受領首次夜間發(fā)射任務后,官兵瞄準戰(zhàn)時火力機動、縮短發(fā)射流程等課題展開攻關。針對某型通信裝備體積大、攜帶難的問題,革新小組連續(xù)奮戰(zhàn),在各類場景下反復試驗,最終摸索出最佳通信保障方法。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奮斗?!蹦碃I安營長介紹說,重溫先輩們的奮斗故事,官兵都深受激勵,大家紛紛簽下責任狀:除了本職崗位,在半年內掌握一個新崗位的操作流程。

半年時間過去,旅隊“第二專業(yè)”理論比武考核傳出喜訊,該營官兵摘得桂冠。

欣喜之余,訓練器材設備不足的問題又浮現出來。隨著武器系統(tǒng)不斷升級換代,部分模擬器材設備已經難以滿足訓練需求。

“每個營輪流進駐陣地進行實裝操作。進不了真實的陣地,我們如何提高操作技能?”安營長說,為了練就同時勝任兩個甚至多個崗位的本領,官兵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發(fā)起新一輪沖鋒。

一次次設計論證、一遍遍推倒重來……經過官兵連續(xù)奮戰(zhàn),10余套模擬器材設備先后“出爐”。

記者在某專業(yè)模擬線路旁看到,管路和線路被設計成透明狀,產生的現象清晰可見,號手們依令檢查設備、測試儀器,不僅能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

“現在號手成長進步更快了!”談起今昔變化,一級軍士長焦鵬告訴記者,過去訓練條件有限,一些官兵學專業(yè)知識時,往往是先“死記硬背”,再逐步“開竅”;如今,一批批高學歷大學生士兵進入軍營,依托先進設備訓練,進步速度明顯加快。

一組數據可以見證這種變化——

一名新號手從初次走上操作崗位到熟練掌握操作技能的時間,較以往縮短了四分之一;

號手隊伍不斷涌現“多崗通”“系統(tǒng)通”,全旅具備多崗操作能力的號手超過百分之七十。

奮斗永無止境,需要堅持不懈

群山之上,烏云密布,閃電撕破夜空,雷聲震耳欲聾。

巖層之下,時間仿佛靜止,官兵絲毫感受不到外界的風云變幻。這已是某營進行密閉生存訓練的第7天。

完成當天的訓練課目,上等兵文世林用力摘下防護裝具,大口喘著粗氣。數小時的全防護操作,他感到臉上熱辣滾燙。連續(xù)多日的高強度訓練,不斷挑戰(zhàn)著他的生理和心理極限。

食物供給量只有平時的三分之一,空氣中氧氣含量遠低于正常水平……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下,他和戰(zhàn)友們還要精準操控大國長劍。文世林給這樣的訓練起了一個名字:“閉關修煉”。

“在這里,有時覺得時間過得很慢,有時又覺得時間在飛快流逝。”文世林說,“尤其在操作裝備的時候,如果我這里慢一小步,后邊的流程就可能慢一大步,必須分秒必爭?!?/p>

“經常有本領恐慌感。”三級軍士長陳萬領感到,這些年練兵備戰(zhàn)步伐加快,學習越深入,越能看到自身的差距不足。

翻開陳萬領的專業(yè)學習筆記本,記者注意到一個細節(jié),較早的筆記內容大多是線路和箭頭的組合,后來各類元器件的內部零件都被一一畫出,每個零件旁還密密麻麻記著各類字母、數字和公式。

“以前,只需背記原理圖中的各類信號走向就行。如今,必須熟知線路上的每個元器件,才能真正掌握裝備的工作原理?!?/p>

學習力連著戰(zhàn)斗力。理論公式枯燥,一個一個背;線路復雜密集,一條一條捋。一個信號放大器,陳萬領用了一個星期時間才徹底弄明白原理;某元器件構造復雜,他足足攻關了一個月才完全掌握。

“奮斗永無止境,需要堅持不懈。這樣學理論可能比以前慢一些,但有時候慢也是快?!辈稍L間隙,陳萬領說,“有一種毛竹,最初幾年里幾乎看不到變化,但幾年后能在短短幾個月內快速生長。前幾年看似默默無聞,實際上,它們在拼命向下扎根、吸收養(yǎng)分,為后面的快速生長積蓄能量?!?/p>

慢和快的辯證關系,折射著該旅官兵的奮斗觀。

回望這支部隊的歷史,我們還能找到許多厚積薄發(fā)的奮斗故事。

那一年,部隊移防搬遷,點位勘察、營區(qū)改造等任務繁重。官兵邊機動、邊建設、邊備戰(zhàn),轉戰(zhàn)上千公里,完成數十個課目的訓練任務,機動作戰(zhàn)和快速反應能力加速提升。

那一年,某新型裝備車的操作要領較以往變化大。是等著廠家?guī)煾祦斫?,還是克服困難先自學?官兵不等不靠,憑借之前打下的基礎,刻苦訓練、集智攻關,快速掌握了操作要領。

“唯有加速探索克敵制勝的招法,才能不辱使命。”作為我國戰(zhàn)略威懾的核心力量、大國地位的戰(zhàn)略支撐、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石,該旅官兵深知責任重大,始終以實際行動踐行對黨和人民的赤膽忠誠。近年來,他們多次在各級組織的比武中折桂。

一場演練即將打響,鋼鐵巨龍魚貫而出。車隊經過營區(qū)門口時,一面墻壁上的12個紅色大字赫然入目:“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边@是無聲的奮斗誓言,這是沉默的萬鈞雷霆,這是護佑神州的浩蕩東風!

請掃描二維碼 瀏覽更多內容

“東風第一旅”:創(chuàng)新攻堅 鑄就大國重器

火箭軍“東風第一旅”是我國第一支地地戰(zhàn)略導彈部隊。組建以來,官兵們矢志不渝聽黨話、跟黨走,多次圓滿完成重大發(fā)射任務。在強軍興軍新征程上,官兵們不斷創(chuàng)新訓練考評模式,深挖武器性能和戰(zhàn)法運用邊界,優(yōu)化作戰(zhàn)流程,推動部隊轉型發(fā)展。

先鋒的躍升

——來自武警第二機動總隊某支隊的觀察報告

■解放軍報記者  安普忠  錢宗陽  特約記者  王玉山  賈科林

防化分隊官兵進行毒劑偵檢訓練。(資料圖片)蔡子夢攝

夏日清晨,陣陣馬達轟鳴聲打破寧靜。

輪渡碼頭訓練場,起重機將一臺臺運兵車迅速吊裝至船艙;

鐵路裝載訓練場,一輛輛挖掘機、推土機在引導員指揮下,平穩(wěn)駛上平板車;

汽車駕駛訓練場,運輸車輛在坑坑洼洼的道路上快速前進,掀起陣陣煙塵……

“支隊即將開展調整組建后首次遠程跨區(qū)投送演練,這是支隊所屬‘渡海先鋒營’官兵正在進行多平臺驗證性裝載訓練?!蔽渚诙C動總隊某支隊領導介紹,這次演練是對支隊轉型成果的一次集中檢驗。

首次,意味著陌生——陌生的地域、陌生的任務、陌生的環(huán)境、陌生的對手,以及無法預知的突發(fā)情況。

“先鋒就是要一馬當先,敢闖別人沒有闖過的地域,敢走別人沒有走過的道路,勇敢走出自己熟悉的‘舒適區(qū)’?!敝ш牴俦讱馐愕卣f。

1950年3月,該支隊前身部隊乘木船強渡瓊州海峽,率先撕開國民黨軍隊的“伯陵防線”,為解放海南島立下赫赫戰(zhàn)功,被授予“渡海先鋒營”榮譽稱號。

一路南征北戰(zhàn),這支隊伍在黨的旗幟指引下,疾行在奮斗路上,不斷迎接新挑戰(zhàn)、攻克新難關。如今,奮進新征程,他們依然是黨旗所指、沖鋒所向的急先鋒。

不懈奮斗,才能讓天塹變通途

雨夜,某大隊二級上士卞雪坤正在操作壓路機進行作業(yè)。四周一片漆黑,只有激光反射器發(fā)出的微弱指示線條作參照。

撥動擋桿、穩(wěn)控油門、啟動震動器……卞雪坤沉著冷靜,不斷調整滾輪的振幅和頻率,始終將誤差控制在規(guī)定范圍內。

在暗夜中近乎“盲操”的作業(yè),是對駕駛員技術水平的極大考驗。讓記者深感意外的是,這名技藝精湛的軍士,轉型前竟是一名從未操作過大型機械設備的步兵。

“調整改革中,部隊從中原腹地千里移防到這里,我也轉崗成為工兵。第一次看到這臺20多噸重的龐然大物時,我連車門怎么開、油門和剎車在哪兒都不知道……”這些天,在圍繞學習貫徹中央軍委政治工作會議精神組織的討論交流中,卞雪坤向戰(zhàn)友分享了自己在支隊調整轉型中的奮斗故事。

回想起當初的手足無措,卞雪坤感慨地說:“轉型,意味著過去辛辛苦苦奮斗取得的成績、積累的經驗,都要‘一鍵歸零’,再次做回‘小學生’?!?/p>

能否轉型成功?那段時間,一個巨大的疑問,縈繞在卞雪坤心間。

“習主席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堅持身教勝于言教。對此我深有體會?!北逖├ふf,“黨員骨干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樣子。越是任務艱巨,越要挺身而出?!?/p>

轉型伊始,支隊黨委一班人專門帶著大家重溫“渡海先鋒營”的光榮戰(zhàn)史。那是現代戰(zhàn)爭史上的一個奇跡——

波飛浪卷的瓊州海峽,最窄處也有近20公里寬。在部隊只有木船的情況下,如何越過這道天塹?“當年,先輩們一路從東北平原打到雷州半島,硬是將‘陸上猛虎’練成‘海上蛟龍’,最終率先登島?!?/p>

“70多年前,先輩們要越過的是波濤洶涌的海峽。今天,我們必須跨過的是轉型這道關?!蹦岸珊O蠕h”戰(zhàn)旗,支隊官兵鼓起奮進的勇氣。

勝利是拼出來、干出來的,也是干部骨干用好作風帶出來的——

動力舟橋專業(yè),干部骨干帶著戰(zhàn)士迎著風浪訓練,最終人人練出過硬本領。

工程機械專業(yè),干部骨干帶頭攻堅克難,一邊“啃”說明書,一邊先行先試,最終帶領大家練就“如臂使指”的硬功夫。

筑城偽裝專業(yè),干部骨干白天參加訓練,晚上進行圖上作業(yè)、復盤總結,最終帶領大家在總隊專業(yè)考核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

……

“假如明天就打仗!”這是某大隊孫大隊長寫在筆記本扉頁上的警示語,一個大大的感嘆號,折射出他心中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對一線指揮員來說,轉型的跨度更大,但不轉不行,轉慢了也不行?!?/p>

一次訓練動員,孫大隊長話語鏗鏘:“我怎么干,大家就怎么干;我跑多快,大家就跟著我跑多快。轉型這道關,我跟大家一起跨過去!”

越己者,恒越。調整轉型以來,該支隊多次圓滿完成重大演訓任務,先后有100余人獲得技能等級證書,20余人次在練兵比武中創(chuàng)破總隊訓練紀錄。

“新時代是奮斗出來的,新征程更需要我們接續(xù)奮斗!”前不久,該支隊制訂了《專業(yè)跨越發(fā)展規(guī)劃》,在轉型“合格”的基礎上,詳細列出了再上新臺階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學習貫徹中央軍委政治工作會議精神的成效,最終要靠部隊戰(zhàn)斗力建設實效來檢驗?!痹撝ш狀I導說,如期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迫在眉睫,使命艱巨、任重道遠,領導干部必須帶頭提振干事創(chuàng)業(yè)精神狀態(tài),始終保持當先鋒、打頭陣的精氣神,以過硬作風和形象感召帶動部隊攻堅向前。

精益求精,軍人的奮斗永無止境

排爆訓練場上,這一幕讓人凝神屏息——

一枚未爆彈掉落在斜坡上,引爆支架不易安裝。大風一吹,未爆彈隨時可能滑落并意外爆炸。

緊急關頭,排爆手喇萬良果斷決定:先點燃導火索,再放置引爆支架和誘爆炸藥,最大限度縮短從安裝到引爆的時間,減少引爆支架受到的外力影響。

喇萬良一手端著引爆支架,一手拿著燃燒的導火索,慢慢靠近斜坡,平穩(wěn)放置引爆支架和誘爆炸藥……

“轟!”喇萬良剛撤至安全區(qū)域,未爆彈被成功引爆。

在該支隊采訪,記者發(fā)現官兵身上有一種鮮明特質:精益求精、練到極致,靠過硬本領直面危險考驗。

3年前,習主席視察武警第二機動總隊時,來到訓練場,依次察看反爆炸器材操作使用、防化偵察洗消、工程機械應用作業(yè)、橋梁架設等專業(yè)訓練,詳細了解有關情況?;叵肫鹉莻€光榮時刻,喇萬良記憶猶新:“習主席一邊稱贊我們,一邊拍了拍我身上穿的防爆服,還和藹可親地問我怕不怕,我堅定回答‘不怕’?!?/p>

“一定要從嚴訓練,藝高人膽大,把排爆技術訓練得精益求精。”牢記習主席的勉勵囑托,喇萬良和戰(zhàn)友們刻苦鉆研排爆技術,力爭摸透各種爆炸物的“脾氣”。

“學習貫徹中央軍委政治工作會議精神,關鍵是要把習主席的勉勵囑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轉化為精武強能、矢志打贏的實際行動?!崩f良感慨地說,“增強思想改造的自覺性和徹底性,要立牢以實際成效檢驗學習成果的導向。只有進一步整齊思想、整齊步伐,走上訓練場才能自覺做到精益求精?!?/p>

“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同樣時間內,只有加大訓練難度、強度、險度,才能把技能練得更過硬!”喇萬良對記者說。

奮斗,凝結在千萬次磨礪中,凝結在該支隊官兵對精益求精的執(zhí)著追求中。

精在速度——江面上,一座重型機械化橋飛跨兩岸,架設用時再次縮短。為了“再快一點”,架設流程被官兵反復優(yōu)化。

精在細微——挖掘機開汽水瓶蓋,裝載機穿針引線,推土機分層堆磚……官兵靈活操作一臺臺大型機械。

“就像考試一樣,從60分提高到70分或許容易,但要從90分提高到100分,難度系數就大不一樣?!痹撝ш狀I導說,“戰(zhàn)場上差之毫厘就可能打敗仗。訓練滿足于差不多,上了戰(zhàn)場是要吃大虧的!”

30多攝氏度的訓練場上,穿著厚厚防護服的防化偵察班戰(zhàn)士們,正在細致偵檢模擬毒劑。訓練結束,防化偵察班班長譚維遠脫下防護服,只見他滿臉通紅,豆大的汗珠從黝黑的臉龐不停滾落,作訓服早已被汗水浸透。譚維遠說:“奮斗聽起來很宏大,其實就濃縮在訓練時流淌的每一滴汗水中?!?/p>

精益求精,就是要不斷超越自我,打破能力“天花板”。這些天,譚維遠和戰(zhàn)友們專攻精練了多種毒劑的偵檢和洗消方法。這些年,經過不斷刻苦訓練,譚維遠已掌握上百種毒劑的偵檢和洗消方法。“奮斗永無止境,任何時候都不能停下奮進的腳步。”他堅定地說。

軍人的奮斗,歸根結底為打贏

“盡管有心理準備,但任務難度還是遠超我們想象!”前不久,該支隊組織了一場“新時代奮斗觀”大討論,某中隊干部王巖結合親身經歷向戰(zhàn)友們分享感悟。

去年,王巖受命帶領中隊官兵執(zhí)行某任務,由于現場情況復雜,任務完成得異常艱難。

“軍人的奮斗,歸根結底為打贏?!睔w隊后,王巖第一時間把骨干召集到一起,召開“諸葛亮會”檢討反思:“我們離能打仗、打勝仗究竟還有多遠?”

“檢討反思,讓大家產生了強烈的本領恐慌。”王巖深有感觸地說,學習貫徹中央軍委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必須牢固立起備戰(zhàn)打仗指揮棒,把學習會議精神煥發(fā)出的政治熱情,切實轉化為練兵備戰(zhàn)的實際行動。

戰(zhàn)場需要什么就苦練什么,打贏缺少什么就鉆研什么。這段時間,該支隊大力開展研究戰(zhàn)場、研究戰(zhàn)術、研究戰(zhàn)法活動,掀起人人研究戰(zhàn)爭、個個琢磨打仗的熱潮。

走進該支隊禮堂,一場別開生面的“我們如何走進戰(zhàn)場”群眾性討論活動正在進行。

“大家都來說一說,其他戰(zhàn)友的專業(yè)崗位,在戰(zhàn)場上有多重要?”不談自己,先談別人,這樣的討論讓記者頗感新奇。

該支隊領導道出組織這場活動的初衷:“戰(zhàn)場環(huán)境復雜,每個專業(yè)都不可能單打獨斗。要打勝仗,眼里不能只看到‘我’,而要看到‘我們’?!?/p>

從單兵過硬,到班組過硬、分隊過硬,再到密切協(xié)同、整體過硬,官兵對未來作戰(zhàn)的認知逐漸深化。

“前方疑似‘染毒地帶’,防化洗消組前出處置!”該支隊綜合訓練場上,記者觀摩了一場實戰(zhàn)化訓練。

這場訓練不僅構設了彈坑、溝渠、沼澤等多種障礙,還設置了遭遇“染毒地帶”、無人機偵察等多種特情。訓練中,工兵、防化、偽裝等多專業(yè)官兵密切協(xié)同,快速開辟通路。

學習貫徹中央軍委政治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激發(fā)了支隊官兵向戰(zhàn)為戰(zhàn)、攻堅克難的斗志熱情。

一次,防化洗消教練員楊斌在訓練中發(fā)現,洗消車上坡時,前置噴灑裝置洗消效率較低。楊斌隨即帶領攻關小組展開技術革新,通過改造洗消車管路配置等方式,成功解決這一難題。

“如果逐級反饋,等著廠家改進升級,周期可能會很長?!睏畋笳f,“事關戰(zhàn)斗力建設的事,一刻也等不得。今天訓練場上多解決一個問題,明天戰(zhàn)場上就多一分勝算!”

新域新質,軍人奮斗的新戰(zhàn)場

無人機穿越窗戶,飛進目標建筑,逐屋搜索爆炸物。

根據無人機發(fā)回的定位和畫面,喇萬良操控排爆機器人通過獨木橋,爬上臺階,繞過狹小過道,抵近爆炸物。隨后,他小心翼翼地操控機械臂,將爆炸物穩(wěn)穩(wěn)抓起……

“無人機、排爆機器人的列裝,給排爆作業(yè)帶來全新變化,讓我們如虎添翼!”談起無人化排爆方式,喇萬良贊不絕口。

“過去,排爆手只能依靠自己的眼睛和雙手開展作業(yè)。如今,機器人代替我們前出,排爆效率和安全性顯著提升?!敝钢疟瑱C器人控制顯示器上的復雜參數和多個按鈕,喇萬良感慨地說,“新裝備雖然列裝了,但新質戰(zhàn)斗力不會自動生成。新裝備科技水平越高,對官兵能力素質要求也越高,越需要我們努力奮斗?!?/p>

“提振干事創(chuàng)業(yè)精神狀態(tài)”,是習主席對新征程上深入推進政治建軍提出的一個方面重點工作。如何以“響鈴交卷”的緊迫感壓實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責任感,成為該支隊官兵這段時間思考最多的問題。

“渡海先鋒營”的一張黑白老照片,讓喇萬良深感震撼——

“你看,先輩們把汽車發(fā)動機改裝到木船上,巧妙解決了木船動力問題,為部隊快速渡過海峽創(chuàng)造了條件。那個年代,先輩們雖然用著落后的裝備,卻始終澎湃著創(chuàng)新的熱情、奮斗的激情,什么困難都難不倒他們。”

“新質戰(zhàn)斗力是未來戰(zhàn)爭的制勝之鑰?!崩f良說,軍人必須時刻保持銳意向前、開新圖強的斗志和勇氣。

談起訓練變化,喇萬良打開了話匣子:以往訓練中,戰(zhàn)友們用自己雙手做到的,現在都要嘗試用機器人替代,操作機械臂夾取雞蛋控制精度、夾取重物控制重心;自己腳步能到達的地方,也要嘗試用機器人到達……大家都有一個共識:能用新裝備新技術解決的問題,決不能再用老方法。

“有人覺得老方法更可靠,很多事情用老方法也能辦到,學習掌握新裝備不僅費時費力,而且可靠性穩(wěn)定性還要打問號。”該支隊領導感觸頗深,“槍炮能夠消滅的敵人,弓箭或許也能夠殺死。但長遠看,弓箭最終會被槍炮取代。如果一味依賴熟悉的方法,只愿意在自己熟悉的地方原地踏步,終會被對手遠遠甩開!”

勇敢邁向新域新質,哪怕在起步時步履蹣跚,也好過在原地打轉。

在該支隊裝備操作教學現場,記者看到,“00后”大學生士兵雷林杰一邊操控機器人,一邊向戰(zhàn)友們分享自己的學習研究成果。

盡管入伍時間不長,但專業(yè)知識過硬的雷林杰已經是一名組訓教員。現場聽他授課的,不僅有班長骨干,還有支隊領導。

“什么是基礎?過去,‘米秒環(huán)’是基礎;現在,這些高科技裝備的基本操作是基礎。以‘打基礎’的心態(tài)虛心請教、加速學習,也是軍人該有的奮斗狀態(tài)?!币幻刹空f。

時代車輪滾滾向前。一名優(yōu)秀的軍人,既要銜枚疾走甩開對手,更要大步流星超越昨天的自己。

向著新域新質發(fā)起沖鋒,該支隊官兵眼前是更加廣闊的天地:機器人攜帶的毒劑檢驗艙,如果和無人機結合,其戰(zhàn)場機動性、適應性會不會更強?無人機高空輔助偵察,能否為工程作業(yè)提供更及時更精準的信息……一個個奇思妙想的背后,是官兵對戰(zhàn)斗力建設的深遠思考。

看著訓練場上熱火朝天的場景,該支隊領導堅定地告訴記者:“奮斗不息,我們永遠要做沖在最前面的急先鋒!”

請點擊二維碼,瀏覽更多內容

武警第二機動總隊某支隊:加速鍛造現代化工兵防化力量

武警第二機動總隊某支隊的前身是有著赫赫戰(zhàn)功的英雄部隊,七十多年前,在解放海南島戰(zhàn)役中,這支部隊創(chuàng)造了用木船打敗軍艦的海戰(zhàn)奇跡,被授予“渡海先鋒營”榮譽稱號。如今,歷經多次體制編制改革,這支部隊已成為一支專業(yè)工兵防化力量。進入新時代,支隊官兵始終牢記統(tǒng)帥囑托,傳承紅色基因,聚焦使命任務,狠抓練兵備戰(zhàn),推動部隊現代化水平和實戰(zhàn)能力加速提升。

加速的挺進

——來自西藏軍區(qū)某火箭炮營的觀察報告

■解放軍報記者  張磊峰  馬嘉隆  楊曉霖

高原黎明,雨水淅瀝。轟鳴的戰(zhàn)車沖破雨幕,快速占領陣地。

“陣地展開!”西藏軍區(qū)某旅某火箭炮營官兵迅速“拉弓引箭”,數枚火箭彈昂首待發(fā)。

“點火!”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火箭彈呼嘯而出。實時傳回的畫面顯示,遠距離目標被精準摧毀。

面對喜人成績,該營劉營長卻一臉嚴肅:“我們的速度還可以再快些!”他疾步走進“中軍帳”,從彈藥準備、技術檢查、占領陣地等方面逐項細摳,帶領骨干認真復盤。

“戰(zhàn)爭進入‘讀秒’時代,速度快一秒就離打贏近一步?!眲I長的話里,總是帶著濃濃的硝煙味,“身處高原山地,我們始終追求的,是將極端環(huán)境的影響降到最低,不斷挑戰(zhàn)極限?!?/p>

70多年前,該營前身部隊作為十八軍一部,隨隊千里挺進西藏高原;70多年來,一代代官兵攻堅克難,在雪域邊關屢開先河,創(chuàng)下高原訓練多個“首次”“第一”;進入新時代,官兵接續(xù)奮斗,接連展開轉型重組、換裝重塑,大膽探索新型作戰(zhàn)力量建設和運用模式,不斷推動戰(zhàn)斗力建設邁上新臺階。

挺立高原,心向打贏?!笆冀K敢打必勝、始終團結奮斗、始終人才輩出、始終純潔光榮、始終法紀嚴明……”該營官兵認真學習貫徹中央軍委政治工作會議精神,聚焦打好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攻堅戰(zhàn),在行進間整隊看齊,在闖關中加速奔跑,在世界屋脊高揚奮斗旗幟。

先輩的精神,就是我們沖鋒的動力

“炮彈呼嘯,空天巡邏,彈道飛揚燃起忠誠烈火……”前不久,新兵下連為軍營注入一股新鮮血液。新兵們學唱的第一首歌,就是旅歌《忠誠烈火》。教唱歌曲時,老班長們每教一句,都會為新戰(zhàn)友講述歌詞背后的風雨征程、輝煌戰(zhàn)史,讓他們懂得新時代高原炮兵的使命傳承。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眲I長介紹,作為老西藏精神傳人,他們注重在“新時代奮斗觀”大討論中講述革命先輩的奮斗歷程,分享逢山開路的奮斗故事,引導官兵在精神洗禮中不斷砥礪奮斗初心、凝聚意志力量。

“‘一切聽從黨安排!’70多年前,一聲令下,十八軍將士從天府之國挺進雪域高原,先輩們在黨的指引下用生命踐行使命……”老班長話語鏗鏘,直抵心靈。

“走過風和雨,歷經血與火。”高唱著旅歌,那段崢嶸歲月在新兵韓陸軍眼前鋪陳開來。討論中,他直抒胸臆:“我一定要不懈奮斗,傳承‘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zhàn)斗、特別能忍耐、特別能團結、特別能奉獻’的老西藏精神,無愧于十八軍傳人的榮光!”

部隊調整改革后,該營由多家單位合編而成。新的編制、新的面孔,讓他們經歷了種種陣痛——不同的工作習慣,不同的訓練標準,步調不齊了;“你們”“我們”“他們”,官兵在平時相處中,下意識按原單位區(qū)分彼此,關系疏遠了;本應“多人一桿槍”密切配合,結果“你扣你的扳機,我開我的保險”,訓練節(jié)奏被打亂了……

如何加速合心合力、攥指成拳?面對這一亟待解決的現實難題,營黨委打出一套“組合拳”——

深入尋根,凝聚力量。他們以史凝心,挖掘高原“火力鐵拳”的精神密碼,組織官兵開展同學旅史、共唱旅歌活動,從旅史營史的輝煌征程中探尋信仰錨點,用老西藏精神將大家擰成一股繩。

立起標準,構建“磁場”。他們以戰(zhàn)聚魂,不斷樹牢戰(zhàn)斗力這個唯一的根本的標準,在晉職晉銜、評功評獎時優(yōu)先考慮戰(zhàn)備訓練成績突出的官兵,營造奮勇爭先的“能量場”,激勵一批訓練尖子脫穎而出。

抓在平常,重在經常。他們以行促合,依法從嚴從實抓作風、抓教育、抓養(yǎng)成、抓規(guī)范,常態(tài)組織戰(zhàn)備拉動,請身邊戰(zhàn)友結合家鄉(xiāng)變化、自身經歷講教育微課,堅持每天點名集合叫響戰(zhàn)斗口號,培塑建設過硬集體的使命感、責任感、榮譽感。

隨著一系列舉措實施,官兵逐漸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肩并肩奮進沖鋒。

一次,干部旦增曲扎所在連擔負某型火箭炮試驗任務,各級高度關注?!皶r間緊、任務重、壓力大,全連官兵神經緊繃,生怕失誤?!弊尩┰銮鷽]有想到的是,得知他們受領該項任務,其他連隊優(yōu)秀炮長主動上門分享經驗,技術維護室的戰(zhàn)友也積極嵌入編組,提供伴隨技術保障。

在大家的合力協(xié)助下,該連最終取得“首發(fā)命中、發(fā)發(fā)命中”好成績?!斑@份成績不只屬于我們連隊,更屬于全營官兵?!钡┰銮锌卣f。

如今,各類演訓、試驗壓茬推進,每一次任務,都是對該營官兵合心合力的加速錘煉。來自五湖四海的戰(zhàn)友,一起在積雪過膝的盤山路搬運給養(yǎng),一起在寒風呼嘯的深夜里保養(yǎng)裝備,一起在遮天蔽日的黃沙里開設陣地……在一次次砥礪前行中,該營官兵凝聚起共同的價值追求,書寫出屬于自己的時代新篇——

一心求勝,“第二”就是失敗。以往,全旅組織建制連3000米跑比武,該營某連幾乎穩(wěn)拿第一。一次,該連一名新兵由于體力不支,拖了連隊后腿,最終與第一失之交臂。比武結束后,該連干部說:“傳承老西藏精神,不能為失敗找任何理由?!贝撕螅B人人憋著一口氣,每次體能訓練,大家都會自我加壓。最終,他們不僅在考核中再次奪回冠軍,還刷新了紀錄。

珍視榮譽,全力沖鋒?!跋容叺木?,就是我們沖鋒的動力。”該營女子戰(zhàn)炮班成立9年來,榮立集體二等功1次、集體三等功4次,并被表彰為全國三八紅旗集體。在采訪中,大家談得最多的不是往日的榮光,而是傳承先輩精神、爭取新的榮譽:“成績屬于過去,現在最重要的是沉下心苦練本領?!毙卵b備列裝后,她們鉚在戰(zhàn)位苦學精練,迅速形成戰(zhàn)斗力。

擰緊發(fā)條,弘揚傳統(tǒng)。幾年前,某班班長羅亞寧帶領班組轉戰(zhàn)雪山戈壁,出色完成實彈射擊任務。然而,年終總結時,羅亞寧主動查找自身不足、反思差距,表示不參與評功評獎。很多人感到不解,他卻很坦然:“十八軍傳人最講黨性。我深知榮譽容不得半點瑕疵,現在的我與先進標準還有差距?!绷_亞寧的回答讓官兵深受觸動,大家紛紛自查自糾,在檢視剖析中提純作風。第二年,憑借過硬成績,羅亞寧全票通過民主測評,榮立三等功。

該營開展實彈射擊訓練。(資料圖片)吳浩然攝

為了不負使命,人人拼命向前沖

戈壁深處,晨曦微露,一場實彈射擊訓練拉開帷幕。發(fā)射車內,上等兵李欣洋坐在一炮手位置上。此前,這個戰(zhàn)位一般由經驗豐富的軍士擔任。彈道解算、裝定參數、打擊目標……李欣洋一連串流暢的操作后,火箭炮成功命中移動靶標。

一名義務兵的拔節(jié)生長,折射出一支部隊向戰(zhàn)疾馳的速度。

在該營,官兵有一個不成文的約定:各課目訓練成績,70分是合格,90分是良好,超出大綱規(guī)定滿分成績的10%才算優(yōu)秀。

初到高原,艱苦的環(huán)境、枯燥的訓練生活,曾讓李欣洋一度想“躺平”。然而,每次走上訓練場,看到身邊戰(zhàn)友都在向更高標準發(fā)起挑戰(zhàn),他漸漸改變態(tài)度:“這里就像一個正能量磁場,身處其中,不知不覺就會振奮起來!”

一次彈道解算訓練,李欣洋成績名列同年兵之首。為此,班長專門為他舉行了一場簡短的慶功儀式。

這場儀式如同動員催征。隨后的訓練中,李欣洋更加努力研究裝備原理構造、背記操作流程,最終刷新訓練紀錄,被確定為一炮手人選。

“在我們這支英雄部隊,人人都在拼命向前沖!”回憶成長經歷,李欣洋坦言,是營隊的環(huán)境成就了自己。

人人拼命向前沖,是這支部隊的鮮明特色。

當年進藏途中,在通過海拔5000多米的雀兒山埡口時,許多十八軍官兵出現嚴重的高原反應。但大家叫響“拼命向前”的口號,頂風冒雪、戰(zhàn)天斗地,用頑強拼搏精神克服了惡劣自然環(huán)境帶來的挑戰(zhàn)。

人人拼命向前沖,昔日如此,今日更如此。

某班炮長楊成富曾自嘲是個“大老粗”——平時寧可跑5公里武裝越野,也不愿坐下看書。

前些年,連隊列裝某型新裝備,楊成富受命轉崗。改裝訓練中,數萬字的說明書、密密麻麻的原理圖、上千組技戰(zhàn)術數據……接踵而至的新挑戰(zhàn),讓楊成富感到力不從心。

然而,上級要求連隊盡快形成全員全裝實彈射擊能力。誓師大會上,楊成富擲地有聲立下軍令狀:“哪怕不睡覺,也要完成任務!”

那段時間,他一有時間就捧著教材反復學習、潛心研究。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上級規(guī)定的時間內,楊成富以全優(yōu)成績通過炮長崗位考核。

從任務倒逼到使命催征,經此一役,楊成富養(yǎng)成了自主學習的習慣。這些年來,他主動走出“舒適區(qū)”,帶頭參加專攻精練,先后取得裝填、駕駛等多崗位職業(yè)資格證書,成為全旅聞名的全能精兵。

連隊組織“新時代奮斗觀”大討論,楊成富有感而發(fā):“裝備之變,不僅是口徑、威力、射程的變化,更是思想、知識、能力的全新塑造。想要決勝未來戰(zhàn)場,就必須不斷挑戰(zhàn)自我,全力沖鋒!”

一名戰(zhàn)士的肺腑之言,訴說著該營官兵的共同心聲。

采訪期間,記者發(fā)現一種現象:從連隊學習室到營連主官房間,從訓練專修室到技術維護室,燈光常常亮到凌晨才熄滅。

“面對上級‘邊改裝、邊訓練、邊執(zhí)行任務’的要求,人人把一天當作兩天用。”劉營長告訴記者,單位換裝后,營里提升了夜訓強度,對接裝備廠家開展針對性強訓。面對高強度訓練,官兵沒有一個人發(fā)牢騷,很多人還主動申請在休息時間到車炮場加練。

該營一級上士潘遠向,曾多次在旅軍事體育運動會上奪冠。作為一名老兵,他每周雷打不動完成一個10公里長跑加練。問及原因,他直言:“戍守高原對身體條件要求更高,我們前面還有更高的山峰要攀登,不能讓體能走下坡路?!?/p>

日常小比武中,潘遠向經常向戰(zhàn)友發(fā)起挑戰(zhàn):“比一比,看誰的裝備操作用時更短?!庇浾卟稍L期間,潘遠向所在班某課目訓練紀錄再度被刷新。

攀登更高的山峰,是該營官兵共同的追求。

該營有一張訓練龍虎榜,頻繁變動的照片,印證著官兵不斷挑戰(zhàn)自我、挑戰(zhàn)極限的沖鋒:全旅“練兵備戰(zhàn)十大標兵”,該營占了3個名額;近3年參加各級各類比武競賽,官兵先后84次摘金奪銀;歷次建制營考核,該營幾乎未讓冠軍旁落……

與這張龍虎榜遙相呼應的,是軍史長廊展陳的光輝戰(zhàn)史。在學習貫徹中央軍委政治工作會議精神“理論微課堂”上,潘遠向深有感觸地說:“每次從軍史長廊那頭,走向龍虎榜這頭,心中總會升騰起一股舍我其誰的使命感。作為十八軍傳人,我們只有努力奔跑,才能不辱前輩榮光,不負時代重任。”

登頂“高山”沒有捷徑可走,唯有苦學、精研、細練

高原陣地上,一場復盤檢討會正在進行。

剛剛結束的實彈射擊訓練,該營精準命中目標,官兵立即展開復盤。某連連長說:“目標毀傷效果還不夠好,我們在打擊位置選擇上是否有改進的空間?”

“目標的力學結構”“火力測算的邊界效應”……一個個專業(yè)名詞,從官兵口中冒出,電子白板上很快寫滿了一連串復雜的數學公式,從普通戰(zhàn)士到干部骨干,大家就如何提高毀傷效果提出建議。

按照復盤檢討會上形成的火力打擊方案,次日該營再次組織實彈射擊訓練,效果立竿見影:有效毀傷目標建筑物的彈藥消耗量,比此前明顯減少。

“首戰(zhàn)用我,必須一招制敵、一舉奪控。”走下陣地,該營干部廖德強喜上眉梢,“登頂轉型建設的‘高山’沒有捷徑可走,唯有苦學、精研、細練,持續(xù)向戰(zhàn)而行。”

挺進!挺進!“困難面前有我們,我們面前無困難”——

營隊換裝之初,不要說“登頂”,很多官兵甚至一度找不到“上山的路”。以火炮技術檢查為例,其涉及7大類、數十項技術指標,完成整套流程需要百余個技術動作。新裝備列裝之初,全營沒有一人能夠完成整套流程。

開局啟新,往往意味著“篳路藍縷,以啟山林”。面對挑戰(zhàn),技師尹志寒沒有抱怨觀望,而是加緊攻堅沖鋒。他連續(xù)多日吃住在車炮場,一邊反復摸索,一邊聯(lián)系廠家學習請教,最終啃下了這塊“硬骨頭”。隨后,他梳理總結經驗,編寫操作流程教案,幫助戰(zhàn)友掌握裝備知識,成為新專業(yè)的“拓荒者”。

“十八軍前輩挺進高原,一路翻越二郎山、折多山、雀兒山等10多座大山,橫跨岷江、大渡河、金沙江等眾多江河,若沒有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勇氣,談何讓高原天塹變通途?”回憶換裝之初的那段經歷,尹志寒用頗有詩意的語言作比:“轉型之路同樣如此,只要一步一步走下去,輕舟總能闖過萬重山?!?/p>

挺進!挺進!“打仗需要什么,我們就研究什么”——

記者采訪期間,恰巧遇到訓練中一門火炮發(fā)生故障。液壓技師、二級上士龍遠生按照故障處置流程快速檢修,很快將故障排除。

“得益于營里‘發(fā)明創(chuàng)新、你追我趕’的濃厚氛圍,我們排除故障的能力顯著提升。”龍遠生介紹,為使炮長和技師快速提升檢修能力,營里專門組織編寫了火炮修理手冊,將常見故障問題處置流程制作成示意圖,官兵一看就懂、照著能做,基本實現了僅依靠該營本級力量就能解決大多數裝備故障的目標。

“在挺進西藏的過程中,十八軍前輩充分發(fā)揮聰明才智,針對高原環(huán)境特點發(fā)明創(chuàng)造了高原風槍、野戰(zhàn)暖爐等器材,破解了很多難題?!眲I長告訴記者,在轉型重塑征程中,他們繼承發(fā)揚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精神,分批次組織技術骨干前往院校、廠家跟學培訓,采取“揭榜掛帥”的方式,組織官兵鉆研戰(zhàn)法、革新器材,最大限度發(fā)揮新裝備技戰(zhàn)術性能。近年來,由該營官兵自行研發(fā)的電子裝備偽裝網、快速檢修工具箱等器材先后亮相演訓場,被上級推廣應用。

挺進!挺進!“思考愈深入,行動愈有力”——

雪域高原,一場某新彈種試射任務正在進行。火炮怒吼,落彈區(qū)傳來好消息:彈著點分布符合實戰(zhàn)要求。

然而,該營官兵并未滿足。談及緣由,劉營長說:“當年,十八軍前輩曾創(chuàng)下不少戰(zhàn)史奇跡。前輩們創(chuàng)造的榮光,需要我們續(xù)寫。”很快,一場新彈種試訓攻關在該營展開。

向戰(zhàn)為戰(zhàn),該營官兵一次次“挑戰(zhàn)不可能”。這些年,該營成立研戰(zhàn)室,定期組織官兵學習前沿軍事知識、進行交流討論,演訓場上掀起陣陣“頭腦風暴”。

雪山無言,彈道有痕。換裝幾年來,該營在各類演訓中取得“17個首次”“6個突破”和“9項試驗性成果”;全營官兵先后撰寫火力運輸、戰(zhàn)法創(chuàng)新、目標毀傷等作戰(zhàn)問題研究文章數百篇。

挺進!挺進!

完成新彈種試射任務,天色漸暗。吃過晚飯,官兵們匆匆走向訓練場。

與時間賽跑,駕戰(zhàn)車沖鋒。夜色中,一個個身影步履匆匆。這支新域新質作戰(zhàn)力量,正以拼搏奮進的姿態(tài),迎接又一個黎明的到來。

  點擊二維碼進入專題    瀏覽更多內容

西藏軍區(qū)某旅火箭炮營:賡續(xù)“老西藏精神” 奮力改革轉型

“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忍耐、特別能戰(zhàn)斗、特別能創(chuàng)業(yè)、特別能奉獻”的“老西藏精神”,是一代代駐藏官兵和西藏各族群眾用生命和鮮血鑄成的寶貴精神財富。西藏軍區(qū)某旅火箭炮營官兵作為十八軍的傳人, 堅持把“老西藏精神”作為扎根雪域創(chuàng)偉業(yè)的精神支柱,積極探索新質戰(zhàn)斗力建設特點規(guī)律,全力練兵備戰(zhàn)、加速改革轉型,奮力開創(chuàng)高質量發(fā)展新局面。

爭先的勇者

——來自第七十一集團軍某旅的觀察報告

■解放軍報記者  黃昆侖  危喬巧  特約通訊員  宋世杰  趙前松

戰(zhàn)車實施煙幕遮障。黃振宇攝

皖東腹地,林深谷幽。

風雨欲來,一架無人機在山林中若隱若現,爬升、盤旋、突進……山野之間,第71集團軍某旅一場合成營戰(zhàn)術攻防訓練激戰(zhàn)正酣。

偵察分隊傳回情報信息后,營指揮所迅速下達火力打擊命令;電子對抗分隊率先出擊,干擾“敵”指揮鏈路;隨后空中火力支援抵達,彈藥傾瀉而下,“敵”防御工事轟然倒塌;裝甲車隊卷起滾滾煙塵,猶如銳利尖刀直插“敵”心臟……

70多年前,該旅前身部隊率先登上濟南城頭,被中央軍委授予“濟南第一團”榮譽稱號。在國慶70周年閱兵戰(zhàn)旗方隊中,這面鮮紅戰(zhàn)旗迎風飄揚,光榮接受黨和人民檢閱。

“我軍在革命性鍛造中浴火重生,在歷史性重塑中強筋壯骨,在迎接風險挑戰(zhàn)中向強進發(fā)?!被赝麔槑V歲月,眺望奮斗征程,結合學習貫徹中央軍委政治工作會議精神開展“新時代奮斗觀”大討論,該旅領導感嘆,新時代強軍路上,更要提振干事創(chuàng)業(yè)精神狀態(tài),傳承“爭任務、爭第一、爭頭功”的光榮傳統(tǒng),艱苦奮斗、頑強奮斗、接續(xù)奮斗,向聯(lián)合轉型,與時代競速。

對奮斗者來說,時間要用“秒”來計算

周末雨夜,記者推門走進該旅作戰(zhàn)值班室,發(fā)現各值班要素座無虛席。

在李參謀長電腦屏幕上,一張由密密麻麻文字和五彩符號組成的表格分外醒目,上面標注著多個大項任務和時間節(jié)點。

“戰(zhàn)場已不是‘昨天的模樣’!如果沒有‘今夜準備戰(zhàn)斗’的緊迫感,我們怎么打贏‘明天的對手’?”李參謀長的話里既有些許興奮,也透出幾分焦慮。焦慮,源于曾經的兩次“敗仗”——

第一次,新裝備配發(fā)后的首次實兵對抗。指揮員呼叫聯(lián)合火力支援,企圖截斷“敵人”退路,卻因聯(lián)絡信號不暢,無法實時通聯(lián),“敵人”趁機揚長而去。

第二次,上級組織旅指揮所演習。上級情況通報、各方偵察情報短時間內紛至沓來,相關人員手忙腳亂……

那段時間,每次路過旅機關門口那塊刻著“雄風常在”幾個大字的英雄石時,李參謀長都腳步匆匆,不敢面對。

“不只因為栽了跟頭著急打翻身仗,更是因為愧對先輩贏來的這個‘第一’?!睉?zhàn)爭年代,該旅前身部隊每次戰(zhàn)役中都被放在主要方向、擔負主攻任務,錘煉了“一有任務就興奮、一見敵人就眼紅、一打硬仗就拼命”的戰(zhàn)斗作風,也形成了對“第一”的特有認知——“所謂‘第一’,就是戰(zhàn)勝所有對手的捷足先登”。

戰(zhàn)勝不復,知變?yōu)榇蟆S袝r候,承受的壓力越大,就越能體會到“轉變”的緊迫。

以前,優(yōu)秀步兵的標準是“神槍手”“鐵腳板”;現在,符合實戰(zhàn)要求的“車馬炮”是什么標準、該怎么培養(yǎng)?

如何將兵力根據戰(zhàn)場態(tài)勢快速靈活組合,實現多種作戰(zhàn)模式“即插即用”,讓各作戰(zhàn)要素聚力發(fā)揮體系效能?

信息化裝備越來越多,如何運用信息化平臺,讓協(xié)同作戰(zhàn)行動實現全時互嵌互融?

……

新的體制編制、新的武器裝備、新的使命任務,呼喚更多新時代的勇者。

“遇到挫折、決不認輸,找準方向、從頭再來,這是前輩們留下的光榮傳統(tǒng)?!崩顓⒅\長說,從“轉變”開始,旅黨委帶領全旅官兵一步一個腳印向前奔跑、向上攀登。

戰(zhàn)時政治工作研練示范、基礎平臺建設試點、某項任務無人機運用……在一次次大項任務的錘煉中,奮斗的路徑逐漸清晰:將“三爭”精神融入使命任務,融入練兵全程,融入攻堅克難之中,在強軍新征程上奮勇爭先。

奮斗之路不會一馬平川。缺裝備,就利用模擬器材進行基礎訓練;缺技術,就帶著骨干去工廠求學;缺教材,就請院校專家入營教學……

“像是站上了一臺高速運轉的跑步機,不努力奔跑,就會被機器甩下?!痹诶顓⒅\長的筆記本上,記著一段他時常拿來警醒自己的話,“時間是個常數,但對奮斗者來說,時間又是個變數。用‘秒’來計算時間的人,比用‘分’來計算時間的人,時間多59倍。”

奮斗不舍晝夜,爭先永不停歇

一連幾天雨水淅瀝,野外駐訓場被籠罩在一片迷蒙中。

“時間緊、任務重,我們習慣了在雨中奔跑……”合成一營呼營長說。

合成一營擁有全旅最多的榮譽連隊,包括當年最先登上濟南城頭的“濟南英雄連”。

70多年前的濟南戰(zhàn)役中,“濟南英雄連”在連續(xù)3次突擊受挫的情況下,再次奮勇發(fā)起突擊,率先登上城頭。

歲月流轉,傳承永續(xù)。多年來,合成一營官兵始終保持著奮勇爭先的勁頭。

“以前戰(zhàn)斗射擊訓練時只需正向射擊,現在不僅要正著打,還要斜著打、反著打,甚至在靶區(qū)設置對抗系統(tǒng)進行實時對抗……”手拿最新的訓練大綱,呼營長感慨道,“稍一松勁,就跟不上戰(zhàn)斗力建設日新月異的變化?!?/p>

前不久,新大綱先行示范任務交給合成一營,呼營長本以為是個“燙手山芋”,沒想到幾個連隊爭相請戰(zhàn)。經過營黨委研究,示范任務交給“濟南英雄連”。該連王連長沒有想到,同樣的情形在連隊任務動員會上重演——

“任務來了,誰上?”“我們班上!”所有班長齊聲應答。動員會上,最難的不是分配任務,而是做勸退其他班長的思想工作。

訓練場上,雨仍在下。步戰(zhàn)車在各個障礙路段迅速穿行,攀土嶺、越壕溝、沖過涉水場……記者看到,車組在行進間切換擋位,嫻熟完成各項動作后,迅疾沖過終點。

“今天的訓練,準確率提升了一點,用時又縮短了幾秒……”八班班長徐明豪跳下戰(zhàn)車,身上冒著熱氣,紅通通的臉上淌著汗水。爭到任務后,他帶領戰(zhàn)友在短時間內拆分大綱內容、細化訓練時間、班組綁定協(xié)同、加裝復盤系統(tǒng)……付出這些心血,就是為了在示范時能更精確、更規(guī)范,戰(zhàn)場上能打得更準。

雨水沖刷過后,駐訓場邊上“攻堅爭先,敢打硬拼,永不服輸”的大字標語格外醒目。

返回主營區(qū)時夜色已濃,記者看到某高炮連正在組織夜間訓練。

細雨綿綿,夜色如墨。官兵嚴格按照暗夜條件下燈火管制要求,熟練使用單兵照明具、微光夜視儀等器材,根據新大綱要求迅速展開訓練。

“新大綱相關專業(yè)單兵訓練課目中,夜訓要求明顯增多?!备吲谶B結合實際自研夜間作戰(zhàn)急需的發(fā)光圖板、遙控發(fā)光管、發(fā)光手套等器材,加強制式夜視器材的使用和訓練。在最近的一次實彈訓練中,該連對5個夜間射擊課目進行全流程、全要素檢驗,均取得優(yōu)異成績。

“我們都在為‘當那一天來臨’做準備,可誰也不能保證‘那一天’到來時是白天還是黑夜?!痹谠撀瞄_展的“新時代奮斗觀”大討論中,王連長講述了拼搏奮進的感受,“奮斗不舍晝夜,爭先永不停歇。唯有始終強化分秒必爭的意識,才能在賽道上一騎絕塵、甩開對手。”

在兵專家工作室,記者看見一級上士邵宗興正在操作臺前鼓搗一堆“寶貝”。

10年埋頭鉆研,收獲26項發(fā)明成果……作為小有名氣的兵專家,邵宗興奮斗的腳步一直沒有停下。他的上鋪床板上貼著這樣兩句話:“今天的我比昨天更努力了嗎?”“還有哪些發(fā)明可以搞出來?”

去年冬天,邵宗興偶然聽說射擊訓練時有人因頻繁壓彈導致手部受傷。戰(zhàn)友隨口一提,他卻記在心上。

“能否設計一個省時又省力的‘自動高機壓彈器’?”打定主意后,他退掉過年休假回家的車票,鉆進工作室一待就是10多天。

“當年老前輩打濟南時爭分奪秒,成就了‘第一團’的美名。今天,戰(zhàn)場上快敵一秒,就可能搶占先機?!詣痈邫C壓彈器’讓射擊準備時間縮短三分之二……”邵宗興的話,讓記者感到,分秒必爭奪取勝利的紅色基因,已經深深融入這支部隊的血脈之中。

青春是用來奮斗的。但奮斗精神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來自革命先輩的基因傳承、身邊戰(zhàn)友的提醒激勵,還有行進間整隊、沖鋒中看齊所煥發(fā)出的內驅動力。

警衛(wèi)勤務連上等兵胡耿軍,入伍前曾獲得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移動機器人項目的金牌,也是該旅年齡最小的“兵創(chuàng)客”。

剛下連時,胡耿軍因體能素質較差,跟不上訓練節(jié)奏,入伍之初的熱情一落千丈,甚至開始懊悔自己當初的選擇。

但是在連隊,他發(fā)現身邊戰(zhàn)友完全是另一種狀態(tài)——有任務,大家搶著上;有比武,大家鉚著勁練;有培訓,大家爭著去;有困難,大家一起扛……

看到胡耿軍不在狀態(tài),戰(zhàn)友比他還著急,干部骨干輪流找他談心,給他講紅色傳承、連隊榮譽……

“昨天的金牌只能代表過去,今天的榮譽要靠新的奮斗來獲得。既然到了‘濟南第一團’,就要永遠爭‘第一’……”易指導員的一番話,解開了胡耿軍的心結。

從此之后,胡耿軍充分發(fā)揮自身特長,和戰(zhàn)友一起取得排爆機器人、多功能地形車等5項革新成果,獲得2項國家專利。2023年底,他被旅隊表彰為“最美‘濟南第一團’傳人”,榮立三等功。

“為解救被困群眾,‘馬石山十勇士’四進三出包圍圈,與日寇進行殊死搏斗……先輩傳下來的這股永不言敗、戰(zhàn)斗到底的英雄氣,是我們戰(zhàn)勝困難、勇奪冠軍的精神支柱?!痹凇靶聲r代奮斗觀”大討論中,教導隊丁教員回首參加某重要比賽奪得第一的經歷,不禁發(fā)出這樣的感慨。

“始終向前沖,始終向上看?!边@是丁教員的座右銘,也是激勵官兵昂首奮進的戰(zhàn)斗秘籍。

在持續(xù)奮斗中永葆“第一”榮光

中午時分,野戰(zhàn)營地一頂頂帳篷內熱氣蒸騰,飯菜飄香。

突然,急促哨音響起,官兵放下飯碗,背起行裝,登上戰(zhàn)車奔赴任務地域。

記者掀開指揮帳篷的門簾,該旅作訓科孫參謀正對著碩大的沙盤,琢磨這場特殊的訓練——部隊高速機動迅速拔點奪控某高地后,由陣地進攻訓練轉入空地對抗訓練。

“一天訓練安排兩場戰(zhàn)斗,日常駐訓為啥抓得這么緊?”

“不抓緊不行啊,空軍某部在附近的無人機集訓很快就要結束,如果這幾天不聯(lián)系他們組織聯(lián)合訓練,今年的空地對抗訓練就可能會錯過?!?/p>

“不抓緊就可能錯過?!睂O參謀身上總有一種時不我待的緊迫感。作為基層部隊代表出席黨的二十大,他現場聆聽習主席發(fā)出的號令:增加新域新質作戰(zhàn)力量比重,加快無人智能作戰(zhàn)力量發(fā)展。

那一刻,孫參謀心里涌起等不起的緊迫感、坐不住的責任感、慢不得的危機感。

一次,作為“濟南英雄連”連長,他率領連隊與空軍某部開展聯(lián)合訓練。無人機盤旋升空,將信息數據傳送到地面單兵數字終端,幫助偵察小組規(guī)劃路線、實時警戒,并為主攻分隊提供空中火力支援。

“有了無人機,我們這把攻堅鋒刃將插上翅膀……”看到無人裝備煥發(fā)出的威力,孫參謀深受觸動,也燃起了斗志。在他眼里,只要努力奮斗,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困難、戰(zhàn)勝不了的挑戰(zhàn)。

從那之后,他們白天鉚在訓練場上,向相關技師請教無人機知識,晚上挑燈鉆研合成營體制下的無人機作戰(zhàn)理論……

從基層連長到作訓參謀,身份雖然變了,但他對新質戰(zhàn)斗力的那份急切和執(zhí)著一點沒有變:“過去‘第一’不等于永遠‘第一’。時間不等人,我們必須爭分奪秒、持續(xù)奮斗,在加快生成新質戰(zhàn)斗力上奪取先機!”

錨定目標,向戰(zhàn)尋路,昂首疾行,終有所得。在不久前的實兵對抗訓練中,記者看到了這樣的場景:

——擔負主攻任務的分隊,依托該旅與聯(lián)勤保障部隊某部聯(lián)合搭建的一體化物資補給智慧平臺,向后方指揮所“一鍵式”點單提報需求。很快,一線部隊就受領物資繼續(xù)投入戰(zhàn)斗。

——“傷員”利用智能腕表發(fā)出求救信號,該旅衛(wèi)勤分隊指揮員收到求救坐標后,立即通知搜救人員操縱無人機沿規(guī)劃路徑搜尋;發(fā)現“傷員”后,無人機懸停目標上空,指引搜救人員展開救助。

“我們運用現代物流倉儲理念、信息技術和無人裝備,在實戰(zhàn)中釋放新質戰(zhàn)斗力的效能?!痹撀妙I導的話充滿興奮和信心,“推動新質生產力同新質戰(zhàn)斗力高效融合、雙向拉動,是從未接觸過的全新課題。只有以‘狹路相逢勇者勝’的精神持續(xù)奮斗、奮勇爭先,才能永葆‘第一’的榮光?!?/p>

明月躍過山巔,訓練圓滿結束。戰(zhàn)車的燈光映照在營區(qū)的戰(zhàn)旗廣場上,56面榮譽戰(zhàn)旗熠熠生輝——在“濟南第一團”的戰(zhàn)旗雕塑旁,整齊排列著“即墨城第一連”“平度城第一連”“高密城第一連”“靈山戰(zhàn)斗第一連”……這些以“第一”命名的榮譽戰(zhàn)旗,展示著這支英雄部隊奮斗奪“第一”、礪劍勇爭先的血脈基因。

明天,官兵們將從這里出發(fā),向著下一個“第一”,開始又一場攻堅克難、破障前行的沖鋒。

點擊二維碼,瀏覽更多內容

“濟南第一團”:戰(zhàn)旗引領 加速推進一體化作戰(zhàn)聯(lián)合

陸軍第71集團軍“濟南第一團”是一支功勛卓著的英雄部隊,前身是曾戰(zhàn)斗在山東膠東的昆崳山紅軍游擊隊,先后參加過濟南戰(zhàn)役、淮海戰(zhàn)役、渡江戰(zhàn)役、抗美援朝等重大戰(zhàn)役戰(zhàn)斗,被授予“濟南第一團”等56面榮譽戰(zhàn)旗,凝結出了“爭任務、爭第一、爭頭功”的“三爭”精神。新時代,他們傳承歷史榮光,以改革奮斗的姿態(tài),實干擔當的拼勁加速推進 聯(lián)合作戰(zhàn)能力建設。

疾進的鐵騎

——來自西寧聯(lián)勤保障中心某汽車團的觀察報告

■解放軍報記者  孫興維  賴瑜鴻  王凌碩  李偉欣

該團運輸分隊執(zhí)行運輸保障任務。孟  釗攝

夏日,一場“新時代奮斗觀”大討論在西寧聯(lián)勤保障中心某汽車團軍史長廊舉行,該團領導指著一幅幅插滿紅色進攻箭頭的作戰(zhàn)圖,深情講述這支英雄汽車部隊的奮斗史、跨越史。

70多年前,這支組建未滿月的部隊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開赴抗美援朝戰(zhàn)場,路斷了自己修、橋毀了自己架,沒了路就肩扛背馱,用滾滾車輪和血肉之軀,構筑起“打不斷、炸不爛”的鋼鐵運輸線。

70多年來,這支英雄部隊扎根雪域高原,戰(zhàn)風雪、斗嚴寒,穿戈壁、蹚冰河,橫跨祖國大半山河,戰(zhàn)勝無數艱難險阻,完成多項重大保障任務。

“注重從思想上政治上建設和掌握軍隊,是我們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重要優(yōu)勢?!鼻安痪?,習主席出席中央軍委政治工作會議并發(fā)表重要講話的新聞見諸媒體后,該團第一時間組織全體官兵認真學習。

“打好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攻堅戰(zhàn),更需要提振干事創(chuàng)業(yè)精神狀態(tài),主動擔當作為,扛起如山使命?!泵鎸ΡU闲枨髲膯我坏蕉鄻?、從平面到立體的新變化新挑戰(zhàn),全團上下以“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的緊迫感,加速實現保障能力的新跨越,書寫新時代汽車兵的奮斗故事。

在任務和時間的定量面前,能改變的只有速度變量

山河靜寂,鐵騎疾進。

天色漸晚,群山披星戴月,該團駕駛訓練場上,多型車輛交織穿梭。

白天訓練剛結束,夜間訓練接續(xù)展開?!叭藫Q車不歇,一組接著一組練。”站在訓練場邊的一處高地上,訓練營王營長通過對講機下達指令,組織夜間駕駛課目訓練。

“訓練日程怎么安排得這么緊?”記者在訓練場監(jiān)控室看到,團參謀長正與營連主官聚在一起,研究多種車型交叉組訓方案。

“不快不行!主戰(zhàn)裝備類型不斷增加,任務越來越多、越來越急,如果不快馬加鞭培養(yǎng)新車型駕駛員,我們將無法完成任務……”透過該團參謀長的話語,記者仿佛看到了官兵加速奔跑的姿態(tài)。

緊迫感緣于強烈的責任感。單一駕駛能力與多種駕駛需求的矛盾,單兵單一專業(yè)與多種能力需求的矛盾……如何打通汽車運輸保障的“最后一公里”?上級工作組調研時,該團領導一口氣匯報了10多個難點、堵點。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奮斗的過程注定是艱辛的?!痹搱F領導對記者說,現在一天掰成兩天用,依然感覺時間不夠。這些裝備如果不能按期形成戰(zhàn)斗力,耽誤的是部隊整體保障力的提升。

“這些年我們從區(qū)域走向全域,從平面保障到立體保障,足跡遍布西部高原,‘快’已是常態(tài)!”該團領導告訴記者,如期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迫在眉睫,唯有以急行軍的姿態(tài)加速沖刺,才能不辱使命。

在該團重裝備運輸車訓練場,教練班長王振強正在組織新學兵訓練。按常規(guī),重裝駕駛員需要至少8年的通用運輸車安全駕駛里程經驗作為基礎,培養(yǎng)周期較長。作為教練班長,王振強一直在總結歸納重裝駕駛員快速成長的“秘訣”。

“這次訓練,課目掌握速度比上次快了,但還要加把勁?!蓖跽駨姼嬖V記者,重裝駕駛員培養(yǎng)必須敢于彎道超車。

王振強介紹,如今他們從規(guī)范學兵選拔流程著手,從過去5道關增加到如今10道關。選拔環(huán)節(jié)雖然變多了,成長速度卻加快了。如今,重裝駕駛員培訓時間縮短三分之一,全團重裝駕駛員已從當初的“獨苗苗”快速成長為“小樹林”。

駕駛員培養(yǎng)提質增速的背后,是保障方式不斷變化帶來的挑戰(zhàn)。該團領導告訴記者,從建制保障到模塊保障,從單一保障到聯(lián)合保障,每一種變化都在倒逼能力素質提升。

去年以來,該團先后把主戰(zhàn)裝備拉到不同任務地域、不同氣候環(huán)境、不同海拔高度,在“快”“動”“散”中接受檢驗。今年,他們還計劃到數千里之外與某旅開展聯(lián)合訓練,全方位檢驗不同裝備與多種保障要素的協(xié)同能力。

風清月朗,星斗滿天,無人機運輸分隊隊長剛剛結束理論夜校學習。他告訴記者,如今要學習的新知識太多,必須拼搏奮斗、加速成長。

當年,該團前身部隊開赴朝鮮戰(zhàn)場,在最短時間內把過硬的駕駛能力轉化為強大的保障能力,靠的就是只爭朝夕的拼搏。

“距離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越來越近,在任務和時間的定量面前,能改變的只有速度變量?!痹搱F領導說的這句話,給記者留下深刻印象。

沒有路,就要艱苦奮斗闖出一條新路

無人機掠過重重雪山,將攜帶的物資精準投送至預定地域。訓練數據顯示:快了3秒,距離“靶心”又近了1米。

“還要再快些,還要更準些!”物資投送訓練剛剛結束,補差訓練接續(xù)展開。天天鉚在訓練場,控制系統(tǒng)上的按鍵,無人機指揮員馬浩壯閉著眼都能熟練操作。

一年前,馬浩壯還是汽車駕駛員。一年時間,他完成了從汽車駕駛員到無人機操作手,再到無人機指揮員的轉變。馬浩壯告訴記者:“以前,我只需盯著車前幾十米的路,現在隨著無人機的航跡,我的視線范圍拓展了上千倍,這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

馬浩壯的快速蝶變、華麗轉身,也是該團轉型重塑、制勝戰(zhàn)場的一個縮影。

兩年前,團里試點探索組建無人機運輸分隊,所有人都感覺有一種猛踩油門的“推背感”。

觀需求,“看山跑死馬”的情景浮現在大家眼前:一次高原運輸保障任務,保障單位看似近在咫尺,但面對漫漫盤山雪道,運輸車開至目的地至少需要五六個小時。

看現實,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擺在大家面前:汽車部隊使用無人機搞運輸,沒有先例,部隊面臨無人才、無教材、無經驗等諸多挑戰(zhàn)。

“沒有路,就要艱苦奮斗闖出一條新路!”團黨委果斷定下決心:不能等,更不能慢!無人機是團隊新質保障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難度再大、困難再多,也要打贏這場攻堅戰(zhàn)。

全團上下摒棄等靠要思想,加速沖鋒——

2天,全團官兵共考一張試卷,篩選出了最適合培養(yǎng)的飛行操作手“種子”隊員;

10余天,首批50余名飛行操作手,坐在了專業(yè)飛行機構培訓班課堂上;

2個月,實現無人機“首飛”,邁上了“從無到有”的新臺階……

“快是主旋律?!睙o論領導干部還是普通一兵,大家以無人機加速形成保障力為目標,全力沖刺。從訓練場到學習室,處處都是疾進的腳步。

在汽車修理專業(yè)深耕多年的虞榮廣,重新拿出30多年前學習汽車駕駛的勁頭,虛心向年輕人請教,快速啃下無人機運用這塊“硬骨頭”;擁有27年駕齡的李松和新兵一起頂著驕陽,練習無人機操作,加速實現能力跨越。

該團無人機運輸分隊組建以來,先后完成高海拔長距離跨地域物資實投試訓、常態(tài)下高原物資遠程投送演練等任務。

直面“不確定的任務”,需要奮力夯實“確定的能力”

烈日炎炎,沙場礪劍。一場油料保障演練在雪域高原拉開戰(zhàn)幕。

演兵場上,某運輸營運送油料途中特情不斷。運輸營官兵一路見招拆招、從容應對,比預定時間提前近20分鐘將油料運送至指定地域。

“路程一定,要想時間縮短,速度必須加快。但在戰(zhàn)場上,影響加速的因素很多,可不是猛踩油門那么簡單?!痹摖I王營長說。

一次執(zhí)行高原彈藥運輸任務,盡管他們事先進行了全流程演練,可在實際任務中,由于車況、路況、天氣等不確定因素較多,對彈藥運輸車輛的速度仍把握不準,加之對車輛性能極限掌握不夠,不敢提速,原計劃2個小時的車程結果跑了5個小時。

“汽車運輸的速度上不去,就會影響保障力。”以那次任務為突破口,王營長帶頭研究“快不起來”的原因,跑廠家、問部隊,多方請教、反復驗證,先后掌握多個品種彈藥、多種車型的基本參數、裝卸載事項和運輸安全時速。

在此基礎上,王營長帶領全營官兵舉一反三,一步一步找到了加速前進的秘訣。

——機制加速聯(lián)動。主動與被保障單位對接,精準測算需求,探索協(xié)同機制,修訂保障方案,加快與聯(lián)合作戰(zhàn)體系指揮方式、信息手段和力量運用的深度融合,不斷提升一體化聯(lián)合保障能力。

——數據加速流動。探索兵力快速投送、物資多式聯(lián)運等保障模式,搭建完善保障數據庫,以數據化實現保障高效能精準化。

——技術加速互動。與裝備廠家開展技術交流,難題全天候在線會診,通過專業(yè)化發(fā)展提升保障質效。

“時代在變,戰(zhàn)爭在變,戰(zhàn)法打法也要不斷升級?!蓖鯛I長坦言,保障需求與保障能力的快速變化,倒逼他們重新審視戰(zhàn)場定位、戰(zhàn)時保障等諸多問題。

“天上點燈、地上撒釘、路上炸坑,專打汽車兵!”在抗美援朝戰(zhàn)場上,面對敵機的絞殺封鎖,先輩們創(chuàng)造出“夜間閉燈駕駛”“急停猛跑”等管用招法;如今,他們開展野戰(zhàn)條件下復雜道路駕駛、途中急救等技能訓練,探索總結“閉燈駕駛五要、車輛隱蔽六法、燈光信號十種”等經驗,助推高原快速投送能力提升。

去年12月,該團抽組分隊前往甘肅積石山地震災區(qū)救災,上級臨時追加任務——為受災群眾提供熱食保障。當時,駕駛員李松作為炊事小組負責人,帶領組員開設3個保障點。駕駛員臨時轉換為炊事員,對大家而言是全新考驗,雖然每餐都忙得像打仗一樣,但是看到受災群眾吃上熱菜熱飯,大家感到再苦再累也值了。

直面“不確定的任務”,需要奮力夯實“確定的能力”。完成多樣化任務,他們需要快速實現從駕駛“一專多能”向戰(zhàn)斗“一專多能”的跨越?!拔覀冇肋h不知道對手在什么時候、從什么地方出現,只能用確定的能力提前做好準備!”李松說。

一次又一次跨越突圍,帶來該團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這是一場物資轉運的特殊考核:全程無線電靜默、隱蔽行進,沒有現代通信裝備,官兵運用微光、手語、旗語等簡易通信手段,一路成功闖關……

這是一次轉運彈藥的特殊檢驗:運輸分隊綜合考慮車輛運力、彈藥裝載要求、氣候道路條件等要素,科學測算任務所需人員、車輛和攜運行物資,從3個方向同時向某地域轉運,提前將彈藥運送至部隊官兵手中……

面對未來戰(zhàn)場新挑戰(zhàn),該團官兵緊盯運力使用最大化目標,將運輸保障任務置于聯(lián)勤支援保障行動中,全面錘煉駕駛、防衛(wèi)、戰(zhàn)救、維修等核心保障能力,全力暢通物資油料、彈藥運輸、傷病員后送等保障鏈路。

一路挑戰(zhàn),一路奮斗。這支運輸投送勁旅跨越一個又一個難關,蹚出了一條跨越突圍的新路。

  點擊二維碼,瀏覽更多內容

瞄準轉型攻堅 鍛造新時代鋼鐵運輸線

西寧聯(lián)勤保障中心某運輸團是一支經歷過抗美援朝戰(zhàn)火洗禮的部隊,曾在敵機的狂轟濫炸下,構筑起“打不爛、炸不斷”的鋼鐵運輸線。 強軍新征程上,這個團立足高原運輸保障需求,積極探索新質戰(zhàn)斗力建設,實現了特種運輸裝備加速形成戰(zhàn)斗力、無人運輸投送快速發(fā)展、物資聯(lián)運高效銜接,在世界屋脊上構筑起了一條風雪擋不住、冰山隔不斷的新時代鋼鐵運輸線。

突降的尖兵

——來自空軍某旅“模范空降兵連”的觀察報告

■田賡元  解放軍報記者  張科進  盧東方  劉  敏

云端之上,一聲響亮的“背傘”口令,讓機艙內氣氛瞬間緊張了起來。

幾分鐘后,黃繼光生前所在連隊——被授予“模范空降兵連”榮譽稱號的空軍某旅六連官兵,在無氣象資料、無空中引導、無地面標識條件下進行傘降。

飛行高度逐漸下降,考驗接踵而至?;貍鲄碉@示,機艙外合成風速接近跳傘極限……

“風險加倍,還跳不跳?”在“新時代奮斗觀”大討論活動現場,觀看六連幾年前的這段訓練視頻,記者的心不由地揪了起來。畫面中,六連官兵用行動作出有力回答——隨著艙門打開,他們接續(xù)從千米高空奮力一躍。

畫面切換,是上甘嶺戰(zhàn)場驚天動地的奮力一躍——危急關頭,黃繼光在全身多處負傷、彈藥用盡的情況下舍身堵槍眼,為部隊反擊開辟了前進通道。

2014年古田全軍政治工作會議期間,習主席接見該連時任指導員余海龍,對全連官兵表示親切問候;去年八一建軍節(jié)前夕,習主席回信勉勵六連官兵,弘揚光榮傳統(tǒng),砥礪血性膽魄,苦練過硬本領,努力鍛造敢打必勝的空降利刃,為黨和人民再立新功。

“新時代新征程,強國強軍前景光明,任務艱巨”“扛起黨和人民賦予的歷史重任”……認真學習習主席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六連官兵意志愈發(fā)堅定、斗志愈加昂揚,他們鄭重宣誓——牢記習主席囑托,傳承英雄血脈,定如一柄出鞘的云端利刃,制勝未來戰(zhàn)場。

人車協(xié)同訓練。(資料圖片)張航碩攝

新時代的奮斗者,必須跑出加速度

采訪中,該旅官兵告訴記者:“新裝備形成戰(zhàn)斗力,有一種速度叫‘模范空降兵連’速度?!?/p>

幾年前,該旅成建制換發(fā)新裝備,為空降兵部隊戰(zhàn)斗力轉型蹚路。“模范空降兵連”接到先行先試重任,并在兩個月后參加一場重大演訓任務,為新裝備形成戰(zhàn)斗力作示范。

作為全軍首家換發(fā)該型新裝備的部隊,六連需要完成從摩托化向機械化、合成化、信息化的快速轉型,面臨的挑戰(zhàn)十分艱巨——沒有經驗可循、沒有教材可用、沒有人才儲備,一切都得從零開始。

一場時間爭奪戰(zhàn),由此打響!

“寧可少睡兩小時,訓練進度不推遲?!弊哌M該旅野外訓練營地,一幅巨大的標語映入記者眼簾。下方,懸掛著一塊醒目的倒計時牌,上面的數字業(yè)已歸零。六連干部廖永恒說,標語和倒計時牌見證了他們艱苦奮斗的攻關歷程,被旅隊保留至今,用以激勵全體官兵。

望著標語和倒計時牌,廖永恒和他的戰(zhàn)友仍能感受到昔日那份熾熱的緊迫感。

為了圓滿完成任務,六連官兵把鋪蓋搬到條件簡陋的訓練場安營扎寨,以奮斗姿態(tài)迎接新裝備大考——

奮斗的人,每一天都是“算”著過的。兩個月,被細分成一個個具體的數字,每天要完成的工作、每名官兵要達到的指標,人人心中有數。

奮斗的人,每一天都是“掰”著過的。兩個月,全連吃住在訓練場,與新裝備作伴,一天當兩天用,裝備、場地、教練員等資源被用到極致。

奮斗的艱辛,很難用一筆描摹。兩個月后,六連官兵駕馭新裝備亮劍沙場,實現了新裝備形成戰(zhàn)斗力的目標,創(chuàng)造了“‘模范空降兵連’速度”。

“我們就怕完不成任務,給老班長抹黑!”回憶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六連官兵百感交集:在新起點上奮斗強軍,必須跑出加速度。

“老班長”,是六連官兵對黃繼光的敬稱。六連有一個整潔的空床位——那是老班長的床。每天,“黃繼光班”戰(zhàn)士都會將其整理得干干凈凈。

黃繼光的鐵血精神和戰(zhàn)斗作風,已經深深融入六連官兵的精神血脈。

裝甲技師、一級上士朱建磊軍事素質過硬,曾多次在比武競賽中力壓群雄。這兩年,他卻感到自己的知識儲備越來越不夠用。

“信息化裝備快速迭代,加速了能力素質的更新,不再有‘常勝將軍’!”朱建磊深刻感到,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堅持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發(fā)展”,已成為現實的緊迫課題。為了跟上部隊轉型步伐,他每天都在努力“奔跑”,向專家學、向書本學、向戰(zhàn)友學,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練就新本領。如今,他已精通3門專業(yè)技能。

今年初,六連又掛出一塊倒計時牌,奮力向如期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沖刺。

倒計時牌每一次翻動,都撥動著官兵的心弦。大家的狀態(tài),就像當初創(chuàng)造“‘模范空降兵連’速度”時那樣,弓滿弦張、加速奔跑。

采訪中,該旅政委向記者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由于六連官兵學習、訓練積極性太高,經常加班加點,使得旅里不得不出面制止他們“開小灶”,保證大家有充沛精力參加第二天的訓練。

如此有畫面感的奮斗故事,讓記者不由想起那段訓練視頻中,從云端一躍而下的那群官兵。

從難從嚴從實戰(zhàn)出發(fā),是軍人最美的奮斗姿態(tài)

“從來沒被打得那么慘過!”雖然過去了大半年,但六連一級上士劉昌坤聊起那幾次紅藍對抗訓練時,依然心緒難平。

為了迎接上級組織的某重大演訓任務,六連主動邀請旅教導隊開展紅藍對抗訓練。六連官兵沒想到,連隊一周之內7戰(zhàn)皆敗。

讓劉昌坤耿耿于懷的是,藍方全程不按規(guī)則出牌。一次被判戰(zhàn)敗后,他與幾名戰(zhàn)士不服氣,找到裁判理論。裁判帶他們走進一個院子,劉昌坤一看,那些打扮成老鄉(xiāng)模樣的人,居然是藍方偵察排的戰(zhàn)士。

事后大家才知道,打破規(guī)則的是自己連隊的兩名主官。

據教導隊干部毛銘芷回憶,六連連長和指導員在對抗訓練展開前一起找上門,不但自請加上“電子干擾”等特情,還要求“解鎖”藍方所有限制條件。

“空降兵的戰(zhàn)斗模式,就是孤軍深入、背水一戰(zhàn)!”六連一名主官說,我們只有比對手更快一點、更強一分,才有可能在空降突襲行動中占得先機。

對抗訓練,屢次失手,充分暴露了連隊訓練中存在的問題。每天對抗訓練結束,他們立即組織官兵進行檢討式復盤,再展開針對性訓練。

從難從嚴從實戰(zhàn)出發(fā),逐漸成為六連的訓練常態(tài)。在隨后的訓練中,吃過“大虧”的六連官兵技能越練越熟練、本領越練越過硬。幾個月后,上級組織大項演訓活動,該連沒有依托、沒有外援,8天7夜激戰(zhàn)6場,一次次出“敵”不意、攻“敵”不備,圓滿完成任務。

不久前,該旅組織班戰(zhàn)術考核,六連成績遙遙領先。六連主官事后了解到,有一個班派戰(zhàn)士提前勘察了現場,他們嚴厲批評了這種做法。有戰(zhàn)士不理解,這場考核將計入年度訓練成績,對單位榮譽非常重要,他們不過是打了一個“擦邊球”。連隊黨支部隨后決定統(tǒng)一思想、開展整改。

“有問題很正常,但不能藏著掖著。要學會在行進中整隊,始終保持永遠在路上的心態(tài)?!边B隊一名主官堅定地說,“提前勘察現場就是變相作弊,我們決不允許!”

采訪期間,正趕上連隊組織班組對抗訓練。按照規(guī)定,對抗雙方可以在戰(zhàn)斗區(qū)域內自由“交戰(zhàn)”。記者看到,官兵在戰(zhàn)斗中如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大家綜合運用多種戰(zhàn)法,進一步檢驗戰(zhàn)斗本領。

“在我們連,沒有‘常勝將軍’,大家在對抗中各憑本事。”作為連隊的尖刀班,“黃繼光班”在對抗中吃了幾次“敗仗”,班長趙寧寧感嘆,“對手逼著我們進步,不努力奮斗不行啊!”

與對抗訓練同步展開的,是一場場“新時代奮斗觀”大討論。走下訓練場的連隊官兵,認真對照習主席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當面鑼、對面鼓地給對手“挑刺”,查擺出攻防模式套路化等積弊,深挖戰(zhàn)斗力標準樹得不牢、戰(zhàn)斗精神有所弱化等問題,不少官兵直言“驚出一身冷汗”。

討論中,連隊開展“傳承黃繼光英雄精神,爭當新時代最美奮斗者”主題活動,號召官兵“學習黃繼光、爭當黃繼光、成為黃繼光”,不斷興起實戰(zhàn)實訓、精武強能的熱潮。

“第一只是合格,打贏才是標準。”連隊電子顯示屏上,這句標語正滾動播放。六連官兵說,對打贏的極致追求,才是對黃繼光老班長最好的致敬。

奮斗不只是響亮的口號,還是犧牲和奉獻

六連官兵奪回的某險難課目“首創(chuàng)獎”證書,如今被擺放在旅機關的顯眼位置。

“這是一份沉甸甸的榮譽?!痹撀寐瞄L向記者介紹,在一年一度的重大演訓中,上級對基層部隊的戰(zhàn)法創(chuàng)新成果進行檢驗。其中最具實戰(zhàn)價值的項目,才有資格獲得“首創(chuàng)獎”。

獲獎的新戰(zhàn)法,這位旅長早在上級機關任職時就想到了,但當時經過評估后感到風險較大,便擱置了下來。

“盯著戰(zhàn)斗力奮斗,就要敢于走別人不敢走的路,啃別人不敢啃的‘硬骨頭’?!绷B官兵得知旅長手里攥著一個“好東西”后,如獲至寶。這個當年被擱置的戰(zhàn)法,最終由六連從設想推向了演兵場。

大漠黃沙、長河落日,千里之外的西北某演兵場。六連官兵在某重大演訓任務中展示了這項新戰(zhàn)法的價值:飛機裝載量明顯增加,人裝集結速度大幅提高。

旅長告訴記者,六連本來沒必要冒險。那次演訓,他們只要順利完成任務就能取得勝利。相反,如果任務中出了紕漏,不但露不了臉,還會砸牌子。可連隊官兵態(tài)度堅決:“只要能提高戰(zhàn)斗力,即使冒險也值得!”

“空降兵的訓練如同在‘刀尖上跳舞’,空降兵的戰(zhàn)斗方式是‘狹路相逢勇者勝’,我們始終把老班長作為奮斗的榜樣,無懼風險挑戰(zhàn)?!闭勂疬@些年來的經歷,六連官兵眼神中滿是興奮。

一次演練,傘降現場氣象條件驟變。二級上士張策在降落時,被一股強風狠狠“拍”在地面,一陣劇痛讓他幾乎暈厥。張策顧不上查看傷情,艱難地爬到“戰(zhàn)位”,投入戰(zhàn)斗。張策的事跡在演訓場上傳開后,大家紛紛夸贊他是“黃繼光式的好戰(zhàn)士”。

“不上英雄榜,便上烈士碑?!笨姑涝瘯r六連先輩們說過的這句誓言,記者不時聽六連官兵說起。記者不禁感慨:奮斗不只是響亮的口號,還是犧牲和奉獻。奮斗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的黃繼光傳人,始終保持著“舍身堵槍眼”的那股子血性。

率先在空降兵部隊完成某大型運輸機和某新型傘“三門四路”跳傘任務,率先實現整建制“三無條件”下空降空投……黨的十八大以來,六連取得我空降兵部隊訓練的多個“首次”。

走進六連榮譽室,最顯眼的莫過于那尊“特級英雄黃繼光”半身銅像。

每逢連隊執(zhí)行重大任務,六連官兵都要在老班長的銅像和被授予榮譽稱號的錦旗前宣誓。指導員在隊伍前大聲問:“假如今天就戰(zhàn)斗,我們準備好了嗎?”官兵異口同聲回答:“發(fā)揚黃繼光英勇獻身精神,誓死完成任務!”

走出榮譽室,記者耳邊又回響起六連那句震撼人心的口號——

“如果有一個連隊參戰(zhàn),希望是我們連!如果有一個架次跳傘,希望是我的架次!如果有一個人作出犧牲,希望是我!”

朝著新目標奮斗,既要比訓練強度,更要比創(chuàng)新速度

防御縱深地帶,藍方布設了大量防御工事、混合雷場和反坦克壕等障礙,并配以高科技監(jiān)控手段。面對即將打響的戰(zhàn)斗,藍方信心滿滿:“一只鳥兒都別想飛進來”。

擔負紅方突擊分隊的六連,任務是孤軍深入、直插“敵”后。他們將如何突破藍方防線?

出人意料的是,戰(zhàn)斗還未打響,藍方的增援部隊已經集結,六連如果不能迅速突圍,不但完不成任務,還有可能被對手“包餃子”。

然而,戰(zhàn)斗進程超乎尋常:聯(lián)合火力打擊,既打頑“敵”、又阻“敵”援,給六連破障攻堅爭取了大量時間;無人機等裝備的應用,極大減少了人員“傷亡”。

展現在記者眼前的,是一幅嶄新圖景:從平面到立體,從有人到有人與無人相結合,一體化、智能化戰(zhàn)爭的即視感撲面而來。在這支朝著未來戰(zhàn)場突擊前進的英雄連隊身上,我們真切地看到:未來已來!

“黃繼光老班長如果看到現在的場景,一定會為我們感到高興?!毖矍暗囊荒唬屧卧撨B指導員的余海龍感慨萬千。

對抗結束,還有一群人活躍在訓練場上——在連長帶領下,“黨員攻關組”正在對訓練中暴露的問題、總結的經驗進行專攻精練、反復驗證。

“連隊黨員骨干研戰(zhàn)謀戰(zhàn)的勁頭,像無聲的號角,催促著大家加速趕路?!贝髮W生士兵王耀武感慨道,去年,六連承擔了旅里“無人+”試訓任務,黨員骨干每天忙得連軸轉。

白天訓練,晚上梳理總結經驗成果;晚上有了新想法、新點子,白天立即展開研練。那段時間,一批新戰(zhàn)法訓法從這里走向演兵場,成為空降兵戰(zhàn)斗力轉型的助推器。訓練場上,留下了六連官兵拼搏奮斗的堅實足跡。

剛才的訓練中,一級上士馬才茂的表現最為搶眼。一名戰(zhàn)士告訴記者,馬班長經常把自己“焊”在訓練場,至今已摸索出多種戰(zhàn)法訓法。

作為全旅響當當的訓練尖子,這些年,馬才茂帶領“黃繼光車組”,多次在重大演訓中當尖刀、打頭陣。然而,旅里開展“無人+”訓練探索后,馬才茂感受到了強烈的危機感——一次訓練,無往不利的傳統(tǒng)戰(zhàn)法竟在新的對抗場景下失效。

“朝著新目標奮斗,既要比訓練強度,更要比創(chuàng)新速度。當前,強國軍隊都在無人化、智能化方向上用勁發(fā)力,我們等不起、慢不得?!甭妙I導的復盤檢討,激起了馬才茂的斗志:“作為新時代黃繼光傳人,必須深鉆苦研新型作戰(zhàn)力量運用特點,提高新質戰(zhàn)斗力?!?/p>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面對科技之變、戰(zhàn)爭之變、對手之變,思想上的掉隊最是致命,絕不能落后?!耙线@種變化,就得對自己狠一點?!被鹆σ龑T、二級上士陳志明深有感觸地說。

在陳志明的左手上,虎口位置一塊尚未愈合的傷疤赫然在目。前不久,陳志明在培訓中不慎被某型裝備傷到手掌,到衛(wèi)生隊包扎處理后,隨即又投入訓練。他說:“現在是學習最吃勁的時候,缺課就會掉隊?!?/p>

“一覺醒來怕落伍”的馬才茂、“一天不學怕掉隊”的陳志明……六連官兵火熱的奮斗狀態(tài)和強烈的緊迫意識,令記者心頭一熱:對未來戰(zhàn)爭制勝機理的深刻理解,讓這群英雄傳人朝著“新高地”奮力沖鋒,決心搶在對手前面占領制高點。

此時,部隊在訓練場上集合完畢,豪邁的歌聲隨之響起——

“寫封信給黃繼光,問問他那一刻怎么想,我想他一定會告訴我,這才是男人的胸膛……”

請掃描二維碼 瀏覽更多內容

“黃繼光英雄連”:血脈傳承 淬煉打贏鋒刃

空軍空降兵某旅黃繼光英雄連,是特級戰(zhàn)斗英雄黃繼光生前所在部隊。70多年來,連隊官兵高擎英雄旗幟,多次在急難險重任務重當先鋒、打頭陣。2023年,習主席給全連官兵回信,勉勵他們“弘揚光榮傳統(tǒng)。砥礪血性膽魄,苦練過硬本領,努力鍛造敢打必勝的空降利刃,為黨和人民再立新功?!比B官兵牢記囑托、賡續(xù)英雄血脈,續(xù)寫英雄榮光,練就過硬本領,淬煉打贏鋒刃。

延伸的航跡

——來自南部戰(zhàn)區(qū)海軍某護衛(wèi)艦支隊漢中艦的觀察報告

■解放軍報記者  陳典宏  陳曉杰  王  旭  特約通訊員  倪子純

協(xié)同訓練。(資料圖片)李正嵩 攝

大海上,破浪疾馳的南部戰(zhàn)區(qū)海軍某護衛(wèi)艦支隊漢中艦,猶如一柄寒光閃閃的出鞘利刃,刺向沉寂的暗夜。

利刃出鞘,何其相似!50多年前,漢中艦前身——“英雄快艇”的先輩們,也曾在這樣的暗夜里劈波斬浪,勇闖敵陣。

時代大潮,浪奔浪涌。炮火、硝煙、火光,早已隨風遠去,但“英雄快艇”的精神火炬永不熄滅。

2017年,伴隨著改革強軍的鏗鏘步伐,我國自主研制生產的輕型護衛(wèi)艦——漢中艦,接過先輩戰(zhàn)斗精神的接力棒,成為人民海軍戰(zhàn)艦家族中的“新面孔”。

時代,將漢中艦帶到了更為寬闊的海域。當夢想成為光榮,光榮又開始孕育新的夢想。這艘傳承著紅色血脈的戰(zhàn)艦一入列,便馳騁大海,護衛(wèi)海疆。

“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無論對手是誰,都敢于亮劍沖鋒、以命相搏。”漢中艦與祖國定下青春之約、生命之約、使命之約,一路戰(zhàn)風斗浪,一路奮斗追趕,一路疾速向前。

四時相催不肯遲,腳踏實地不停歇。面對如期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這場攻堅戰(zhàn),年輕的漢中艦以“出航即出征、訓練即戰(zhàn)斗”的昂揚狀態(tài),傳承發(fā)揚先輩戰(zhàn)斗精神,正以奮斗沖鋒的姿態(tài)開足馬力、全速前進。

傳奇·傳承——

快馬加鞭不下鞍,一步緊跟一步行

2017年7月11日,天空湛藍,漢中艦迎來入列的大喜日子。

這一天,英雄的傳奇故事再次被傳頌——1965年8月6日,原快艇11大隊119號魚雷快艇官兵英勇出擊,冒著炮火在敵我艦艇空隙中大膽穿插……在這場聞名于世的“八六”海戰(zhàn)中,英勇的人民海軍擊沉敵艦2艘,斃敵170余人,俘虜33人,創(chuàng)下“以小勝大、以弱勝強”的輝煌戰(zhàn)績。

這是新中國成立后人民海軍最大一次海上殲滅戰(zhàn)斗的勝利,創(chuàng)造了“小艇打大艦”的光輝戰(zhàn)例。戰(zhàn)功卓著的119號魚雷快艇,被海軍授予“英雄快艇”榮譽稱號。

這一天,“英雄快艇”榮譽稱號傳承儀式隆重舉行,漢中艦首任艦長、政委共同舉著“英雄快艇”榮譽牌匾的大幅照片,定格在漢中艦的歷史上。

“唯有不懈奮斗,才能讓英雄的戰(zhàn)旗高高飄揚!”自此,“英雄快艇”傳人,成為漢中艦閃亮的“名片”;“英雄快艇”戰(zhàn)旗,插在了漢中艦上,成為新時代官兵高揚的精神旗幟。

有人說,看得見多遠的過去,就能看得見多遠的未來。在漢中艦的榮譽墻前,三張照片吸引了記者的目光——

一張是參加“八六”海戰(zhàn)的119號魚雷快艇的黑白照片,一張是??吭谲姼鄞a頭的第二代榮譽傳承艇“定安”艇,一張是正在執(zhí)行演訓任務的現代化戰(zhàn)艦漢中艦。

三張由黑白向彩色更迭的照片,展現了人民海軍高歌猛進的發(fā)展歷程,更記錄著漢中艦揚帆奮進的壯麗航程。

時光撲面而來,轉瞬成為歷史。119號魚雷快艇和“定安”艇先后退役,“英雄快艇”的戰(zhàn)旗交到了漢中艦官兵手上。

又一個載入人民海軍史冊的難忘日子——2018年4月12日,南海一碧萬頃,入列未滿“周歲”的漢中艦奔赴某海域,參加新中國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海上閱兵,光榮接受習主席檢閱。

統(tǒng)帥殷切的目光,關注著人民海軍的發(fā)展,寄予著深深的厚望:“堅定不移加快海軍現代化進程,善于創(chuàng)新,勇于超越,努力把人民海軍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軍。”

“善于創(chuàng)新,勇于超越,奮進一流!”這一天,漢中艦聲吶班班長、二級上士王峰心潮澎湃。

“這是漢中艦的榮耀時刻,也是人民海軍的夢想時刻?!蓖醴逭f,“漢中艦‘出生’在夢想的時代,肩負著強軍的使命?!?/p>

“奔跑在向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攻堅的時代賽道上,我們必須向先輩看齊,用快馬加鞭不下鞍、一步緊跟一步行的奮斗姿態(tài)和‘第一’的標準迎接挑戰(zhàn)?!背錾谶|東半島的王峰,從小就熟知甲午海戰(zhàn)的歷史,深刻明白一個國家擁有堅固海防和強大海軍的重要性。

“作為一名漢中艦艦員,先后兩次接受習主席檢閱,這是我一輩子最值得驕傲的事!”同樣感到自豪的,還有兩次受閱的三級軍士長周康。

2019年10月1日,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閱兵式上,“英雄快艇”榮譽戰(zhàn)旗作為海軍五面戰(zhàn)旗之一,光榮地接受祖國和人民檢閱。此時,周康是“英雄快艇”榮譽戰(zhàn)旗擎旗手。他說:“奔赴夢想的路,要用奮斗去抵達?!?/p>

在漢中艦采訪第一天,記者恰巧見證了新老艦長的交接,漢中艦第二任艦長吳學標將“英雄快艇”戰(zhàn)旗鄭重交到新任艦長楊東手上。

“每思祖國金湯固,便憶英雄鐵甲寒?!苯舆^戰(zhàn)旗,楊東帶領官兵立下錚錚誓言:“英雄快艇”的傳奇不朽,以前輩為榜樣,齊心協(xié)力、團結奮斗,創(chuàng)造更多屬于“英雄快艇”的新時代輝煌!

勝利是永遠的報告詞,奮斗是始終的進行時。

“參加‘八六’海戰(zhàn)的英雄先輩,當時的年紀和我現在相仿。”響徹海天的誓言,震撼著副作戰(zhàn)長王志博的心,“戰(zhàn)旗歷經數十載風雨,‘英雄快艇’精神不老,‘英雄快艇’傳人永遠年輕!”

“時代賦予每個人相同的機遇,路在腳下,唯有拼出來、奮斗出來。”一級上士范紹平原本打算干兩年就退役,在英雄戰(zhàn)旗的感召下,他毅然留隊,如今練就了一身硬功夫。

浪潮涌動,驚濤拍岸,似乎在催促著戰(zhàn)艦新的出發(fā)。狂風呼嘯,暴雨突至,“敵情”隨即而來。隨著警鈴聲響起,官兵迅疾就位、吊放小艇。

“讓我來”“我先上”……危急關頭,大家沒有一絲猶豫,都積極請戰(zhàn)。在他們身上,彰顯著先輩們的氣魄膽識和戰(zhàn)斗精神。

“昔日的榮譽只是開創(chuàng)未來的起跑線,唯有珍惜榮譽再起航,砥礪奮斗立新功,才能為英雄的戰(zhàn)旗增光添彩?!壁s上了海軍快速發(fā)展的好時代,副作戰(zhàn)長盧靖濤上艦不久,便隨艦執(zhí)行某重大任務。

在風浪中適應風浪,在搏擊中戰(zhàn)勝自我。直面挑戰(zhàn),任務一線勇當先鋒,“盧靖濤們”很快練就扎實的業(yè)務本領。

“頭頂‘英雄快艇’榮譽光環(huán),搭上新時代強軍事業(yè)快車,我們的成長速度也是前所未有。不努力奮斗,就會愧對先輩,愧對這個時代。”展望未來,這名年輕的艦員自信滿滿。

從艇到艦,足以容納無數個青春夢想,見證無數道追夢的航跡。下海入列這7年,闖過一次次風浪,穿越一個個海峽,駛過一片片海域,漢中艦犁出了一串閃光的時代航跡,書寫著新的傳奇。

在漢中艦通道里,一闋《漢中賦》表達著新時代“英雄快艇”傳人的堅定決心——“挾海軍無上榮光使命,保南疆萬里碧波清平!”

淬劍·亮劍——

開足馬力拼出來,乘風破浪闖出來

近百米身長,聲吶、艦炮、防空系統(tǒng)、反艦導彈、魚雷,樣樣俱全。后部甲板,還有寬敞的停機坪。

每每仰望眼前的戰(zhàn)艦,漢中艦艦炮班班長奚小龍就會想起以前工作過的獵潛艇:吃飯沒餐廳,淡水也有限,睡覺是大通鋪。那時候,在官兵中流傳著一句話:“上艦不上掃雷艦,上艇不上獵潛艇。”

從艇到艦,一字之差,天壤之別??臻g變大了,生活設施更加完備,武器裝備也更先進了。這讓奚小龍、陳云湘、陳平等“老把式”,不禁產生“本領恐慌”。

一邊是低起點,一邊是高配置。從獵潛艇、導護艇到輕型護衛(wèi)艦,航空和艦空導彈是新專業(yè),聲吶、魚雷、導彈也都是新型裝備,作為“新艦員”,很多專業(yè)必須重新學起。

一邊是人員少,一邊是崗位多。輕型護衛(wèi)艦的崗位、武器裝備和護衛(wèi)艦差不多,卻沒有后者空間大、噸位大、人員編制多。一名艦員,必須身兼多個崗位、兼通兩三個專業(yè)。

一邊要當好追趕者,一邊又要做好先鋒兵。作為南部戰(zhàn)區(qū)海軍某基地范圍內的“首艦”,必須作好表率,發(fā)揮“種子艦”效應,培養(yǎng)好人才梯隊。

“和從‘0’開始認識新戰(zhàn)艦相比,戰(zhàn)斗力從‘0’起步更為緊迫?!笔兹闻為L周焰星至今記憶尤深,接艦伊始,這些從獵潛艇、導護艇上過來的官兵,眼神中大多帶著一種不自信。

泰山半腰有一段平路,叫“快活三里”,游客經常在此歇腳,但挑山工一般不會在這里久歇。如果久歇,就難有恒心毅力登上“十八盤”。

“奮斗征程上,我們也會遇到‘快活三里’,此時是選擇當游客,還是做挑山工?”周焰星告誡官兵,作為“英雄快艇”傳人,接續(xù)奮斗就不能停歇,而應堅持不懈,撲下身子干出來、開足馬力拼出來、乘風破浪闖出來。

強化奮斗思想,提高訓練效率,縮短時間迎頭趕上!周焰星首先消除一部分官兵頭腦中“反正打仗也不一定輪到我”的思想,帶領官兵加速追趕,實現彎道超車。

每名分配到漢中艦的官兵,上艦第一課便是聆聽“八六”海戰(zhàn)的故事;執(zhí)行重大任務,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重溫“英雄快艇”的光輝歷史;出航前,官兵齊聚飛行甲板,面向“英雄快艇”戰(zhàn)旗莊嚴宣誓……繼承的是榮譽稱號,傳承的是敢打必勝的血性精神。呼吸著英雄的氣息,“英雄快艇”傳人一次次發(fā)起新的沖鋒。

“我們面前的海域足夠開闊,未來能有多大作為,取決于現在奮斗的程度?!睍r間不等人,漢中艦的目標不僅是“從無到有”,還要做到“從有到精”。

外請專家集中培訓、戰(zhàn)位操演拆解訓練,每周一節(jié)課、漢中艦大講堂、戰(zhàn)位長專修論壇……漢中艦官兵人人有能力指標,天天有充實的“提能大餐”。能力挖潛、裝備挖潛,一場場聚力攻堅的戰(zhàn)斗接續(xù)打響。

竹子一節(jié)節(jié)地長,每一節(jié)都是拔高;雄鷹一里里地飛,每一里都是奮進。為了練習近距反擊,艦上常年組織專攻精練,不斷縮短指揮命令下達到武器裝備反應時間。

“廠家給出的數據和裝備性能有關系,但并不會對訓練形成束縛?!背浞挚紤]未來戰(zhàn)場可能出現的敵情險情,官兵瞄著邊界訓、盯著極限練,只為在未來海戰(zhàn)中“快敵一秒、勝敵一招”。

最終,在近距反擊科目中,下達發(fā)射命令到第一發(fā)彈響所用時間,相比列裝之初,漢中艦實現了更快再快。

隨時能亮劍,出鞘必封喉!從單艦科目訓練到聯(lián)合搜攻潛、防空反導、編隊聯(lián)合攻擊,再到與不同兵種、軍種的體系對抗訓練,漢中艦用奮斗沖刺的姿態(tài),快速適應聯(lián)合攻防作戰(zhàn)的練兵模式,融入聯(lián)合作戰(zhàn)體系。

“就像孩子一樣成長?!弊呱喜俣鎽?zhàn)位,操舵班班長陳平有過焦慮。曾經,陳平提起自己過去的專業(yè)很自信,但沒想到上了新艦專業(yè)考試,他苦笑——只得了61分。

“感覺又回到了上學的時候。”陳平和戰(zhàn)友每天背著書包上課,學習理論、練習實操,一舉實現了從“門外漢”到“崗位通”的跨越。

從文書、通信員、電工、給養(yǎng)員到帆纜防化,一級上士范紹平歷經多個崗位和專業(yè),用奮斗實現崗崗過硬;艦炮班班長奚小龍用奮斗成就更好的自己,一人可操作主炮、副炮和彈藥三個型號裝備;艦上值更官既會航海保障又會操作雷達……今天的漢中艦上,奮斗成為官兵共同的姿態(tài),八成以上艦員兼具三個專業(yè)技能,人人都是“多面手”。

“我們的目標,不是風平浪靜的家門口,而是遠海大洋?!毖刂鴬^斗足跡,漢中艦官兵一次次“看”見部隊的快速轉型,“聽”見夢想成真的聲音。

第一次打實彈、第一次出島鏈……對官兵來說,無數個引以為傲的第一次,都隱藏在奮斗的汗滴里,書寫在追夢的航跡里。

標定能力值,定好時間點。入列以來,一份長長的成績單,標注著這艘英雄戰(zhàn)艦的疾速航跡:入列不到一年時間,圓滿完成全訓考核;完成全訓即執(zhí)行戰(zhàn)備值班任務;首次參加某重大演訓任務,創(chuàng)下單回合捕捉目標最多、最準確的紀錄;首次參加海軍競賽性考核,勇奪“藍劍杯”團體第三名。

為戰(zhàn)而生、向戰(zhàn)而行,漢中艦賡續(xù)著“英雄快艇”的紅色血脈,急難險重任務面前打頭陣、當先鋒,以當仁不讓、舍我其誰的擔當,在轉型備戰(zhàn)中勇立時代潮頭。

把每一次演訓當實戰(zhàn),把每一次出航當出征。隨著人民海軍加快推進由近海防御向遠海防衛(wèi)轉變,漢中艦的航跡從近海走向遠海:走到祖國海域最南端,常態(tài)執(zhí)行某海域戰(zhàn)備值班,配合航母試驗試航,赴遠海執(zhí)行戰(zhàn)備巡邏任務……

時間無跡,奮斗有痕;春華秋實,碩果累累。近兩年,漢中艦先后攻克9個武器裝備運用中的技戰(zhàn)術難題,梳理總結的裝備管理等19項建議被上級推廣運用,先后被上級評為基層建設標兵單位、練兵備戰(zhàn)先進單位、“四鐵”先進單位。

追趕·超越——

知不足而奮進,望遠山而力行

值完更,回到艙室,機電部門部門長魏恒習慣性看起書來。抓緊點滴時間學習充電的他,打算報考碩士研究生。

從獵潛艇、導彈護衛(wèi)艇,到輕型導彈護衛(wèi)艦,畢業(yè)10年,獲得雙學士學位的魏恒已歷經多型水面艦艇磨礪。

進入新時代,人民海軍水面艦艇陸續(xù)入列,主戰(zhàn)裝備更新?lián)Q代速度越來越快,對官兵的能力素質提出更高要求。

“這幾年,常覺得知識儲備不夠用,無論是追趕時代發(fā)展的步伐,還是適應崗位能力要求,都需要不懈奮斗,持續(xù)擴容升級知識儲備,拓展眼界和視野。”在漢中艦上,一半以上的官兵和魏恒一樣,對學歷升級有強烈愿望。

時代的列車,呼嘯向前;年輕的夢想,越飛越高。“魏恒們”趕上了人民海軍快速發(fā)展的新時代,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驅使他們全力沖刺,強烈的使命感催逼他們“跑步進入戰(zhàn)位”。

“鉚足‘比’的勁頭,增強‘學’的意識,激發(fā)‘趕’的動力,瞄準‘超’的目標,學會‘彎道超車’甚至‘變道超車’,才能跑出比對手更快的速度,做到‘致人而不致于人’?!痹跐h中艦上,每名官兵都知道,身為“英雄快艇”傳人,追趕腳步的小與大、快與慢,與戰(zhàn)斗力緊密相連。

時間,是衡量使命的尺度;奮斗,是“英雄快艇”傳人不變的姿態(tài)。

“與時代共振,按部就班就永遠只是追趕者,只有努力奮斗敢于創(chuàng)新超越才能成為領跑者?!睓C電部門副部門長胡意超和魏恒一樣感同身受。這幾年,許多變化仿佛在一夜之間發(fā)生,這些變化又悄然而深刻地重塑著每一名身處其中的戰(zhàn)友。

漢中艦第一次執(zhí)行遠海戰(zhàn)備巡邏,走出第一島鏈。那是漢中艦第一次走出那么遠。天際云起,從水天交接處,涌過一道道白浪??吹窖矍斑|闊的大洋,胡意超豪氣在胸,軍人的使命感油然而生。

“軍人的胸膛就是祖國的屏障?!蹦悄辏鞅麄髌锏倪@句話,點燃了正在讀大學的胡意超心中的一團火。

“命定的局限盡可永在,不屈的挑戰(zhàn)卻不可須臾或缺?!边@是史鐵生《我與地壇》中的一句話,也是胡意超最喜歡的一句話。入伍、考軍校、上戰(zhàn)艦,胡意超在不斷奮斗拼搏超越中遇見了“更好的自己”。

提起身邊的榜樣,官兵不約而同地提到同一個名字——“機電守護神”、一級軍士長徐勝友。這位30年軍齡的“兵王”,鉚在崗位上盡心盡力、奮斗不息。

“航程越遠,我們越應該保持冷靜和清醒。認清自我,才能超越自我?!边b望大海,這位老兵說。

反潛作戰(zhàn),是輕型護衛(wèi)艦的核心作戰(zhàn)任務之一。都說潛艇是“海洋中的幽靈”,反潛更是世界性難題。漢中艦搭載的某新型聲吶裝備,就是深海潛艇的“克星”。

“昨天行,不代表今天行;今天行,不代表未來在戰(zhàn)場上就一定行。” 談到漢中艦首次執(zhí)行某重大演訓任務就創(chuàng)下紀錄的輝煌成績,聲吶班班長王峰說,“以往的已經是過去式,未來的才是將來時,面對新的作戰(zhàn)樣式、新的武器裝備、新的作戰(zhàn)對手,我們必須始終把眼光放在最前沿,用奮斗彌補差距?!?/p>

知不足而奮進,望遠山而力行。去年,王峰參加了聲吶專業(yè)集訓。在系統(tǒng)學習前沿知識后,他深刻意識到,提升反潛作戰(zhàn)能力,任重道遠,仍需不懈奮斗。

“作為基地‘首艦’,這些年我們完成了一些大項任務,也獲得了一些榮譽。但放在世界海軍和中國海軍的發(fā)展當中,放在護衛(wèi)艦平戰(zhàn)時期戰(zhàn)斗力建設需求的場景下來說,我們仍有不小的差距?!鄙先螞]多久,歷經3型艦艇6個崗位的雙學士新艦長楊東同樣有著清醒的認識。

清醒與憂患,奮斗與沖鋒,都是鍛造“近海利刃”不可或缺的“武器”和“能量”。

“2023年4月,習主席視察南部戰(zhàn)區(qū)海軍時強調,要堅持體系建設、體系運用,深入破解短板弱項,推動作戰(zhàn)體系整體升級。”楊東說,統(tǒng)帥的殷殷囑托,是全體官兵奮進的強大動力。

距離如期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僅剩3年,沖鋒的號角已吹響,攻堅的戰(zhàn)場就在眼前,作為新時代“英雄快艇”傳人,如何續(xù)寫“英雄快艇”新的傳奇?

“越是形勢逼人、使命催人,越要潛心謀事、用心干事、砥礪奮斗?!弊哌M漢中艦林政委的房間,“慎終如始,則無敗事”幾個毛筆字格外顯眼。頂著“英雄快艇”榮譽傳承艇的光環(huán),漢中艦的艦領導們有著超乎尋常的憂患和清醒。

憂患和清醒,追趕和超越,正在這艘戰(zhàn)艦上不斷釋放輻射效應——

點燃思想深處的“狼煙”——“新時代奮斗觀”大討論中,官兵反思最多的是有沒有先輩那股子“有我無他、攻堅克難”的拼勁,討論最激烈的是迎難而上的果決和不懼風浪的底氣足不足,檢討最多的是戰(zhàn)斗力建設還有哪些短板弱項。從“英雄快艇”先輩到“英雄快艇”傳人,這場精神的接力從未停步。

打通戰(zhàn)斗力建設的“梗阻”——以作戰(zhàn)任務和能力需求為牽引,他們運用清單化管理、組合化使用的概念,將艦艇面臨的多樣化任務、差異化戰(zhàn)場、個性化能力以及訓練保障條件等,細化為訓練科目清單和訓練保障條件庫。

發(fā)起新的時代沖鋒——新艦長楊東一上任,就圍繞“如何把現有裝備性能發(fā)揮到極致”主動領題,帶領官兵緊鑼密鼓開展戰(zhàn)法研究攻關;全艦持續(xù)掀起“學先輩、當先鋒、打頭陣”群眾性崗位練兵比武活動熱潮,人人設定“小目標”“大目標”,大家用實際行動把奮斗二字寫在延伸的航跡中。

“每一名基層官兵都可以在新時代戰(zhàn)斗力建設的坐標系中,找準自己的坐標?!币粍诱娴墩鏄尵蛠韯?,漢中艦官兵對現代化戰(zhàn)爭的認識更加深刻,“英雄快艇”的同行者越來越多。

“如同在雪地下潛藏的竹筍,春雨過后拔節(jié)生長,漢中艦戰(zhàn)斗力正在螺旋式上升。”入伍15年,輪機兵、一級上士周光龍說,“如果說漢中艦有一個強大的引擎,那這個強大的引擎就是‘英雄快艇’精神和我們這個偉大的時代?!?/p>

風吹白浪卷輕煙,海水遼闊任征帆。晨光熹微,漢中艦又一次接到緊急命令,奔赴某海域開展實戰(zhàn)化訓練。解纜起航,汽笛鳴響,漢中艦疾速奔赴新的征程。

瀏覽更多內容 請掃描二維碼

傳承“英雄快艇”精神 續(xù)寫戰(zhàn)旗榮光

在人民海軍的光輝歷史上,有許多以小打大、以弱勝強的著名戰(zhàn)例,1965年的“八六”海戰(zhàn),就是其中之一。在這場戰(zhàn)役中,119號魚雷快艇擊沉大型獵潛艦“劍門”號,被授予“英雄快艇”榮譽稱號。榮譽是奮斗出來的,新征程更需要接續(xù)奮斗。2017年,海軍漢中艦繼承榮譽稱號成為第三代“英雄快艇”。作為056型護衛(wèi)艦,漢中艦在近海防御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是一把鋒利的“近海利刃”。漢中艦官兵傳承“英雄快艇”的精神,用“海上拼刺刀”的勝戰(zhàn)基因續(xù)寫著戰(zhàn)旗新的榮光。

凌厲的閃電

——來自空軍“模范地空導彈營”的觀察報告

■解放軍報記者  王通化  高立英  楊悅  特約記者  高思峰

裝退筒彈。王軼哲 攝

大漠戈壁,導彈列陣。一聲巨響,導彈如一道急遽的閃電刺破大漠長空。

那一刻,雷達指控車內,中校營長文曉亮清晰看到顯示屏上的數據態(tài)勢:一擊命中!

對中部戰(zhàn)區(qū)空軍某旅“模范地空導彈營”而言,這次實彈打靶任務,是一場難度前所未有的大考。他們星夜兼程,攻堅克難,交出了他們的奮斗答卷。

奮斗,讓這支模范部隊榮光熠熠。2022年,該營被中央軍委授予“模范地空導彈營”榮譽稱號,習主席親自頒授榮譽獎旗。

奮斗,讓這支英雄部隊威名赫赫。1964年,該營曾被國防部授予“英雄營”榮譽稱號,全營官兵在人民大會堂整建制接受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

“模范地空導彈營”的發(fā)展史,就是一部用戰(zhàn)斗與勝利寫就的奮斗史。

那次實彈打靶一擊命中后,文曉亮帶領大家迅速撤收裝備,奔赴下一場戰(zhàn)斗……

靜默蓄力,厚積薄發(fā);動如霹靂,疾如閃電。這群地空導彈兵心中明白,只有“下一場戰(zhàn)斗”,才是“模范地空導彈營”永遠需要瞄準的靶標;只有接續(xù)奮斗、攻堅克難,才能奪取新的勝利,贏得新的榮光。

新的勝利,呼喚新的奮斗

初夏,“模范地空導彈營”榮譽室門口,一棵筆直的銀杏樹在暖陽下煥發(fā)著勃勃生機。一場“新時代奮斗觀”大討論在樹下火熱展開。

佇立樹下,靜聽風聲,往事歷歷在目。

10年前,全營官兵和首任營長岳振華的親人一起,遵照老營長的遺囑,將他的一部分骨灰埋在這棵銀杏樹下。當時,還是連長的文曉亮帶著戰(zhàn)友們,一塊塊細細切割打磨磚石,為這棵銀杏樹砌起一圈堅實的磚圍。

空軍戰(zhàn)斗英雄岳振華是一個傳奇。在國土防空作戰(zhàn)中,他帶領部隊開創(chuàng)世界防空史上用地空導彈擊落飛機的先河,立下赫赫戰(zhàn)功。2019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岳振華被表彰為“最美奮斗者”。

“像驚天的霹靂,像刺空的閃電,英雄二營奮勇作戰(zhàn)……”當年,這支部隊南北轉戰(zhàn),依靠奮斗創(chuàng)造了輝煌戰(zhàn)績。今天,他們還能否繼續(xù)傳承榮光,能否再度挽弓如月、箭無虛發(fā)?

“新的勝利,呼喚新的奮斗。強軍新征程上,我們要像前輩們一樣,留下我們這一代人的奮斗足跡!”前輩們的奮斗歷程、奮斗故事,沉淀為該營官兵的寶貴精神財富。每一次熱血出征、每一回沙場凱旋,全營官兵總會在這棵樹前列陣,重溫戰(zhàn)史、感悟初心。

這像是一次次特殊的點名,更像是一次次無聲的整隊,鞭策著他們,也激勵著他們。

文曉亮永遠忘不了那神圣而驕傲的一天:“習主席親手將‘模范地空導彈營’榮譽獎旗頒授給我們,是鼓勵更是期望。”

得知這一喜訊,營里曾經參戰(zhàn)的老前輩們紛紛打來電話、發(fā)來消息以示祝賀。這些耄耋之年的老兵仍然把自己當成營隊的一分子,將其視為至高無上的榮耀。

“營長,向你報告,今天我又受邀到駐地學校,給孩子們進行國防教育,講了咱們‘英雄營’的奮斗故事和‘模范地空導彈營’的今日風采……”看著老前輩們發(fā)來的消息,文曉亮和戰(zhàn)友們一次次捫心自問——

“這是老前輩們在用自己的方式鞭策我們。新征程上,我們拿什么向祖國和人民報告?”

今年參加全國兩會前,作為全國人大代表的文曉亮來到營榮譽室,將兩個“四鐵”先進單位獎牌和4個集體三等功獎牌,放在“模范地空導彈營”榮譽獎旗和“英雄營”戰(zhàn)旗前,拍了一張“全家?!?。

坐在人民大會堂,歷史與現實的諸多場景疊加在一起,帶給文曉亮更強烈的觸動。

統(tǒng)帥的殷切囑托、前輩們的深情期望,猶如一種巨大的推力,推著該營黨委一班人帶領全營官兵在奮斗中傳承“思想紅、技術精、作風硬”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世界風云涌動的大棋盤上,軍事強國在防空反導領域螺旋上升的激烈博弈,如同一種急遽的拉力,催逼著他們加速轉型,鍛造新時代的鳴鏑利箭。

一推一拉,兩種力量疊合之下,聚合出瞄準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加速攻堅的強大內生動能。

昔日“英雄”、今日“模范”,新的使命和責任像長空颶風,撞擊著這群年輕官兵的胸膛,召喚著他們加速奮進。

“在人民大會堂,我是真有些坐不?。∥覀冊撛鯓訆^進轉型、攻堅克難,才能匹配不斷升級的裝備?才能不辜負祖國和人民給予的巨大榮譽?”采訪中,文曉亮不止一次向記者提到這種“坐不住”的緊迫感。

時間回到15年前的一個春日,還是中尉的文曉亮蹬著石磚爬上墻頭,將熱切的目光投向隔壁營院。

圍墻的另一側,便是威名赫赫的“英雄營”。那一年,文曉亮剛剛大學畢業(yè),在教導隊參加新排長集訓。訓練間隙,幾名待分配的新排長都趴在墻頭,忍不住想看看墻那邊的“英雄營”到底什么樣。

從那個趴在墻頭上張望的新排長,到成長為“英雄營”第24任營長,再到從習主席手中接過“模范地空導彈營”榮譽獎旗,這種既興奮又焦灼的感覺,從未在文曉亮心中消散。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地空導彈兵作為一支“車輪上的部隊”,尤為如此。2023年,文曉亮帶領全營官兵圍繞某型武器系統(tǒng)展開實兵訓練、試驗運用,連續(xù)在外執(zhí)行任務近200天。

八千里路云和月。軍列車廂中,文曉亮給干部骨干下達“訂單式”工作提醒;官兵見縫插針學理論、記數據。西北的長河落日,東北的漫天飛雪,車窗外的風景是他們強軍征途上最壯闊的“背景板”。

“征途漫漫,惟有奮斗”——這是營長文曉亮的人生觀,也是這群地空導彈兵的奮斗觀。他們知道,比承載榮譽更重要的,是加速奔跑,創(chuàng)造出新的輝煌。

勇當攻堅克難的奮斗者,點燃心中那團熾熱的火

天幕低垂,尖銳的警報聲乍響,宛如一道霹靂,劃破營區(qū)的寧靜。

文曉亮顧不上與記者說話,便向著幾百米外的營指揮所方向急奔而去。

這是一次突如其來又格外尋常的一等戰(zhàn)備警報。

短短幾百米,是該營官兵宿舍與指揮所和陣地之間的距離。然而,在文曉亮和戰(zhàn)友們眼里,這幾百米并不只是空間距離。

在日復一日的守望空天、枕戈待旦中,這個距離已經被這群地空導彈兵折算成速度最快、最急迫的一種時間概念:“練”與“戰(zhàn)”之間的無限趨近。

奔跑,是該營官兵習以為常的節(jié)奏——

剛剛從兄弟單位調到該營的王指導員發(fā)現,在這里,“哪怕是給一名戰(zhàn)士布置一項很細微的工作,他能跑著去干,絕不會走著過來”。

當尖銳的戰(zhàn)斗警報聲劃過寂靜的深夜,熟睡中驚醒的官兵不是先穿好衣服再跑上陣地,而是抱起衣服一邊飛奔一邊往身上套……

“隨時能走,隨時能打?!痹缭?0多年前,這支部隊輾轉南北追逐空中目標,開創(chuàng)了世界防空史上用地空導彈擊落飛機的先河。這種奔跑的節(jié)奏已經刻進了他們的奮斗基因。

當年那道守衛(wèi)祖國領空的凌厲閃電,今天還能否戰(zhàn)之必勝——這是許多熟知該營勝績的人們尤為關切的問題。

那一年,該營再次迎來裝備升級,面對全新的技術挑戰(zhàn)和人員編組,施連長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緊迫感:“時間越來越不夠用了!”

這種緊迫感,前所未有地擺在了該營黨委一班人的面前——

戰(zhàn)爭形態(tài)演進突飛猛進,作戰(zhàn)樣式更迭日新月異,與強敵對手的競速比拼,催逼著他們爭分奪秒提升打贏能力。

加速攻堅,這群年輕官兵還要面對另一個強大的對手,那就是他們自己:必須篩掉附著在身上的懈怠與積弊,時刻保持“箭在弦上”的警覺和血性。

伴隨著裝備迭代更新,曾經的“全營一桿槍”被拆分成獨立的火力單元。原來,施連長只需遵循營指揮員的命令履行發(fā)射模塊職能;如今,他幾乎成了火力指揮員,掌握裝備的同時,還要統(tǒng)籌指揮全連多個模塊完成作戰(zhàn)任務。

“防空反導作戰(zhàn),時空壓縮比越來越趨近極限,倒逼著我們不斷思考:該以什么樣的戰(zhàn)略思維、作戰(zhàn)樣式應對下一場戰(zhàn)斗?面對裝備的升級,人應該發(fā)揮什么樣的作用?”施連長馬不停蹄帶領連隊深入西北荒漠、進駐寒區(qū)密林,輾轉不同地域參加演訓任務、驗證裝備性能。

“部隊剛組建時,為了爭分奪秒學習相關知識,前輩們用樹枝在地上畫電路圖,畫完之后用腳一抹;為了打下敵機,他們酷暑五下江南,嚴冬六進西北。當年,條件那么艱苦,可他們每個人眼里都閃著明亮的光!”在營隊組織的“新時代奮斗觀”大討論中,施連長拿出一張黑白老照片,指著照片中官兵那亮晶晶的眼睛說,“今天,面對科技之變、戰(zhàn)爭之變、對手之變,我們必須勇當攻堅克難的奮斗者,點燃心中那團熾熱的火?!?/p>

奮進的腳步,宛如撕破時空的閃電,不斷跨越物理界限,壓縮著戰(zhàn)斗力生成的周期。

數方屏幕,數據指令在其間快速流轉;幾百個按鍵緊密排列,閃爍著不同的指示燈光;封閉的雷達指控車內,排風扇嗡嗡作響……這是李排長最熟悉的戰(zhàn)位。

李排長忘不了第一次執(zhí)行實彈發(fā)射任務時的情景。坐在席位上,屏幕上象征導彈的圖標沿著預定的弧線加速向前,伴隨著一聲轟然巨響,炸成一朵花的形狀。他的心臟猛地跟著顫了一下,隨后長舒了一口氣。

畢業(yè)僅一年多,這位年輕的排長已經參加了多項重大任務。那次,茫茫戈壁深處,他坐在操控臺前嚴陣以待,備戰(zhàn)實彈發(fā)射。突然,登上指控車的專家組里傳來一個熟悉的聲音。李排長驚喜地轉頭望去,原來是母校一名教授熟悉的面龐。

這位教授同樣認出了自己年輕的學生。只是,他沒有預料到,學生竟然這么快就登上指控車,參與到這樣一場重要的實彈發(fā)射任務中。

對該營官兵來說,時間緊迫是個共性的命題。專業(yè)合并、任務頻繁,實戰(zhàn)化的需求倒逼著官兵以沖鋒的姿態(tài)攻堅克難。近兩年,他們每個人都在經歷跳躍式成長——

裝備升級后,指控雷達班班長蘆小龍重新開始了學習之旅:“裝備緊跟著時代的發(fā)展升級,我們就要緊跟著裝備的發(fā)展升級?!?/p>

曾榮獲全旅標圖專業(yè)比武第一名的班長陳聰,主動申請轉崗到導彈發(fā)射專業(yè)。去年,他作為核心技師親手按下發(fā)射鍵,在實彈打靶中實現首發(fā)命中。

軍士安士奇本是一名起重機操作員,后來他不僅學習了導彈裝填專業(yè),還熟練掌握了多型車輛駕駛技能。軍士黃德全更是身兼發(fā)射手、駕駛員、炊事員3個角色。

年輕的義務兵李宇坤,剛剛風塵仆仆地駕車駛離位于荒蕪戈壁的演訓區(qū),緊接著又申請奔赴潑水成冰的寒區(qū)執(zhí)行任務。

“裝備增加和職能拓展,讓軍士骨干從純粹的執(zhí)行者變成了初級指揮者。如今,新班長成長速度越來越快,軍士骨干承擔起更多職責,就連新兵都能在崗位上發(fā)揮特長?!被仡櫾摖I官兵這兩年的成長足跡,營指揮室毛主任頗為自豪地對記者說。

一次任務前的鐵路裝卸載課目強訓時,瓢潑大雨突至。駕駛員開著車駛到班長劉峰面前,從車窗中探出頭,問道:“班長,帶回嗎?”劉峰沉著臉反問:“你們組配合達標了嗎?下雨不是結束的哨聲。再來!”

雨聲嘈嘈切切,發(fā)動機的轟鳴聲像是蒙上了一層水霧,變得朦朧起來。劉峰身上的深色雨衣被雨水打得緊貼在身上,水流沿著衣擺的褶皺墜落如注。

“左后15、右后15……”一道道高亢的定位口令穿透雨幕,傳達到駕駛員耳中。經過一次次定位練習,駕駛員們最終達到一步到位、分毫不差。

結束訓練的哨聲吹響那一刻,劉峰揩了一把臉上的雨水,暗暗松了口氣:終于能放心地讓戰(zhàn)友們出發(fā),奔赴任務地域。

不懼風雨、不懼挑戰(zhàn),這群年輕官兵用一往無前的精氣神,鑄牢全營的每一個戰(zhàn)位和勝戰(zhàn)的每一個節(jié)點。

“如今,我們的官兵正在從一專多能,向多專多能邁進,以期在真正的戰(zhàn)場中具備更加靈活機動的作戰(zhàn)能力?!蔽臅粤琳f,“風雨之中,官兵成才、隊伍成長的速度,就像是雷暴云蓄積電荷的速率。只有在有限時間內搶占先機、加速充能,才能在關鍵時刻,以迅雷之勢一擊即中?!?/p>

奮進強軍新征程,有一種共同的跑姿叫“沖刺”

難題在更新,挑戰(zhàn)在升級。

如何更快地抵近未來戰(zhàn)場,如何將能量匯聚于最要害之處?對該營來說,每一次創(chuàng)新嘗試,都是在戰(zhàn)斗力生成的路徑上攻堅克難、闖關奪隘。

一場實戰(zhàn)化對抗,徹底改變了一級軍士長宋縣賓和戰(zhàn)友們對戰(zhàn)斗的認知:“我第一次體會到,被‘敵’機的導彈追著打是什么感覺?!?/p>

長空之上,“敵”機神出鬼沒。車剛剎住,宋縣賓顧不上喘口氣,帶著幾名號手飛奔下車,以最快的速度架設雷達、連接油機車。

一旦捕捉目標、完成導彈發(fā)射,他們就要立刻從當前陣地撤離,“有多快跑多快”,防止自己被“敵”機鎖定摧毀。

架設、撤收、轉移;架設、撤收、轉移……每次下車后的短短幾分鐘,對講機總會傳來急促的催促聲:“雷達陣面還有多長時間展開,能不能再快一點?”

車輪揚起的飛沙,宛如真正的戰(zhàn)場硝煙。一次次攻堅克難,宋縣賓和戰(zhàn)友們大膽探索裝備極限,大大縮短了架設時間。

時間是珍貴的戰(zhàn)爭資源。當年的“英雄營”官兵突破既有教程,將8分鐘操作流程極限縮短到8秒鐘,創(chuàng)造出“近快戰(zhàn)法”,屢立奇功。

時至今日,快如閃電,依然是戰(zhàn)場上克敵制勝的關鍵法寶。營區(qū)里,那面寫有創(chuàng)破紀錄表的白板上,鐫刻下官兵加速轉型的腳步——

發(fā)射車展開撤收,他們的成績比大綱規(guī)定的優(yōu)秀成績還快2分30秒;不到一年,某型裝備裝退筒彈的課目紀錄縮短了5分鐘,幾乎每個月都在刷新;野戰(zhàn)指揮所架設與撤收,用時縮短大約五分之一。

幾年時間里,這張創(chuàng)破紀錄表已經更新到3.0版,官兵追逐的時間刻度也愈發(fā)精確?!皯?zhàn)爭進入‘秒殺’時代,哪怕提升0.01秒都很有意義?!币幻麉⒅\這樣感慨。

奮進強軍新征程,有一種共同的跑姿叫“沖刺”。記者在這群年輕官兵身上,看到了這種姿勢——不僅跟著裝備跑,更推著裝備跑。

前不久,該營完成了某系統(tǒng)的升級改造。文曉亮與科研院所工程師交流研討,形成了一套人工智能與裝備使用維護相結合的創(chuàng)意方案,獲得“智研”杯大模型國防應用邀請賽一等獎……

在文曉亮與工程師的討論下,那套人工智能系統(tǒng)被擬命名為Always,既是“永遠”之意,也取All ways(所有方法)的含義:“戰(zhàn)爭的形態(tài)沒有唯一解,就像你永遠無法預測一道閃電會以什么樣的角度劃破天空。只有不斷前進、不斷更新,才有可能最大限度掌握勝戰(zhàn)的‘所有方法’,贏得‘下一場戰(zhàn)斗’的勝利?!?/p>

勇于創(chuàng)新、敢為人先,是最鮮明的奮斗品格

走進營指揮所,墻上幾幅巨大的掛圖吸引了記者的目光。七彩的線條、色塊、圖形和一組組數據,抽象地描摹著防空反導作戰(zhàn)的“盾與矛”“時與勢”。

營指揮室毛主任指著其中一張圖表告訴記者,這是一張標識著裝備升級后營隊任務目標的最新掛圖。營指揮班子集思廣益,綜合考慮電磁頻譜、戰(zhàn)場環(huán)境等因素,修改相關數據、調整色調,將指揮流程圖表進行了更新升級。

在破與立的對比之中,在靜與動的轉化之中,在增與減的變動之中,在快與慢的辯證之中,屬于這群地空導彈兵的奮斗觀清晰呈現:“既要艱苦奮斗,吃別人吃不了的苦,更要敢為人先,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p>

這是一場“靜悄悄”的模擬對抗演練,顛覆了記者腦海中指控艙內“一令一回”、此起彼伏的場景。

從戰(zhàn)備等級轉進到防空打擊,指控艙內只聽到鼠標點擊和按鍵開關的聲音,戰(zhàn)勤班各號手配合默契高效,指揮員全程僅下達一次簡短口令,便成功“命中”目標。

星海橫流,歲月成碑。時間的魅力,在于凝聚過去,昭示未來。在“新時代奮斗觀”大討論中,該營賈教導員的一番話令記者印象深刻:“展望未來,多少‘目標’的前面都有一個共同的定語——奮斗;回望歷史,勇于創(chuàng)新、敢為人先,是前輩們最鮮明的奮斗品格。他們那一代人用奮斗創(chuàng)新贏得了這支部隊過去的榮光,我們也要用奮斗創(chuàng)新贏得明天的勝利?!?/p>

在該營榮譽室里,陳列著一張珍貴的獲獎證書。這張泛黃的證書,講述著一個跨越時空的奮斗故事——

1958年,空軍地空導彈部隊組建。面對從未接觸過的高精尖武器裝備,該營官兵接裝后埋頭苦干、艱苦奮斗,很快形成戰(zhàn)斗力。首戰(zhàn)告捷后,他們潛心練兵,歷經千錘百煉,首創(chuàng)“近快戰(zhàn)法”。

1978年,在被譽為“科學的春天”的全國科學大會上,“近快戰(zhàn)法”榮獲科研成果一等獎。這項由基層官兵創(chuàng)新的戰(zhàn)法,獲得國家級獎項,不僅為這支部隊帶來榮譽,更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敖鞈?zhàn)法”蘊含的科學思維和創(chuàng)新品質,至今仍被該營官兵作為法寶,在新時代不斷傳承發(fā)揚。

戰(zhàn)場的較量,從來不只是物質的角力,更是精神的比拼和謀略的博弈。有了好劍,還要有強大的劍氣和高超的劍法,最終合為精妙劍陣,方能所向披靡。

“一次聯(lián)合訓練,由于對組網作戰(zhàn)研究不深,我們精心布置的防空火力網被撕開一道口子?!边@次失利,給營指揮班子敲響警鐘。

過去,導彈部隊“全營一桿槍”,一個“英雄營”就能“千里走單騎,彎弓射天狼”;如今,“體系一張網,攥指方成拳”,導彈兵不僅要摸透武器裝備性能,更要研究透戰(zhàn)爭規(guī)律。

為提升組網作戰(zhàn)能力,文曉亮帶領官兵利用駐訓演練等時機,主動向旅里提出申請,協(xié)調友鄰航空兵部隊展開專攻精練。

“站在導彈陣地上,你看到了什么?”

年輕的施連長緩緩抬頭,望向天空。

茫茫太空之上,衛(wèi)星猶如天眼;廣袤大地海洋,雷達時時支援……為祖國構筑堅不可摧的藍天盾牌,還有許多戰(zhàn)友與這群導彈兵一起并肩奮斗。

“時不我待,只爭朝夕;時不我待,使命催征。”抬眼處,訓練場上那鮮紅的16字標語,如奮進的鼓點,和著這支英雄部隊錨定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奮進新征程的腳步,加速,再加速……

瀏覽更多內容 請掃描二維碼

模范地空導彈營:練強克敵本領 守衛(wèi)祖國空天

中部戰(zhàn)區(qū)空軍“模范地空導彈營”組建于1958年,是我軍首批組建的地空導彈部隊。在保衛(wèi)國家主權的防空作戰(zhàn)中,他們曾5次擊落敵機,功勛卓著,開創(chuàng)了世界防空作戰(zhàn)史上用地空導彈擊落敵機的先河。新時代新征程,這個營堅持用習近平強軍思想鑄魂育人,持續(xù)推動訓法戰(zhàn)法創(chuàng)新,加速練強克敵制勝的過硬本領。

戰(zhàn)旗的接力

——來自海軍某護衛(wèi)艦支隊的觀察報告

■解放軍報記者  韓國賢  錢曉虎  裴賢  通訊員  劉禮鵬

編隊航行(資料圖片)。郭珅 攝

薄霧,籠罩海面。軍港碼頭,戰(zhàn)艦若隱若現。

日前,記者來到海軍某護衛(wèi)艦支隊采訪,正值一場榮譽傳承儀式隆重舉行。資陽艦、紅河艦官兵代表在“海上先鋒艇”“海上猛虎艇”英模前輩的注視下,接過了兩面寫滿鐵血榮光的英雄戰(zhàn)旗。

穿越歷史時空,英雄基因血脈相傳,奮斗步履鏗鏘堅定。

看,風展紅旗如畫——新一代“先鋒”“猛虎”傳人在加速轉型。短短幾年間,支隊主戰(zhàn)艦艇迭代升級,多艘新型戰(zhàn)艦光榮加入戰(zhàn)斗序列,并在一次次實戰(zhàn)演練中創(chuàng)造佳績。

聽,獵獵旌旗怒吼——新一代“先鋒”“猛虎”傳人在加速奔跑。接裝換裝,重塑再造,每一個戰(zhàn)位都在脫胎換骨。一名干部感慨:“距離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越來越近,我們只有勇當新時代奮斗者,以只爭朝夕的精神加倍努力,才能無愧于肩負的使命職責!”

奮斗是推動時代前進的動力,也是個人成長進步的階梯

一場“憶戰(zhàn)史、揚傳統(tǒng)、話奮斗”交流會,在碼頭廣場火熱進行。

得知“八六海戰(zhàn)”的功臣周巨洪前來參加交流會,第五代“海上先鋒艇”資陽艦操舵兵邊于倩特意坐到了最前排。

去年的人民海軍成立紀念日,支隊邀請老英模參觀資陽艦。得知邊于倩也是操舵兵,周巨洪與其親切交談,還特意照了一張合影。

交流會上,邊于倩第一個發(fā)問,向周巨洪提出了縈繞在大家心頭的疑惑:“當年,無論是排水量還是武器裝備,敵艦都遠勝于我艇,您和前輩們靠什么取勝呢?”

“為了人民我可以獻出一切。炮火面前,敢于沖在最前面,危難關頭,就算死也要頂上去……”

聽著周巨洪的真情講述,邊于倩和戰(zhàn)友們熱血沸騰。他們從前輩們身上讀懂了一個信念:戰(zhàn)時是猛虎,平時當先鋒,靠的是對黨絕對忠誠,靠的是艱苦奮斗。

距離碼頭不遠的“猛虎先鋒”文化長廊,鐫刻著奮斗者的足跡,被支隊官兵稱作“力量源泉”。資陽艦一級軍士長韓長江無數次來過這里。那年底,即將服役期滿的他,在去留之間猶豫不決:老人年邁需要照顧,兒子即將參加高考,家庭重擔都落到妻子身上,但資陽艦剛入列不久,急需技術骨干。

韓長江來到文化長廊,在一張張泛黃的老照片前,他重溫前輩們的奮斗歷程:“1950年5月25日,人民海軍剛誕生不久。木殼‘先鋒號’艇上的不少水兵沒有打過海戰(zhàn),但只要黨和人民需要,他們便義無反顧地沖鋒陷陣……”韓長江下定了決心,主動向黨支部遞交了留隊申請。

“我們這支部隊從炮火硝煙中走來,艱苦奮斗是傳家寶,對黨忠誠是命根子。今天,向著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加速邁進,更需要我們走英雄路、弘英雄志……”資陽艦領導說。

2021年底,資陽艦領導專門拜訪了“八一勛章”獲得者麥賢得。

“當年,先鋒艇組建時,人員來源復雜,有陸軍轉海軍的,有國民黨投誠的,還有招來的漁民。沒有統(tǒng)一的服裝,更別說武器裝備了?!丙溬t得回憶。

“在這種情況下,為什么能夠打敗敵軍?”說到激動處,麥賢得不斷重復,“就是聽黨話、跟黨走。只有這樣,才能打勝仗!”

“在沖鋒中向前輩看齊,在行進間不斷整隊,正是支隊官兵永葆純潔光榮的密碼?!辟Y陽艦領導說,“官兵在英雄精神的滋養(yǎng)下成長,在戰(zhàn)旗的感召下通過了一次次不同尋常的考驗?!?/p>

那一年,調整改革后不久,支隊受領某艦接裝任務。時任支隊參謀長的沈閩鋒主動請纓:“我曾任第四代‘海上猛虎艇’泉州艦艦長,任務交給我吧!”

對沈閩鋒的選擇,支隊黨委其他成員感到很驚訝?!爸ш爴Q裝,裝備和專業(yè)都在轉型升級,逼著大家‘換腦袋’。過去的老手都變成了新手,我這個支隊常委去當基層主官,太正常不過了!”談及這個選擇,沈閩鋒告訴記者,“急行軍和打硬仗交織,這是前輩們常常遇到的挑戰(zhàn);加速期和攻堅期重合,這是我們這一代人面臨的課題,我們沒有退縮的余地。”

奮斗是推動時代前進的動力,也是個人成長進步的階梯。從小在海邊長大的沈閩鋒以超乎尋常的堅韌戰(zhàn)勝一次次挑戰(zhàn),很快成長為一名優(yōu)秀的新型戰(zhàn)艦艦長。

時代看似離個人很遠,實際上與每個人密切相關?!摆s上人民海軍加速發(fā)展的大時代,我們這一代人的成長速度是前所未有的?!鄙蜷}鋒告訴記者,“閩為‘福建’,鋒為‘先鋒’。父母給我起這個名字,就是想讓我勇當先鋒?!?/p>

站在軍港碼頭眺望,不遠處,“努力把人民海軍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軍”標語時刻提醒著官兵,銘記統(tǒng)帥囑托,以奮斗姿態(tài)履行使命職責,擔當強軍重任。

對黨忠誠,勇于擔當;傳承薪火,接續(xù)奮斗。宜興艦教導員李楊說,每次任務中,他都會將上級指示精神傳達到每個戰(zhàn)位,“身處一線,所有的行動必須堅決聽黨指揮。聽黨話、跟黨走,已經融入支隊每名官兵心中?!?/p>

去年11月底,執(zhí)行某任務,面對對方艦艇的挑釁行徑,值更官劉涵偉第一時間進行應對?!笆裁礃拥膱鼍坝檬裁礃拥恼Z氣,我們有一套規(guī)范的應對方案。胸懷大局全局、貫徹上級意圖,對我們而言,是必須做到的?!眲⒑瓊フf。

甘當攻堅克難的奮斗者,不做怕見風雨的泥菩薩

一棵大榕樹扎根在營區(qū)碼頭,遠遠望去猶如一頂撐開的綠絨大傘。樹冠下的石頭上,刻著“虎榕”字樣。正在樹下參加“奮斗者故事會”的紅河艦機電兵周雨寒說,剛入伍時他就聽說了“虎榕”的故事——

榕樹是“海上猛虎艇”前輩所植。如今,榕樹枝繁葉茂,正如前輩的精神開枝散葉,被官兵親切地稱為“虎榕”。

這次,周雨寒與戰(zhàn)友們分享的是前輩們活捉“鐵王八”的故事:1958年9月19日,556艇奉命到某海域巡邏,發(fā)現敵人一輛兩棲坦克。查明情況后,艇長下令,“跳幫組就位,活捉鐵王八”。在護衛(wèi)艇與兩棲坦克碰撞一瞬間,機槍手縱身一躍跳了過去。緊接著,又有3名水兵跳了上去,發(fā)現駕駛艙里沒有敵人……原來,敵人聽到我艦艇的聲音后,早就跳海逃跑了。

“大道如砥,奮斗如歌。前輩們勇猛頑強、敢打必勝的血性膽氣,一直激勵著我們?!敝苡旰嬖V記者,去年年底,一次海上警巡期間,艦艇主機突發(fā)故障。在溫度很高的機艙內,輪機技師路寶嶺和戰(zhàn)友們排除故障近3個小時。任務結束,官兵作業(yè)服早已被汗水浸透、沾滿油污。

“盡管信息化戰(zhàn)爭的作戰(zhàn)樣式和環(huán)境發(fā)生了很大變化,但艱苦奮斗、敢打必勝的精神永遠不能丟?!敝苡旰f。

與官兵近距離接觸,記者的感受愈發(fā)強烈:面對艱難險阻,官兵身上都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始終保持昂揚奮進的精神狀態(tài)和敢打必勝的戰(zhàn)斗姿態(tài)。

那年春節(jié),某艦擔負戰(zhàn)備值班任務。當時,海上刮起大風,滾滾巨浪直拍駕駛室。操舵班長沈偉偉將自己的后背牢牢頂在椅子上,雙手緊緊握住舵盤?!爱斈辏拜厒兠鎸ι揽简灍o所畏懼。今天,我們更應發(fā)揚革命加拼命的精神,甘當攻堅克難的奮斗者,不做怕見風雨的泥菩薩。要是連惡劣天候都戰(zhàn)勝不了,我們還怎么能稱為‘猛虎傳人’?”

一次,某艦緊急開赴某任務海域,途中一臺主機突然停機。輪機班長韓建廷快速鎖定故障。修理過程中,他的一條胳膊受傷。故障順利排除,他的胳膊被縫了14針!軍醫(yī)叮囑他注意傷口,韓建廷笑著說:“與前輩在戰(zhàn)場以命相搏相比,我這點傷算什么?”

“前輩們一往無前、敢打硬仗的精神之火,從未熄滅,激勵著官兵在一道道難關前,敢于逢敵亮劍。”資陽艦一級軍士長馬少利告訴記者,“我們在戰(zhàn)巡中與外艦近距離對峙時,盡管對方噸位大,但我們一點不怵?!?/p>

馬少利,全軍軍事訓練先進個人。入伍以來,他和戰(zhàn)友們先后編寫了《某型艦炮日常維護與常見故障排除》等教材和艦炮射擊訓練指導手冊。他和戰(zhàn)友們的很多建議被上級采納推廣,提高了裝備作戰(zhàn)效能。

“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未必一定是武器和兵力,軍隊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運用、將士們的信心和勇氣、人民的支持和幫助,往往是更為重要的因素。”支隊一名領導說,歷史的鏡鑒,是對現實與未來的啟迪。

“裝備再先進,都無法代替人的戰(zhàn)斗意志所激發(fā)出的強大力量?!闭f到激動處,支隊一名干部講起了宣城艦的一次出航經歷。

那天,天空烏云密布,海上波濤洶涌,宣城艦就像一葉浮萍顛簸搖晃。盡管如此,全體官兵堅守戰(zhàn)位,牢牢“咬住”目標。與對方艦艇距離最近時,在駕駛室肉眼可以看見對方人員。

箭在弦上。當時的場景,主炮班長林益波至今記憶猶新:“武器裝備一通電,我感到血一下子沖到腦門上了。只要指揮員一聲令下,我一發(fā)炮彈就能命中對方的駕駛室!”

一兵一卒無懈怠,才有千軍萬馬向一流

大地還在沉睡,軍港已經醒來。支隊信號臺值班室,緊張的一天早已開始——工作臺上,電話鈴聲此起彼伏,幾名戰(zhàn)士緊鑼密鼓地處理相關信息。

當天的值班記錄本上,從早上6時46分到上午10時19分,有多艘艦艇出航或調整泊位的記錄?!斑@意味著平均每幾分鐘信號臺就需要接收處理一批信號。”臺長宋國峰說。

“一切好像被按下了‘快進鍵’。”宋國峰告訴記者,“如今,艦艇出航的頻率越來越高,通行的艦艇種類也越來越多?!?/p>

“當前,距離如期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僅剩3年,‘如期’二字,責任重千鈞;‘實現’二字,使命重如山。大家都在以只爭朝夕的精神加倍努力,全力以赴奮斗拼搏?!彼螄逭f。

紅河艦魚雷發(fā)射兵董嘉豪說:“正在走的路,離目標最近。只有每名官兵都敢于立下軍令狀,艱苦奮斗、頑強奮斗、接續(xù)奮斗、團結奮斗,高標準完成本職工作,才能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p>

入伍5年,董嘉豪參加過多次實射魚雷訓練。近些年,他明顯感覺到,自己與戰(zhàn)場越來越近。去年6月的一次實戰(zhàn)化訓練,在準備發(fā)射那一刻,董嘉豪覺得“血液都快凝固了”!

也是在那一刻,董嘉豪反問自己:“當戰(zhàn)爭真的來臨,自己是否做好了足夠準備?”

緊迫感,在這樣的一次次反問中增強,更在一次次整隊行進中強固。接艦動員時,紅河艦臨時黨支部一班人的表態(tài)讓董嘉豪和戰(zhàn)友們熱血沸騰:當年,前輩們操控的是從敵人手里繳獲來的艦艇,條件要比我們困難得多,但他們迎難而上,創(chuàng)造了輝煌戰(zhàn)績。未來戰(zhàn)場環(huán)境更加復雜、戰(zhàn)斗更為殘酷,我們要戰(zhàn)勝對手、贏得勝利,更加需要大力弘揚艱苦奮斗精神。

“無經驗可循,那就創(chuàng)造經驗;無先例可依,那就成為先例!”為快速提升艦艇戰(zhàn)斗力,紅河艦黨支部成立創(chuàng)新教學小組。大家邊學習、邊訓練、邊總結、邊規(guī)范,白天反復摸索操作要領,晚上加班學習理論、研究裝備構造原理,恨不得“一天當作兩天用”,部隊轉型建設和戰(zhàn)斗力提升駛入快車道。

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也是大有可為的時代。在官兵接續(xù)努力下,當年,紅河艦獲得同型艦艇裝備檢查評比綜合驗收第一名,并在艦艇訓練中心的基本操作技能比武中,贏得17個單項第一。

戰(zhàn)風斗浪、勇闖大洋,一種強烈的緊迫感,時時縈繞在支隊官兵心頭?!霸谛羞M間整隊,在沖鋒中看齊,我們就是要做到跌倒的爬起來、先進的帶著跑,跑在前面的不停步、跑得快的更加油。一兵一卒無懈怠,才有千軍萬馬向一流!”回憶過往,紅河艦領導十分感慨。

“一切向戰(zhàn),一切為戰(zhàn)?!边@是不少官兵近年來感受最深的地方。承擔某項改革試點任務后,資陽艦做了一系列探索:士兵訓練以熟練掌握訓練科目為目標,對訓練時間和次數不做強制要求;裝備保養(yǎng)不再統(tǒng)一安排,根據裝備特點合理安排保養(yǎng)時間……

“艦艇停泊港口后,第一時間加油加水,再根據泊位情況進行調整。艦艏永遠朝向外海,保證任務來臨時能快速出航?!敝ш牨U喜扛刹坷顮c說,官兵向戰(zhàn)為戰(zhàn)的意識不斷增強。

戰(zhàn)場是最有效的試金石,所有的備戰(zhàn)終歸要在戰(zhàn)場上檢驗。緊鑼密鼓的實戰(zhàn)化訓練,對官兵而言,早已是家常便飯。對比自己過去在某型老式戰(zhàn)艦上服役的經歷,宜興艦主炮班長粟文祺自豪地說:“宜興艦入列一年就打了過去老式戰(zhàn)艦多年才能打完的彈藥量?!?/p>

“戰(zhàn)斗警報!”前不久,資陽艦編隊剛剛出港,一聲急促的警鈴聲響徹編隊各艦。不同的訓練科目在實戰(zhàn)背景下接連展開,官兵幾乎沒有喘息余地。面對導調組發(fā)出的一個個特情,各戰(zhàn)位密切協(xié)同、緊張有序,各級指揮員從容應對、順利處置。捕獲信號、編隊機動、占領陣位、鎖定目標……指揮所迅速研判,果斷下達攻擊指令,化解“敵情”。

演練結束,上級給予高度評價:“猛虎的虎氣不減當年,先鋒的勁頭更勝昨天!”

為什么戰(zhàn)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離開資陽艦時,記者看到,艦艉處,獵獵軍旗迎風招展;不遠處,商丘艦正在解纜起航,奔赴某海域執(zhí)行新的任務。海面上,編隊各艦像一柄柄銀灰色的利劍,劈波斬浪,以昂揚奮斗的姿態(tài),續(xù)寫著戰(zhàn)旗的榮光……

 請掃描二維碼    瀏覽更多內容

“猛虎先鋒”傳人的新時代奮斗答卷

東部戰(zhàn)區(qū)海軍某護衛(wèi)艦支隊傳承著“海上猛虎艇”和“海上先鋒艇”兩面戰(zhàn)旗。60多年前,支隊的前身部隊,在保衛(wèi)海防的戰(zhàn)斗中,以敢打硬戰(zhàn),擅打近戰(zhàn)、夜戰(zhàn)而聞名,創(chuàng)造了人民海軍小艇打大艦的成功戰(zhàn)例。如今,支隊逐步換裝國產某新型護衛(wèi)艦,面對新機遇新挑戰(zhàn),支隊官兵從先輩精神中汲取奮斗拼搏的磅礴動力,在新的趕考路上,爭當強軍先鋒,善戰(zhàn)猛虎,書寫新時代奮斗答卷。

奮進的鐵流

——來自第82集團軍某旅“屢戰(zhàn)屢勝”連的觀察報告

■解放軍報記者  黃超  張科進  李浩然  特約通訊員  姚欣彤

編者按  習主席指出,團結奮斗是黨領導人民創(chuàng)造歷史偉業(yè)的必由之路。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是一項開創(chuàng)性的事業(yè),賦予奮斗強軍更深厚的時代內涵、更鮮明的現實指向。強軍征程呼喚奮斗精神,全軍官兵唯有艱苦奮斗、頑強奮斗、接續(xù)奮斗,方能不斷開創(chuàng)強軍事業(yè)新局面。即日起,解放軍報在《強軍新征程 跑出加速度》專欄推出“爭當新時代奮斗者”全媒體系列報道,反映全軍官兵結合開展“新時代奮斗觀”大討論,永葆純潔光榮政治本色、扛起強軍勝戰(zhàn)使命責任,在強軍新征程上再整行裝、奮斗擔當的風采風貌,敬請關注!

戰(zhàn)車快速機動(資料圖片)。胡東亮 攝

“轟!轟!”裝甲車內,高速轉動的引擎聲格外強勁;車外,不時傳來沉悶的炮火聲,緊張氣氛一觸即燃。

但這些,都沒讓第82集團軍某旅三連車長張世英分散半點兒精力。此刻,他一邊觀察“敵情”態(tài)勢,一邊指揮戰(zhàn)車披荊斬棘快速挺進。在紅藍激戰(zhàn)拉鋸、正面強攻不下的緊要關頭,他們這支裝甲奇兵能否縱深穿插到位,直接關系到這場決戰(zhàn)的勝負。

突擊!突擊!從空中鳥瞰,在朱日和廣袤荒原上,一支鋼鐵縱隊卷起滾滾塵煙,一路突破數道火力網、抗擊多股“敵”干擾,迅猛挺進的勢頭銳不可當。

“飛兵”70余公里,三連及時穿插到位,立即投入到阻擊藍軍增援的戰(zhàn)斗中。這一手,成為撬動戰(zhàn)場天平的勝負手。這一戰(zhàn),紅方最終險勝,讓大名鼎鼎的藍軍折戟——在這個藍軍占據地利優(yōu)勢的主場,以往,前來挑戰(zhàn)的紅方幾無勝績。

數年前,三連換裝轉型后首戰(zhàn)這迅猛突擊的一幕,與歷史何其相似。

70多年前的抗美援朝戰(zhàn)場上,志愿軍第38軍113師某營3連,隨全師14小時“飛兵”145華里,搶占三所里。隨后,連隊又作為尖刀部隊馬不停蹄赴龍源里與敵血戰(zhàn)。戰(zhàn)后,獲志愿軍總部頒授“屢戰(zhàn)屢勝”戰(zhàn)旗。

“連隊的無上榮光,是先輩拼搏奮斗出來的?!苯Y合“新時代奮斗觀”大討論,該連官兵重溫連史,意志更加堅定:接過先輩的槍,傳承“迅猛突擊、屢戰(zhàn)屢勝”的連魂,在新征程上開啟新的沖鋒、接續(xù)奮進奮斗!

時刻處于奮斗狀態(tài),方能不懼各種風險挑戰(zhàn)

眾所周知,翻漿的泥沼地,是鋼鐵洪流的噩夢。

到三連采訪,官兵不約而同向記者提及那場驚心動魄的戰(zhàn)斗。

去年夏天,科爾沁草原東北部下起傾盆大雨。雨過天晴,炙熱的太陽曬得地表很快結起一層薄薄的“硬皮”。大地像一塊吸飽了水的海綿,靜謐又暗藏危險。

很快,該連所在旅組織的一場訓練,在這片陌生地域如期展開。戰(zhàn)斗打響,一臺臺戰(zhàn)車發(fā)出巨大轟鳴聲,在草原上馳騁??僧斪钋胺降膽?zhàn)車碾壓過后,這片土地便露出了“獠牙”——后續(xù)沖鋒的坦克和裝甲車紛紛陷入泥沼。

前方坦克不知深淺,掉頭回援,結果自己也深陷泥沼;裝甲搶救車前來營救,卻在拖拽過程中把自己也搭了進去。載員艙中的官兵紛紛出艙幫忙,但一時也束手無策。

此時,只有三連戰(zhàn)車依然保持著沖鋒姿態(tài)。盡管他們行進速度不快,也不時有裝甲裝備陷入泥沼,但一路上邊陷邊拖、邊沖邊打,硬生生通過了泥沼,準時抵達戰(zhàn)斗地域。最終,參演部隊僅三連如期完成戰(zhàn)斗任務。

為何只有三連能夠做到?記者向該連干部劉海占拋出這個問題。

其實,導演部與其他參訓分隊當時都有同樣的疑問。復盤時,三連介紹的經驗讓大家陷入深思。

原來此前,經常關注前沿軍事動態(tài)的三連官兵,曾多次召開“諸葛亮會”,對泥沼地戰(zhàn)斗進行過系統(tǒng)攻關和針對性研練。如今,三連官兵全員掌握根據土壤顏色、土質結構等判斷道路情況的本領,學會多種在泥沼地鋪設簡易道路的方法,還總結出并聯(lián)拖拽、串聯(lián)拖拽等拖帶救援方式,形成了一套自己特有的訓法、救法、打法。

“未來戰(zhàn)場,什么情況都可能遇到。我們必須把平時能預想到的特殊情況都訓到?!眲⒑U颊f得云淡風輕,記者卻聽得十分動容。

革命先輩在戰(zhàn)場上不講條件、不怕犧牲,也要堅決完成任務的奮斗精神,滋養(yǎng)著三連一代代官兵。旅領導劉海偉告訴記者,時刻處于奮斗狀態(tài),方能不懼各種風險挑戰(zhàn),讓這支連隊擁有強大突擊能力和過硬打仗本領。

得知記者在三連采訪,旅機關一名助理員主動找上門來,要跟我們聊聊。

去年乍暖還寒時,由三連39名黨員骨干組成的先遣隊,到達塞北某駐訓場。忙著安營扎寨之際,他們接到上級通知:次日凌晨5時到火車站幫助裝載一批彈藥。

官兵一大早趕到火車站,開始裝載彈藥時卻得知:臨時彈藥倉庫那邊卸載彈藥的人員,因故不能及時到位。

“按照規(guī)定,彈藥必須當天入庫。怎么辦?”當天,旅里沒有后續(xù)分隊抵達??粗矍暗娜畞硖柸?,再瞅瞅堆成小山的彈藥,現場組織轉運的這名助理員急得團團轉。

時任三連干部魏煒,和大家碰頭后,走上前說:“把任務交給我們吧!”

“把三連放到急難險重任務中、放到難局困局中,你才能更真切地感受到這支英雄連隊的戰(zhàn)斗力突擊力?!边@名助理員告訴記者,那天,三連39名黨員骨干將數十噸彈藥從火車轉載到運輸車上,再卸載到駐訓場彈藥倉庫中,“任務太重,就是鐵打的漢子恐怕也受不了”!

讓他震撼和感動的是,三連官兵比鐵還硬,從凌晨奮戰(zhàn)到深夜,生生啃下了這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越是過得硬,越有機會受領急難險重任務;越是經受急難險重任務錘煉,就越過得硬。在一次次接續(xù)奮斗中,三連“迅猛突擊、屢戰(zhàn)屢勝”的形象愈加生動、清晰。

真正把奮斗精神融于心、凝為神、化于行

行動上的堅決,源于思想上的堅定。奮斗精神不是憑空而來的,既有先輩的基因傳承,又有來自通過行進間整隊、沖鋒中看齊煥發(fā)出的激勵感召。

“既然在火炮技師這個戰(zhàn)位,那你就要把射擊本領練到極致。如果做不到,這個戰(zhàn)位你接不了……”連隊火炮技師史海洋說,他的老班長宋恒當時給他提的要求,讓他至今都牢記在心,不敢有絲毫懈怠。

能擔任英雄連隊的班長,能力和作風可想而知。三等功、“神炮手”、專業(yè)訓練尖子……這些年,宋恒獲得的各類證書獎章,可以塞滿一個行李箱。很少有人知道,這位如今人人服氣的老班長,剛來連隊時成績并不如人意。

“我入伍前曾在某國企工作,是通過國家職業(yè)技能鑒定認證的高級焊工。我當時參軍的目的很明確,就是完成單位指標,在部隊干兩年后回去繼續(xù)工作?!彼魏闾寡?,來到連隊后,他發(fā)現戰(zhàn)友們太拼了——課余時間,連隊場地、裝備等訓練資源,大家都排隊爭取,人人鉚著勁練;看他訓練不在狀態(tài),身邊戰(zhàn)友比他還急,干部骨干輪流找他談心,給他講連隊榮譽、光榮傳統(tǒng)……

“既然來當兵,就要當尖兵,否則對不起那面‘屢戰(zhàn)屢勝’戰(zhàn)旗!”老連長一席話,在他腦海里回響。

更觸動他的是那一次,連隊參加全旅年終總結,連隊官兵當年獲得的各類獎杯、獎牌、證書數量之多,讓他感到深深震撼。宋恒說,真希望那些榮譽里也能有自己的一份。

從此,宋恒不再抱著體驗生活的心態(tài),而是加入奮斗者行列,成為連隊最拼的人。不到一年時間,他的軍事訓練成績在同年兵中出類拔萃,還成功超越許多老兵尖子;剛選取下士,他就脫穎而出當上班長,并很快帶出一個“三等功班”……

奮斗的路上,從不會一帆風順。“邊行進邊整隊”的可貴意識,讓三連在深化政治整訓、推進整改整治中,擁有更強的憂患意識和糾偏正向的能力。

一次,上級交給三連一個全新背景的重要試訓任務。全連官兵立即行動,按照以往做法和標準,從每個戰(zhàn)術細節(jié)、每名戰(zhàn)斗人員的動作摳起。大家自我感覺把裝甲步兵那套本領練到了極致,這次任務“小菜一碟”。

可接受上級評審時,一名集團軍領導一針見血地指出:太保守了!

為什么不考慮與其他作戰(zhàn)力量有機協(xié)同?為什么沒想過運用新質力量進行偵測打擊?一個個問題如當頭棒喝,既點中了要害,也直接敲在三連官兵心頭。

鎩羽而歸,三連連夜組織黨員骨干檢討反思,從思想上深挖問題?!伴L時間坐‘順風船’,讓我們求穩(wěn)的心態(tài)日益滋長”“覺得以往經驗路子很成熟,干工作慣性思維多了,進取創(chuàng)新意識弱了”……

再整行裝,奮斗擔當。大家重溫了連隊在抗美援朝戰(zhàn)場上的典型戰(zhàn)例,思考在裝備處于絕對劣勢條件下,先輩們是如何通過一次次絕妙的戰(zhàn)場創(chuàng)意、一個個求新求變的戰(zhàn)法打法克敵制勝的。

“連續(xù)奮戰(zhàn),雖然身體上有些疲憊,但思想豁然開朗?!倍喟嚅L、二級上士耿紹健清楚記得,那天的月亮很圓很亮、遍灑銀輝,一如大家廓清迷霧后的心境。

這次“整隊”,激發(fā)了蘊含在紅色血脈中的創(chuàng)新基因。三連骨干不再拘泥過去,通過結合特種作戰(zhàn)樣式、運用新質作戰(zhàn)裝備,重新編組了戰(zhàn)斗方案。

最終,他們用一場“有思想、有行動、有協(xié)同、有內容”的示范,高標準完成任務。

新時代是奮斗出來的,新征程更需要接續(xù)奮進奮斗

有點出乎記者預料,一場僅有排規(guī)模的進攻戰(zhàn)斗訓練,竟能呈現出如此豐富的內容。

“遭‘敵’坦克火力壓制”“右翼小股‘敵’襲擾”……行進中突遇阻礙,車長指揮車輛散開隊形,駕駛員高速機動疏散,炮手利用車載火炮進行側射、倒射,火力壓制接“敵”。到達沖擊發(fā)起地域,載員艙里戰(zhàn)斗步兵迅速下車,依托有利地形與裝甲車交替掩護。

這場檢驗“三條火力線”新戰(zhàn)法的戰(zhàn)斗訓練,穿插使用了新質作戰(zhàn)力量,打法新穎,頗具特色。

“抓練兵備戰(zhàn),三連時常有些想法?!爆F場指導的旅領導李玉強說。

這幾年,連隊火炮技師史海洋帶領白云龍等骨干,主動探索各種實戰(zhàn)條件下步戰(zhàn)車火力發(fā)揮的最佳方式,熟練掌握了步戰(zhàn)車倒射、側射、速射等射擊方式,將步戰(zhàn)車性能發(fā)揮到極致,更加適應戰(zhàn)場實際。

一次戰(zhàn)術訓練,史海洋看到共同訓練的炮兵分隊正在開展夜間間瞄射擊訓練。他突發(fā)奇想:“步戰(zhàn)車能否也嘗試進行夜間間瞄射擊?”

隨后,史海洋帶著戰(zhàn)友一起學習坦克、炮兵等專業(yè)教材教范,跑去友鄰炮兵分隊訓練場上取經,研究把坦克、炮兵的打擊方式運用到步戰(zhàn)車上。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不懈攻關,他們終于拓展了步兵分隊打擊方式,讓步戰(zhàn)車夜戰(zhàn)打擊半徑大幅增加。

第一發(fā)炮彈、第一枚炮射導彈……列裝新裝備后,三連創(chuàng)造了所在旅多個第一,將同專業(yè)半數“首發(fā)權”收入囊中。

有想法、有辦法,奮進的步伐才會更有力、更迅猛。

記者留意到,每次組織重要訓練或執(zhí)行大項任務,三連官兵都會有一張“小卡片”?!懊總€人知道自己在什么時間、干什么事、達到什么標準、實現什么目標。”連隊干部杜飛說,這是他們集全連智慧共同探索出的“七定表工作法”。

方法的產生,源于一次執(zhí)行重要任務的經歷。當時,按照預定流程推演,盡管三連拼盡全力,有些任務仍無法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

有沒有什么方法,能夠優(yōu)化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一次偶然機會,一名連隊干部了解到某知名企業(yè)正在應用的一套標準化流程,各類人員分工明確、配合密切,以流水作業(yè)形式高效完成工作。

受此啟發(fā),三連立即組織班長骨干深入研究。大家試著將一些重要工作和任務分解到“流水線”,然后讓官兵分工負責、各司其職,果然順利解決問題。

從此,連隊進一步細化標準化作業(yè)流程,將“七定表工作法”推廣到重要訓練和大項任務中。按照這種精細化模式,官兵對一些重要環(huán)節(jié)苦練形成肌肉記憶,全連反應速度和執(zhí)行能力明顯提升。

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新征程是追夢者的遠征。采訪越深入,記者越能真切感到,“新時代奮斗觀”大討論帶來的思想洗禮,不僅讓紅色基因扎根更深,還喚醒并持續(xù)激發(fā)著三連每名官兵的內動力。

風雨無阻,在五班班長、中士張凱帶領下,五班成員每天一有空閑,就會自覺來到一墻之隔的俱樂部加練,或是進行補差訓練,或是研究戰(zhàn)法訓法。

新兵魏曉峰很快適應了這種節(jié)奏。連隊前不久組織“新時代奮斗觀”大討論,他給自己算了一筆賬:現在每天多練一個半小時,每月就能多練40多個小時,每年就能多練500多個小時。到建軍百年,他當兵第4年時,就能多練2000多個小時,“多出來的這些時間,能多干很多事”!

如期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風鵬正舉,“屢戰(zhàn)屢勝”連正在發(fā)起新的沖鋒。

請掃描二維碼    瀏覽更多內容

第82集團軍某旅三連:屢戰(zhàn)屢勝 向戰(zhàn)而行

誕生于平江起義的陸軍第82集團軍某旅三連,先后參加5次反圍剿、平型關大捷等戰(zhàn)疫戰(zhàn)斗,還曾在抗美援朝龍源里阻擊戰(zhàn)中,與敵軍浴血奮戰(zhàn)兩晝夜,擊退敵人二十多次進攻,守衛(wèi)了陣地。戰(zhàn)后,志愿軍總部為三連記特等功一次,授予特等功臣二級英雄連榮譽稱號和“屢戰(zhàn)屢勝”的戰(zhàn)旗。如今,連隊已從傳統(tǒng)步兵轉型為數字化裝甲步兵,官兵們在“迅猛突擊、屢戰(zhàn)屢勝”精神的引領下,向戰(zhàn)而行,錘煉克敵制勝的硬實力,不斷為戰(zhàn)旗續(xù)寫新的榮光。

向戰(zhàn)的沖鋒

——來自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戰(zhàn)地記者隊群體的觀察報告

■解放軍報記者 劉建偉 彭冰潔

戰(zhàn)地記者列隊行進(資料照片)。黃振宇攝

追風逐日,踏浪蹈海。泰國灣附近,戰(zhàn)地記者李鵬穿梭在艦艇、地面和直升機之間,將手中鏡頭對準中泰“藍色突擊-2023”海軍聯(lián)合訓練場上的官兵。

征戰(zhàn)高原,橫穿戈壁。天山南北,戰(zhàn)地記者李蕾踏訪多個人跡罕至的邊防連隊,透過阿拉馬力、塔合曼等一個個地名,將新時代戍邊軍人的家國情懷訴諸筆端。

晝夜兼程,直抵震中。積石山6.2級地震發(fā)生后,戰(zhàn)地記者楊明月第一時間趕赴災區(qū)一線,記錄下人民子弟兵堅決聽從統(tǒng)帥號令、全力抗震救災的一幕幕感人瞬間。

……

這是一群永遠在路上的人:他們用“始終在戰(zhàn)位”的姿態(tài)和“永遠在路上”的狀態(tài),上高原、穿戈壁、越大漠、過雪山,走向萬里邊關、走近金戈鐵馬、走在營盤沙場。

這是一群加速奔跑的人:他們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追尋強軍興軍的腳步越來越急,奔向戰(zhàn)場的步伐越來越快,深入全軍部隊,踏遍數萬公里邊海防線。

3年前,迎著改革強軍的時代浪潮,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正式成立戰(zhàn)地記者隊,下沉備戰(zhàn)打仗一線。從此,一支強軍思想宣傳隊、重大任務戰(zhàn)斗隊、輿論斗爭專業(yè)隊、作風形象代表隊登臺亮相。

戰(zhàn)地記者——一個光榮的稱號,一支全新的力量。3年來,從冰川雪原到戈壁沙漠,從深山密林到遠海大洋,這支年輕的隊伍努力踐行習主席視察解放軍報社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從搶險救災到應急處突,從維和護航到聯(lián)演聯(lián)訓,深度嵌入部隊、加速奔向戰(zhàn)場、融入聯(lián)合作戰(zhàn)體系,見證著強軍興軍的嶄新征程,吹響了向戰(zhàn)而行的沖鋒號角。

(一)

子夜,23時59分。

接到“甘肅省臨夏州積石山縣突發(fā)6.2級地震”的消息,駐新疆戰(zhàn)地記者李蕾從床上一躍而起,整理行裝,第一時間奔赴震中。

比他更快進入震中的,是戰(zhàn)地記者李子怡。地震發(fā)生后,她15分鐘內嵌入戰(zhàn)區(qū)聯(lián)指,隨空軍運-20直抵震中……

看到他們的身影第一時間出現在抗震現場,任務官兵由衷感嘆:你們的速度真快!

“積石山速度”,折射出戰(zhàn)地記者隊的打仗狀態(tài)。從下沉之初,隨時準備上戰(zhàn)場的緊迫感就縈繞在每名戰(zhàn)地記者心頭。

時隔近3年,楊明月仍然難忘成為戰(zhàn)地記者后的第一次出差——四月的西藏,寒風呼嘯,飛雪漫天。她和隊友下沉西部戰(zhàn)區(qū),剛放下行囊,就從天府之國飛到海拔4334米的邦達機場,然后一路翻山越嶺、爬冰臥雪,連續(xù)采訪21天,行程近萬公里,完成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采訪任務。

回到隊里,楊明月才發(fā)現,此時,距離她到戰(zhàn)地記者隊報到已滿一個月。

“剛剛‘滿月’就已奔波萬里?!彼囊痪湓?,道出所有戰(zhàn)地記者心聲——“軍隊是要打仗的,戰(zhàn)地記者是要戰(zhàn)斗的,必須要有戰(zhàn)的速度!”

“一報到就投入采訪,一起步就加速前行。”翻閱各戰(zhàn)地記者隊工作安排可以看到,剛剛下沉一周,所有戰(zhàn)地記者就已分赴基層部隊采訪——

下沉東部戰(zhàn)區(qū)不到7天,隊員們集體趕赴戰(zhàn)區(qū)空軍部隊采訪;到南部戰(zhàn)區(qū)報到第5天,隊員們立即嵌入陸航旅等多支部隊采訪拍攝;一到西部戰(zhàn)區(qū),隊員們就跟隨汽車兵沿川藏線、青藏線一路西行;到北部戰(zhàn)區(qū)剛安頓好,隊員們就遠赴三角山邊防連,與官兵同吃同住,感悟忠誠奉獻精神;進駐中部戰(zhàn)區(qū)不到4天,所有隊員便深入部隊駐訓場,圍繞“新時代官兵關系”展開采訪調研……

“使命責任要求我們,一起步就必須拿出沖鋒姿態(tài)、打仗狀態(tài)?!睅孜魂犻L對此認識更深:戰(zhàn)爭年代,戰(zhàn)地記者打起背包就出發(fā),哪里有炮火就沖向哪里。今天,我們更須“戰(zhàn)”字在前,向戰(zhàn)沖鋒。

心里時時想著打仗,就會有枕戈待旦的狀態(tài)。河南特大暴雨,戰(zhàn)地記者連夜攜裝出發(fā),次日清晨擠上最早一班高鐵,成為最早趕赴受災現場的中央媒體記者。華北東北抗洪,接到命令不到5分鐘,多支戰(zhàn)地記者隊就已整裝完畢,向多個抗洪戰(zhàn)場進發(fā);云南鎮(zhèn)雄發(fā)生山體滑坡,3名戰(zhàn)地記者一路乘飛機、坐汽車,當天趕到救援現場……

腦里時刻裝著敵情,就能有聞令而動的作風。前出某海島執(zhí)行任務,上午接到命令,戰(zhàn)地記者下午就已登上軍艦奔赴遠海大洋;遠赴國外執(zhí)行救災物資運送任務,接到命令不到兩個小時,戰(zhàn)地記者就隨“鯤鵬”出征……

胸懷打仗,向戰(zhàn)而行。那年,劉丹、劉敏等6名戰(zhàn)地記者輾轉9個城市10多支部隊,實地踏訪空軍“起飛之地”舊址,挖掘黨史軍史故事,探尋人民空軍勝戰(zhàn)密碼,精心打造系列融媒體產品。

這些年輕隊員在部隊一蹲就是兩個多月。他們深入多個基層中隊,連續(xù)采訪百余名官兵,每一處細節(jié)都反復核實。掌握一手材料后,又專門奔波兩個城市近千公里,輾轉尋找戰(zhàn)斗英雄及他們的后代了解情況,最終拿出準確權威的新聞作品。

兩個多月的調研式采訪結束,變化悄然發(fā)生:6名年輕隊員不僅都能獨立撰寫中短篇幅文字稿件,而且基本掌握無人機操作、微視頻剪輯制作、融媒體產品編輯策劃等技能。

3年來,在一次次快節(jié)奏出差、高頻率轉場中,在一次次緊急出征、加速前行中,這支宣傳強軍思想、記錄強軍實踐的隊伍越建越強、越走越快。

執(zhí)行某抗震救災任務,戰(zhàn)地記者楊明月在運-20上緊急采訪,一路寫稿拍攝,運輸機著陸剛剛5分鐘,她就發(fā)出第一篇抗震救災報道。

抗洪搶險救災,戰(zhàn)地記者錢曉虎奔赴門頭溝空投救援一線,趕路途中寫稿、抵達后開始拍攝,3個小時后,采制的融媒體產品傳遍網絡……

“距離如期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還有3年,我們必須加快腳步,拿出更好的作品,講述更動人的強軍故事?!睉?zhàn)地記者陳典宏深有感觸地說。從“二十大精神進軍營”“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等專欄報道,到“習主席來過我們連”“習主席給我們回過信”等主題報道,再到“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yè)”“戰(zhàn)地記者講故事”等系列報道……戰(zhàn)地記者們第一時間深入基層采訪調研,用一批批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新聞作品,讓黨的主張成為新時代最強音,鼓舞官兵在黨的旗幟下闊步前進。

(二)

遠東大地,鐵流滾滾。

坦克、裝甲車、步戰(zhàn)車縱橫馳騁……雖然已經時隔近2年,戰(zhàn)地記者劉丹仍常常想起謝爾蓋耶夫斯基訓練場上震撼人心的炮火硝煙。

在“東方-2022”演習期間,她和7名戰(zhàn)地記者嵌入部隊,隨參演官兵走下運-20、登上步戰(zhàn)車,走進導演部、聯(lián)合戰(zhàn)役指揮部、陸上戰(zhàn)術群、前沿指揮所,用筆和鏡頭記錄下我軍參演官兵進行戰(zhàn)役籌劃、全要素實兵實彈合練的一幕幕壯闊場景。

“我們的戰(zhàn)士沖鋒在一線,但同樣沖鋒在一線的還有戰(zhàn)地記者!”中方聯(lián)合戰(zhàn)役指揮部領導這樣評價。

因戰(zhàn)而生,向戰(zhàn)而行,是人民軍隊的天然屬性,也是戰(zhàn)地記者的使命擔當。從原來的“記者站”到如今的“記者隊”,建設模式之變使戰(zhàn)地記者戰(zhàn)斗編組更加靈活機動,直面戰(zhàn)場的特性更加鮮明,向戰(zhàn)務戰(zhàn)的作用進一步凸顯。

隆冬,走進戰(zhàn)地記者某隊隊長辦公室,只見這位隊長正將最新一次參演行動標注到墻上一幅戰(zhàn)區(qū)地圖上。仔細觀看,上面布滿密密麻麻的標注,勾勒出一連串風雨兼程、向戰(zhàn)而行的足跡:參與東部戰(zhàn)區(qū)位臺島周邊實戰(zhàn)化聯(lián)合演訓、環(huán)臺島戰(zhàn)備警巡、“聯(lián)合利劍”演習……每一處記號都是一次戰(zhàn)斗,銘記著一名名戰(zhàn)地記者的向戰(zhàn)沖鋒。

“戰(zhàn)地記者行動慢一點、腳步緩一些,輿論陣地就可能失守一大截?!毕肫鹉且淮未涡袆樱@位隊長感慨地說。

戰(zhàn)場在硝煙彌漫的前沿陣地,更在刀劍無形的隱形戰(zhàn)場。2022年8月4日,東部戰(zhàn)區(qū)組織兵力在臺島周邊海空域開展規(guī)??涨暗膶崙?zhàn)化聯(lián)合演訓,戰(zhàn)地記者第一時間奔赴前線。次日,一張我海軍戰(zhàn)士手持望遠鏡觀察臺艦和臺海岸線的圖片,在網上引發(fā)國內外廣泛關注……

當時,輿論場波詭云譎。一位領導評價:“這次任務中,戰(zhàn)地記者發(fā)揮了輿論戰(zhàn)場上的‘刀尖子’作用。”

強軍興軍加速推進,重大任務接連不斷,風雨欲來的緊張感緊迫感催促著所有隊員快速成長、擔當重任。

對戰(zhàn)地記者李波而言,這意味著始終保持“全時待戰(zhàn)、隨時能戰(zhàn)”的備戰(zhàn)狀態(tài)——

2021年8月,李波隨第20批赴黎巴嫩維和部隊跨越重洋執(zhí)行任務,和官兵同吃同住、一起戰(zhàn)斗20多天,在槍聲中入眠、在炮聲中驚醒成為日常狀態(tài)。

2023年9月5日,四川省甘孜州瀘定縣發(fā)生6.8級地震,李波和7名記者通宵趕路,成為最早抵達震中的中央媒體記者。他們冒著落石、余震危險,不顧疲倦、連續(xù)作業(yè),將一線搶險救援消息以最快速度發(fā)出,采制的系列融媒體產品反映部隊官兵舍生忘死、連續(xù)奮戰(zhàn),傳播廣泛、反響強烈。

對戰(zhàn)地記者王晶宇來說,這意味著“在戰(zhàn)場上沖鋒、在炮火中穿行”——

從駐訓場到演兵場,從國內到國外,3年來,王晶宇下沉部隊超過400天,行程達數十萬公里。2021年9月,“和平使命-2021”聯(lián)演在俄羅斯奧倫堡舉行,她和4名戰(zhàn)地記者全程嵌入參演部隊。東古茲靶場上晝間風沙烈日、夜間露冷霜寒,環(huán)境十分惡劣。為了拍攝到最震撼的畫面,采訪到最鮮活的素材,記者每天天不亮就隨官兵進入陣地,在硝煙彌漫的演訓場上一待就是一整天,披星戴月返回營地后,連夜整理素材、制作產品。

演習結束,王晶宇代表戰(zhàn)地記者被聯(lián)合導演部授予1枚優(yōu)秀勛章,這是我軍參加聯(lián)合軍演史上首次有記者獲此殊榮。外軍評價:“他們一點也不亞于戰(zhàn)士,有資格走上戰(zhàn)場?!?/p>

(三)

“航行萬里,逐夢深藍!”

2023年9月19日,戰(zhàn)地記者謝菲輕輕敲下最后一行文字,遠眺窗外,剛剛執(zhí)行“和諧使命-2023”任務凱旋的海軍“和平方舟”號醫(yī)院船,正靜靜停泊在舟山母港。

出東海、跨赤道、訪南太……去年,剛加入戰(zhàn)地記者隊伍的她,就隨海軍“和平方舟”號醫(yī)院船揚帆遠航,足跡遍布基里巴斯、湯加、瓦努阿圖、所羅門群島、東帝汶5國,歷時79天航程1.2萬余海里。

“力量精干,報道全面?!薄昂推椒街邸碧栣t(yī)院船船長如此評價戰(zhàn)地記者們。過去,這樣的重大任務需要各專業(yè)分別派人參加;如今,謝菲和4名戰(zhàn)地記者組成的小分隊,就能承擔整個任務的宣傳報道工作,圓滿完成報紙、廣播、電視、新媒體等多類型共百余件新聞產品生產。

時而手持攝像機拍攝,時而面對面采訪記錄,時而操縱無人機取景……在一場實兵實彈演練現場,戰(zhàn)地記者朱柏妍邊拍攝邊剪輯,邊采訪邊寫稿,演練結束不久,她就把融媒體稿件發(fā)到“軍媒智云”系統(tǒng)。經過統(tǒng)一調度分類,這些稿件陸續(xù)在報紙、電視、廣播和網絡等媒體平臺刊播。

“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求實創(chuàng)新、能打勝仗的宣傳思想工作隊伍?!痹诮y(tǒng)帥的深情勉勵下,站在媒體融合發(fā)展的時代浪尖,一批批戰(zhàn)地記者腳步匆匆,奔赴天南海北的邊關哨所,用真心真情講述基層官兵守家衛(wèi)國的動人故事——

3年來,95后年輕記者劉寶瑞的足跡深入戰(zhàn)區(qū)許多基層部隊,每年頂風冒雪深入邊關。在長白山天池哨所,他在-43℃極寒條件下和官兵一起巡邏,系著“英雄繩”爬過“絕望坡”,采寫的現場見聞發(fā)布后,不少網友感動留言;在保興山哨所,大雪封山,他制作的融媒體新聞產品《懸崖邊上的生日燭光》和微電影《兵雪奇緣》,社會反響良好……

一名年輕記者的加速奔跑,是一支隊伍茁壯成長的縮影。3年來,戰(zhàn)地記者隊步履不停,每年人均出差180余天,每年為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各平臺供稿萬余篇,不少人成長為各專業(yè)領域的中堅力量。

足跡深深,戰(zhàn)地記者緊追改革強軍的鏗鏘步伐——

2022年1月,人民軍隊派遣空軍運-20運輸機、海軍艦艇,執(zhí)行赴湯加運送救災物資任務。戰(zhàn)地記者隨“鯤鵬”一起飛越5個時區(qū),飛越近半個赤道的距離,創(chuàng)造了新時代我軍戰(zhàn)地記者跟隨部隊出征最遠紀錄。

2022年5月,剛剛在高原連續(xù)執(zhí)行3個月任務的戰(zhàn)地記者向黎鳴,隨海軍第41批護航編隊遠赴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執(zhí)行護航任務,歷時182天,行程9萬海里,圓滿完成報道任務。

2023年9月,在中泰“藍色突擊-2023”海軍聯(lián)合訓練中,4名戰(zhàn)地記者轉戰(zhàn)多地進行全程跟蹤報道,克服任務繁重等因素影響,短短36個小時從零開始完成籌備工作,配合“中國軍號”完成首次海外直播任務。

星光璀璨,戰(zhàn)地記者發(fā)掘強軍興軍的典型事跡——

2017年6月,我國首艘萬噸級驅逐艦南昌艦接艦部隊正式組建,戰(zhàn)地記者錢曉虎6年跟蹤報道,多次登艦采訪,采寫多篇系列稿件,深情講述英雄部隊成長的背后故事。前不久,南昌艦被作為“時代楷?!奔行麄鳎l(fā)熱烈反響。

2023年8月,吉林省舒蘭市人武部政委周昆訓在救災途中壯烈犧牲,兩名戰(zhàn)地記者深受感動,撰寫的事跡材料引起各級關注。隨后,他們輾轉數千公里,從吉林舒蘭到河南確山,尋訪20余人,采寫的《“吾將吾身獻吾黨”》《山河記得你,我們記得你》等報道感動無數讀者。

2023年11月,第十批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安葬儀式結束,戰(zhàn)地記者深入現場、追根溯源,采寫出《誰是孟廣泰》一文,在全網掀起了為志愿軍烈士尋親的熱潮……

回首3年,藍色大海上的條條白練、蒼茫大地上的鋼鐵洪流、萬里長空上的道道航跡,見證了一批批戰(zhàn)地記者的加速成長,也見證了人民軍隊新質戰(zhàn)斗力的加速生成。他們將繼續(xù)接力奔走、向戰(zhàn)而行,與全軍新聞宣傳戰(zhàn)線的戰(zhàn)友們一起,努力當好強軍偉業(yè)的抒寫者、強軍實踐的記錄者、強軍征途的鼓勁者,為見證時代變革、記錄強軍偉業(yè)貢獻力量。

  請點擊二維碼    瀏覽更多內容


強軍新征程 跑出加速度 向戰(zhàn)的沖鋒

戰(zhàn)地記者,一個光榮的稱號,一支年輕的隊伍,一股全新的力量。三年前,迎著改革強軍的時代浪潮,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正式成立戰(zhàn)地記者隊,全時待戰(zhàn),隨時能戰(zhàn),一支強軍思想宣傳隊、重大任務戰(zhàn)斗隊、輿論斗爭專業(yè)隊、作風形象代表隊正式亮相。三年多來,在強軍興軍步伐的帶動推動下,這支年輕的隊伍深度嵌入部隊,加速奔向戰(zhàn)場,融入聯(lián)合作戰(zhàn)體系,用一個個生動的強軍故事見證著強軍興軍的嶄新步伐,吹響了強軍興軍的沖鋒號角。

永恒的誓言

——來自海軍某艦二次入伍官兵群體的觀察報告

■解放軍報記者  任  旭  劉寶瑞  通訊員  杜黎鑫

戰(zhàn)艦犁波。張偉峰攝

銀濤掠岸,霧色朦朧。

隨著一短一長的鈴音響起,海軍某艦駛離碼頭,奔赴指定海域執(zhí)行任務。

“故障警報!”起航不久,一陣刺耳的警報聲讓人心跳加速,一場模擬排除故障訓練隨即展開。接到指令,機電兵陳學銘一下躥了出去,在星羅棋布的設備和縱橫交錯的管線間穿梭,精準找到故障點并迅速排除。

7年前,陳學銘從武警某部退役,完成學業(yè)后選擇二次入伍。“本以為自己能很快適應,沒想到工作、訓練節(jié)奏比當年快多了,很多新科目都是邊訓練、邊學習?!被叵肫饎偵吓灂r的感受,陳學銘記憶猶新。

“我有過一次入伍經歷,所以即使面對新環(huán)境、新崗位,依然有說不出的親切感?!标悓W銘心無旁騖勤學苦練,僅用2個月就順利通過崗位資格認證,從“后來者”一躍成為“領頭羊”。

“二次入伍士兵,是個新群體。他們既有新兵的態(tài)度,又有老兵的功底,更有骨干的樣子!”該艦領導說,“他們在短時間內脫穎而出,激活了單位人才培養(yǎng)的一池春水,帶動戰(zhàn)友一起助推部隊戰(zhàn)斗力加速生成?!?/p>

“這些年,人民軍隊的發(fā)展速度太快了!”陳學銘感嘆,“我雖然有老兵的經歷,但面對軍事領域的高速發(fā)展,依然有強烈的本領恐慌感,不加倍努力就會落伍?!?/p>

曾經,許多人戀戀不舍脫征衣;而今,他們中的一些人選擇重回軍營,在強軍新征程上踐行自己的初心和誓言。

(一)

凌晨兩點半,海上漆黑如墨。夜色中,戰(zhàn)艦正向某海域機動。

爭分奪秒,不舍晝夜,這樣的夜間出航已是常態(tài)。官兵都明白一個道理:戰(zhàn)斗不會只在白天打響。

中士楊本成在戰(zhàn)位緊張忙碌著,這名二次入伍的老兵目光堅毅,工作起來眼疾手快。

“別看我現在熟練了,剛上艦時可不是這樣!”面對全新專業(yè),楊本成選擇將自己“歸零”,“如果問二次入伍有什么不一樣,那就是有一定基礎、自覺性更強。我時刻告誡自己,無論學習還是訓練,都必須有老兵的樣子?;ㄍ瑯拥臅r間、干同樣的工作,要有更高的標準、更好的效果?!?/p>

全力奔跑,重塑自我。一般人最少需要3個月練就的專業(yè)技能,楊本成憑借一股不服輸的勁頭,短短1個半月就熟練掌握。戰(zhàn)友交口稱贊:“真是不一樣,進入狀態(tài)非??欤 ?/p>

“要學的東西太多了,時間根本不夠用。好在大項任務一項接一項,每次任務都是親身實踐的戰(zhàn)場、推動成長的課堂?!闭f起上艦后最深刻的感受,陳學銘脫口而出。

二次入伍加入海軍,陳學銘選擇“主動出擊”:原理枯燥難懂,就一點一點學;管路布設密集,就一根一根捋;閥門位置復雜,就一個一個記……

“某種程度上講,學習力關乎戰(zhàn)斗力,學習的速度慢不得?!标悓W銘說,“只要心里裝著‘明天就要打仗’,就不會有慢慢學的想法了!”

怎樣才能在學習上提速?陳學銘的大學專業(yè)是建筑工程技術,畫建筑平面圖是基本功。他利用專業(yè)特長,把復雜的線路畫到紙上,反復看圖加深記憶。很快,他對系統(tǒng)裝備特別是關鍵部位了然于胸。

“不論是進入新領域,還是搞強化訓練,他們都能從容應對?!痹撆炓幻刹扛锌卣f,“在破浪航行的戰(zhàn)艦上,每個崗位的成長周期壓縮一點,全艦戰(zhàn)斗力生成就能快一大截?!?/p>

這是一種“雙向奔赴”——戰(zhàn)艦載著官兵逐浪沖鋒,二次入伍官兵也用自己的加速成長,全力推動戰(zhàn)艦戰(zhàn)斗力生成提速。

(二)

“壓力當然很大!但作為二次入伍士兵,我們有自身優(yōu)勢,幫我們踩上戰(zhàn)艦高速前進的鼓點?!倍稳胛榈泥嵾_,去年上半年首次隨艦參加遠海實戰(zhàn)化訓練。波濤之上,他很快將特長經驗運用到新崗位上。

有段時間,艦上維護專業(yè)采取“師傅帶徒弟”的帶教方法,缺少統(tǒng)一的教案和作業(yè)標準。

“工作缺乏標準,難免出現偏差和疏漏?!编嵾_介紹了老部隊的經驗做法,提議組織經驗豐富的班長,編寫預防性檢修工作卡片、換季后復查工作卡片和大修歸建后重點檢查卡片等精細化維護專業(yè)流程卡片,新同志對照卡片逐項檢查,可快速掌握各項流程,有效降低差錯發(fā)生的概率。

“經驗豐富是二次入伍同志的優(yōu)勢。”該艦領導評價,“第一次入伍經歷讓他們的過渡期和適應期很短,很多成熟的經驗做法拿過來就能用?!?/p>

二次入伍官兵,帶來跨專業(yè)、跨崗位甚至跨軍種的經驗,成為戰(zhàn)斗力生成的“助推器”。

楊本成曾在陸軍某部服役。上艦后,他發(fā)現身邊有的戰(zhàn)友體能訓練方法不夠科學,訓練成績提升較慢。領導得知后,安排楊本成給戰(zhàn)友詳細講解科學訓練方法。

講臺上,楊本成對戰(zhàn)友不同的體能基礎進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議。

針對有的戰(zhàn)友上肢力量不足,練習俯臥撐效果不明顯,楊本成建議輔以器械訓練,對各部位肌肉進行專項練習;考慮到練好蛇形跑對大家在艦上工作有幫助,楊本成便指導大家控制好步頻和步幅,運用手臂和軀干控制好轉向時的重心轉移……

短短幾個月,在楊本成精心輔導下,戰(zhàn)友們的體能訓練成績進步明顯。

采訪中,楊本成向記者透露了他的小目標:規(guī)定時間內,不僅要完成戰(zhàn)位上的操作,還要追求更高的精度。

“對于艦艇這樣復雜的系統(tǒng),每個戰(zhàn)位、每個角色都需要追求極致精度,因為精度關聯(lián)著速度?!睏畋境烧f,“艦艇上不能有差不多的心態(tài),必須追求精益求精?!?/p>

在楊本成身上,加速成長,靠的是一次又一次的累積。

一次訓練,艦載直升機降落在甲板上。在復雜戰(zhàn)情條件下,楊本成迅速為戰(zhàn)機加油,動作一氣呵成。操作完畢,直升機再次離艦升空。

“二次入伍官兵在老部隊養(yǎng)成的很多優(yōu)良作風,正是艦上所需要的?!痹撆烆I導說,正是每一名官兵的努力,讓戰(zhàn)斗力生成的速度越來越快。

“人生最大的幸事,莫過于在富于創(chuàng)造力的壯年發(fā)現了自己的使命?!彼沟俜摇ご耐裨凇度祟惾盒情W耀時》中的這句話,為艦艇上二次入伍官兵群體作了最好的注解。

(三)

清晨,天空烏云密布,雨點密集。一場題為“如何從攻擊方角度看待對空防御”的強軍講堂,在該艦艙室內開講。

“某型戰(zhàn)機攜彈量大、機動性強,擁有良好的超低空突防性能。像今天這樣的復雜海況,操作艦艇武器肯定會受到影響,這可能是‘敵’機攻擊艦艇有利的‘天時’?!苯Y合過去在空軍服役的經歷和對現在工作的思考,鄭達為艦艇對空防御提供了新視角。

“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該艦領導說:“這堂課為我們拓寬了思路。我們要加強和其他軍兵種的聯(lián)合訓練,不斷升級對空防御戰(zhàn)術戰(zhàn)法?!?/p>

中午時分,雨勢仍在加大,絲毫沒有減弱的跡象。

“我艦遭‘敵’水雷攻擊,損管警報!”隨即,一場戰(zhàn)斗條件下?lián)p害管制連貫考核展開,上級隨機設置特情,構設黑暗、微光、煙霧、缺員、儀器儀表失靈等逼真戰(zhàn)場環(huán)境,錘煉官兵實戰(zhàn)本領。

“艙壁堵漏”剛結束,“火情處理”就來了;“裝備搶修”一考完,“傷員急救”隨即打響……記者在現場看到,損管隊員分工協(xié)作,相關預案有條不紊展開,各類“險情”得到快速處置。

“打仗不是單一科目的較量,而是整個體系的比拼?!痹撆烆I導介紹,一次交流中,楊本成提到陸軍單位多課目連貫考核的組訓方式值得借鑒。在深入調研基礎上,該艦整合考核內容、優(yōu)化考核流程、設難考核條件,在高強度作業(yè)中,幫助官兵找準短板弱項,明確努力方向,提高打贏能力。

一個險局剛解,又一考驗已至。

“開始飛行保障準備!”談話間,艦艇廣播發(fā)出新的指令,一場低溫條件下的飛行保障訓練接踵而至。

官兵克服寒冷,反復練習,細摳每一個動作,力求速度能再快一點。

取得第一名成績的是正在“跨崗位練兵”的陳學銘。面對記者的稱贊,陳學銘有些不好意思:“這沒什么,在我們艦上,很多戰(zhàn)友都是多面手。”

“近些年,我們蹚開了‘一崗練精、多崗輪換’的人才培養(yǎng)新路,大量T字型人才涌現,豎線為‘一專’、橫線為‘多能’,二次入伍同志是其中的先鋒?!?/p>

二次入伍,起步就要加速。記者了解到,去年以來,二次入伍官兵和戰(zhàn)友一起加入全艦創(chuàng)新研究工作中,取得許多喜人成果。小發(fā)明、小創(chuàng)造、小革新在該艦蔚然成風……

傍晚,云銷雨霽,晚霞灑在碧波萬頃的海面上,助理工程師孫磊卻無暇欣賞眼前的美景。

艦艇戰(zhàn)位上,孫磊正一絲不茍地開展檢測,記錄分析各項指標。

4年前,以某重點大學大二學生身份入伍的孫磊,服役兩年后退伍返校,繼續(xù)完成學業(yè)。

身在校園,心卻始終向往軍營。第一次入伍的經歷,讓孫磊對大學里究竟如何學習有了深入思考。他珍惜在校的點滴時間,加班加點學習部隊急需的專業(yè)知識。

大學畢業(yè),孫磊報名參加直招軍官選拔并順利通過,第二次穿上戎裝。登上艦艇,他很快就將專業(yè)知識運用到崗位上,迅速成長為獨當一面的專業(yè)技術骨干。

“一滴油,怎樣才能發(fā)揮最大效能?”今年,已熟悉崗位工作的孫磊,嘗試對油料工作涉及的裝備和流程進行革新。采訪時,他信心十足:“希望不久的將來,我們的革新能夠為提升艦艇戰(zhàn)斗力帶來加速度?!?/p>

“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對部隊的情感認同、價值認同,是二次入伍官兵戰(zhàn)位建功重要的動力源泉?!痹撆烆I導告訴記者。

從踏上戰(zhàn)艦的那一刻,二次入伍官兵就開始了新的沖鋒,向著夢想勇往直前,用鏗鏘行動踐行錚錚誓言!

瀏覽更多內容 請點擊二維碼

站在高地瞭望

——來自國防大學教員群體的觀察報告

■解放軍報記者  康子湛  朱柏妍  特約記者  洪大鵬

國防大學師生行進在校園中。李福軍 攝

百望山上,極目遠眺,天高地闊。

隆冬時節(jié),記者來到國防大學采訪。一位教授講述了一個故事:90多年前,毛澤東同志在井岡山創(chuàng)辦紅軍教導隊,植下了國防大學的根。井岡山上,毛澤東指著蒼茫大地,問紅軍戰(zhàn)士:站在黃洋界上能看多遠?大家說:能看到江西和湖南。毛澤東揮手指向遠方:在這里能看到全中國、全世界!

滄海桑田,換了人間。黃洋界上遠望的圖景,如今早已成為現實。星星之火以燎原之勢,照亮中國、閃耀世界。其間,從紅軍教導隊到抗大,再到國防大學,這所學府一直同國家和民族的命運休戚與共,為實現宏偉藍圖培養(yǎng)出數以萬計的治黨、治國、治軍棟梁。

“一直以來,在國防大學這個匯聚全軍英才的高地上,我們始終沿著領袖指引的方向,不斷瞭望國家、軍隊建設的未來?!痹谶@位教授看來,作為全軍最高學府的教員,講政治是辦學之魂,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幫助學員領會統(tǒng)帥的戰(zhàn)略擘畫,讓他們看得更遠、更廣、更深,“遠是面向未來,廣是放眼世界,深是把握本質。”

黨的二十大勝利閉幕不久,國防大學專家教授第一時間學習領會大會精神,并在全軍高級干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研討班上登臺宣講。全面對標黨的二十大精神后,大學課程體系再度更新升級。

“越是風起云涌,越需要堅定方向?!眹来髮W領導表示,黨的二十大標定未來幾年我軍建設的中心任務,國防和軍隊建設再次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機遇千載難逢,挑戰(zhàn)前所未有。

今天,百望山腳下的國防大學校園內,一支支隊伍整齊行進。在一個個大課堂上,無數熱切的目光凝望著未來。

(一)

凌晨時分,北京西郊,城市的燈光漸漸熄滅。夜幕下,國防大學紅山口教學區(qū)內依舊燈火通明,點點燈光徹夜未熄,融進滿天星斗。

不久前,又一批高級指揮員齊聚紅山口。當他們翻開大學新版人才培養(yǎng)方案時發(fā)現,絕大多數教學課題直接聚焦軍事斗爭準備,無人作戰(zhàn)、電磁等內容陸續(xù)進入課堂,課程結構和教學模式經歷全面重塑升級。

已是第3次來到國防大學參加培訓的東部戰(zhàn)區(qū)某部一名指揮員感慨:“授課聚焦軍事斗爭準備的新情況,每一次培訓都有諸多新收獲?!?/p>

“世界在變,科技在變,戰(zhàn)爭在變,對手也在變,我們的課程開發(fā)設計要因時而變、緊跟前沿?!痹摯髮W教育訓練部的一名處長深有感觸地說,習主席視察國防大學時,號召全軍“實現強軍目標,建設世界一流軍隊”。統(tǒng)帥的殷殷重托,成為大學教員加速前行的不竭動力。

這幾年,國防大學課程體系經歷了多次迭代升級。盡管已跑出教學改革新速度,但他們加速轉型的腳步從未停歇。

如何加強軍事斗爭準備的戰(zhàn)略指導?如何建立完善聯(lián)合作戰(zhàn)人才培養(yǎng)體系?這些問題,牽引著國防大學專家教授的思緒:“不緊緊跟上發(fā)展變化不行!勝利,往往取決于戰(zhàn)爭雙方誰能看得更遠、變得更快。如何解答打贏未來戰(zhàn)爭這一重大命題,需要更新、更快的‘解題速度’。”

這天上午,記者走進國防大學兵棋大樓,一場對抗訓練激戰(zhàn)正酣。

“硝煙”,彌漫在每個人的大腦深處。某班次進入課程最后階段——學員作為紅方進行作業(yè)推演,與某學院教員團隊組成的藍方開展一場線上對抗訓練。

對抗戰(zhàn)況激烈。這個學院全體教員參演,院長、教員、學員同場競技。激烈對抗中,學院的專業(yè)教員和來自全軍各部隊的學員一起,掀起頭腦風暴,集智破解備戰(zhàn)打仗中的現實難題。

“沒想到屏幕中的戰(zhàn)場居然這樣真實,甚至有些設計,比我們一線指揮員想得還全面?!币幻L期擔任部隊指揮員的學員感嘆,手中操作的這套兵棋系統(tǒng),從前沿態(tài)勢到后方補給,再到軍心士氣等要素,全部條分縷析地呈現在各級指揮員眼前。

“兵棋推演被稱為‘第0.99場戰(zhàn)爭’,它是無限接近真實戰(zhàn)場的虛擬戰(zhàn)場,關乎能否打贏明天的戰(zhàn)爭?!痹诒逑到y(tǒng)研發(fā)團隊負責人看來,他們競速的對象,是日新月異的未來戰(zhàn)場。為使我軍在未來戰(zhàn)爭中贏得更大勝算,他們必須跑得比未來更快。

“邊論證、邊研發(fā),邊試用、邊改進,邊設計、邊迭代,是我們工作的常態(tài)?!眻F隊成員早已習慣在未知中跋涉——“昨天還在領先,今天如果不加速,明天可能就會落后”“走過了千山萬水,還有萬水千山”“當你越覺得自己是對的,就越需要警覺,是不是掉進了對手設好的圈套”……

著眼未來、向戰(zhàn)尋路,注定是一條荊棘密布的路。沒有萬事俱備,只有爭分奪秒;不能按部就班,唯有加速跨越。

為把現代戰(zhàn)爭最大限度“搬進”計算機,構設一個符合中國軍隊特點和未來戰(zhàn)爭實際的虛擬戰(zhàn)場,國防大學兵棋團隊近年來不斷加速奔跑:先后完成數百類軍事規(guī)則模型設計,研制出多套戰(zhàn)略戰(zhàn)役演習子系統(tǒng),以及多款戰(zhàn)役兵棋想定作業(yè)系統(tǒng),構建起我軍兵棋理論和技術應用體系。

未來戰(zhàn)場是什么樣的?這名負責人感嘆:“我們只能無限抵近,卻永遠無法抵達。我們能夠做的,就是時刻保持瞭望,時刻馬不停蹄?!?/p>

(二)

在教育部公布的2022年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獲獎名單中,國防大學的一門軍事課,被評為職業(yè)教育類一等獎。

這堂短短2個小時課程的背后,是教研團隊10余名教員多年來近2萬個小時的加速奔跑。課程探究的是“國之大事”“勝戰(zhàn)之略”,不僅課題宏大,還必須契合時代特點和國際國內現實情況。課時雖短,但涉及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等眾多方面知識。

為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實踐性,團隊成員先后赴多地開展深入調研。在邊防一線實地勘察,摸準最新情況;隨航母編隊遠航,了解掌握戰(zhàn)斗力建設現狀;赴戰(zhàn)區(qū)聯(lián)指中心參加值班,感受決策的真實場景……

“建設世界一流軍隊,首先要培養(yǎng)具有世界一流視野的軍人?!闭劶俺跣?,該教研團隊負責人表示,習主席向新調整組建的國防大學授軍旗、致訓詞并發(fā)表重要講話,要求努力建設世界一流綜合性聯(lián)合指揮大學。這為他們課程設計指明了方向。

“中國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臺中心,也前所未有地走進世界擂臺中心?!痹摻萄袌F隊負責人說,習主席強調,當前我國國家安全內涵和外延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豐富,時空領域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寬廣,內外因素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復雜,必須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

瞭望的目光,指引著腳下的步伐加速前行。這樣的狀態(tài),在國防大學處處可見。旁聽一堂想定作業(yè)課,記者如同站上國際斗爭的風口浪尖。

現場,除去學員、教員,還有從各科研院所、政府機關部門受邀而來的各領域專家。課堂上,一個個問題,一次次追問,涉及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各個領域,涵蓋國際斗爭的方方面面。

學員們提出的每一條設想和計劃,都在第一時間被相關領域專家和從業(yè)者評定是否可行,并提出實操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

科技競爭、經濟競爭、文化競爭……置身沒有硝煙的“戰(zhàn)場”,學員們不斷思考著新時代軍人的使命。

當大國博弈的復雜性、系統(tǒng)性、全局性,更加真實直觀地呈現在學員面前時,有學員坦言:“我們不能把問題想簡單了!”

“這堂課的設計初衷,就是將學員們加速引入軍事斗爭的現實景況中。”主持這節(jié)課的某中心主任說,只有知國際戰(zhàn)略格局、知世界軍事發(fā)展大勢、知現代戰(zhàn)爭形態(tài)演變、知強敵對手戰(zhàn)略調整、知戰(zhàn)場空間多維拓展,才能把我軍將來要打的仗弄明白,進而搶占優(yōu)勢、掌握主動,牢牢把握未來戰(zhàn)爭主導權。

課后,一名學員說,這堂課讓他想清楚了之前一直困擾自己的難題,回到部隊后,他要把這些理念加速落地,轉化為具體的強軍實踐。

在這樣的氛圍中聆聽師生們暢談天下大勢,觀摩師生們運籌帷幄布陣,記者宛如站在時代巨輪激浪澎湃的船頭,感受著潮起潮落。

學員的視野隨著課堂的延伸不斷拓展,教員們走得更快更遠。

走出去。2022年11月,國防大學教研骨干高科技知識培訓班在長沙開班,聚焦打贏信息化、智能化戰(zhàn)爭需求,40名教員骨干系統(tǒng)提升科技認知力、創(chuàng)新力、運用力。

請進來。去年10月以來,10個國家的高級軍事代表團先后訪問國防大學。中外軍事精英以國際安全和地區(qū)安全熱點問題為重點研究對象,探討重大領域的理論和現實問題。

“花盆養(yǎng)不出萬年松,庭院跑不出千里馬?!痹摯髮W教育訓練部的一名處長感嘆,作為國防大學教員,必須具備更加廣闊的瞭望視野,才能培育出學員的世界格局與眼光。

(三)

記者推開一名副教授辦公室的門,只見桌面上攤開的講義中,密密麻麻滿是修改的痕跡。

硝煙并不遙遠。反復研究當下一個新戰(zhàn)例后,這名副教授拿起一支紅筆,在已經修改多次的講義上又補充上了一段新的注釋。

“戰(zhàn)爭的殘酷在于,當我們研究這個戰(zhàn)例時,它已經被時代落在身后了?!边@名副教授說,未來作戰(zhàn)不會是歷史上哪場戰(zhàn)爭的簡單翻版,研究這一場戰(zhàn)爭,為的是循著戰(zhàn)爭邏輯,瞭望戰(zhàn)爭的下一落點。

“習主席指出,研究作戰(zhàn)問題,核心是要把現代戰(zhàn)爭的特點規(guī)律和制勝機理搞清楚?!边@名副教授感嘆,在別人身后亦步亦趨,跟得再緊也是慢!

“科技之變、戰(zhàn)爭之變、對手之變,這些變化看上去眼花繚亂,但背后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作為國防大學教員,必須緊跟戰(zhàn)爭形態(tài)和作戰(zhàn)方式變化更新課程內容?!?/p>

“如果缺少這種深刻的瞭望眼光,擁有再充裕的戰(zhàn)爭準備時間也是徒勞。”一名領導感嘆,準備下一場戰(zhàn)爭,重中之重是“備”,首要前提是“準”。如果瞄不準未來戰(zhàn)場的“準星”,“備”得越多,浪費就越多;走得越遠,就偏得越遠。

“戰(zhàn)爭對決,比的是洞察力和創(chuàng)造力?!贝髮W人力資源處處長表示,這就要求教員首先要有幾把“硬刷子”。

懂一體化聯(lián)合作戰(zhàn),才能培養(yǎng)出聯(lián)合作戰(zhàn)指揮人才;懂現代戰(zhàn)爭制勝機理,才能帶出現代戰(zhàn)爭的明白人;懂世界新軍事革命發(fā)展趨勢,才能錘煉出能夠打贏未來戰(zhàn)爭的指揮員。

中央軍委人才工作會議召開后,國防大學第一時間成立人才工作辦公室,統(tǒng)籌協(xié)調推進全校教員隊伍建設。記者走進人才工作辦公室,只見一整面墻上,鋪滿了大幅的人才建設規(guī)劃重點工程實施路線圖和大學人才工作任務推進表,明確列出了每一項任務的責任單位、完成時限、現實進度等。

——去年8月,國防大學百余名中青年教員,以“藍軍”身份嵌入一場重大訓練中,發(fā)揮了磨刀石的重要作用。

——去年9月,16名從事聯(lián)合作戰(zhàn)指揮教學研究的中青年骨干走進某戰(zhàn)區(qū)跟班實踐,參加戰(zhàn)區(qū)聯(lián)指中心要素值勤跟訓,參與重大問題研究、重大方案擬制、重大活動籌劃。

一組數據見成效:近年來,國防大學先后從聯(lián)指機構、軍兵種和新型作戰(zhàn)力量部隊選調一批優(yōu)秀干部進入教員隊伍。他們還率先在全軍推開落實專職教官制,從全軍部隊遴選優(yōu)秀指揮員擔任專職教官,為大學教學科研工作注入新鮮血液。這幾年,全軍重大聯(lián)演的聯(lián)合指揮席位上,絕大多數指揮員和參謀人員都在國防大學培訓過。

“國防大學的教員,要善于激活學員創(chuàng)新思維。” 在今天的國防大學,教員教給學員的,不是唯一答案,而是對制勝機理的思考。

在某班次課堂上,學員們以10人為一組,分別在小班教室內展開分步細訓。一場場帶實戰(zhàn)背景的聯(lián)合戰(zhàn)役被壓縮成一輪輪精研細訓的籌劃訓練,用指揮網絡、電腦熒屏和文書指令,將這些學員的戰(zhàn)爭思維串聯(lián)成一場場“頭腦風暴”。

最常見到的情形是,多名學員針對一個聯(lián)合作戰(zhàn)問題提出不同觀點,展開激烈交鋒,雖然觀點各異,但都有理有據。

“你來我往之間,思考的是同一件事——聯(lián)合作戰(zhàn)的未來形態(tài);目的也只有一個——提升‘聯(lián)’的意識、‘聯(lián)’的思維、‘聯(lián)’的素養(yǎng)。”

“以往最怕的,是我們剛找到答案,戰(zhàn)場已改了題目。”一名學員在自己的結業(yè)心得中寫道:作為國防大學的學員,學到的應該是戰(zhàn)場想象力和行動創(chuàng)造力,是改變未來戰(zhàn)爭走向的能力。

月上梢頭,記者結束采訪時,國防大學校園內依舊燈火通明。百望山下,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三更燈火五更雞”。

“百舸爭流,不進則退。”采訪中,某學院副教授的話始終在記者耳畔回響。曾多次參加國際軍事論壇及軍事交流活動的他,這樣看待“世界一流”——科技在加速,世界在劇變,放在世界軍隊發(fā)展的坐標系上看,“世界一流”并不是某個固定的坐標點,而是一條斜率為正且陡峭上升的曲線。

那一刻,記者突然理解了國防大學教員們的話:我們加速奔赴的,不是某個靜止的節(jié)點,而是在瞭望的視野中不斷刷新的目標。

請掃描二維碼    瀏覽更多內容

拉滿的弓弦

——來自火箭軍某旅的觀察報告

■解放軍報記者  梁蓬飛  張科進  特約記者  李永飛  通訊員  殷嘉泉

子夜,大山已經睡去。此時,巖層之下,一個被稱作“地下龍宮”的地方,睜著一雙雙警惕的眼睛。

突然,戰(zhàn)斗警報響起,一輛輛發(fā)射車迅速出動,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占領陣地,導彈起豎。10、9、8、7……模擬發(fā)射進入倒計時,距離那一聲驚天動地的轟響,只差摁下那顆紅色按鈕。

一觸即發(fā),一默如雷。通過作戰(zhàn)指揮大屏目睹這一幕,記者心頭一熱:有一種練兵備戰(zhàn),叫“箭在弦上”。

這是火箭軍某旅值班分隊的尋常一夜。戰(zhàn)備值班,如一根強韌的弓弦將全旅瞬間拉滿,牽動一切驟然提速。

一日生活作息變了,工作訓練節(jié)奏變了,部隊運行方式變了……崇山密林掩映下的這座營盤,兵無論新老、崗不分大小,天天厲兵秣馬,月月枕戈待旦。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打造強大戰(zhàn)略威懾力量體系”。該旅官兵深知:國之重器,存在是威懾,實戰(zhàn)是更有效可靠的威懾。只有始終確保“隨時能戰(zhàn)”,才能真正做到“以武止戈”。

使命不等人,形勢不等人。新征程戰(zhàn)鼓催征,需要導彈勁旅快馬加鞭、弓滿弦張、全力以赴。

該旅官兵士氣高昂奔向戰(zhàn)位(資料照片)。殷嘉泉攝

(一)

觀察一支部隊的戰(zhàn)備狀態(tài),作戰(zhàn)值班室是最好的窗口。

眼前,各個值班要素座無虛席,偌大的電子顯示屏不斷切換各種畫面,現場指令聲、報告聲、鍵盤敲擊聲此起彼伏。置身其中,濃烈的打仗氣息撲面而來。

“這可不是簡單地走個流程,我們的每一步操作都帶著敵情出招?!迸阃稍L的該旅政委告訴記者。

“敵情?”順著他手指的方向,記者發(fā)現這里原來“別有洞天”?;瑒邮髽?,海情、空情信息實時獲取,交通、地理動態(tài)等信息一覽無余,給人以“天涯咫尺”之感。

“地球如此之小,戰(zhàn)場如此之近?!庇浾叩挠芍愿袊@,打開了該旅政委的話匣子。

“你一定聽說過‘東風快遞,使命必達’吧?這要求火箭軍官兵既對駐地周邊的‘一草一木’了然于胸,也要關注千萬里外的‘風吹草動’?!痹撀谜f,別看官兵表面平靜如水,實則腦海里已是弓滿弦張。

一條進出營區(qū)的道路,綿延數十公里。該旅每天派人沿途勘察,風雨無阻、雷打不動。哪里發(fā)生擁堵、何時處于交通高峰,凡是可能影響部隊緊急出動的因素,都實時掌握、反復研判,并制訂應對之策。

拉動途中一次短暫的停留,也會牽動該旅官兵緊繃的神經?!扒∏蛇@個節(jié)骨眼突發(fā)特情怎么辦”“萬一此時戰(zhàn)爭打響怎么辦”……該旅政委并不介意記者用“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形容他們的精神狀態(tài),在他看來,一支時刻準備打仗的部隊,理應如此。

衛(wèi)生科楊科長大學畢業(yè)后分配到該旅,歷任軍醫(yī)、衛(wèi)生隊隊長。今年以來,他第一次覺得自己的崗位離打仗這么近。

“以前,無論是訓練還是演習,衛(wèi)生科更多的是當配角?,F在,我們從邊緣進入了中心,被編入值班要素,天天都在上戰(zhàn)場?!?/p>

天天上戰(zhàn)場,讓楊科長對“保質期”3個字特別敏感。每次深入陣地巡診,他都要專門去檢查庫存藥品,并登記在冊。“之前,檢查藥品主要看數量夠不夠、種類全不全,哪種藥品少了就補充哪種;如今還要看藥品生產日期,確保每種藥品都在保質期內,始終處于‘戰(zhàn)斗’狀態(tài)?!?/p>

某營三級軍士長牛棟斌,入伍18年,大部分時間是在值班陣地上度過的。如今,他明顯感覺到了不同:忙到凌晨一兩點是家常便飯,工作量也較往年大幅增加。有一個細節(jié)讓他感觸頗深:測試導彈要用到的各種設備工具,每次用完不再收齊入柜,而是直接預置在工位上,方便隨取隨用?!斑@些設備工具,就是我們測試號手的‘槍’。備戰(zhàn)打仗,就得子彈隨時上膛?!?/p>

“腦子里永遠有任務,眼睛里永遠有敵人?!迸澅笳f,當兵這么久,今年他對這句話體會尤深。

(二)

一夜演練未眠。短暫休整后,一輛輛導彈發(fā)射車迎著晨光,駛入操作大棚。沉悶的發(fā)動機轟鳴聲劃破營區(qū)的寧靜,又一場“營營對抗、架架排序”開始了。

這次“迎頭相撞”的,是兩個發(fā)射營。只見雙方你來我往、毫不留情,互出難題、互設險局,現場“火藥味”十足。

記者采訪過很多場對抗演習,像這種形式的面對面捉對廝殺很少見到。尤為值得贊嘆的是,別看兩個營同在一個狹小空間,比拼的內容卻包羅萬象,戰(zhàn)場態(tài)勢研判、人員裝備編組、機動隱蔽偽裝、特情險情處置等,都出現在雙方的“試卷”上。

“備戰(zhàn)打仗,必須想方設法窮盡未來戰(zhàn)場的所有可能?!痹撀靡幻饔枀⒅\說,大國長劍,一旦出鞘,務求必勝,平時訓練唯一的選擇就是向實戰(zhàn)進發(fā)、向勝利奔跑。

沒有“真刀真槍”的現實對手,就自己制造對手;無法親歷“驚天動地”的戰(zhàn)場,就等效模擬戰(zhàn)場。他們制勝的目光,遠不止于完成當前作戰(zhàn)值班任務,那一天真的來臨前,“用我必勝”的驚雷已經無數次在心中炸響。

幾十個回合過后,對抗進入尾聲,此時誰勝誰負已變得不再重要。按照既定安排,雙方再進行一次實裝演練。

眼前的一幕,令人血脈僨張:發(fā)射架下,環(huán)環(huán)相扣、人人相接,兩個營的號手不遑多讓、分秒必爭。

為實現“以作戰(zhàn)的方式訓練,以訓練的方式作戰(zhàn)”,該旅通過統(tǒng)一規(guī)范,把導彈操作轉化為“流水線作業(yè)”,將發(fā)射號手鍛造成“標準化插件”。這樣一來,不僅日常訓練可隨機進行模塊化編組,將來打仗即使發(fā)生戰(zhàn)斗減員,他們也能迅速重組成一個完整的發(fā)射單元,再度出擊。

這是該旅戰(zhàn)斗力建設的一次跨越。其背后,不僅是時間上的加速,更是狀態(tài)上的加速,“養(yǎng)兵千日、用兵千日”取代了“養(yǎng)兵千日、用兵一時”。

說話間,現場指揮員手掐秒表,透露了一個重要信息:“最先完成任務的發(fā)射架,用時又縮短了?!?/p>

一個“又”字,激起了記者刨根問底的興趣。據該旅旅長介紹,這些年,全旅官兵持續(xù)開展“縮時訓練”,逐分逐秒提高快反能力,一次次刷新最快紀錄。

事非經過不知難。越深入了解,記者越發(fā)現這個“又”來之不易?!耙溃瑢棸l(fā)射有嚴格規(guī)范的流程,不容隨意改變,必須確保零失誤、零差錯?!敝笓]員話鋒一轉,“但要快起來,就得在發(fā)射流程之外尋找突破口?!?/p>

物資準備、緊急集合、部隊出動、跨區(qū)轉場等各個環(huán)節(jié),他們一項項論證試驗,能合并的合并,該舍棄的舍棄,可并行的絕不串聯(lián)……

其實,在旁人看來,這個旅本可以選擇一種較為穩(wěn)妥的方式:以前習慣怎么做就怎么做,怎么確保安全就怎么訓。畢竟,只要四平八穩(wěn)地完成各項任務,也是一種“成功”。

但該旅黨委有自己的政績觀?!拔覈鴳?zhàn)略威懾的核心力量、我國大國地位的戰(zhàn)略支撐、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石,看看這些字眼,哪一個容許你懈怠、觀望、等靠?”該旅旅長說,他們一心想做的,就是按照習主席囑托,“扎扎實實把戰(zhàn)略能力搞上去”。

(三)

今年以來,某部門領導何德虎在主營區(qū)里待的天數,掰著指頭都能數過來。這段時間,他一直帶領技術保障力量夜以繼日地奔忙在深山陣地、發(fā)射架下。

“陣地建設、作戰(zhàn)值班等任務交織疊加,旅里需要完成的重要工作壓茬推進,時間不等人?。 焙貌蝗菀着龅胶蔚禄?,話剛開口,記者就從他的語氣中感受到緊迫。

通往目標的路,沒有捷徑可走,只能加速奔跑。何德虎介紹,旅黨委一班人分工負責抓落實,把重要工作分解到個人和崗位,明確時間點、拉快進度條,帶領全旅官兵展開一場“時間爭奪戰(zhàn)”。

開局即沖鋒、起步即沖刺。這是體能上的鏖戰(zhàn),更是意志力的比拼。

通過戒備森嚴的道道崗哨,記者來到一處陣地。此時此刻,一門之隔,某分隊官兵已進入“戰(zhàn)時”——在完全密閉條件下,空氣含氧量下降不少,每天給養(yǎng)標準減到平時一半,時而燈光亮如白晝多日不熄,時而黑暗如漆伸手不見五指,并無規(guī)律可循。

“這是抗疲勞、抗饑渴、抗缺氧和倒時差訓練?!蹦碃I教導員介紹,官兵在里面一關就是數十天,切斷與外界所有聯(lián)系,如同消失了一般。

“以前進行‘三抗一倒’訓練,強度并沒有這么大。現在不一樣了,該訓的課目一個不少,該練的操作一次不落,該受的煎熬一點不少。身心經受極限考驗之下,還要不停地在兩種狀態(tài)之間切換,一種是‘箭在弦上’,另一種是‘引而待發(fā)’?!?/p>

這不就是“打仗”和“準備打仗”嗎?一支軍隊應有的狀態(tài),在他們身上得到充分體現。

返回主營區(qū),記者見到的卻是另一番情景。

扛圓木、滾輪胎、蹚水溝、沖陡坡、過障礙……叫喊聲、加油聲震天響。如果不細看,記者以為這些龍騰虎躍、爭先恐后的戰(zhàn)士,來自特種部隊。

“人有三寶精氣神?!痹撀靡晃活I導介紹了組織這種訓練的初衷:未來戰(zhàn)場上,火箭軍部隊打的是非接觸、超視距,但越是如此,越要練就敢與敵人短兵相接、刺刀見紅的血性膽魄。

“能戰(zhàn)方能止戰(zhàn),準備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這位領導說,進行我軍根本職能教育,執(zhí)行這樣的作戰(zhàn)值班任務能讓官兵們印象更深刻。

的確,導彈部隊的血性膽魄,不似雷霆萬鈞,卻如地火沸騰?!叭绻阆胍推?,那么就準備打仗吧!”中士昝友奇引用的一句名言,令記者聞之感到震撼。

作為該旅最早迎接黎明的戰(zhàn)士之一,昝友奇每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檢查通信線路,確保全時暢通。“現在,全旅上下都憋著一股勁,個個如弦上之箭?!?/p>

(四)

無論過去多久,大學生士兵竇偉祥都會清晰記得,自己走進“地下龍宮”深處,與導彈第一次親密接觸的場景。

“在燈光映照下,彈體散發(fā)著冷玉般的光澤?!备]偉祥用富有詩意的語言,向記者繪聲繪色描述那次“初見”。

別看他現在說得輕松,當時可是既興奮又緊張,國之重器自帶的神圣感與壓迫感,瞬間打開了他的全身毛孔。

那時的他,上崗訓練滿打滿算不到60天?!艾F在的新兵成長真快,上手就是真刀真槍?!崩媳鴤兺秮砹w慕的目光。要知道在此之前,只有經驗豐富的技術骨干才具備這種資格。

說起“資格”,某連班長柳千穩(wěn)頓時覺得心里沒那么“穩(wěn)”了。

作為全旅響當當的號手,以前凡是他參加的比武,別人只能爭第二名。然而,自旅里推行“一專多能、一人多崗”訓練以來,柳千穩(wěn)遇到了強勁對手——剛結束的專業(yè)考核,另一名班長王家光勇奪桂冠。

“你在奔跑,別人也在加速,打個盹就可能落后?!蓖炊ㄋ纪吹牧Х€(wěn)總結教訓,提出新目標:帶出全崗操作單元,實現極限條件下號手隨機互換。

沒想到王家光主動應戰(zhàn),跟他摽上了勁:“這次考核取得第一名,下次比武帶出第一班,我要比現在更努力、比別人更刻苦?!?/p>

這天夜訓結束,很多官兵洗漱完畢,就走進學習室。

登錄強軍網軍事職業(yè)教育平臺,某連班長郭光好開始“打卡”學習專業(yè)課。征得同意,記者翻閱他已完成的課程發(fā)現,不僅有機械、電氣、電子等相關專業(yè),還有《海權與制海權》《大數據分析》等,涉獵十分廣泛。

此時,坐在他身旁的大學生士兵昌盛告訴記者一個細節(jié):一天凌晨,當他收拾學習資料準備回宿舍休息時,發(fā)現郭光好和幾名老兵站在走廊里看書,一問才知,他們在用這種辦法驅散困意?!鞍嚅L骨干都在拼命學習提高,我們新同志更要加把勁,你說是不?”昌盛說。

在該旅采訪,記者每天都能感受到這種急切。那是“一天不學跟不上”的恐慌感、“一覺醒來怕落伍”的緊迫感、“一事未完睡不著”的責任感。

見到某營一級軍士長趙俊鋒時,他手里提著兩個大袋子,里面裝著厚厚的復印件和各種證書。

入伍30年,當了19年班長,趙俊鋒先后申請19項國家發(fā)明專利,目前已有9項通過審批。誰會相信,這名科研成果如此豐碩的戰(zhàn)士,竟然只有初中學歷;誰又能想到,為精通導彈發(fā)射專業(yè),趙俊鋒自學高等數學、大學物理等課程,一學就是10年。

加入戰(zhàn)備值班行列后,弓滿弦張的日子,讓年近五旬的趙俊鋒感覺格外充實?!斑@半年多來,我思考了很多,又有了不少新想法?!闭f著,趙俊鋒遞來一個筆記本。

展開捧讀,里面用紅藍黑三色筆圈圈記記,那是只有專業(yè)人士才能看懂的內容。記者正要合上本子,只見扉頁上赫然寫著一句話:“現代戰(zhàn)爭一再證明,速度可以擊碎規(guī)模?!?/p>

那一刻,記者突然明白了:為什么趙俊鋒這么多年一直奮斗不息,為什么這個旅官兵始終如箭在弦。

此時,軍號響起,廣播里播放那首火箭軍戰(zhàn)歌——

“雖然平時看不見,世界都在盯著咱。靜臥咱是倚天劍,出鞘咱是殺手锏。大國地位咱支撐,有咱就有安全感。祖國輕易不用咱,用咱就是出重拳。天上地下有了咱,出手就把凱歌傳……”

  瀏覽更多內容 請掃描二維碼

運籌的迭變

——來自南部戰(zhàn)區(qū)聯(lián)合參謀群體的觀察報告

■解放軍報記者  陳典宏  陳曉杰  特約記者  段江山  通訊員  高  毅

遠洋之上驚濤駭浪,大國巨艦劍指深藍;深海之下暗流涌動,多型潛艇隱秘潛航;??罩巷L云變幻,戰(zhàn)鷹振翅雷霆突擊……南海某海域波譎云詭,一場聯(lián)合演習拉開戰(zhàn)幕。

千里之外,同一時間,南部戰(zhàn)區(qū)聯(lián)指中心“硝煙彌漫”:大屏幕上,態(tài)勢圖實時更新,多域“戰(zhàn)斗”畫面同步直播;各席位上,聯(lián)合參謀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一條條指令直達各參演部隊。

沙場點兵,潮起中軍帳。南部戰(zhàn)區(qū)的聯(lián)合參謀們又一次經受嚴苛考驗,交上一份優(yōu)異答卷:多個影響聯(lián)合指揮效能的堵點被打通,數個支撐聯(lián)合作戰(zhàn)指揮決策的新系統(tǒng)順暢運行,一批新戰(zhàn)法融入聯(lián)合指揮鏈。

加速迭代成長,恰是沐浴時代東風。黨的二十大吹響新征程沖鋒號,讓戰(zhàn)區(qū)聯(lián)合參謀們更加自覺知責于心、擔責于身、履責于行:錨定如期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必須奮進沖刺不懈怠,跑出強軍加速度。

號角催征,又一場大潮洶涌而至。今天,戰(zhàn)區(qū)猶如一艘遠航戰(zhàn)艦,一路劈波斬浪,一個擁有“更新更勇敢的頭腦”的高素質聯(lián)合參謀人才方陣,正以迭變的“智腦”逐浪前行,闊步行進在強軍興軍的偉大征程上。

艦艇編隊訓練(資料圖片)。高  毅攝

(一)

晨光熹微,某處董參謀剛結束聯(lián)指大廳值班,便在學習清單里又加進了幾條內容。

自今年上半年調入戰(zhàn)區(qū),“在打仗中學習打仗”的董參謀,開始了每天與各種“俄羅斯方塊”相遇的日子——“缺口”越來越多,補足一個,又有新“缺口”出現。

“遇到的情況越多,學習越深入,就會發(fā)現更多知識盲區(qū)?!倍瓍⒅\坦言,以前在空軍,掌握軍種領域相關知識就行。來到戰(zhàn)區(qū),聯(lián)合作戰(zhàn)涉及的知識都要了解掌握,“作為一名聯(lián)合參謀,沒有強大的學習力,很快會被甩出戰(zhàn)區(qū)快速運轉的鏈條?!?/p>

“睡一覺醒來就可能落后”。這種本領恐慌感和學習緊迫感,體現在每名聯(lián)合參謀身上。

“值班處置情況,必須‘一口清’‘問不倒’,不學習不研究,腦子里沒東西、業(yè)務不精通,在戰(zhàn)區(qū)就沒有一席之地?!眮淼綉?zhàn)區(qū)兩年多,李參謀感觸尤深,“沒有軍事領域新知識的積淀,研究問題時說話都沒底氣。”

黨的二十大召開時,董參謀正在國防大學聯(lián)合作戰(zhàn)學院參加培訓?!叭缙趯崿F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鼓舞人心,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責任指標,這些指標必須用實打實的能力去實現?!泵鎸榷ù竽繕?,董參謀給自己立下很多小目標。

大量作戰(zhàn)法規(guī)需要掌握,就花時間去“硬啃”;遇到陌生作戰(zhàn)領域知識,就去相關專業(yè)部門請教……崗位責任感和使命感,催著參謀們不斷地給自己上緊“發(fā)條”。

聯(lián)合理論、戰(zhàn)史戰(zhàn)例、軍事前沿動態(tài)、世界軍事前沿科技……董參謀說,戰(zhàn)區(qū)定期組織南部大講堂、強軍大講堂,這兩年講座場次之多、層次之高、針對性之強,在以前是難以想象的。

“自我認知的打碎與重建、思維的破與立,必須在短時間內完成?!倍潭?個多月,“走出軍種溪流,匯入聯(lián)合海洋”的董參謀體會到了什么是“戰(zhàn)區(qū)速度”,習慣了“跑步進入情況”“行進間加入戰(zhàn)斗”的戰(zhàn)區(qū)節(jié)奏。

“作為聯(lián)合作戰(zhàn)指揮機構的‘大腦’,我們必須走在學習的前列?!睂W習研究大量戰(zhàn)史戰(zhàn)例后,駱參謀更加深知,實現既定目標到了吃勁奮斗的攻堅期,每個人都必須保持一份“學習的清醒”。

“時間最慷慨,給任何人都是24小時;時間也最吝嗇,給任何人都不是24小時?!?每年圍繞一個聯(lián)合作戰(zhàn)問題寫一本研究心得,某處副處長在學習中實現脫胎換骨。

信息時代,更強大的能力中必然包含更強大的學習能力。未來戰(zhàn)爭的勝利者,一定是學習能力更強的軍隊。戰(zhàn)爭發(fā)展到哪一步,學習就跟進到哪一步;任務進行到哪一步,研究就深入到哪一步。

“戰(zhàn)爭形態(tài)加速演變,在槍炮響起前,‘書桌上的戰(zhàn)爭’已經打響,聯(lián)合參謀要依靠學習看到‘明天的戰(zhàn)爭’。”一名領導的話語擲地有聲,戰(zhàn)區(qū)聚力打造“沒有圍墻的聯(lián)合作戰(zhàn)學院”,構建值班席位“班上練”、要素培訓“專項練”、演習演訓“集中練”、深入一線“延伸練”的聯(lián)合參謀培養(yǎng)體系,大幅壓縮聯(lián)合參謀成才周期。

“不學習不行,學習慢了也不行。”劉參謀來戰(zhàn)區(qū)之前,在基層部隊摔打多年,專業(yè)能力已獨當一面。來到戰(zhàn)區(qū)后,劉參謀感到“每天都有一種無法飽和的求知欲”。

前不久,劉參謀主動報名參加學習培訓,期待將學習的觸角伸得更遠,擁有更開闊的視野、接觸更新的理念。

有饑餓感受的人一定消化好,有緊迫感受的人一定效率高,有危機感受的人一定進步快。在董參謀、駱參謀、劉參謀等向戰(zhàn)為戰(zhàn)奮力前行的聯(lián)合參謀身上,這三樣都得到了驗證。

“戰(zhàn)區(qū)成立以來走過的歷程告訴我們,過去我們依靠學習蹚新路、開新局。今后,我們還要依靠學習贏得未來?!蹦侈k公室副主任說。

“距離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還有不到4年時間。時間不等人,歷史不等人,每個人都必須擰緊時刻準備打仗的‘思想發(fā)條’,掛好備戰(zhàn)打仗的‘前進擋’。”一名領導說,戰(zhàn)區(qū)已有不少聯(lián)合參謀完成學歷升級,近百名聯(lián)合參謀正在攻讀學位……

在任務中歷練、在任務中學習、在任務中總結、在任務中備戰(zhàn)……像海綿吸水一樣吸收新知識,像長跑選手一樣持續(xù)抓備戰(zhàn),這幾乎是戰(zhàn)區(qū)每名聯(lián)合參謀的狀態(tài)。

學習力是更持久的戰(zhàn)斗力。繩短不能汲深井,淺水難以負大舟。在聯(lián)合參謀們看來,只有不斷通過學習更新“大腦”,才能成為戰(zhàn)區(qū)的“智腦”。

(二)

跟著劉參謀急匆匆的腳步,記者來到戰(zhàn)區(qū)某數據創(chuàng)新團隊辦公點。

說大,這里一點也不大——40多平方米的房間,擺放著幾排桌子,幾個資料柜,顯得有點擁擠。

說小,這里一點也不小——這個地方孕育著戰(zhàn)區(qū)創(chuàng)新和戰(zhàn)斗力提升的無限可能,不少新系統(tǒng)、新思維、新戰(zhàn)法在這里誕生。

軍事能力競爭的核心是創(chuàng)新能力的競爭。面對聯(lián)合作戰(zhàn)中越來越復雜的武器平臺和作戰(zhàn)單元,如何讓戰(zhàn)場所有元素協(xié)調高速運轉,數據鏈將發(fā)揮重要作用,這也是最需要發(fā)揮創(chuàng)新力的地方。

“籌劃指揮作戰(zhàn)的未來在系統(tǒng)和數據,這項工作必須以‘釘釘子精神’,一錘接著一錘敲。”前年,在戰(zhàn)區(qū)領導主抓下,該團隊成立,旨在加強數據的“統(tǒng)”“融”“用”,打通數據鏈。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統(tǒng)籌網絡信息體系建設運用”,這給該團隊的聯(lián)合參謀們按下創(chuàng)新“加速鍵”。

向戰(zhàn)為戰(zhàn)的腳步踩得有多實,新的能力生成就有多快。去年,結合戰(zhàn)區(qū)演訓復盤工作,該團隊研發(fā)出一款數字化復盤系統(tǒng),實現態(tài)勢復盤多維度可視化呈現,有效輔助指揮員了解演訓效果和存在問題。

在不久前該團隊的階段匯報中,一組成果十分亮眼:建立“24小時數據客服”,一站式受理有關數據問題;開發(fā)某程序,實時提示席位階段工作,同步評估處置情況效果;研發(fā)多個前沿系統(tǒng),通過數據挖掘,探索制勝機理,輔助指揮決策……向著數字化、智能化聯(lián)合作戰(zhàn)指揮機構的建設目標,聯(lián)合參謀們高歌猛進。

劉參謀是該團隊的骨干,談起團隊一路破障前行的歷程,他感慨“每天都在燒腦”。

——一邊快出成果,一邊下慢功夫。保證聯(lián)合作戰(zhàn)指揮機構高效運行,迫切需要打通數據鏈,但這項工作并非“一日之功”,既不能急功近利,又要把握節(jié)奏干出實效。如今他們正懷揣著“幾年解決一個大問題”的恒心,“想清楚”再“干起來”,實現了穩(wěn)步快跑。

——一邊是小團隊,一邊回應大需求。各個作戰(zhàn)環(huán)節(jié)都在期待應用該團隊的技術創(chuàng)新成果釋放戰(zhàn)斗力,而這個團隊有時也難免應接不暇。加強突擊能力、加強和需求單位聯(lián)動,如今正成為他們強化輻射力的有效方式。

——一邊服務當前,一邊著眼長遠。謀劃工作“不僅要看著腳下,還要抬頭緊盯世界軍事發(fā)展前沿”,團隊的聯(lián)合參謀們認識一致:要保持戰(zhàn)略定力,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既要服務于當前需求,又要為長遠發(fā)展積蓄后勁。

“沒想到,政治工作還能這樣開展!”當唐參謀在國防大學某培訓班示范演示戰(zhàn)區(qū)研發(fā)的某系統(tǒng)時,引起了來自全軍各單位政治工作部門干部的濃厚興趣。

這是戰(zhàn)區(qū)數據創(chuàng)新團隊通過技術創(chuàng)新建成的新系統(tǒng),前期的理論創(chuàng)新來自唐參謀所在的單位。

“以前很少想過,政治工作也能信息化?!眲偧尤脒@一系統(tǒng)的理論論證時,唐參謀也受到思維沖擊。他說:“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但未來聯(lián)合作戰(zhàn)涉及海量政工數據的搜集和處理,單靠人力已經無法完成如此龐大的計算?!?/p>

“創(chuàng)新,就是要敢于打破傳統(tǒng)、推翻原有認知?!碧茀⒅\時常想起一名領導的話。“到了戰(zhàn)區(qū)首先要學會革故鼎新,‘故’是什么,就是以前頭腦里面的路徑依賴、慣性思維;‘新’是什么,就是一切有利于打贏的事情。只要是有利于打仗的,就要創(chuàng)造條件去實現?!碧茀⒅\對記者說。

加速創(chuàng)新的道路上,每天都在打破“舊我”。來到戰(zhàn)區(qū)后,唐參謀用得最久的一個微信簽名是“遠飛者當換其新羽,善筑者先清其舊基”。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把人民軍隊建成世界一流軍隊’。世界一流軍隊的軍人應該具備什么樣的能力素質?創(chuàng)新力必不可少。我們要常把自己放到使命責任的坐標系中去對標衡量,加鋼淬火,奮力跑好屬于自己的這一棒。”唐參謀說。

使命呼喚責任,責任必須擔當。世界一流軍隊,首先應當是創(chuàng)新型軍隊。一支創(chuàng)新型軍隊,必定離不開創(chuàng)新型人才。近些年,南部戰(zhàn)區(qū)廣泛開展群眾性戰(zhàn)法創(chuàng)新活動,突出原創(chuàng)首創(chuàng),鼓勵創(chuàng)新突破,引導聯(lián)合參謀們下大力解決困擾聯(lián)合作戰(zhàn)的重難點問題。尤其近兩年來,戰(zhàn)法創(chuàng)新成果喜人,許多創(chuàng)新性戰(zhàn)法進入了方案預案、投入應用。

曾有軍事學者將戰(zhàn)爭喻為一條“噬尾之蛇”:它的嘴咬著自己的尾巴,每時每刻都在吞噬著自己,又在生長著自己。

為了降服這條“怪蛇”,戰(zhàn)區(qū)聯(lián)合參謀們在不斷自我否定、超越自我中迭代前進。

(三)

時針悄無聲息指向零點,會商室內燈火通明,某局的聯(lián)合參謀們正圍繞一個作戰(zhàn)問題“唇槍舌劍”。

令記者好奇的是,如此復雜的作戰(zhàn)問題會商,牽頭的梅參謀竟然只是一名少校。

“時代在挑選人、塑造人,也在淘汰人。戰(zhàn)區(qū)專司打仗,崗位能力是核心評價標準。”眼睛里布滿血絲的梅參謀告訴記者,在戰(zhàn)區(qū),軍銜低的帶著軍銜高的干,早已不是新鮮事,誰的聯(lián)合素養(yǎng)高、專業(yè)能力強誰就上;誰的崗位能力停滯不前,誰就會被淘汰。

論資排輩不再盛行,能“參”善“謀”才是硬道理。近些年,梅參謀帶領團隊在作戰(zhàn)問題研究上取得了一個個突破。

朝受命夕飲冰,晝無為夜難寐。能打仗、打勝仗是評價聯(lián)合參謀“成色”的唯一標準,也是催促他們加速成長的“催化劑”。

2023年4月11日,習主席視察南部戰(zhàn)區(qū)海軍時強調,要大力發(fā)展新型作戰(zhàn)力量和手段,把握新質戰(zhàn)斗力建設特點規(guī)律,推動新裝備新力量加快形成實戰(zhàn)能力。

如何讓新域新質作戰(zhàn)力量融入聯(lián)合作戰(zhàn)體系,成為新的戰(zhàn)斗力增長極?各種力量應該怎樣耦合,最大限度發(fā)揮威力?深入學習領會習主席重要講話精神,陶參謀馬不停蹄走進基層一線,深入了解各新域新質作戰(zhàn)力量。

每一次聯(lián)合演訓,陶參謀和同事都要反復推敲方案的科學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在前不久的一次聯(lián)合演訓中,新域新質作戰(zhàn)力量成功融入聯(lián)合作戰(zhàn)體系,演練達到預期效果,有效檢驗了新域新質作戰(zhàn)力量在體系作戰(zhàn)中的效能。

以前,去戰(zhàn)區(qū)聯(lián)指大廳值班,陶參謀總覺得時間過得很慢?,F在,他覺得值班時間倏忽即逝。雖然每天都要面臨新情況新問題,但是陶參謀覺得,走到了戰(zhàn)味最濃的地方,作為一名軍人、一名聯(lián)合參謀的價值在這里得到了最大的彰顯。

干打仗的事、在崗位上最大限度為加速戰(zhàn)斗力生成作貢獻,是每一名聯(lián)合參謀來到戰(zhàn)區(qū)的目的。正如采訪中幾名聯(lián)合參謀對記者所講:在戰(zhàn)區(qū)聯(lián)合參謀群體當中,最不缺的就是情懷。

一張照不齊的“全家?!保o聯(lián)合參謀研戰(zhàn)備戰(zhàn)的匆匆腳步寫下生動的注腳。

某局領導赴軍種任職前,想跟大家拍一張“全家?!?。一召集人,才發(fā)現有的參謀在聯(lián)指大廳值班,有的在院?!俺潆姟保€有的正在趕赴軍種部隊調研的路上……

“要想打贏未來的聯(lián)合作戰(zhàn),就要敢于主動設計未來的聯(lián)合作戰(zhàn)?!蹦程幚钐庨L告訴記者,如今走進聯(lián)指中心就會發(fā)現,以前很多電影、電視劇里面才有的畫面和情節(jié),正在成為現實。

“我們將來到底要打一場什么樣的聯(lián)合作戰(zhàn)?”這是每一名聯(lián)合參謀心頭的終極之問,也是每名聯(lián)合參謀必須回答的時代課題。在這個問題的驅動下,聯(lián)合參謀群體全力以赴、全心投入,全面提高謀劃力。

“身在中軍帳的參謀,不僅要懂軍種力量運用,還要懂聯(lián)合作戰(zhàn)制勝機理,敢想、敢參、敢謀,提高‘參’與‘謀’的含金量?!痹搼?zhàn)區(qū)領導介紹,聯(lián)合參謀不僅要在席位上加鋼淬火,每年還要赴近10支軍種部隊調研、分批赴院校培訓、直面實戰(zhàn)化演訓任務淬煉,就是要把未來聯(lián)合制勝機理研究透、把聯(lián)合備戰(zhàn)工作做充足。

“我們在全力奔跑,對手也沒有睡覺?!迸c記者剛打了個照面,簡單聊了幾句,某處宋處長便匆匆趕回辦公室加班。他說:“聯(lián)合參謀強,戰(zhàn)區(qū)才能強,聯(lián)合制勝才有底氣,必須以歸零的心態(tài)、奮進的姿態(tài)、趕超的狀態(tài),跑出強軍加速度?!?/p>

“情況每天都在變,越干挑戰(zhàn)越多,越干緊迫感越強。”正如某局一名領導所說,在聯(lián)指大廳值班,每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都暗藏潛流;每一個寧靜安詳的夜晚,都忙著應對情況……間不容發(fā),以前演練結束就回歸日常,現在全天都在情況內;以前演習只是一個階段狀態(tài),現在每天都是進行時。

夜幕沉沉,南部戰(zhàn)區(qū)大院里,一間間辦公室燈火通明。燈火如炬,穿透黑夜,照亮了每名聯(lián)合參謀心中的夢想征途,也必將穿透未來戰(zhàn)爭的迷霧。

“多年后,我們一定會為今天所做的一切感到自豪和榮耀。因為我們無愧于戰(zhàn)區(qū)的歷史,無愧于人民軍隊,無愧于新時代!”星空下,一名參謀的話語回蕩在記者耳畔,“與其說我們面對的是戰(zhàn)區(qū),不如說我們面對的是時代,面對的是軍隊的未來?!?/p>

  請掃描二維碼    瀏覽相關視頻

  請掃描二維碼    瀏覽更多內容

進階的青春

——來自火箭軍某旅定向培養(yǎng)軍士群體的觀察報告

■解放軍報記者  張磊峰  楊明月  馬嘉隆  特約記者  高明俊

官兵展開訓練(資料照片)。李雪松攝

西南邊陲,植豐物茂。郁郁蔥蔥的望天樹正奮力向下扎根,努力向上生長。作為我國最高的樹種之一,望天樹樹干粗壯、木質堅硬,宛如倚天矗立的大國長劍。

樹林深處的野外駐訓場,火箭軍某旅一場信息化條件下導彈攻防訓練拉開帷幕。下連僅半年的定向培養(yǎng)軍士曾章,迎來了入伍后具有重要意義的時刻——以主力號手身份接受考核。

端坐測控臺關鍵戰(zhàn)位,按下一個個按鈕,各種復雜、聯(lián)動的測試信號在曾章腦海中閃現。這名出生于湖湘大地的00后,仿佛覺得這不是在測試導彈,而是在加注力量——“神劍”騰飛的力量。

“點火!”很快到了發(fā)射的關鍵節(jié)點。曾章果斷按下紅色點火按鈕,模擬發(fā)射取得圓滿成功,他也以優(yōu)異成績通過考核。

仗劍走天涯,馭劍嘯長空。和曾章一樣,在這片密林深處,一批定向培養(yǎng)軍士就像茁壯成長的望天樹,踏著強軍興軍的時代節(jié)拍,扎根礪劍報國的練兵沃土,加力奔跑、加速成長、加緊超越,鑄就大國長劍堅實的人才基座,寫下不斷進階的青春詩行。

(一)

“緊急集合!”戰(zhàn)斗警報驟然響起。一時間,戰(zhàn)車轟鳴聲、指揮口令聲、急促跑步聲在山林間回蕩。定向培養(yǎng)軍士李政敏和戰(zhàn)友聞令而動,投入到緊張的戰(zhàn)斗發(fā)射訓練中。

“每天都有一種被推著走、趕著跑的感覺!”入伍3年,李政敏越來越喜歡這種快節(jié)奏的生活。有時感覺累了,他就到“紅劍先鋒亭”里看一看。

“紅劍先鋒亭”展陳著該旅組建以來,在戰(zhàn)備訓練等領域涌現出的先進典型代表的事跡。在“紅劍先鋒亭”最顯眼的位置,是習主席親切接見“八一勛章”獲得者王忠心的大幅照片。

現代戰(zhàn)爭,說到底是人才競爭。習主席高度重視軍士隊伍建設,多次強調軍士隊伍的重要性,充分彰顯統(tǒng)帥對軍士隊伍的深情厚愛與殷切期盼。

習主席的關愛期許,是該旅軍士群體踔厲奮發(fā)的動力源泉。早日成為像王忠心老班長一樣的好兵,是該旅軍士群體的共同目標。

“定向培養(yǎng)軍士,入營就是軍士,起點更高、基礎更好、專業(yè)更對口,更要加快身份轉換,奮力往前跑,早日在部隊干出一番成績?!泵看翁綄ね踔倚牡某砷L軌跡,李政敏扎根軍營、建功崗位的信心更加堅定。

浪奔浪涌,號角催征。在習主席殷切目光中,定向培養(yǎng)軍士這個為戰(zhàn)而生的年輕群體,在強軍興軍的時代沃土中,生根發(fā)芽、拔節(jié)成長。

2012年起,根據戰(zhàn)斗力建設對軍士人才的需求,全軍各部隊開始面向地方院校招收定向培養(yǎng)軍士。從面向7省到面向17?。ㄗ灾螀^(qū)、直轄市),從11所院校到48所院校,從百余人增至數萬人……11年來,定向培養(yǎng)軍士招收范圍越來越廣、涉及專業(yè)門類越來越多、數質量越來越高,正成為加快推進戰(zhàn)斗力升級的生力軍。

時代的機遇,給胸懷強國夢想、矢志建功軍營的青年搭建了一個更廣闊的舞臺。

“你們趕上了好時代,一定要在部隊好好干!”得知兒子接續(xù)自己的軍旅夢,下士何盛騰的父親何際德感慨不已。何際德曾是原第二炮兵部隊的一名瞄準操作號手,后來退伍返鄉(xiāng)。

如今,何盛騰接續(xù)父輩夢想走進礪劍方陣,一種神圣的使命擔當、血脈傳承在他的心底升騰。700多個日夜,他刻苦訓練,砥礪成長。

“今年定向培養(yǎng)軍士的人數和最初相比,增加了好多倍。”該旅人力資源科科長告訴記者,定向培養(yǎng)軍士數質量逐年提升,更多新鮮血液補充到主戰(zhàn)、保障等領域的關鍵崗位。

特殊的培養(yǎng)路徑、特別的身份,帶來特別的期待。緊貼打贏需求應運而生的定向培養(yǎng)軍士隊伍,無比珍惜時代的機遇,加速挑起肩上的擔子。

“前是山后是山,心中責任重如山?!泵恳淮巫哌M“地下龍宮”,看到陣地上方懸掛的那面巨幅黨旗和靜臥的大國長劍,李政敏總是熱血沸騰、雙眼放光。

梅能傲雪香能永,楓不經霜葉不紅。這眼中的光,源自為戰(zhàn)而生的使命責任;這眼中的光,引領與戰(zhàn)同頻的前進方向。在迷彩軍營、發(fā)射架下,他們就像棵棵幼苗,向陽生長、接續(xù)奮斗……

(二)

“占領陣地,架設天線……”演兵場上,隨著指令下達,通信車穩(wěn)穩(wěn)停在預設點位。二級上士謝霄和戰(zhàn)友協(xié)同配合,展開多種方式通信聯(lián)調,很快構建起完備的指揮通信鏈路。

作為該旅首批定向培養(yǎng)軍士,謝霄清楚記得剛入營時的窘迫。第一次走上訓練場,他就像看客,不知從何入手。當晚,謝霄在日記本上寫道:“我要做戰(zhàn)斗力建設鏈條上最硬的那一環(huán)!”

幾年來,謝霄苦學專業(yè)、精練本領,歷經多次重大演訓任務淬火,多次在旅組織的專業(yè)比武考核中摘金奪銀。

“每名定向培養(yǎng)軍士都是一顆種子,只有經過陽光雨露的充分滋養(yǎng),才能茁壯成長?!痹谠撀妙I導看來,黨的二十大報告為壯大定向培養(yǎng)軍士群體提供了科學指引。

——抓好精準定崗。堅持人崗相適,結合個人意愿,把對口崗位作為定向培養(yǎng)軍士力量調配第一落點。特別是針對專業(yè)性強、培養(yǎng)周期長的小專業(yè),給予重點保障,不斷提升專業(yè)匹配率;

——深化培養(yǎng)幫帶。制訂培訓計劃,從專業(yè)基礎、操作技能、特情處置等6個方面設計“成長套餐”,安排專業(yè)骨干和定向培養(yǎng)軍士結成幫帶對子,幫助其縮短成長周期;

——注重任務歷練。利用重大任務、專業(yè)比武、崗位擂臺賽等契機,把定向培養(yǎng)軍士推向前臺,放手讓他們在任務實踐中鍛煉,將院校所學轉化為部隊所需,在比學趕超中提升專業(yè)能力,加速嵌入作戰(zhàn)鏈條。

……

加速!加速!加速!這幾年,生機勃勃的定向培養(yǎng)軍士群體,對于戰(zhàn)位有了全新的理解。

5平方米,是定向培養(yǎng)軍士鄧鵬程所在測控專業(yè)班組的戰(zhàn)位面積。這個戰(zhàn)位,涉及上百個按鈕、近千條指令、上萬條數據,讓鄧鵬程一度感到“壓力山大”。

艱苦的訓練,源自向上的動力。在班長李明亮幫帶下,鄧鵬程把數百條測控專業(yè)內容寫成小卡片,裝進上衣口袋,有時間就拿出來背;專業(yè)訓練時,即使是簡單的動作,他也會反復訓練直至精通……功夫不負有心人,鄧鵬程刷新了號手成長最短周期的紀錄。

戰(zhàn)位空間雖小,打贏追求無限。幾年來,和鄧鵬程一樣,一茬茬定向培養(yǎng)軍士鉚在發(fā)射架下、扎根“地下龍宮”,汲取知識養(yǎng)分、苦練操作技能,不斷拓寬能力邊界。

滴答、滴答……記者見到定向培養(yǎng)軍士蔣鑫時,他正在發(fā)射架下進行測試,耳邊傳來的秒表聲音,時刻提醒著他時間緊迫。

入伍6年,3次換崗,持續(xù)沖鋒。從事瞄準專業(yè),蔣鑫對著蠟燭練眼力,一絲一毫調旋鈕,屏住呼吸練操作,在紅藍對抗任務中一次次將瞄準精度逼近極限;換崗電源專業(yè)后,他1個星期掌握操作規(guī)程,1個月練好操作技能,1個季度學通專業(yè)原理,半年后成為主力號手;走上發(fā)射崗位,他逐項攻克專業(yè)知識關、操作技能關、特情處置關,不到5個月就在旅專業(yè)比武中進入前3名,翌年獲評“三級操作號手”……

導彈準備得快一秒,戰(zhàn)場勝算就多一分。秒表的“滴答”聲伴隨著向前沖鋒的腳步,一個個“蔣鑫”就像一臺臺加滿油的導彈發(fā)射車,在強軍興軍的賽道上疾馳。

半米,是特裝車底盤與地面的距離,也是某營中士劉玉龍建功軍營的舞臺,還是他從院校到戰(zhàn)場的“最后一步”。

第一次參加跨區(qū)訓練,劉玉龍就感受到濃濃的實戰(zhàn)味。導彈發(fā)射車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沒多久,劉玉龍就接到特情處置命令。當他和修理分隊戰(zhàn)友趕到現場時,心里不禁一緊:雖然在學校掌握了專業(yè)知識,但缺乏實際應急搶修經驗。

在班長的指導下,他們迅速組織道路安全警戒,逐一排查分析故障點,完成修理任務。

這次訓練,讓劉玉龍深刻認識到:在學校學的是專業(yè)知識,在部隊用的是臨機處置本領。返營歸建,他反復研究各車型特點,重點強化應急處置能力。入伍不到3年,他就取得汽車修理工中級技術等級證書,成為能完成所有車型維修工作、獨立帶隊執(zhí)行任務的“多面手”。

深入接觸定向培養(yǎng)軍士群體,記者深切感受到他們心中只爭朝夕的緊迫感。黨的二十大以來,壓茬推進的大項任務,更加強化了他們的危機意識——能力不達標就走不上關鍵號位,不經歷任務淬火就無法快速蛻變。

“成長周期普遍縮短一半以上,20多人走上關鍵號位,80%以上的人3年內獲‘兩長一手’等級,60多人次立功受獎……”一組組數字,標記著該旅定向培養(yǎng)軍士這個年輕群體的奮斗刻度,也見證著他們在強軍征程上的奔跑速度……

練兵備戰(zhàn)的車輪催生成長的年輪。一批批定向培養(yǎng)軍士篤行不怠,加速跑向戰(zhàn)斗號位。

(三)

“發(fā)射!”

西北大漠,朔風撲面,墨綠色導彈昂首問天。隨著口令下達,導彈騰空而起,氣浪夾著風沙撲面而來。看著親手測試的導彈劃過長空,定向培養(yǎng)軍士雷崗倍感榮耀。

仗劍天涯、劍嘯長空,是每名火箭軍官兵的光榮與夢想。入伍剛滿1年就能參加實彈發(fā)射任務,雷崗的“兵之初”讓老班長們羨慕不已。近年來,隨著實戰(zhàn)化訓練走深走實,訓練難度強度持續(xù)上升,定向培養(yǎng)軍士有了更多展現自我、證明自我的平臺。

——向戰(zhàn)而行,在重大任務中展現自我。

“這一仗,打得真過癮!”脫下防護服,某營二級上士周宇激動不已。這是他第一次以班組指揮員身份,圓滿完成全流程戰(zhàn)斗發(fā)射演練任務。演練現場硝煙彌漫,車輛爆胎、人員受傷、臨時變換射向……為了充分考驗周宇的應急應變能力,現場導調組下達的課目一個比一個難、一個比一個急,逼著他使出渾身解數。

入伍當年參加專業(yè)集訓,第2年執(zhí)行實彈發(fā)射任務,第3年擔任副班長,第4年遂行作戰(zhàn)值班任務,第5年登上發(fā)射專業(yè)比武擂臺……高強度實戰(zhàn)化淬火,讓周宇練就了過硬本領。

在該旅,95%以上的定向培養(yǎng)軍士都經歷過重大任務檢驗,多人在上級組織的訓練、比武考核中取得第一名,迎來一個個屬于他們的“高光時刻”。

——向戰(zhàn)而行,在應急考驗中彰顯擔當。

入伍不到2年,某營定向培養(yǎng)軍士、下士李亮就遭遇了一場“硬仗”。

那是一次火箭軍集中訓練考核,多支同型號導彈部隊在同一片作戰(zhàn)區(qū)內交叉互考。這既是學習借鑒、提高能力的機會,也是一場比拼實力的榮譽之戰(zhàn)。

關鍵時刻,李亮所在營測控班班長外出學習無法歸隊。怎么辦?該營營長決定把擔子交給李亮。

面對突如其來的任務,李亮利用短短幾天時間,在測控車所有崗位上操作了一遍,帶領班組優(yōu)化操作精確到秒,盡最大可能提高班組默契配合程度。訓練場上,面對考核組設置的各種難題,李亮見招拆招,圓滿完成任務。

和李亮一樣,在一項項考驗挑戰(zhàn)面前,到處能見到定向培養(yǎng)軍士沖鋒的身影。作戰(zhàn)值班時,某營二級上士劉伯彬帶著戰(zhàn)友反復訓練,確保行動快捷高效;紅藍對抗期間,某營二級上士王斟儼鉚在通信車上,確保指揮通信暢通;陣地綜合調試中,某營中士康子惜帶著號手逐個環(huán)節(jié)“過篩子”,解決了影響測試安全的多個問題……

——向戰(zhàn)而行,在向難攻堅中創(chuàng)新超越。

“龍宮”深處,定向培養(yǎng)軍士王飛含著哨子,揮動著手中兩面指揮旗,一絲不茍地指揮班組成員展開導彈吊裝轉載作業(yè),巨型吊臂在他的指揮下,精準執(zhí)行每個動作。

吊裝轉載,是作戰(zhàn)鏈條上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巨型彈體在半空中調整位置,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設想。

未來戰(zhàn)爭分秒必爭,如何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以更快速度完成導彈連續(xù)吊裝轉載,成為王飛一直思考的課題。通過全流程深入研究,王飛把攻關重點放在吊裝準備工作上。

每次轉移吊具都需要多人協(xié)同,耗時費力。經過兩個月試制改進,讓吊具動起來的轉運車改裝成功。這輛并不起眼的小車,不僅減少一半操作人員,還能明顯縮短吊裝轉載時間。

身處戰(zhàn)斗力生成一線,定向培養(yǎng)軍士對備戰(zhàn)打仗中存在的瓶頸問題感知更深。該旅充分發(fā)揮群體智慧,不斷激發(fā)定向培養(yǎng)軍士首創(chuàng)精神,一大批聚焦實戰(zhàn)的創(chuàng)新成果不斷涌現。

朝氣蓬勃的定向培養(yǎng)軍士如同望天樹一樣,每一天都在努力生長,長出繁茂的枝葉,挺拔矗立、引人注目。

前不久,來到軍營的新一批定向培養(yǎng)軍士再度踏上征程,參加新的跨區(qū)駐訓任務。算算時間,他們在駐訓場上的時長,遠多于留在營區(qū)的時間。

車隊駛過群山,剛下連的定向培養(yǎng)軍士郭峻江望向窗外,只見群山之上郁郁蔥蔥。

“號手就位!”新一批幼苗已在這片熱土扎根,奮力生長,向陽、向上、向戰(zhàn)!

  請掃描二維碼    瀏覽更多內容

火箭軍某旅:進階式定向培養(yǎng)軍士 夯實人才發(fā)展根基

定向培養(yǎng)軍士是由軍隊和地方院校聯(lián)合培養(yǎng)軍士,畢業(yè)后直接補充到部隊相應崗位服役。近年來,越來會越多的定向培養(yǎng)軍士走進軍營,給部隊帶來了許多新氣象新變化。記者在火箭軍某旅調研采訪中發(fā)現,這個部隊專門為定向培養(yǎng)軍士制定了人才培養(yǎng)規(guī)劃,通過重大任務加鋼淬火,助力他們快速融入作戰(zhàn)鏈條,成長為部隊的中堅力量。

尖兵的超越

——來自第72集團軍某旅合成營參謀群體的觀察報告

■解放軍報記者  黃昆侖  向黎鳴  通訊員  康  泰  陳  凱

合成營參謀組織索降訓練。何 飛攝

初冬,閩東大地。茂密叢林中,一場協(xié)同訓練進入要地奪控的關鍵階段。

硝煙彌漫中,記者走進隱匿于密林深處的第72集團軍某旅合成四營指揮帳篷,只見該營各席位參謀正圍在沙盤前研判戰(zhàn)場態(tài)勢、推演兵力部署、組織戰(zhàn)斗協(xié)同。

“主攻分隊遭‘敵’火力攔阻!”接到“敵情”通報,該營各席位參謀依托指揮信息系統(tǒng)快速研判。數分鐘后,“敵”火力陣地被精準鎖定。首席參謀綜合研判情報信息上報,營指揮員下定決心,命令迅即被傳達到一線分隊。

炮火傾瀉而下,破襲“敵”攔阻火力網。隨后,突擊車群卷起滾滾煙塵,猶如銳利尖刀,直插“敵”指揮中樞……

“合成營雖小,‘車馬炮’俱全。合成營參謀就是確?!囻R炮’發(fā)揮作用的‘尖兵’,必須反應更快、能力更強!”訓練結束,旅領導對合成營參謀們提出了更高要求。

作為戰(zhàn)斗力生成鏈條上的重要一環(huán),合成營參謀參與合成營作戰(zhàn)指揮和訓練籌劃,在我軍戰(zhàn)斗力坐標系中的地位越來越突出。去年底以來,該旅合成營參謀加速成長,不斷發(fā)揮“尖兵”作用,在推動新型合成營戰(zhàn)斗力提升中實現轉型。

(一)

1000米有多遠?

號稱“馬拉松之王”的基普喬格跑完需2分多鐘,而高超音速導彈在擊中目標前的加速階段只要不到半秒鐘。

1000米,是合成三營首席參謀云龍宿舍與指揮車之間的距離。在云龍眼里,這1000米并不只是空間概念,他把這個距離折算成“平時”向“戰(zhàn)時”轉換的時間概念。

從偵察連連長到首席參謀,這1000米,云龍“跑”了3年。剛擔任首席參謀時,他像新兵一樣鉚在訓練場,加班加點學裝備,一招一式練戰(zhàn)術,刻苦研讀專業(yè)教材和訓練大綱。為了節(jié)省時間,他幾乎每天都是跑步前進。

記者跟著云龍走完這1000米,進入指揮車,看到指揮臺上擺著兩本小冊子。

一本手繪戰(zhàn)術圖冊——從營連戰(zhàn)術考核到日常協(xié)同訓練,從部隊開進、展開到發(fā)起沖擊,從突擊車隊形、行進路線到班排動作,繪制得一清二楚。

一本營屬火器配系圖表——從營長、連長到排長、戰(zhàn)士,配置什么火器、彈匣容量多少、彈藥基數多少、有效射程多少,標注得明明白白。

“這兩件‘寶貝’,是我們加班加點搞出來的成果。”云龍對記者說,“有了這兩件‘寶貝’,新任參謀能更快進入情況、適應崗位?!?/p>

“不快不行??!”談起之前的艱辛,云龍十分感慨:與傳統(tǒng)步兵營相比,合成營幾乎囊括陸軍部隊所有基礎兵種專業(yè)?!肮ぷ麟m不陌生,本領卻似‘歸零’?!睆脑瓖徫坏綘I參謀,他深切感到了知識不夠、能力不足的“本領恐慌”。

超越過往,蛻變新生,從來都是痛苦的過程。對口協(xié)調機關各部門,組織合成兵種訓練,摸索作戰(zhàn)樣式戰(zhàn)法運用,掌握聯(lián)演聯(lián)訓運作規(guī)律……剛剛走上崗位的合成營參謀圍著指揮車轉、鉆進突擊車學,白天奔走于營隊與機關之間,晚上在學習室里挑燈夜讀,營區(qū)里隨處可見他們爭分奪秒的身影。

“現代戰(zhàn)爭打的是保障?!焙铣啥I某席位一名軍士參謀說,為了讓戰(zhàn)友們在戰(zhàn)場上沖得更快、打得更準,他每天都在“奔跑”。

上午去機關協(xié)調訓練裝備,下午到車場帶領大家保養(yǎng)戰(zhàn)車,晚上還忙著與廠家聯(lián)系某型設備維修事宜……一天下來,他忙得腳不沾地。

“我每天一睜眼就得面對運輸投送、裝備維修、軍需營房等工作,等不得、慢不得,不跑不行啊。”這名軍士參謀沒有抱怨,而是充滿干勁。

他任職的崗位,不僅要統(tǒng)籌全營戰(zhàn)斗勤務工作,對武器裝備、營產營具等物資“一眼明”“一口清”,還要對保障專業(yè)“全精通”。為了做到“全精通”,他沒少花心思。

“當上參謀后,時間就像按下了‘快進鍵’?!庇绕涫墙衲暌詠?,他總覺得時間不夠用,還有不少工作有待細化完善:裝備手冊學習要點的思維導圖還沒全部做完,新老裝備磨合的計劃感覺還不完善,擬制作戰(zhàn)文書還做不到得心應手……

“做到‘全精通’,才是真‘尖兵’。”這名軍士參謀對自己有明確的定位,“看到差距,更要加速奔跑,迎頭趕上!”

“以前,我只代表地圖上的一個紅色標點;現在,我成了規(guī)劃和配置整張地圖的人?!?說起崗位帶來的變化,合成三營某席位一名參謀感慨良多。從去年底到現在,不到一年時間,他實現了業(yè)務能力的一系列突破:作戰(zhàn)計算、戰(zhàn)術標圖、作戰(zhàn)文書擬制越來越熟練;火力運用、特情處置、兵力分配越來越順暢;對友鄰陸航部隊飛行員的技術特長如數家珍,實現了從訓練參與者到組織者的轉型升級……

新時代賦予的使命任務,如同強大的動力源,推動著合成營參謀們不斷突破、加速奔跑。

(二)

一場小雨過后,東海之濱天氣陰冷。

記者在合成一營看到,作為營偵察設備攻關小組組長的某席位參謀劉杰,此刻正和二級上士趙坤杰一起緊張地調試某型設備。

滴答、滴答……在場的人緊盯著設備屏幕。“成功了!”當屏幕顯示出某型無人機傳回的實時畫面時,歡呼聲在指揮車里響起。

很多人不知道,為了這一刻,他們付出了怎樣的艱辛!前不久,該旅組織對綜合演習復盤時發(fā)現,部分偵測器材與一體化指揮平臺端口不兼容,指揮平臺獲取偵察信息存在時間差。

“這幾秒的時間差,可能就是抓住戰(zhàn)機、戰(zhàn)勝對手的關鍵!”該旅領導當即決定,由技術部門牽頭,各合成營參謀組成課題組展開攻關。

“時不我待,爭分奪秒!”他們多次與生產廠家聯(lián)系,一個一個設備終端過,一次一次針對兼容性問題進行解碼升級。兼容性問題解決后,他們又天天泡在指揮車里測試組網。

縮短鏈路、減少環(huán)節(jié)……一個又一個不眠之夜后,全旅終于實現無人機等偵察裝備畫面實時傳輸。那天,無人機在空中偵察,地面?zhèn)刹旆株犗蚩v深突擊,前方情報信息實時傳送……從此,時間差不再是訓練中的“痛點”。

成功之后再回首,合成營參謀們發(fā)現,從開始攻關到難題被攻克,他們僅用了不到一個月時間??吹剿麄內找箠^戰(zhàn),很多人不理解:這個問題由來已久,用得著這么急嗎?

“戰(zhàn)爭隨時可能打響,合成營作為陸軍基本作戰(zhàn)單元,情報信息獲取慢1秒,都可能在戰(zhàn)場上付出血的代價?!眲⒔芨嬖V記者,攻克裝備技術難題后,他們并沒有松懈,而是爭分奪秒對指揮方式、行動流程進行梳理優(yōu)化,規(guī)范行動清單,區(qū)分不同職能細化合成營參謀調控兵力以及指揮偵察、火力、保障等行動的程序。不到半年,該營從決策指揮到作戰(zhàn)行動,效率大幅提升。

所有的努力、所有的創(chuàng)新,都是為了加速超越對手——

“我們在加速奔跑,對手也沒有躺平睡覺。要想超越強敵對手,就必須付出更多努力、不斷創(chuàng)新加速……”合成一營首席參謀武川說。

武川走上首席參謀崗位不久,發(fā)現無人機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在一次訓練中,偵察分隊被藍方火力阻攔,未完成作戰(zhàn)任務。復盤時,他被問到“為何不呼叫無人偵察機支援”,這讓他意識到:“再不搞無人作戰(zhàn)研究,就跟不上趟了!”

有了想法,馬上就干。在旅里支持下,武川牽頭的攻關團隊很快組建完成。組員除了有合成營參謀,還有多名對無人作戰(zhàn)感興趣、有特長的官兵。

很快,他們找到了突破口——先是廣泛征求關于無人作戰(zhàn)的想法和需求,再從專業(yè)角度判斷需求可行性,形成可行性報告,經研究后,再與相關院校、科研機構、企業(yè)合作開發(fā)產品。

事實證明,相較于傳統(tǒng)“生產、推廣、使用、反饋、革新”的產品流程,這種以用戶為中心的開發(fā)方式,效率比以往有了明顯提高!

短短幾個月后,這個團隊已經開始試用數款新產品。

在前不久的一次作戰(zhàn)訓練中,面對復雜戰(zhàn)場情況,這些新產品有效提升了偵察、引導、打擊等方面的效能——“如果說以前是讓官兵學會沖鋒,現在就是要學會‘御風’,借科技東風飛得更高、走得更快、看得更遠、打得更準!”

“合成營參謀不但要成為合成‘尖兵’,還應當成為創(chuàng)新‘尖兵’?!蔽浯ㄔ趯S闷桨咫娔X上向記者展示團隊今年的攻關計劃表,上面密密麻麻地列著各項需求,已經實現的被標著對勾,沒有實現的被標著紅色三角形符號。

三角形符號就像前進路上的障礙。“尖兵”們面對的,又將是一場場突擊和沖鋒。

(三)

清晨,太陽剛剛躍過山頭。密林深處,一場合成營山地進攻訓練已經結束,紅方取勝。

面對勝利,云龍和他的戰(zhàn)友沒有自滿。云龍對記者說,如果在訓練中和“過去”的對手打“過去”的仗,合成營僅憑裝備和體系優(yōu)勢很容易形成戰(zhàn)場勝勢。但面向未來,如今的“法寶”能否制勝對手?

“未來對手不可預知,但現在的對手是自己?!痹讫埥洺=o自己鼓勁,“要如期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我們必須加速奔跑,超越自我!”

“合成營參謀研戰(zhàn)研訓,‘合成’是基本要求,‘聯(lián)合’是更高標準。”今天,緊跟陸軍加速轉型的腳步向前躍進,合成營參謀的“尖兵”作用也不斷凸顯。

在緊急情況下,“合成”這個基本要求并不會那么容易達到。

一次訓練中,合成四營一支突擊分隊在陌生復雜地域遭“敵”強電磁干擾而迷失方向,上級配屬的工兵分隊也失去聯(lián)系,部隊受阻于一片雷區(qū),沒有完成預定任務。

“提高官兵地形判斷力,刻不容緩!”首席參謀詹博敏銳意識到,識圖用圖、判斷方位等基礎能力,對普通官兵來說并沒有形成“肌肉記憶”。形成“肌肉記憶”,最快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增強直觀認知。很快,他就和其他參謀運用了“典型目標模型”教學法——將作戰(zhàn)區(qū)域的地形狀況、道路分布、火力分布等作戰(zhàn)信息,根據實際地形按比例制作成戰(zhàn)場模型,幫助戰(zhàn)友更直觀地了解掌握地形特征和戰(zhàn)場態(tài)勢。

“將平面圖轉化為三維空間,并加入實戰(zhàn)要素,通過動手標記并在頭腦中‘建模’,可使官兵在短時間內提升戰(zhàn)場感知能力?!闭膊┫蛴浾呓榻B,前幾天的基礎訓練考核中,四營的成績有了很大提升。

保持爭當先鋒永不停步的沖勁,“聯(lián)合”這個更高標準也并非那么高不可攀。

“突擊車、直升機……都是讓我們跑得更快的‘風火輪’。但跑得快還不夠,還要有足夠的聯(lián)合火力,保證攻得上、打得贏!”突出了機動性,在火力和防護上就需要相應補充強化,合成營參謀們將戰(zhàn)斗力躍升的目光投向了大海和天空——與其他軍兵種協(xié)同作戰(zhàn),彌補火力不足。

提速、再提速,這群年輕人在提高聯(lián)合能力的賽道上分秒必爭——爭取機會積極參加聯(lián)合培訓,加班加點學習軍兵種聯(lián)合知識,經常跑到??哲姴筷犝埥虒I(yè)技能……在他們腦海中,聯(lián)合畫面越來越清晰。

不久前的一次聯(lián)合訓練中,灘頭激戰(zhàn)正酣。合成二營某席位參謀接到無人偵察機操作手傳來的前沿最新態(tài)勢,立即著手擬制作戰(zhàn)方案,營指揮員快速定下作戰(zhàn)決心,首席參謀將坐標參數等信息共享到一體化指揮系統(tǒng),并向上級申請火力支援。不多時,兩架戰(zhàn)機呼嘯而至,在地面引導下一舉摧毀目標,為部隊登陸清除前進障礙。

復盤研討時,他們并未滿足于已取得的進步,而把目光投得更遠:“聯(lián)戰(zhàn)聯(lián)訓向末端延伸,是未來發(fā)展的大趨勢。友鄰單位的探索實踐在某些方面已取得成效。我們要抓緊學習追趕,可不能掉隊了……”

在一名合成營參謀的日記本里,記者看到他抄錄了陳毅元帥所作的《紅四軍軍次葛坳突圍赴東固口占》中的詩句:“尖兵報有敵,后隊轉向東。急行四十里,敵截已撲空……”

“戰(zhàn)爭年代,尖兵是部隊的‘順風耳’和‘千里眼’。今天的合成‘尖兵’,更要成為謀敵在前、料敵在先的‘最強大腦’!”這名合成營參謀說。

臨近拂曉,依舊月朗星稀。采訪完夜訓的記者一行剛剛返回駐地,一場機降突擊訓練又撲面而來——全副武裝的官兵奔襲到集結地域后,按合成營參謀擬制的方案編組登車,向登機地域疾馳而去。

震耳欲聾的轟鳴聲漸漸遠去,記者仿佛看到,一群追夢“尖兵”在強軍之路上奮力奔跑、御風前行!

(應采訪對象要求,文中均為化名)

瀏覽更多內容 請掃描二維碼

合成營參謀:攥指成拳 聚力打贏

合成營參謀是隨合成營一起誕生的新戰(zhàn)位,是營級單位實現指揮員加參謀編組的創(chuàng)新方法,新編制體制下,合成營參謀發(fā)揮著什么樣的作用,又面臨什么樣的挑戰(zhàn)呢?近日,記者帶著這些問題走進陸軍第72集團軍某合成旅,跟隨官兵一起工作訓練,感受部隊培養(yǎng)打造合成營參謀隊伍的新做法,以及呈現出的新風貌。

奔涌的潮頭

——來自軍事科學院文職人員群體的觀察報告

■解放軍報記者 錢宗陽 岳雨彤 特約記者 魏 寅 通訊員 劉雪濤

軍事科學院舉行文職人員任職宣誓儀式。劉  昭攝

遼闊海天,潮起潮落。

狹小的海上試驗平臺上,幾名文職人員隨著風浪顛簸搖晃。海況惡劣,他們克服困難完成了試驗操作。

金秋時節(jié),記者到軍事科學院采訪,遇到幾名文職人員完成海上試驗任務歸來。征塵未洗,他們又一頭扎進辦公室。第二天,一份“冒著熱氣”的試驗數據分析報告出爐。

“有形的風浪容易戰(zhàn)勝,無形的浪潮更加逼人!”視線越過海天,擔綱這份報告起草工作的一名文職人員道出了大家的急切——

世界新軍事革命浪奔浪涌,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浪潮正在全球范圍內掀起。千帆競渡、百舸爭流,全世界軍事科研人員都在潮頭競逐,我們不僅要追趕浪潮,更要加快前行、引領浪潮。

時代的風口浪尖,充滿著未知的挑戰(zhàn),也孕育著趕超跨越的歷史機遇。在改革浪潮中加入我軍科研方陣的“孔雀藍”,為科技強軍注入新動能。采訪中,記者穿行在一座座現代化的科技實驗室,處處可見“孔雀藍”忙碌的身影。

科技的浪潮、創(chuàng)新的浪潮、改革的浪潮……如今,無形的浪潮催動著“孔雀藍”奮力向前,跑出國防科技創(chuàng)新的加速度。

(一)

午夜時分,月明星稀,山野寂靜。京郊某重點實驗室,連續(xù)運轉了幾天的實驗設備漸漸停下。隨著“嘀”的一聲響起,代表實驗結束的綠色信號燈亮起。

作為新一批直接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入職不久的宋愛華就和團隊投入緊張的實驗中。急切,寫在每名團隊成員的臉上。

“早一天完成實驗,就能早一天出成果!”在宋愛華看來,科技革命的浪潮一浪高過一浪,誰放慢速度,誰就會被拋棄。

回望我軍現代化進程,正是因為一代代軍事科研工作者勇立潮頭、逐浪前行,國防和軍隊建設才能緊跟科技發(fā)展浪潮。新時代,軍事科技競爭日趨激烈,軍事科學院這艘“軍事科研航母”,面對風急浪高、潮頭競速的挑戰(zhàn),必須鍛造更強大的科研力量。

2017年7月,習主席向新調整組建的軍事科學院授予軍旗并致訓詞,要求“努力建設世界一流軍事科研機構”。第2年,全軍部署展開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以來首次面向社會公開招考文職人員工作。乘著改革的大潮,一批批高學歷、高層次的文職人員加入軍事科學院。

“從那時起,‘孔雀藍’就投身國防科技創(chuàng)新的浪潮!”短短幾年,軍事科學院邊引進邊培養(yǎng),建立起以院士領銜、高職專家為骨干、名校博士畢業(yè)生為支撐的高素質文職人員方陣。

新的機構,新的力量,新的速度。一大批“孔雀藍”參與重大軍事科研課題攻關,百余名文職人員擔任課題組負責人或組長,數十人獲國家科技進步獎、軍隊科學技術獎等獎項。

“5年彈指一揮間,我們在改革的浪潮中起跑就加速。而今,向新目標再加速的號角已經響起!”眺望建軍百年,全院上下充滿強烈緊迫感:面對奔涌的世界軍事革命浪潮,引才育才的力度還要再大些,科技自主創(chuàng)新的速度還要再快些。

“這是技術爆炸的時代——過去,技術革命的浪潮以十年乃至百年為周期;而今,技術的迭代更新幾乎每天都在發(fā)生,代差以年甚至以月為單位計。慢一步,落后對手的將不再是‘時間差’,而是更難追趕的‘時代差’?!?/p>

黨的二十大閉幕后不久,軍事科學院某研究院部署開展科研項目“百日攻堅”大會戰(zhàn),一批文職人員參與的課題進度顯著提速,為后續(xù)裝備研發(fā)定型搶出寶貴時間。來不及歇口氣,“文職人員賦能強效計劃”出爐,鼓勵“孔雀藍”參與多項新課題攻關……

“科技大潮中的競逐,既比創(chuàng)新的深度廣度,更比創(chuàng)新的推進速度。快一步,就能搶占‘波峰’,站上潮頭;慢一步,就可能跌落‘波谷’,被動挨打。”今年初,軍事科學院某信息中心作出決策:緊跟科技浪潮,率先開發(fā)基于某新興技術的新型系統(tǒng)。

“為了搶時間,我們甚至等不及正式立項?!被貞浧稹皼_刺”研發(fā)的日子,作為高層次人才直接引進的文職人員劉雁翔心潮澎湃。

商業(yè)領域,技術快速迭代,快魚吃慢魚?!皯?zhàn)場又何嘗不是如此?”劉雁翔告訴記者,新興技術日新月異,機遇稍縱即逝。

“當浪潮涌來,不能等,也等不起!錯過了這一輪科技浪潮,投入再多精力也只能跟跑。對手不怕我們跟隨追趕,只怕我們另辟蹊徑?!痹谶€沒有正式立項的情況下,中心自籌經費集智攻關,一邊申請立項,一邊提前架起“爐灶”。

短短幾天,一支由計算機領域全國知名專家、作為高層次人才直接引進的文職人員王穎擔任技術總師,眾多名校博士畢業(yè)的文職人員擔當技術骨干的研發(fā)團隊組建完成。

不到一周,中心騰出一整層辦公樓用作攻關場地。機房不夠用,就臨時借用保障分隊的計算機室。

信息中心辦公樓里,一張系統(tǒng)開發(fā)進度表張貼在顯眼位置,猶如一份催人奮進的軍令狀。記者注意到,每個小組的工作進度精確到天,點滴時間都被安排得滿滿當當。

“只用了90多天,我們就開發(fā)出1.0版本系統(tǒng)。在一場軍內學術交流活動中,不少與會者還在討論這條技術路線是否可行時,我們就已宣布:完成樣機開發(fā)。會議的焦點,從探討可行性變成樣機演示?!?/p>

盡管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王穎團隊卻異常清醒:“在日新月異的科技浪潮中,沒有時間讓我們停下來沾沾自喜。只有盡快把研究成果轉化為戰(zhàn)斗力,起步快的‘身位優(yōu)勢’才能化作‘勝戰(zhàn)優(yōu)勢’?!?/p>

(二)

水磨石地面,簡樸的陳設……軍事科學院辦公樓處處透露著歲月的滄桑。老舊的辦公環(huán)境,卻在醞釀科技創(chuàng)新的磅礴巨浪。

走進某項目組辦公室,鍵盤敲擊聲此起彼伏。記者看到,幾位“孔雀藍”埋頭電腦前,全神貫注編寫代碼。

某型系統(tǒng)的新版本迭代進入沖刺階段。第二天清晨,新版本將被應用到千里之外的一場對抗演習中。

“部隊試用系統(tǒng)時,提出一項新需求,我們正在加緊添加新功能。”主持該系統(tǒng)開發(fā)工作的文職人員楊林介紹,僅這一個系統(tǒng),就經歷了大大小小上百次改進迭代。

“演習,是戰(zhàn)爭的預演。這套系統(tǒng)的目標,是讓演習更加貼近未來戰(zhàn)爭。未來戰(zhàn)場,究竟會有怎樣的驚濤駭浪?在風浪襲來前,沒有人能夠準確預知。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可能貼近。這注定是一個漫長的迭代更新過程?!?/p>

“說是漫長,其實每次迭代都很急迫。部隊演習越來越頻繁,今年,許多單位主動試用這套系統(tǒng),提出的新需求也越來越多。我們更新的工作節(jié)奏越來越快?!?/p>

上午對接需求,中午討論方案,下午編寫代碼,晚上調試完善,深夜遠程部署……這是楊林團隊今年加速奔跑的常態(tài)。

“技術的浪潮澎湃向前,總是處在動態(tài)變化中。在科技浪潮中競逐,沒有一勞永逸,必然是一場漫長的競速。”楊林說,在這場競速中,一篙松勁退千尋,每一步都不能慢。

“小說《三體》里,當人類以為自己的太空艦隊足夠強大時,卻遭遇三體人的‘黑科技’——‘水滴’,龐大的艦隊瞬間化為烏有,那一幕一直縈繞在我腦海。我們在前進,對手也在加速,戰(zhàn)爭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始終懸在頭頂?!?/p>

“志行萬里者,不中道而輟足?!痹诳萍祭顺敝懈傊?,每一次加速的背后,都是日積月累的厚積薄發(fā)。

某重點項目課題組內,文職人員許雁正在分析整理新采集的數據。一組組在記者看來毫無規(guī)律的數字,在她眼里卻蘊藏著戰(zhàn)爭的制勝密碼。

“上一輪外場試驗,我們只用3個月就獲得了還不錯的數據,項目第一階段原本可以提前結束,大家也能早點從野外回撤。但認真分析數據后,總覺得心里沒底:拿著‘及格分’就開始下一階段研究,進度看起來暫時加快了,后續(xù)風險就加大了?!?/p>

“行穩(wěn)才能致遠,走穩(wěn)才能走快?!狈磸脱芯吭囼灄l件和數據后,許雁提出,延長第一階段試驗時間。原本3個月的試驗,拉長到9個月。許雁和戰(zhàn)友風餐露宿,星夜兼程開展大強度試驗。

“盡管試驗周期比預期長,但收獲更是遠超預期:由于這一階段試驗數據扎實,及時發(fā)現問題,項目第二階段進度大大提速。試驗中,我們結合觀察到的新現象,開啟了另一個新的研究課題?!?/p>

軍事科研,是沒有終點的事業(yè)。將科技浪潮中的競逐放在更宏大的時空里思考,對“速度”就會有更深刻的理解:追求短平快的成績容易,干好打基礎、管長遠的事情難;短時的“沖刺”容易,持久的加速更難。

數年潛心攻關,某型具有自主可控知識產權的基礎系統(tǒng)取得突破性進展。今年,基于這一系統(tǒng),一批優(yōu)質創(chuàng)新成果密集推出。

“過去,這個領域產出成果慢、攻關難度大,鮮有人問津,問題的癥結就是缺‘地基’。我們支持文職人員獨立牽頭組建高水平開發(fā)團隊,從基礎做起,加速開辟一條新航道。未來,服務備戰(zhàn)打仗的許多關鍵系統(tǒng),都可以在此基礎上快速構建?!?/p>

“在科技浪潮中競逐,不能只看瞬時速度,更要看加速的時間跨度?!币晃晃穆毴藛T感慨地說,“正如1.01的365次方,遠遠大于0.99的365次方,持之以恒的加速才能讓我們贏得漫長的競逐?!?/p>

(三)

北京秋夜,寒氣襲人。文職人員程嫻結束一天的工作,墻上的時間指針又一次過了12點。

寒冬即將來臨,某新型防寒材料性能綜合評價體系建設進入最后的攻關期。程嫻心里清楚:一刻也不能慢,一刻也不敢慢。

4年前,她從某知名大學博士畢業(yè),成為一名軍隊文職人員,一入職就投入某項重要工程研發(fā)。去年底以來,她體會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推背感”:從任務下達到第一階段結題收官,僅用了不到1年時間;從項目結題到軍兵種部隊試用檢驗,不到兩個月。

“快,是因為戰(zhàn)斗力建設時不我待;快,是因為一線官兵翹首以盼。過去在地方院校,我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研究領域。現在,牽引我奔跑的是為戰(zhàn)而研的使命?!?/p>

曾經,戰(zhàn)場似乎很遙遠。如今,硝煙仿佛就彌漫在實驗室內。經歷大項課題歷練,程嫻主動轉變研究方向:從新材料機理研究,轉向支撐裝備設計的新材料應用開發(fā)。

這意味著,她要在短時間內學習掌握海量新知識?!胺詹筷牎⒎諔?zhàn)斗力,這個目標始終在推著我跑!”程嫻快速度過調整期,并申請了新課題,將自身所學運用到軍事科研創(chuàng)新中。

“在潮頭競逐,不是隨波逐流,而是要錨定正確的航行方向?!避娛驴茖W院科研部領導說,對于競逐在世界新軍事革命浪潮的文職人員而言,向戰(zhàn)為戰(zhàn)是唯一的方向。

黨的二十大勝利閉幕后,軍事科學院某研究院第一時間對照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目標任務,系統(tǒng)調整未來5年的軍事科研項目。這是新征程上的再出發(fā),他們起航的方式與眾不同:砍掉多項與戰(zhàn)斗力建設關聯(lián)不夠緊密的課題,引導10余名文職人員調整研究方向,加快將自身技術特長與備戰(zhàn)打仗需求對接。

記者眼前,一份幾易其稿的科研項目規(guī)劃,見證了“孔雀藍”的另一種加速:做好減法,把精力聚焦到主攻方向,集中力量跑出加速度。

“每個人的學術背景、研究領域各不相同,要把各種力量融合到一起,必須有一個主攻方向?!痹撗芯吭侯I導說,用“戰(zhàn)”字牽引,向一個方向用勁,才能獲得更大加速度。

項目“含戰(zhàn)量”高了,科技創(chuàng)新的引擎全速發(fā)動。今年,一批批“孔雀藍”隨科研團隊奔赴一線部隊深入調研,加速熟悉部隊情況、掌握戰(zhàn)場需求,緊前論證申請了一批“戰(zhàn)字號”重大科研課題。

“我永遠忘不了,邊防線上零下40多攝氏度那種刺骨的冷?!苯衲瓿?,程嫻隨科研團隊前往某邊防連,與邊防官兵一起在冰天雪地的國境線上巡邏,“一趟巡邏下來,我們原本信心滿滿的新型保溫材料樣品,暴露出好幾個問題!巡邏歸來,我們馬上對樣品進行重新評估和升級改進?!?/p>

部隊戰(zhàn)斗力建設堵點難點在哪,就朝哪加速破題攻關。

油料是裝備的“血液”。戰(zhàn)時,如果“血液”供應不暢,不同裝備的油料能否應急替代?

一支由軍人和文職人員組成的科研團隊正在加快推進這一項目。走進試驗室,濃重的油料味撲面而來。為盡快完成這一項目,幾名文職人員主動調整個人科研課題方向,將各自的課題納入其中,形成互相支撐的子課題體系,聚力推動重大項目加速完成。

“同向而行,向戰(zhàn)而行,才能把力量都匯集到同一個加速方向?!眳⑴c項目的文職人員汪鑫說,如今,把各自科研工作的“小溪”匯入備戰(zhàn)打仗重點項目的“大潮”,讓“單艦”編成“艦隊”,加速駛向科技領域的“藍?!?,已經成為“孔雀藍”的自覺。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看著那些加速奔跑在軍事科研戰(zhàn)線上的“孔雀藍”,記者由衷感慨:那一抹抹藍色,恰似軍事科技浪潮中的一朵朵浪花,無數浪花匯聚,將在未來創(chuàng)造新的浪潮!

(應采訪對象要求,文中均為化名)

瀏覽更多內容 請掃描二維碼

“孔雀藍”方陣助推“軍事科研航母”乘風破浪

習主席指出,文職人員是現代軍隊的重要人力資源。隨著我軍政策制度改革的不斷推進,文職人員編配領域逐步拓展,隊伍規(guī)模不斷擴大,地位作用日益凸顯,逐步成為我軍重要新生力量。軍事科學院作為全軍軍事科學研究的拳頭力量,已經形成了院士領銜,高職專家為骨干,名校博士畢業(yè)生為支撐的高素質文職人員隊伍。在軍事科研領域,“孔雀藍”方陣踔厲奮發(fā),勇毅前行,推動“軍事科研航母”劈波斬浪,勇往直前。

士兵的呼吸

——來自西藏軍區(qū)某合成旅延期服役軍士群體的觀察報告

■解放軍報記者  魏兵  郭豐寬  通訊員  張子欽

偵察訓練。高鵬飛 攝

黑暗中,水泡咕嘟的聲音清晰入耳,氧氣從鋼罐內流出,通過插入鼻孔的導管注入身體。身體被沉重的呼吸籠罩著,大部分意志都在抵抗脹裂的頭痛。

痛感裹挾著神經,無時無刻不在提醒——這里是高原。

有些事,去過高原才會知道:原來呼吸,也需要如此努力。

新型火炮特種彈藥首射現場,一級上士姜濤主動擔任車長,首發(fā)命中后,屏住呼吸的他缺氧眩暈感猛然襲來。

偵察情報單元融合試驗任務,一級上士周渭斌帶領戰(zhàn)友在山谷間連續(xù)作戰(zhàn),無人機偵察數據成功傳回的那一刻,張著嘴大口呼吸的他,激動得一時說不出話。

狙擊手比武集訓,一級上士劉海波一路急行軍后發(fā)現目標,迅速調整急促的呼吸,據槍瞄準……一擊制敵的那一刻,他憋氣漲紅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這是一個加速奔跑的隊伍——

寧可少吸一口氧氣,也要爭一分志氣。士兵制度改革后,西藏軍區(qū)某合成旅9名能力和實績突出的一級上士,主動申請延期服役,繼續(xù)堅守雪域高原,姜濤、周渭斌、劉海波都是其中一員。

這是一支加速轉型的部隊——

短短幾年時間,這個旅完成了山地步兵向合成步兵,繼而向數字化步兵轉型的換羽新生。在強軍新征程上,每一個專業(yè)都在轉型重塑、每一個戰(zhàn)位都在脫胎換骨。一位老兵感慨:“誰有資格和時間停下來歇一歇?”

部隊加速轉型,離不開一流的軍士隊伍作支撐。軍旅生涯“延長線”上再出發(fā),延期服役的老兵們,在生命禁區(qū)里加速攀登著、戰(zhàn)斗著、呼吸著……他們以“缺氧不缺精神”的氣概,執(zhí)著堅守、錘煉本領,踐行衛(wèi)國戍邊的錚錚誓言,追求人生理想的新高度。

(一)

雪,悄無聲息地灑下。高原的深秋,猝不及防地來了。

下一場戰(zhàn)斗即將打響,士兵在凜冽的山風中掀開帳篷,走進寒夜——

轟鳴聲里,火炮正在“上膛”。隨著每一次彈體吊裝升起,現場每一個人也跟著屏住呼吸。一股橫風襲來,彈體在空中開始無規(guī)則晃動,新戰(zhàn)士的手不禁有些顫抖。姜濤沉穩(wěn)地發(fā)出指令,氣息絲毫不亂。隨著一聲短促的脆響,被馴服的彈體安然落座。

鐵翼閃著寒光,無人機像極了威猛的獵鷹蓄勢待發(fā)。連接電纜、調試參數、檢測線路……周渭斌帶著戰(zhàn)友按照流程啟動無人機。一系列操作步驟,他早已輕車熟路,但依舊小心翼翼、一絲不茍,連呼吸都保持著固定的節(jié)奏。

冰峰雪谷,戰(zhàn)斗前夜,老兵是一線的定盤星。一路跟訓采訪,記者對周渭斌的一句話印象深刻:“你連呼吸都不能亂。你亂了,其他人就會更慌?!?/p>

海拔4700米的駐訓地,空氣中氧含量不足內地一半,在這里空手走路,都相當于30公斤負重前行……對于高原官兵來說,每一次呼吸不僅考驗著軍人的堅韌,更見證著他們在強軍新征程上的“加速沖鋒”。

一級上士胡敬明清楚地記得自己當新兵時——

第一次武裝越野,他竭力沖在前面,可沒過幾分鐘,他就感覺心臟跳得厲害,呼吸越來越急促,身上的裝具越來越沉,雙腿也仿佛灌了鉛。

“快跟上!”班長大聲吼道。臉憋得通紅的胡敬明,開始調整呼吸、加大步幅,跟著班長的節(jié)奏跑。稀薄的氧氣讓他幾乎窒息,整個肺都快爆炸了……

他也清楚地記得自己成為老兵后——

那個深夜時分,他被身邊新戰(zhàn)友急促的呼吸聲吵醒。開燈一看,只見新戰(zhàn)友面色發(fā)紫,所有人一下子睡意全無。

“快把氧氣袋拿來!”兩袋氧氣很快被吸完,新戰(zhàn)友的癥狀卻沒有絲毫緩解。隔壁班的氧氣袋也被緊急征用,望著新戰(zhàn)友開始平穩(wěn)呼吸,全屋的人如釋重負。

“把背包帶緊緊扎在頭上,壓迫減痛……”

“把枕頭墊高,用鼻子和嘴巴一起呼吸……”

調整呼吸的經驗熟稔于心,用生命呼吸的故事刻骨銘心,胡敬明終于成了一名“老高原”。

去年,延期服役的胡敬明,轉崗擔任教導隊教員。為了贏得“開門紅”,胡敬明精心準備第一堂課,收集了他親歷過的多次演習的戰(zhàn)法成果。本以為足夠讓大家“解渴”,現實卻潑了他一盆“冷水”。

“教員,什么是秒殺戰(zhàn)爭,我們這支向數字化轉型的合成步兵又能做些什么?”授課還未過半,學員的提問接踵而至。

過去的經驗顯然不能拉直今天的問號。胡敬明原本平緩的呼吸一下子急促起來,趕忙引開話題,草草結束授課。

那一晚,本領恐慌讓胡敬明坐立難安,在操場上走了一圈又一圈。他停下來抬頭望向星空,忍不住問自己:“我能教他們的,難道僅僅是呼吸的經驗嗎?”

一茬士兵的加速跑,才能帶動新一茬士兵的加速跑。

很快,胡敬明找到了一種新的“呼吸節(jié)奏”:訓練場上跟著戰(zhàn)友學習新裝備操作技能,課余時間聯(lián)系指揮員探討戰(zhàn)法訓法,每天晚上研究外軍最新實戰(zhàn)經驗……

很快,一套基于數字化系統(tǒng)和無人裝備條件的戰(zhàn)術教案被胡敬明拿了出來,經過機關論證,研究成果在該旅推廣。

“科技在變,戰(zhàn)爭在變,對手在變。未來,不斷鋪展開新的考卷。我們這支正在加速轉型的部隊,還有許多能力領域需要突破。”挑燈夜戰(zhàn)的時候,胡敬明發(fā)現,燈火通明的教學樓里,自己并不孤單。

教員董偉禮,為了研究某型防空火器最佳隱蔽方案,連續(xù)加班1個多月;教員熊尹,為了摸清作戰(zhàn)地域實際情況,多次進行實地勘察……

“大家都在奔跑,全力以赴?!焙疵鞲嬖V記者,今年以來,一個明顯的感受是,部隊發(fā)展的步子加快了,任務壓力更大了。在新環(huán)境、新挑戰(zhàn)里,他們不斷找到新的節(jié)奏,獲得新的能力進階。

主攻開始,一級上士劉海波隨隊向“敵”發(fā)起沖擊。演訓歸來,他在筆記本上寫道:“海拔4700米,風力5~7級,部隊負重行動時間比平常增加1倍?!杯h(huán)境倒逼之下,怎樣調整呼吸節(jié)奏,如何選擇沖擊時機,成為下一步的練兵課題。

夜幕降臨,一級上士郭曉東披著星光,駕駛頭車帶隊出發(fā)。地面凹凸不平,明雪暗冰布滿路面,車輛顛簸起伏。“車身上翹,坡度25,換擋!”“車窗抖動,路面不平,減擋勻速行駛!”郭曉東說,在這種路況下開車,心跳都要加快。

“如期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如期’二字重千鈞。我們的責任就是加快推動部隊轉型轉變,走出數字化建設之路,盡快縮短戰(zhàn)斗力生成周期?!痹诟咴L雪中加速奔跑,一次次調整呼吸節(jié)奏,這群延期服役的老兵越來越深刻地感到:奮發(fā)有為的強軍新時代來了,我們要勇挑重擔,付出再多努力都值得!

(二)

紅藍鉛筆沙沙作響,標尺在圖板上飛快移動……不一會兒,一條新規(guī)劃的飛行航線,躍然紙上。

周渭斌手中的筆還未擱下,耳畔已響起激烈的討論聲——

“這條航線對敵情考慮不足,這個火力點,肯定會成為突防的阻礙。”

“無人機的偵察技術手段,在什么樣的地形上更管用?飛行時經過這個角度是不是更合理?”

此刻帳篷內,士兵的呼吸如“潮汐”般起伏波動:有的呼吸急促,久久不能平靜;有的屏住呼吸,漲紅了臉龐……

周渭斌的呼吸依然是平緩的。在他看來,“辯論”是一種加速探索未知的有效方法,“就像汽油充分燃燒,才能加速熱能向動能的轉化”。

入伍17年,周渭斌當了15年駕駛員。兩年前,全旅因編制體制調整改革迎來全面轉型,周渭斌所在單位調整為無人機分隊。士兵名冊里自己的專業(yè)類別從“軍交運輸”變成了“飛行控制”,從開汽車到“開”無人機,周渭斌一時失去了方向感。

列裝那天,周渭斌挺直了腰板,站在新型無人機旁,他第一次感覺站在了強軍浪潮的前沿:很興奮,也有些不知所措。

“別看現在吵得厲害,第一次做航線規(guī)劃的時候,現場鴉雀無聲?!敝芪急笠睬宄赜浀茫旱谝淮螌嵮b操作,自己駕駛的無人機就像喝醉了一樣,在空中忽高忽低……

“開汽車又‘開’飛機,你趕上了一個好時代,不加速跑就會掉隊?!敝芪急蟮母赣H,也曾是一名高原汽車兵,得知兒子轉行,專門打來電話千叮萬囑。

那天深夜,周渭斌把獲獎證書和獎章一股腦兒地壓進箱底。此后,周渭斌拿出當初苦練駕駛的勁頭,加班學、拼命趕、晝夜連軸轉。

磚頭厚的裝備教材,他狠下功夫塞進腦子里慢慢消化,一遍看不懂,他就錄下授課過程,熄燈后再反復琢磨……每一天都在蛻變,每一刻都在成長。一個個“第一次”也在嘗試和探索中成為現實。

“加快無人智能作戰(zhàn)力量發(fā)展,統(tǒng)籌網絡信息體系建設運用?!睂W習黨的二十大報告時,周渭斌反復研讀這句話,和戰(zhàn)友們展開熱烈討論:“轉型路上還有很多事要干,還有很多困難要克服,我們必須爭分奪秒、風雨兼程”。

2022年底,周渭斌服役期滿,原本打算退役的他遞交了延期服役申請,“無人機重新點燃了我的夢想,我要為新夢想再做點什么”。

開汽車,猛踩一腳油門提速,能感到強烈的推背感。如今“開”無人機,周渭斌有了更強烈的推背感:

——以前是一張地圖用一年,現在一場駐訓下來,就要用20多張不同類型的地圖。

——以前看清路線就行,現在需要看清的東西越來越多。演習那天,偵察圖像上報后,上級的一串追問讓他冒出一頭冷汗:為什么只有裝備數量?型號是什么?參數是多少?

“轉型是什么?就是你越走,越發(fā)現未知的東西很多,需要攻克的難題很多。我們必須加快速度、加快學習,把未知變成已知?!秉h的二十大召開后,周渭斌感到“時間過得飛快”。一個任務完成,又一個時間表定下。他和戰(zhàn)友馬不停蹄,連續(xù)作戰(zhàn)。最熟悉的一個命令是:“準備出發(fā)!”印象最深的要求是:“快!”

高原極限條件下的性能測試、偵察訓練等一系列挑戰(zhàn)接踵而至。翻過座座達坂,氧氣逐漸稀薄,周渭斌喘著粗氣卻興奮異常,“時不我待,你不加速追趕是不行的”。

戰(zhàn)斗還未打響,姜濤已經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演習進入實彈射擊階段,全新的彈藥、全新的目標,僅有的一次試射機會,炮彈居然偏了數十米!

沒有再試的機會,數據如何修正?射表如何加載?所有人都盯著這名全營兵齡最長的兵。

測算、分析、比對,姜濤果斷提出數據修正建議。數分鐘后,炮彈呼嘯,直撲目標,打出了首群覆蓋的好成績。

姜濤長舒一口氣。這一兩年,他常常有一種“臨危受命”的感覺。

這種“?!辈皇俏kU,而是急迫——“編制改了、裝備換了并不代表著轉型就成了?!弊屟b備運用再深一層、更進一步,旅里的官兵每天都要面對這個問題。

轉型路上有太多的關口要闖,似乎每一分每一秒都變成了加速轉型的關鍵時刻,需要人去攻堅、去擔當!

列裝后的首次高海拔實彈射擊,3門炮居然打出3條不同的彈道,全部脫靶。新型火炮竟然沒有高原專用射表!

射表對于炮兵,就像方向盤對于汽車一樣重要。沒有高原專用射表,在射擊訓練時只能使用普通射表推導,由于高原氣壓、風速、引力等差異因素,極易讓彈道產生偏差。

一時間,營里急,機關也急。沒有器材設備、沒有完整數據、沒有專業(yè)人才……新射表不會從天上掉下來。

緊要關頭,姜濤突然有了一種強烈的責任感。他作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延期服役,編寫新型火炮高原專用射表。

攻關小組開始工作第一天,光是各類說明書、教程、手冊就搬了2趟?!拔胰胛榫褪桥诒?,可面對新型火炮,居然有了一種隔行如隔山的感覺?!苯獫f。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一次次喘著粗氣奔波在高山谷地、硝煙戰(zhàn)場,在沒有經驗借鑒的情況下,姜濤和戰(zhàn)友們邊射擊、邊分析、邊校驗,整理出一套可靠管用的射表。

前不久,這套新射表終于經廠家加裝完畢,新型火炮昂首挺進演習場。

那一晚,風裹挾著沙石砸在帳篷上,姜濤死死盯著墻上晃動的白板,密密麻麻的數據點在他布滿血絲的眼里緩緩匯攏。

凌晨5點,實射結果出來了:“全優(yōu)!”大家的歡呼聲仿佛把白熾燈都吼亮了幾分,姜濤卻氣喘吁吁地癱坐在折疊椅上。

聽著戰(zhàn)友們激動得有些顫抖的聲音,姜濤內心也是一陣山呼海嘯:“什么叫緊要關頭?我們這一代軍人趕上的恰恰就是強軍興軍的緊要關頭,絕不能松了那口氣!”

(三)

有種心跳加速,是因為愛得深沉。

喘著粗氣,面紅耳赤,一連串的話如連珠炮般轟過來……眼前的郭曉東,讓營長一下子有些陌生——

郭曉東,高原行車里程超過20萬公里、足跡遍布西藏,先后征服10余種復雜路況,精通7型車輛駕駛維修,17年來零事故,被大家親切地稱為“活地圖”。

和豐富的經歷相比,他個性質樸、沉默寡言,“認識他這么多年,和他說過的話,感覺都沒有這一次多”。

誰也沒想到,這次研究機動路線的作戰(zhàn)會上,平時悶不吭聲的郭曉東,居然針對營長勘定的機動路線,突然“放炮”:

“這個路線有多個急轉彎下坡,非但速度上不去,經驗少的駕駛員一旦處理不好,車輛極易側翻。”

“下坡處的海拔高差最多不過40米,咱們駕駛員的技術完全沒問題?!睜I長指著地圖回答。

“這一片地域道路兩旁的植被比較多,我判斷道路土質肯定是松軟的,最近剛剛下過雨雪,安全隱患更大……”

那一晚,郭曉東徹底打開了話匣子。他呼吸急促、漲紅著臉,一條條陳述自己的意見,直到說服大家當晚重新制訂路線……

第二天勘察路線,現地條件果然和郭曉東的見解一致,可戰(zhàn)友們還是有些納悶:這個連自己的事都不愿多說幾句的老郭,咋會在“不該冒泡的時候”要這樣多嘴呢?

帶著同樣的疑惑,記者跟隨郭曉東的車駛向群山深處。

汽車喘著粗氣爬過海拔5000多米的達坂,幾片云擦著亂石往峽谷滑去,車輛仿佛穿行在云霧間。路面向河谷傾斜,急轉彎更多,對面突然沖出來一輛車擦肩而過,記者本能地緊抓扶手。

饒是如此,郭曉東面不改色,呼吸平緩,手穩(wěn)穩(wěn)地控制著方向盤。

大風口、老虎嘴、好漢坡,從軍17年,他走過太多這樣的危險路。“有些路段你走過以后下車看,不敢想象是怎么過來的。方向盤再往外多打一點,就可能滑出路面,下面就是足以致命的深淵?!?/p>

途中休息,記者的追問,讓郭曉東再次打開了話匣子。

“我說不好,也不愛說,有的戰(zhàn)友私底下說我是個‘悶葫蘆’?!鳖D了頓,他告訴記者,一次駐訓,他得知高原上有一種特有的植物名為塔黃,在海拔4000多米的濕冷亂石上默默蟄伏多年,但為了基因延續(xù),在生命最后時光會瘋狂生長?!八o了我一種啟發(fā):延期服役是一段很短很寶貴的時間,我得抓緊時間為部隊多干點啥?!惫鶗詵|說。

在戰(zhàn)友眼中,延期服役的郭曉東進入了一種“超轉速”狀態(tài)。在駕駛員的術語中,“超轉速”意味著車輛需要發(fā)動機提供更大的動力來完成加速、超車、爬坡……

剛接手新裝備,面對數字化的電控裝置,他在保養(yǎng)時也會心跳加快,遲遲不敢下手。而和新裝備“杠上”的這段時間,他早起晚睡,1個月“啃”下了10余本專業(yè)書籍,人瘦了一圈。

靠著“燃燒自己”的辦法,他攻克了新裝備在高海拔地區(qū)油路不暢的難題,總結歸納出“查三路、聽三聲”的質檢要點,摸索出了緩解高原疲勞駕駛的新方法。

一個個士兵的奮進足跡,鋪展成一支部隊的轉型足跡。拓新路、趕夜路、闖險路……轉型在加速,他們闖出來、探出來的路子也越來越寬廣。

因為編制原因,延期服役之后,劉海波離開班長崗位成為連隊普通一兵,而過去他帶的新兵——二級上士于震龍,成為他的班長。

他不再是那個被譽為“尖刀”的一排一班班長,不再是連隊支委、軍人委員會副主任。用他的話說,“自己得少說話,識趣點”。甚至班內定崗,他也主動選擇擔任狙擊步槍手,因為這個崗位“說話少”。

可是那一刻,他還是舉起了手——

指導員剛剛進行完優(yōu)良傳統(tǒng)教育授課,劉海波突然舉起手,要登臺講一講連隊的訓練傳統(tǒng)。

講到動情處,臺下靜極了,靜得仿佛只聽得見他自己急促的呼吸聲……

“能聽懂的都知道,他是轉著彎批評全連的骨干呢。就像他說的,老兵的樣子就是新兵的教材,骨干不加速跑,后面的人早晚要掉隊?!?/p>

“那段時間,連隊任務疊加,試點、檢查、演習接踵而來,大家有些疲憊。年輕的骨干沒有擔起應有的責任,他著急?!?/p>

“你愛這個連隊就會忍不住,你心里有這個責任就會忍不住。你會為什么心跳加速,你就熱愛著什么;你熱愛什么,就會全力以赴?!眲⒑2ㄕf。

今年9月,該旅在海拔4700多米的地域參加實兵演練,劉海波僅僅開了3槍,就結束了一場戰(zhàn)斗,成為美談。

第一槍精準地打進了“敵”火力點的射孔,碉堡啞火了,突擊分隊成功開辟通路;第二槍“斬首”對方指揮員,“敵人”一下子群龍無首;第三槍打哪兒?指揮員命令他盡可能殲滅“逃竄之敵”,劉海波不慌不忙,調整呼吸,瞄準正在下坡的“敵車”左前輪巧妙一擊,正坐車撤退的“敵人”被“全殲”!

身份在變、戰(zhàn)位在變,劉海波的“老兵新傳”也在精彩上演。

走下演習場,這名連隊兵齡最長的普通一兵,又主動扛起紅旗、當起排頭,在建制連5000米考核中,沖在前面,帶領連隊奪得第一。

賽道旁,劉海波雙手撐在大腿上喘著粗氣,道出心聲:“因為我們拼命趕路,部隊才這么快成為今天的樣子;更遠的未來,需要我們這一代人繼續(xù)加速趕路!”

結束采訪的返程中,記者在機場偶遇正在進藏的秋季入伍新兵——

一張張年輕的臉龐,眼神因為新奇而閃爍,呼吸因為興奮而急促。耳畔回響著班長的叮囑:“控制呼吸,就能控制一切。我們從呼吸開始適應,從呼吸開始學習。”面前,一幅鮮紅的標語映入眼簾:“缺氧不缺精神,山高標準更高?!?/p>

  瀏覽相關視頻 請掃描二維碼

  瀏覽更多內容 請掃描二維碼

高原延期服役老兵的“呼吸加速”

隨著《軍士暫行條例》,《軍士職業(yè)發(fā)展管理暫行規(guī)定》等一系列法規(guī)制度的實行,我軍軍士隊伍建設更加專業(yè)化、規(guī)范化、科學化,新的士兵制度延長了中高級軍士服役年限,有利于最大限度保留軍士隊伍成熟骨干,激發(fā)軍士隊伍內在活力。在西藏軍區(qū)某旅,去年有9名面臨退伍的軍士,主動申請延期服役,他們中有火炮技師、無人機操作手,還有運輸車駕駛員,這些老兵再次踏上強軍新征程,站到了軍士制度改革的前沿,以時不我待的奮斗姿態(tài),推動部隊改革轉型,在軍旅生涯的延長線上加速奔跑。

勇敢的突圍

——來自海軍某基地的觀察報告

■解放軍報記者 劉建偉 錢曉虎 通訊員 倪致遠

該基地艦艇開展實戰(zhàn)化訓練。葛 欣 攝

風高浪急,戰(zhàn)艦馳騁。

“丁零零……”戰(zhàn)斗警報驟然響起,波譎云詭的海面上,海軍某基地艦艇編隊突遇“水雷”,一場實戰(zhàn)化演練隨即拉開帷幕。各艦迅速展開掃雷隊形,掛載炸彈、平穩(wěn)起吊……隨著滅雷具拖帶光纜潛入水中,水下探頭隨即開啟,慢慢向目標靠近。

伴隨一聲聲巨響,一個個水柱沖天而起……“雷患”消除,編隊順利突圍。

“這次演練,意義非同一般!不僅是打破水雷封鎖的成功突圍,更是基地打贏能力的一次突圍。”據介紹,改革調整中,該基地人員編成、裝備編配、要素編組等實現重塑與跨越,但小型艦艇信息通聯(lián)能力不強等問題,一度制約了部隊戰(zhàn)斗力水平的提升。

小型作戰(zhàn)平臺如何盡快融入聯(lián)合作戰(zhàn)大體系,實現能力突圍?使命如山,戰(zhàn)鼓催征。破解指揮鏈路難題、加強作戰(zhàn)體系構建、加快科技創(chuàng)新成果的實踐轉化和應用……一連串措施壓茬推進,基地官兵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滿格狀態(tài)加速突圍——

隨著一艘艘小型艦艇從“信息孤島”加速駛入體系練兵大舞臺、一項項戰(zhàn)法訓法加快進入聯(lián)合作戰(zhàn)大體系,該基地官兵在強軍畫卷上犁出一道銳意創(chuàng)新、勇闖險灘的奮進航跡。

(一)

海上演練結束,很多工作才剛剛開始。

華燈初上,記者推開該基地某處會議室大門,只見偌大的會議室內,10多臺電腦亮屏運行,一摞摞厚厚的資料放在桌上,參謀們伏案忙碌著,演練結果正加速匯總。

“時間真的不夠用!”數據檢驗、得失盤點、方案修訂……在參謀們面前,一份依托此次演練結果制訂的首長機關強訓計劃新鮮出爐。記者粗略數了一下,這份即將實施的強訓計劃,短短4天共安排14項課題,還不包含連貫開展的指揮訓練和交流討論等內容。

“只有加速、再加速,才能趕上時代發(fā)展的腳步?!闭趯忛啅娪栍媱澋幕貐⒅\部領導深有感觸地說,編制調整后,基地部隊實現重塑跨越,對基地機關謀劃作戰(zhàn)、領兵打仗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朋友圈”擴大了,戰(zhàn)斗力如何同步提升?

“擴圈,并不是簡單的物理相加。過去,我們談聯(lián)合,大多是考慮力量的峰值之和;現在,體系作戰(zhàn)的現實要求,讓我們看到了另一種可能,那就是要‘1+1﹥2’?!?/p>

“將小型作戰(zhàn)平臺無縫融入現有作戰(zhàn)體系,方能實現‘1+1﹥2’的效果。面對這一嶄新課題,我們每個人都是‘新手’。怎么辦?不懂就容易走彎路影響‘施工’進度,不會就無法領導和指揮體系建設。領導機關唯有不斷學習,從思維理念和能力素質上先學一步,方能盡快推進這一建設。”

基地某處參謀們用“風暴”一詞來描述轉型之急迫——一場“轉變觀念、提升能力”的思想風暴席卷基地上下,“第1個月,基地機關全要素分批次赴上級指揮機構跟班見學,參與組織了3次全要素指揮演練?!?/p>

“1年多前,我們還對這項建設一知半解;如今,基地機關的每一個人,都能說個一二三?!被厥啄嵌钨砼d夜寐學習補課的情景,他們告訴記者是什么支撐自己和戰(zhàn)友渡過難關——

當年戰(zhàn)場上,前輩們舍生忘死、不怕犧牲,一次次勇敢突出重圍,打贏了一場又一場艱苦卓絕的戰(zhàn)役;新征程上,我們面對困難不能退縮,更需要敢打必勝、勇往直前,突破體系建設的難關。

“強軍事業(yè)需要,戰(zhàn)斗力提升需要,我們必須不斷學習,突破思維之障、能力之限?!眳⒅\們有一種被“推著學”的緊迫感,“必須把自己的本領從‘過去時’變?yōu)椤敃r’”“60分合格不夠,必須90分以上”……

破繭成蝶,從來都是痛苦的過程。對于機關干部的“每周一課”“每月一考”,他們記憶猶新。去年以來,官兵夙興夜寐的身影,在該基地座座營盤隨處可見——

深夜,某護衛(wèi)艦支隊學習室內依然燈火通明。和機關正在經歷的轉型陣痛一樣,分層分級、“多崗合訓、一專多能”等新的訓練方法,正在基地各部隊深入推開。

“以前是‘一鍋煮’,現在是‘一盤棋’。每個人可以根據自身特點和實際情況選擇更適合的訓練方案,讓學習更有針對性、更體系化?!庇浾咦⒁獾?,支隊領導也帶頭出現在學習補課的行列中,“這種訓練,不僅針對各戰(zhàn)位職手專業(yè)短板,也針對各級指揮員聯(lián)合能力不足等問題,瞄準的是4個字——強能勝戰(zhàn)!”

“提前行動、爭取主動”“瞄準一流、創(chuàng)造一流”……在這場自上而下、主動求變的能力突圍中,基地官兵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得到充分釋放。

一組數據,折射了基地官兵思維理念的加速嬗變:短短1年多時間,某護衛(wèi)艦支隊上艦新兵能力生成周期明顯縮短,士兵晉級考核通過率100%,支撐使命任務的人才方陣加速形成;一線指揮員出海遂行任務能力形成時間大幅縮短,一大批素質過硬的優(yōu)秀年輕干部接茬涌現……

中流擊水,勇進者勝。走進基地作戰(zhàn)指揮大廳,巨幅屏幕上光標閃爍,指控系統(tǒng)顯示著戰(zhàn)場的完整態(tài)勢。

“這是實時更新的戰(zhàn)場態(tài)勢。要知道,過去這張態(tài)勢圖上沒有小型艦艇的影子?!睂τ谥缚啬芰Φ淖兓瑓⒅\們如數家珍。短短1年多時間,他們就完成指控能力的一系列突破;首次以藍方身份參演,自行與紅方多軍兵種組織對抗,完成從戰(zhàn)役參與者到組織者的升級轉型……

(二)

夜色中的軍港,靜謐中透著警覺。

登上剛靠泊的一艘艦艇,記者沒有感到一絲休整的輕松氣氛。相反,駕駛室內異常緊張,比演練的時候更顯忙碌。

“演練中出現數據丟失、速率不穩(wěn)等現象,必須找到原因,決不能過夜?!被貐⒅\部一名正在調試系統(tǒng)的工程師對官兵叮囑道。這次演練,讓這名工程師對他們的成果——某指控系統(tǒng),更有信心了,“就像開車時打開了遠光燈,指揮員對戰(zhàn)場態(tài)勢看得更遠、更清了!”

“萬事開頭難?。 闭f起突圍的艱辛,他十分感慨,“從資源加載到數據引接,從平臺適配到海上實測,天天鉚在艦上,沒日沒夜地調試,就怕辜負了組織的信任、官兵的期待!”

令人欣慰的是,經過不懈努力,新系統(tǒng)成功貫通指揮鏈、殺傷鏈、保障鏈,“相當于把近海作戰(zhàn)的海、陸、空力量,拉進了一個可實時掌握態(tài)勢、高效傳達指令的‘群聊’?!?/p>

突圍,以點上突破為序幕。某指控系統(tǒng)成功研發(fā),推動了基地部隊內部朋友圈的“大融合”,實現了基地體系構建能力的“大跨越”。

“一只蝴蝶扇動翅膀,可以引發(fā)一場龍卷風。以點帶面的能力突圍,可以帶來體系作戰(zhàn)能力的蝶變?!弊哌M基地領導辦公室,一張巨型綜合態(tài)勢圖和轉型建設推進圖引人注目,“當前戰(zhàn)場建設面臨的形勢和制約基地發(fā)展的能力短板在圖上一目了然,時刻提醒著我們:為了打贏,必須只爭朝夕!”

點上突圍,為面上“破冰”打開局面。以指控能力提升為核心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推開。基地黨委從頂層設計開始,堅持全局統(tǒng)籌、體系推進。記者從轉型建設推進圖上看到,10余條信息化建設推進措施內容具體、時限明確、責任清晰,推動著基地體系建設能力的跨越式發(fā)展。

在辦公樓一隅,一個掛著“作戰(zhàn)重難點問題研究專班”門牌的房間吸引了記者。該基地某團參謀長正與某處參謀,就如何提高復雜電磁條件下某型裝備命中率展開討論。

這是該團主動爭來的課題。今年初,從基地機關到基層單位,領導干部“揭榜掛帥”,瞄準能力弱點、方案要點、制勝重點,年初籌劃、階段會商、到點評估。專班成立以來,數十項作戰(zhàn)問題、數百項研究成果形成體系,衍生發(fā)展出多個群眾性練兵品牌……

“把練兵備戰(zhàn)遇到的重難點,作為作戰(zhàn)問題研究和備戰(zhàn)打仗創(chuàng)新的聚焦點,實現從‘被問題牽絆’向‘帶著問題奔跑’的轉變。”在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基地領導更堅定了突圍信心:越是難度大,越要堅定意志、勇往直前,決不能瞻前顧后、畏首畏尾。

記者在該基地部隊采訪,緊迫感迎面而來:“如期”“加快”……在基地官兵眼中,這是建成一流的“硬指標”,也是奮力奔跑的“方向標”,一點都不能含糊,一刻也不能耽擱?!?/p>

主題教育展開后,該基地把調研成果轉化率、官兵急難問題解決程度、基層一線滿意度等,作為教育成效的實際檢驗標準,統(tǒng)籌推進解決梳理匯總出的8類20余項備戰(zhàn)急需、打仗急用、官兵急盼的“問題清單”與10余項轉型建設難題。

“現在,困擾部隊多年的老大難問題陸續(xù)銷賬,練兵備戰(zhàn)腳步可謂蹄疾步穩(wěn)?!被仡I導對未來充滿信心。

這種信心,記者在與某倉庫領導交流時,也能深切感受到。

戰(zhàn)斗力建設需要什么,創(chuàng)新的重點就瞄準什么。在這個倉庫采訪時,一款新型信息化管理系統(tǒng)吸引了記者的注意:裝備數據信息一目了然,遠在海上的艦艇編隊也能實時掌握。

“作戰(zhàn)部隊在加緊備戰(zhàn),我們保障部門豈能懈???”這名領導向記者提起去年的一次演練時,依然有些激動。那次夜間拉動,應急助航燈光車因故無法到位,導致任務未能準時完成。“如果演練就是實戰(zhàn),我們該怎么辦?”面對能力短板,他們奮起直追,依靠集成創(chuàng)新實現裝備保障能力的飛躍,讓保障力量加速融入聯(lián)合作戰(zhàn)體系。

夜闌人未靜,記者結束在基地某大隊的采訪時,正趕上某中隊教導員剛參加高強度演練歸來。還沒休整,他又連夜投入下一階段實戰(zhàn)化訓練的準備工作。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增加新域新質作戰(zhàn)力量比重’的論述,為我們這支尖刀力量吹響了沖鋒號。”這名教導員告訴記者,中隊組建之初,戰(zhàn)斗力建設沒有先例可循。要實現換道超車,注定要走一條爬坡過坎、披荊斬棘之路。

兩年間,他們先后派出60余人次赴專業(yè)機構學習,邀請軍內外科研院所專家培訓授課200余課時,探索創(chuàng)新適應各種復雜水域環(huán)境的訓練方法10余項,在海軍組織的比武競賽中一舉奪魁。

向戰(zhàn)奔跑步履疾。從組建到首戰(zhàn)告捷,從單打獨斗到常態(tài)融入聯(lián)合作戰(zhàn)力量體系,他們走過了一條從無到有、從“0”到“1”的創(chuàng)新突圍之路。

(三)

臺風過后,海面上出現短暫的寧靜。此刻,一場紅藍“背靠背”實兵對抗演練在遼闊海天間悄然打響。

目力所及,戰(zhàn)機在空中盤旋,某型快艇快速機動占據攻擊陣位,武裝直升機聽令前出,迅速構設一張海上聯(lián)合火力打擊網。態(tài)勢圖上,在包括掃雷艦在內的多種探測兵力引導下,海上巡弋待戰(zhàn)的水面艦艇群、陸上引而待發(fā)的某分隊對目標同步實施突擊……

演練指導組專家評價:此次陸??章?lián)合演練,探索打通聯(lián)合作戰(zhàn)指控鏈路的新思路,實現了小型艦艇與陸、空等多個指揮機構的互聯(lián)互通,也拓展了友鄰部隊作戰(zhàn)力量引導打擊鏈路,是體系能力建設的突圍之舉。

“體系作戰(zhàn),不僅是自成體系,更要把目光放在戰(zhàn)區(qū)海軍、放在整個戰(zhàn)區(qū)。從這個意義上講,‘突圍’就是要打破固有界限、固有思維,跳出‘舒適圈’,找準‘舒適圈’外的能力‘拉伸區(qū)’,最大限度激發(fā)打贏潛力、最快速度提升打贏能力?!迸c記者交流時,該基地領導提出了他們對“突圍”二字的見解。

在該基地領導看來,突圍不僅是勇氣的比拼,更是速度的較量。

練兵重心聚焦本級演訓“小體系”,備戰(zhàn)目光鎖定未來戰(zhàn)場“大體系”……記者在基地部隊采訪時深切感到,戰(zhàn)訓耦合、體系練兵的思路深入人心,各級指揮員的目光聚焦“舒適圈”外,時刻在為下一場突圍做準備——

椰影婆娑,基地某中隊中隊長第一次走進海軍某旅演訓場?!扒安痪?,我們首次在海上開展多兵力聯(lián)合訓練,檢驗了戰(zhàn)時協(xié)同執(zhí)行作戰(zhàn)任務的能力?!惫リP研練、能力耦合、融合突破,如何縮短專業(yè)能力生成周期?如何淬煉戰(zhàn)場制勝的刀鋒?這個中隊的官兵對未來海戰(zhàn)場有了更多理解。

這天,1艘護衛(wèi)艦與多型掃雷艦組成的基地艦艇編隊深入復雜海區(qū)。狹窄的航道上,與掃雷艦協(xié)同作戰(zhàn)的護衛(wèi)艦發(fā)揮指揮平臺信息共享優(yōu)勢,為掃雷艦精準提供態(tài)勢信息支持。這樣的“戰(zhàn)友攜手”,讓該護衛(wèi)艦艦長思考良多:要突破單艦能力邊界,不同武器平臺間的協(xié)同訓練迫在眉睫。

融群入鏈、破圈聯(lián)合……隨著體系硬件建設的加快推進,類似這樣自我加壓式的“走出去搞對抗,請進來搞聯(lián)合”的場景,已成為該基地深化體系練兵、加快轉型建設的常態(tài)要求和剛性標準?!耙泽w系為牽引訓強戰(zhàn)斗個體、練強作戰(zhàn)編組,處處瞄準體系施訓,為基地部隊聯(lián)合作戰(zhàn)能力提升打下了堅實基礎?!痹摶仡I導感言。

采訪期間,記者注意到,隨著海上執(zhí)行任務越來越多,利用任務間隙開展聯(lián)合訓練,融入更大的作戰(zhàn)體系,已成為基地部隊能力突圍的首選項——

沿海某機場,戰(zhàn)機呼嘯升空,奔赴目標海域;沿海某島礁,機動火力單元精準接收信息,對預定目標進行遠程跟瞄;正在某海域執(zhí)行任務的艦艇抓住難得的體系練兵機會,快速研判戰(zhàn)場信息,對目標實施立體突擊……

“時間不等人,機會要靠自己把握。全面加強練兵備戰(zhàn),打通軍兵種壁壘展開攻防演練,是突破復雜戰(zhàn)場環(huán)境指揮梗阻、提升靈活對抗能力的有效途徑?!睂τ谶@種爭取來的訓練機會,該艦艦長感覺很有價值。

遠眺波譎云詭、變幻莫測的大海,記者仿佛看到強軍路上一群追夢人,正朝著世界一流的目標奮力奔跑、勇敢突圍。

點擊進入

“強軍新征程 跑出加速度”大型融媒體報道

東部戰(zhàn)區(qū)海軍某基地:戰(zhàn)斗力建設邁入新航速

小型艦艇如何融入聯(lián)合作戰(zhàn)體系?人才培養(yǎng)如何適應新裝備發(fā)展速度?東部戰(zhàn)區(qū)海軍某基地緊盯未來作戰(zhàn)任務需要,聚力破解作戰(zhàn)鏈路貫通難題,創(chuàng)新優(yōu)化艦艇分層級訓練考核模式,打造一流骨干人才隊伍,助力部隊戰(zhàn)斗力提升邁入新航速。

流動的營盤

——來自南部戰(zhàn)區(qū)海軍航空兵某部的觀察報告

■解放軍報記者 邵 薇 柴 華 梅世雄 單慧粉

飛行訓練。楊泓涵 攝

初秋的南國軍營內,一塊高兩米的山石,靜靜矗立在白色營房前的綠茵之上,被曬得燙手。

“獵擒”——刻于石上的兩個遒勁大字,鮮艷的紅色筆觸,仿佛要在烈日下燃燒起來。

南部戰(zhàn)區(qū)海軍航空兵某部組建6年,部署換了多地。流動的營盤,鐵打的軍魂,他們在上一處營區(qū)鐫刻的這塊“奠基之石”,今年初隨隊一起被搬進了新部署的營區(qū)。

官兵們舍不得這塊“刻著使命”的石頭。

“增加新域新質作戰(zhàn)力量比重”“推進偵察預警、聯(lián)合打擊、戰(zhàn)場支撐、綜合保障體系和能力建設”……官兵們說,黨的二十大報告里簡短的字句,緊緊連著這支新生部隊的使命任務。透過這些字眼,他們讀出營盤流動的意義,也深切感受到部隊發(fā)展的緊迫。

置身流動的營盤,心懷如磐的信念。

“組建運行以來,幾次移防、常態(tài)任務,我們在流動中不斷成長,在機動中不斷壯大?!痹摬空瘜τ浾哒f,“新番號、新裝備、新戰(zhàn)場,作為新質作戰(zhàn)力量,我們要時刻爭當獵鷹先鋒、打造信息鐵拳。部隊戰(zhàn)斗力提升的速度,必須緊跟如期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的節(jié)奏,不能慢,也慢不得!”

因戰(zhàn)而生、向戰(zhàn)而飛,這支自組建就“動起來的部隊”,在海天之間飛出一條加速成長的航跡。

(一)

在這片廣闊的海域,云是天空的主角。

在該部飛行員眼中,海上的低層云,不是美景,而是練兵礪翅的陣地。

下達口令,調整高度。8月下旬的一天上午,騰挪于變換的密云陣腳之間,該部部隊長駕駛戰(zhàn)機準時到達指定空域,全力保持飛行姿態(tài),后艙任務人員迅速展開訓練。

“這是我們開訓的新課目,目的是打造體系作戰(zhàn)新能力。”他向記者介紹,該部機組目前已完成這一課目的階段性訓練。

“堅定靈活開展軍事斗爭”“突出抓好重點課題專攻精練”“推動新裝備新力量加快形成實戰(zhàn)能力”“推動作戰(zhàn)體系整體升級”。4月11日,習主席到南部戰(zhàn)區(qū)海軍視察調研并發(fā)表重要講話,該部組織官兵認真學習領會。

移防部署,目標空域始終如一;營盤流動,戰(zhàn)斗力主題貫穿始終。從北到南,每一次部署,該部官兵都清楚,落腳的這片土地,并不是“第二故鄉(xiāng)”,而是又一次起飛的跑道。

“抓住一切時機飛,拼了命地練”,無論從哪個部署地起飛,在廣闊的“??站毐鴪觥?,該部官兵努力刷新著戰(zhàn)斗力生長的邊界。

“我們部隊的戰(zhàn)斗力與體系作戰(zhàn)能力直接相關。每一種機型的任務能力,都是必須打造過硬體系鏈條的一環(huán),不能松了勁,更不能‘掉鏈子’?!痹摬扛辈筷犻L手中,一張張飛行計劃表上密密麻麻。他的身后,一架架戰(zhàn)機接連升空。

“邊接裝、邊改裝、邊訓練、邊戰(zhàn)斗”。采訪中,這一組高頻詞,官兵們反復提及、絲毫不差。這是部隊提出的建設口號,也是他們工作訓練的真實寫照。

2017年,作為在改革號角中應運而生的新質作戰(zhàn)力量,一紙調令,官兵們跨越千里,移防南國海濱。

2018年春天,新時代的人民海軍以一場新中國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海上閱兵,展現向海圖強的全新姿態(tài)。受閱的空中梯隊中,有1個就來自該部。該部部隊長駕機掠空而過,任務艙內的戰(zhàn)勤人員組網建鏈,指揮10個空中梯隊米秒不差翱翔在統(tǒng)帥的目光里。

“在新時代的征程上,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中,建設強大的人民海軍的任務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緊迫?!苯y(tǒng)帥鏗鏘的話語,澎湃南海的春潮,鼓舞將士的斗志。

“‘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緊迫’的緊迫感,是我們這支部隊與生俱來的基因?!痹摬坎筷犻L告訴記者,執(zhí)行受閱任務時,部隊組建還不到1年。

沒有萬事俱備,只有分秒必爭——“邊接裝、邊改裝、邊訓練、邊戰(zhàn)斗”,意味著部隊組建與發(fā)展同時展開、人才培養(yǎng)與使用同期進行、戰(zhàn)備機組數量與質量同步提升。

——這是一邊“變新”,一邊“變老”。

“老員當新員用,新員當老員飛?!辈筷牻M建之初,一批有20多年飛行經驗的轟炸機“老飛”們站上新賽道。他們改變多年形成的操作習慣,從頭學習新技能,提前完成改裝新機任務。

緊接著,“老飛”潛心帶飛,新員全力跟飛,新機長合格一個、單飛一個,飛行人才成長周期縮短了一半。幾年前部隊接裝新機,一名飛行副大隊長當年就帶教學員,第二年下半年獨立帶隊執(zhí)行戰(zhàn)備任務。實現學員、教員、戰(zhàn)斗員的三級跳,他僅用了1年多時間。

采訪中,新機長們告訴記者,如今“老飛”們的飛行強度,“仍然像一個個在沖鋒的小伙子,保持狀態(tài)滿格”?!袄巷w”們向記者稱贊,新機長們有飛行時長和經驗打底,“在戰(zhàn)備任務中表現出超越年齡的老成”。

——這是一邊壓縮,一邊延長。

起步即加速。只要天氣允許就有戰(zhàn)鷹轟鳴,是這個部隊克服臨時部署的重重困難,始終保持的狀態(tài)。壓縮的人才培養(yǎng)周期和戰(zhàn)斗力生成周期,不是從天而降的成果,靠的是幾乎達到極限的“拼搏式延長”。

部隊組建之初,該部部隊長既要帶新員改裝,還要執(zhí)行戰(zhàn)備任務,第一年“除了吃飯睡覺,幾乎鉚在了飛機上”。其他機長,年平均飛行時間也超過年度規(guī)定計劃數倍。

從24小時到36小時,再到48小時,該部組訓時主動自我加壓加碼,不斷增加連續(xù)在空訓練航時,在多個訓練課目中檢驗完善多套訓法戰(zhàn)法,在挖掘人員和裝備極限潛能中錘煉全時段全天候連續(xù)作戰(zhàn)能力。

——這是一邊行穩(wěn),一邊致遠。

“空中態(tài)勢瞬息萬變、分秒必爭,不訓扎實、不摳細節(jié)無法過關?!睘楂@得參加戰(zhàn)備任務資格,一名90后飛行員先后完成緊急升空、連續(xù)飛行、夜間航行等多個高難度課目訓練。

然而,因為不能適應任務需要,一名有26年飛行經驗的教員被降為副駕駛。為夯實基礎,該部堅持標準不降?!按蠹也⒓鐟?zhàn)斗,哪個飛行員也不愿落后,哪個領導也不愿作出降格的決定。但所有人又都清楚,戰(zhàn)場不會遷就任何人?!痹摬空嬖V記者。

這是量的遞增,更是質的遞進。幾年間,面對主戰(zhàn)裝備更新?lián)Q代、作戰(zhàn)力量合成多元的實際,該部戰(zhàn)備機組數量在原有基礎上實現翻番,跨區(qū)轉場、異地駐訓成為常態(tài)。

“平時怎么練,現在就怎么辦。”那一年,一架戰(zhàn)機在返航時遭遇特情。處置過程中,從塔臺指揮員的耳機里傳出的機組艙音十分冷靜。聽到艙音的指揮員表面不動聲色,內心波瀾萬千。他為90后的年輕機組捏一把汗,更為他們平安歸來倍感自豪。

新與老,快與慢,質與量。沒有按部就班,唯有求實奮進,該部在流動中繪就的這條戰(zhàn)斗力上升曲線,拼搏的成色十足,加速的質量堅實。

(二)

“那片海越來越近了?!?/p>

在流動中抵近,在抵近中流動。該部移防部署的過程,就是形成偵天探海力量的過程。

“今年以來,感覺更忙了?!辈稍L之初就聽說“部隊長很忙”,整個交談中,這位部隊長的語速一直很快。

他告訴記者,施訓組訓的時間都更緊迫。其中一個大的變化是,如今每周制訂部隊的訓練計劃,不再是“自己說了算”,而是“幾家商量著辦”。這“幾家”,可能是不同的軍種和部隊、不同的裝備和平臺?!吧塘恐k”,不是等待上級的安排,而是主動聯(lián)合的對接。

作為聯(lián)合作戰(zhàn)的重要支撐點,該部積極參與合訓合練,不斷完善與兄弟部隊作戰(zhàn)平臺的空中聯(lián)調聯(lián)試、信息聯(lián)通等環(huán)節(jié),計劃每周都在調整、都在更新。

一名作訓參謀至今印象深刻:那一年,他隨隊參加一場重要演習,指揮大廳里,許多領導和專家圍在他和戰(zhàn)友身邊,關切地詢問該部新裝備是否形成作戰(zhàn)能力,能不能拉得出來、頂得上去。

那些充滿期待的眼神,有了堅實的回應。

“我們的任務是在海天之間織網布陣。如今,網,越織越密;陣,越布越強?!边@名作訓參謀語氣十分堅定。

該部官兵知道,第一次移防部署時,原本營區(qū)定在內地一座江邊古城。“大家也了解到,那里除了不具備抵近的戰(zhàn)備條件,各方面保障都很完善?!币幻笈撝笓]長向記者回憶,部隊最終沒有在那里部署,而是落腳在“能夠支撐快進快出、長時間制空,但保障條件不太具備的南國海濱”。

對一支部隊而言,舒適永遠不是目的,勝利才是目標。

一年增加一地,常態(tài)多地執(zhí)行任務——布勢海天之間,這支年輕的部隊在不斷地流動與機動中,抵近前沿,抵近對手。

部隊在流動,人員在機動。部隊的許多官兵甚至從年頭到年尾都沒有太多機會見面。一名飛行副大隊長回憶,部隊第一次移防部署后,當時身為中隊長的他就到外地執(zhí)行改裝任務。時任飛行大隊長感慨:“一年時間,這個中隊長我就沒見過?!?/p>

的確,他們前出時,有時距離對手比距離戰(zhàn)友還近。

“對手,不會等你準備好了再出現。他們不在遠處,就在眼前。”一名90后戰(zhàn)勤人員,第一次上機升空就感受到這片海域斗爭形勢的復雜,也理解了領導和戰(zhàn)友們口中“起飛就是戰(zhàn)斗,升空就要迎敵”的含義。

經歷過試探,遭遇過挑釁,最接近的時候看得清對方飛行員的頭盔……這一切,倒逼著這支裝備新、人員新、任務新的年輕部隊,加速形成“出航即出戰(zhàn)”的作戰(zhàn)能力。

“任務倒逼,對手倒逼。經歷得多了,能力就上來了?!闭f這話時,一名年輕飛行員語氣中帶著自豪,“在訓練中遇到敵情,立即‘訓轉戰(zhàn)’,這是部隊戰(zhàn)訓耦合的常態(tài)。大家想的,是每一次起飛都一定要完成好任務,收獲些經驗,增長些本領?!?/p>

“大綱有強度設定,但作戰(zhàn)沒有強度規(guī)定。因為抵近,所以聯(lián)合。因為抵近,所以強大?!币幻w行大隊長說,如今抵近前沿,不是單兵突進,而是體系推進。多地執(zhí)行任務,接受不同單位的指揮、鍛煉不同方面的能力,部隊的體系作戰(zhàn)能力不斷強大。

“每次遇到形勢緊張的時候,年輕的戰(zhàn)友們會說,‘看我們的時候到了!’”他告訴記者,這句話的背后不僅是年輕軍人的血性,也是因為有平時的反復研練和戰(zhàn)備強度打底,大家有信心應對突發(fā)情況。

“如今,任務艙的屏幕上,機型越來越多,有對方的,更有我方的。我們的身后是一個大體系,這才是打仗的樣子?!币幻w行員接過話茬。

在與兄弟部隊交流時,兄弟部隊戰(zhàn)友常為該部能夠在一天內完成成建制跨區(qū)轉場而稱贊?!按笠?guī)模轉場是大任務,需要提前統(tǒng)籌計劃、指導把關,但我們平時‘動’得很多,就感覺‘不是個事’?!边@名飛行大隊長說,“如果沒有平時的高強度拉動,如果生活中有許多的壇壇罐罐,心里也有許多的‘壇壇罐罐’,我們就實現不了‘說走就走’?!?/p>

(三)

“浪漫”,采訪中,空勤人員不約而同用這個詞形容海軍航空兵的飛行。

穿云破霧,翱翔海天,遠遠近近的島礁,仿佛鑲嵌在碧海中的寶石;夜航歸來,身披皎潔月光,遠處燈火璀璨——“戰(zhàn)鷹翼下,山河無恙,是一種獨有的詩意和浪漫。”

官兵們很少提及,浪漫的底色是艱苦。

新組建部隊,一切從零開始?!跋蕊w行、再辦公、后生活”,在“創(chuàng)一代”“創(chuàng)二代”官兵的記憶里,這是備戰(zhàn)的順序,也是取舍的排序。

組建之初,營區(qū)生活訓練配套設施不完善,官兵住在板房、吃在帳篷,12平方米的集裝箱就是指揮飛行的“塔臺”。遇到下雨天,急促的雨點敲擊著板房的鐵皮噼啪作響,就像戰(zhàn)斗的鼓點。

“第一次聽說新部署的營區(qū)在南國,在我這個北方人的想象中,那里是‘詩和遠方’。沒想到抵達后才發(fā)現,除了‘詩和遠方’,還有外場邊的荒草?!闭f起第一次移防,一名飛行副大隊長語氣幽默,“那是一座老舊的留守營區(qū),宿舍還來不及裝窗簾。南方日出早,我們每天‘頂著太陽睡覺,踏著荒草進場’。”

官兵們笑說,流動的不只是營盤,還有床鋪。很長一段時間,人員補入后,營區(qū)的床鋪不夠用?!昂迷冢傆泄俦谕鈭?zhí)行戰(zhàn)備任務,床鋪得以‘輪流使用’,才破解了這一難題。2019年、2020年、2021年這三年的新員,都住了一到兩年的‘流動鋪’。”據官兵介紹,隨著保障條件改善,部隊剛達到“一人一鋪”的標準,官兵又打起背包就出發(fā)。

多少艱苦事,如今官兵們和記者聊起來,“都付笑談中”。

戰(zhàn)場不等人,大家鉚足了勁和時間賽跑。無論移防還是駐訓,官兵首先了解駐地飛行區(qū)域特點,研究訓練實施方案,解決制約飛行安全和保障的難題,“其他的事都往后放”。

一名后艙指揮長回憶,當初剛搬進板房,東西還沒安置好,大家就迫不及待地涌到外場研究飛行,回來的時候,衣服上都是汗?jié)n。

組建6年,官兵們今年初才第一次住進空勤樓。

“身在陋室,也要積極向陽?!薄皩幙缮钍茳c苦,不讓訓練差毫厘?!比∨c舍,不僅是取舍生活的艱苦與安逸,也是取舍情感的虧欠與補償。

2023年初,一紙命令,該部又整建制移防至新駐地。彼時,有的官兵新婚燕爾,有的已在原駐地安家。

“營區(qū)沒有固定,心態(tài)要穩(wěn)定?!碑斈且惶靵砼R,從干部骨干到普通一兵,沒有一個人提困難、講條件,打包的背囊中裝滿戰(zhàn)備物資,也裝滿軍屬的理解支持。

結婚24年,軍嫂黃燕為了支持丈夫的飛行事業(yè),像一只遷徙的“燕子”,從南到北,又從北到南,歷經多次工作變動。她深情地說:“我這只‘小燕子’,總是在追趕‘雄鷹’的步伐?!?/p>

“隨時準備上戰(zhàn)場,沒有第二個選項。”采訪中,一名飛行大隊長告訴記者,奔著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去,緊迫感很強,需要自己全身心投入,也需要家人的全力支持。

“不過也很矛盾,有時候家人越支持,心里越愧疚。”他跟記者講起去年春節(jié)的一次失約。兒子5歲了,不曾來隊探過親。去年臘月二十五,妻子帶著岳母和兒子坐飛機抵達駐地附近的城市,計劃等他休假一起過年。臘月二十七那天,他接到命令,帶機組飛赴外地執(zhí)行戰(zhàn)備任務,結果錯過了春節(jié)的團圓。

“團圓永遠在路上?!痹谠摬?,很多已婚官兵兩地分居。

“一次次臨時部署,會不會沒有安定感?”記者問。

“軍人的安定感從來不是自己的小家安定,而是所守護的海空安定、祖國安定?!惫俦?。

該部緊鑼密鼓組建的那段日子,碰巧趕上一名后艙指揮長的妻子懷孕7個半月早產。匆忙趕回家的他,只抱了女兒幾十秒,女兒便被送進重癥監(jiān)護室。沒等女兒康復出院,他又趕回部隊。再見面時,女兒已咿呀學語。

開始,妻子和孩子在老家,盼著他探親休假;后來,妻子和孩子來到部隊駐地,又開始新的等待……

“穿上飛行服,代表祖國飛向更遠的海,飛向更深的藍。對于一名空勤人員來說,這不是一份養(yǎng)家糊口的職業(yè),而是保家衛(wèi)國的光榮事業(yè)。”這名后艙指揮長說。

飛行的翅膀很“重”,它承載著軍人使命;飛行的翅膀又很“輕”,它卸下了個人得失。

“如果有一天我戰(zhàn)死沙場,為國捐軀,請不要為我悲傷,這是軍人最高的榮譽。”

這位后艙指揮長把這句話鄭重寫在一張紙條上,夾在他平日用的筆記本里。他說,如果那一天來臨,這是對家人的寬慰,也是對自己的交代。

“在萬里海空翱翔,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記者問。

“自由。”一名年輕的領航員仿佛早已想好了答案,清晰地說出這兩個字。“這片??帐亲鎳囊徊糠郑覀儞碛性谧鎳膽驯О肯璧淖杂??!?/p>

這自由,是軍人用勝利捍衛(wèi)的自由,用奉獻贏得的自由。

“這片天空,我們警戒著;這片島礁,我們守衛(wèi)著;這個目標,我們緊盯著?!睜I區(qū)一隅,這句話被官兵寫在雪白的墻壁上。

這句話,也寫在每一個流動的營盤里,寫在戎馬倥傯、旋風一般飛來飛去的官兵心中。

點擊進入

“強軍新征程 跑出加速度”大型融媒體報道

制勝???鍛造“信息鐵拳”

海軍航空兵是維護祖國??罩鳈?、安全、發(fā)展利益的重要力量,作為一支伴隨改革而生的新質作戰(zhàn)力量,南部戰(zhàn)區(qū)海軍航空兵某部緊盯未來戰(zhàn)場,加速培養(yǎng)人才,研究新戰(zhàn)法、新訓法,鍛造具備打贏海上體系作戰(zhàn)能力的“信息鐵拳”。

逆風的飛翔

——來自中部戰(zhàn)區(qū)陸軍某空中突擊旅的觀察報告

■解放軍報記者  劉建偉  錢宗陽  彭冰潔  通訊員  劉嘯天

協(xié)同演練。徐君強 攝

風速超過10米每秒,風向東南偏南。

黎明時分,頂風前行,記者一行走進中部戰(zhàn)區(qū)陸軍某空中突擊旅指揮塔臺。放眼望去,直升機密集排列,全副武裝的突擊步兵正在登機。

逆風,是直升機飛行員戰(zhàn)斗起降喜歡的風向。撲面而來的巨大氣流,為數噸重的鋼鐵戰(zhàn)鷹帶來澎湃升力,數十架戰(zhàn)鷹依次起飛,急速奔向任務地域。

震耳欲聾的轟鳴聲漸漸遠去,一場深入“敵”后的機降突擊行動演練,將在數百公里之外展開。

昔日靠“鐵腳板”穿插敵后、打出赫赫威名的中國陸軍,如今飛出了更為迅疾的“穿插速度”,獲得更加廣闊的“穿插縱深”。天空與大地的立體隔斷消除了,前沿與縱深的空間概念模糊了。戰(zhàn)場的時間與空間,正在被重新定義。

一次次逆風飛翔,讓這支在改革中誕生的新質作戰(zhàn)力量,鍛造出更有力的鋼鐵之翼,淬煉出更強勁的勝戰(zhàn)之心。

(一)

又起風了!

凌晨時分,中原大地,城市的燈光漸漸隱滅。無邊的夜幕下,直升機的轟鳴聲仍連綿不絕。

夜色,是空突力量的天然偽裝。不論刮風下雨,高強度的夜航訓練常常持續(xù)到后半夜。

結束當天最后一架次的飛行,指揮員武建走下塔臺,后背早已被汗水濕透,可一天的工作遠未結束——

某型機載設備試用情況要與廠家溝通,多機型夜間合成突擊的戰(zhàn)法需要繼續(xù)總結,全旅赴沿海地域演訓的轉場機動方案必須敲定……

“時間越來越不經用,一眨眼幾年時光就過去了?!闭勂疬@種披星戴月的工作節(jié)奏,武建感慨地說。

武建深深銘記:2017年7月30日,漫天黃沙的朱日和,突擊步兵搭乘直升機,在習主席的目光中索降亮相,首次向世界揭開了中國空中突擊力量的神秘面紗。

8月1日,就是人民軍隊90周歲的生日。未來戰(zhàn)爭的大棋盤上,人民軍隊中歷史最悠久的陸軍經歷改革重塑,鍛造出能夠飛越楚河漢界的一枚妙子。這支擁有光榮歷史的紅軍部隊,開始了艱難的換羽新生。

“你看過電影《我和我的父輩》嗎?‘乘風’單元里面那支風馳電掣的八路軍騎兵連,就曾與我們前身部隊的先輩們并肩戰(zhàn)斗?!蔽浣▌忧榈卣f。

“當年,我們的前身部隊遭遇埋伏,這支‘乘風’部隊迅疾機動突擊、穿插支援,打破了敵人鐵桶合圍。如今,傳統(tǒng)步兵插上翅膀,我們也成為‘乘風’的部隊,夢想的引擎在每個人心中轟鳴加速?!?/p>

數年間,第一次乘坐直升機還會暈機的突擊步兵,如今早已能夠乘機轉戰(zhàn)千里,飛越重重關山。

數年間,原本各自獨立的空中與地面力量,實現了建制內組合、體系內釋能??盏貐f(xié)同訓練從旅組織,發(fā)展到營連自主協(xié)同。融合越深,協(xié)同層級越下沉。

一位旅領導感慨:“這些年,多少場重大演習,我們都站在‘C位’,成為‘首戰(zhàn)力量’。相比剛起步時,我們的任務數量和難度都以幾何級數增長?!?/p>

如果說,我軍空突力量組建亮相,是從0到1的突破;那么,從1到10、從10到100的跨越,更是一次次逆風的飛翔。指揮員潘高峰感嘆:“個中艱辛,冷暖自知。”

去年,戰(zhàn)區(qū)一位將軍來旅里調研,旅領導匯報時開門見山,一口氣談了10多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個個事關空中突擊旅戰(zhàn)斗力加速生成。會場氣氛一下子變得十分凝重。

“五年一個小結,原以為你們會講成績,沒想到你們開誠布公談問題!”這份清醒與勇氣,讓這位將軍刮目相看。

“第一個五年已經過去。新的五年,要飛的航程還很遠,要飛越的山巒還很多?!比ツ甑祝命h委把這些問題寫入年度工作報告;今年初,又寫入旅年度大項工作清單,逐一劃定解決時限。

問題,是壓力,也是動力。逆風,是阻力,亦是升力?!斑^去我們沒有這支新型力量,很多細節(jié)停留在想象,很多問題意識不到。”潘高峰感慨地說,如今,一個個建設過程中發(fā)現的新問題,常讓人急得睡不著覺。

時間對戰(zhàn)爭雙方都是公平的,戰(zhàn)場不會因為誰是新組建、新編制,就給誰更長的成長周期、更多的容錯空間。新的力量,新的問題,需要新的“解題速度”。

今年上半年,多項重大演訓和裝備試驗任務同步展開,全旅分散在相隔千里的多個地方執(zhí)行任務。下半年,更大規(guī)模的實戰(zhàn)化演訓任務陸續(xù)展開。

“滿打滿算,中間不到一個月調整期?!弊饔柨瓶崎L付齊話鋒一轉,部隊剛歸建,高強度補差訓練計劃就出臺了,調整期變成了強化訓練的“提速期”。

“突擊步兵什么最廢?”“手套!”

火熱的空降訓練場上,記者拿過幾名戰(zhàn)士的戰(zhàn)術手套一看,厚實的手套已經被機降繩磨出深深的印痕。這是短時間內連續(xù)進行繩降訓練的結果。

旅史館內,數百雙帶著血跡磨破的手套,更折射出這支新質作戰(zhàn)力量千萬次反復磨礪后的加速成長。

(二)

狂風夾著驟雨,拍打在一頂頂野戰(zhàn)帳篷上,噼啪作響。

一場突擊行動演練進入倒計時。記者走進指揮帳篷,巨大的沙盤占據了大半空間。神情冷峻的軍人圍成一圈,十幾雙眼睛犁過溝谷縱橫的地形,反復推演突擊行動的細節(jié)。

“這么大的地幅,只是我們連這次行動的任務地域之一?!备S某突擊步兵連連長祁家興走進另一頂帳篷,一個更大的沙盤映入記者眼簾,標示的地形地貌與上一個截然不同。

“這是我們要奪占的第二個要點。一頂帳篷放不下,就放到了這里?!毖菥毤磳⒄归_,祁家興三言兩語向記者介紹連隊任務——

機降奪占數百公里外的要點并開辟前進基地,短暫補給后,再次搭乘直升機機動100多公里奪占另一要點。兩場戰(zhàn)斗接續(xù)展開,中間留給連隊休整和機動轉場的時間不到兩小時。

“戰(zhàn)場空間在擴容,時間卻在壓縮。過去,我們一次戰(zhàn)斗只用一張1∶5萬的地圖就夠了?,F在,一張同比例尺的地圖遠遠承載不下我們的機動距離。”

“但是,這或許就是未來戰(zhàn)爭的樣子。不允許我們再按部就班,必須快速籌劃、快速突擊、快速轉場?!逼罴遗d感慨道。

風的方向改變了。戰(zhàn)爭,像不斷變化的風一樣捉摸不定,早已不是曾經的模樣。“無論曾經多么輝煌的軍隊,只要錯過了轉型的風口,在下一場戰(zhàn)爭中就可能面對‘逆風局’?!币粋€問題始終縈繞在該旅官兵心間:未來戰(zhàn)爭,風從何來?

“這個問題難有標準答案。我們無法選擇風的方向,但可以選擇自己的姿態(tài)。等風來,不如追風去?!边@支部隊的官兵深知,自己就是去感知風的變化、適應這種變化的“乘風者”。勝利,就是跟科技之變、戰(zhàn)爭之變、對手之變的競速。

夏日,寬闊的跑道上空,一架架入列不久的新型直升機從記者頭頂高速掠過,草地被旋翼吹起一道道綠色的波紋。

這幾年,某直升機營的主戰(zhàn)裝備換了數型,訓練課目幾乎換了一遍,戰(zhàn)法也隨之推陳出新,“每一天都是新的”不再是一句空洞的格言。

這幾年,突擊步兵連的武器裝備也經歷了“大換血”。新武器從配發(fā)到實射,時間跨度從年,縮短到季度,再縮短到月……

對特級飛行員湯軍來說,一個個切割成碎片的“時間窗口”,記錄著一次次追趕戰(zhàn)爭風向變化的飛翔——

“那年盛夏,我們在高原戈壁開展某型機載導彈作戰(zhàn)試驗,正遇到部隊密集演訓。有限的飛行空域,幾家單位得分時間段輪流訓練?!?/p>

“可是,如果只等著大塊訓練時間,整個試驗進度可能被拖慢。今年試驗不完,只有明年再來。我們能等得起嗎?只能想辦法從縫隙中摳時間?!?/p>

“有一次,訓練基地突然問我們:上一家單位的訓練提前結束,第二家單位的訓練還沒開始,空域臨時空出來40分鐘‘空檔期’,飛不飛?”

“我?guī)缀跏敲摽诙觥w!”湯軍說,為了把握住不知道什么時候會出現的短暫“時間窗口”,他們常常在盛夏的戈壁灘上一等就是大半天,每個人都被曬得“冒油”。

時間,在零敲碎打中積少成多。“只用兩個半月,我們就完成了原計劃4個月才能完成的作戰(zhàn)試驗!”湯軍自豪地說。

未來戰(zhàn)場,勝者必定是時間的“精算師”。可時間從哪兒來?

時間,靠“壓減”出來——

瀏覽這個旅不同年份的幾份訓練考核標準,突擊步兵連整建制集結出動的時間一次次被壓短。直升機熱加油、熱掛彈,讓再次出動的時間大幅減少。每一次時間上的“減法”,背后都是體系性的優(yōu)化。

效率,靠“迭代”出來——

組建不過數年,該旅自主探索編修的《空地協(xié)同訓練手冊》從1.0版本迭代更新到3.0版本。每一次迭代,意味著空中與地面的協(xié)同訓練效率進一步提升。

速度,靠“組合”出來——

某新機型和某新型全地形車列裝不久,旅里就將它們一起帶到高原,檢驗復雜條件下滿載機降能力。測試結束僅僅幾天后,新戰(zhàn)車就機降投入演習,搭載突擊步兵在復雜地形上飛馳。

“我們這支軍隊,對‘快’的向往和追逐深入骨髓。飛奪瀘定橋,奔襲清風店、搶占三所里……快一步生、慢一步死,搶在敵人前面就是勝利!”旅領導堅定地說,“今天,戰(zhàn)場的風在快速變化,我們還要飛得快些、快些、再快些!”

(三)

午后,天高云淡。

一架武裝直升機貼著樹梢超低空飛來,突然以大仰角快速爬升,在即將到達頂點時,迅速旋轉180度,轉入攻擊姿態(tài)俯沖而下。

“萊維斯曼機動!”記者的心隨著戰(zhàn)機飛行姿態(tài)上下起伏,完成這個高難度戰(zhàn)術動作的飛行員是誰?

記者在停機坪旁守候,等來的竟然是剛采訪過的某運輸直升機營營長寧清濤。

擔任運輸直升機營營長前,寧清濤是武裝直升機的特級飛行員。用他自己的話說,已經“飛到頂了”。兩年前,“到頂了”的寧清濤迎來飛行生涯的急轉彎——改飛某新型運輸直升機,并擔任運輸直升機營營長。

“跨界”的寧清濤,很快在運輸直升機營掀起了一陣旋風:相較傳統(tǒng)運輸直升機飛行員平穩(wěn)的飛行操控,寧清濤的技術動作可謂大膽潑辣,隱隱留有武裝直升機的影子。

“空中突擊旅的運輸直升機要突防敵后。我們飛的是最復雜的航線,面對的是最密集的防空火力網,不朝著極限飛、瞄著實戰(zhàn)練,能生存下來嗎?”飛行準備會上,寧清濤向全營飛行員敞開心扉。

“飛行中,常用的速度其實有兩個。一個空速,是直升機相對空氣的速度;另一個地速,是直升機相對地面的速度?!睂幥鍧f,在逆風中飛翔,如果只看空速,因為氣流迎面而來,會覺得飛得很快了;但如果看一看地速,就會發(fā)現自己其實還很慢。

快慢,關鍵是選擇什么作為參照系。軍人的參照系只有一個——勝戰(zhàn)。

“在逆風中飛翔,用勝戰(zhàn)的參照系,就會看到真實的前進速度!”寧清濤深有感觸地說,“勇敢打破‘舒適圈’,改變昨天習以為常的參照系,擺脫不知不覺形成的慣性,何嘗不是一種加速!”

可習慣,往往比天性更頑固。一支軍隊,要改變日積月累形成的習慣,要告別昨天長出新羽,何其艱難!

連續(xù)兩年,該旅群眾性練兵比武課目都有大變化:傳統(tǒng)單項體能課目占比和得分權重減少,考驗空地協(xié)同、戰(zhàn)術素養(yǎng)和指揮能力的連貫作業(yè)課目增加,倒逼營連提升訓練層次,不能年年留在“低年級”拿高分。

地面保障力量整合為機動保障營,顛覆了依賴固定場站的保障模式,跟隨突擊分隊機動前出的垂直保障隊應運而生??焖匍_辟野戰(zhàn)機場、熟練使用野戰(zhàn)保障設備……軍士任志奎說:“‘動起來’,才發(fā)現外面的天有多高、風有多大!”

比擺脫“低位慣性”更難的,是擺脫思維慣性。

70多年前,該旅“鋼刀連”在解放天津的戰(zhàn)斗中創(chuàng)造了“3分鐘殺開民權門”的攻堅戰(zhàn)例,如此狂飆疾進,如此暢快淋漓!如果是今天的“鋼刀連”,這一仗該怎么打?

一位排長的思路讓人眼前一亮:為什么不能“越”過“民權門”,從空中直插敵人心臟?

“沒有思維的羈絆,才能在風中飛得更快。阻礙一支軍隊加速奮飛的,不是大地上的山峰,不是摧枯拉朽的逆風,而是頭腦里的溝壑?!薄颁摰哆B”指導員任帆說,今天,突擊步兵既要有“3分鐘殺開民權門”的迅猛,也要有超越“民權門”的視野。

夜色如墨。一次演習,狙擊手蘇豪帶領狙擊小組利用夜暗掩護,在演習地域制高點隱蔽機降,居高臨下觀察戰(zhàn)場,引導空地協(xié)同攻擊,很快贏得戰(zhàn)場主動。更讓導演部驚訝的是,參演的幾支空中突擊分隊各自運用了不同戰(zhàn)法。一位將軍點評:“戰(zhàn)法上打活了,戰(zhàn)場上才能打贏!”

新的力量,新的觀念,新的戰(zhàn)法。任帆說,這是在更高維度的飛翔,也是在頭腦風暴中的加速!

(四)

直升機的轟鳴聲被阻隔在窗外。營區(qū)內,一棟并不顯眼的低矮小樓,隱秘而寧靜。

室內工作臺上,高級機械師陳強佩戴著AR眼鏡,全神貫注進行直升機輔助檢修系統(tǒng)的調試。

“這項研究,陳強帶著團隊從空中突擊旅成立第二年就開始了。”旅領導介紹,那時,AR、AI等新技術“小荷才露尖尖角”,但意識到新技術的巨大潛能,許多技術骨干跟著陳強埋頭耕耘。

沒有鮮花和掌聲,小樓前的銀杏樹黃了又綠,綠了又黃。單位主官陸續(xù)換人,部隊大項任務一年比一年繁重,但這個項目卻從未間斷。

無數個靜謐的夜晚,一行行代碼在小樓內被寫下、修改、刪除、重寫,成百上千張電路圖反復推倒重來。5年心血,終于孵化出一套全新系統(tǒng),使主戰(zhàn)裝備維護邁進人工智能時代。

“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這個‘慢功’讓我們旅搭上了前沿技術的快車!”旅領導感慨,“在逆風中飛翔,心懷遠方,慢也是一種快,少走彎路也是加速?!?/p>

一張訓練計劃表,作訓科耗費了近兩個月時間。捧著薄薄幾頁紙,參謀張通卻覺得值——

“以往地面分隊和飛行員都有各自的訓練計劃,大家各吹各的號。小小一張計劃表,背后反映的是空地兩套不同的訓練體系?!?/p>

“我們下決心把空中與地面訓練整合到一張計劃表上,前前后后征求了4次意見才定型,不僅兼顧空地特點,還簡單明了、一看就懂??盏亓α繌闹朴営柧氂媱澗腿跒橐惑w,平時練到一起,戰(zhàn)時自然更加默契?!?/p>

一個攜行物資查詢系統(tǒng),戰(zhàn)勤計劃科僅收集數據就用了半年??粗褲M辦公室的一摞摞表格,科長高國慶看到了未來——

“過去都說步兵‘粗糙’,每次任務帶什么裝備、帶多少物資,總想多多益善。直升機的空間和載重都很寶貴,超一斤都不行。深入敵后,一顆子彈、一滴水也能決定生死,還能像過去一樣‘概略’攜帶嗎?”

“這些數據的采集,就是為了精確定量不同任務中攜行裝備物資種類和數量。只要查詢系統(tǒng),就能快速生成不同任務所需的單兵攜行裝備物資清單,讓突擊步兵深入敵后更從容?!?/p>

慢與快,從來都是相對的。逆風中,氣流常會給飛行帶來擾動。在旅領導看來,越是加速前行的緊要關頭,越要有行穩(wěn)致遠的定力,不務虛功,不圖虛名?!霸凇蟹e蓄,才能在‘快’中迸發(fā)?!?/p>

滿目蒼翠的原野上,一座嶄新的營區(qū)拔地而起。結束采訪,記者一行離開新營區(qū)時,夕陽西下,一輪紅日格外醒目。門前,一排排新種的樹木還很瘦小,在風中搖曳。

樹的成長需要歲月,如同新生力量的壯大需要時間。但是,他們根植在一片充滿生機的大地,必將擁有不凋的蒼翠和粗壯的年輪。

點擊進入

“強軍新征程 跑出加速度”大型融媒體報道

第83集團軍某空突旅:向上生長與向下扎根的融合新生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打造強大戰(zhàn)略威懾力量體系,增加新域新質作戰(zhàn)力量比重”。這為我軍提升新質戰(zhàn)斗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作為空地高度融合的新質作戰(zhàn)力量,空中突擊部隊如何加速融入聯(lián)合作戰(zhàn)體系?如何在訓練中尋求最佳聚力方式?陸軍第83集團軍某空中突擊旅朝著空地一體,立體攻防,開始了一場加速融合的競賽。

進化的競速

——來自第78集團軍某旅合成一營的觀察報告

■解放軍報記者  劉建偉  康子湛  宋子洵  通訊員  陶  李

蒼茫大地,遼闊空天。

朝暉初露,遠方的地平線上露出一抹金黃,斑斑點點灑在雜樹叢中潛伏偵察的第78集團軍某旅合成一營上尉指導員楊文民身上。

在他身后,百余輛輕型突擊車組成的戰(zhàn)斗集群正向這里高速沖鋒;在他前方,一座防御工事赫然在目。一場拔點爭奪戰(zhàn),即將打響。

記者未曾想到,這場地面戰(zhàn)斗,卻從天空“起筆”。迎著朝陽望去,兩架空軍戰(zhàn)機劃破云層,披著霞光呼嘯而至。召喚、引導戰(zhàn)機的,正是楊文民。

航彈傾瀉而下,“敵”防御工事轟然倒塌。10余秒后,一營突擊車群卷起塵煙、直插“敵”后……

“今天的步兵,早已脫胎換骨!”記者感慨之余,思緒飄向遠方——

這支部隊千里轉戰(zhàn)扎營駐訓的這片土地,是享譽全球的“世界第一只鳥飛起的地方”。這里出土的大量化石證明,遠古時代有一支恐龍族群,在這里舍棄了龐大的身軀,向著輕盈快速的方向進化,逐漸演化出翅膀、羽毛,直至振翅高飛。

如今,還是在這片土地上,一個改變作戰(zhàn)樣式、重塑作戰(zhàn)能力的步兵分隊昂然崛起,轉型為輕型高機動合成步兵營。

拂去歷史的迷霧與現實的硝煙,一個讓群體永葆競爭力的密碼赫然在目——進化!

“適者生存”,不僅是生物進化的法則,更是軍事斗爭發(fā)展演進的鐵律。營長曾祥武說,新征程上,我們必須與時代競速,加速完成“浴火重生”的轉型成長、“破繭成蝶”的蛻變進化。

視頻來源:中國軍網八一視頻 作者:李景璇 劉福生 何友文 劉上靖 劉雅昕

(一)

山川尚在夢中,軍營已經醒來。

黎明破曉前,遼西群山腹地響起急促哨音,野戰(zhàn)營地一頂頂帳篷內燈光亮起,一個個身影晃動,腳步聲急促。官兵們在演練中被汗水打濕的衣服,還沒來得及洗,又被打包塞進背囊。

上半夜剛剛完成一場戰(zhàn)斗,下一場戰(zhàn)斗又將打響。掀開中軍帳迷彩門簾,曾祥武正對著碩大的沙盤,布置這場戰(zhàn)斗——高速機動數百公里,抵達作戰(zhàn)地域后,迅速拔點奪控某高地。

千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一天兩場戰(zhàn)斗,日行千里作戰(zhàn),日常駐訓為啥抓得這么緊?”駕駛員猛踩一腳油門,戰(zhàn)車提速上路,讓記者感受到強烈的“推背感”。

“這幾年我們一直抓得很緊——為了試驗裝備性能、檢驗確定作戰(zhàn)編組,全營駕車東抵白山黑水、西進高原戈壁、南達海島灘涂、北至林海雪原,累計奔襲16萬多公里?!?/p>

“這幾年我們一直都很急——作為輕型高機動合成步兵,全營屢屢加速沖鋒蹚路子,開創(chuàng)同類型部隊多項全軍先河?!?/p>

盡管已經走在前列,可今年以來,他們的腳步更急——

“去年底, 我們15天內參加3場重大演習。白天沖鋒演練,晚上從營到班逐級細化推演到深夜,第二天凌晨又馬不停蹄登車出發(fā)?!?/p>

“今年初,剛完成4個月駐訓,官兵收拾行囊準備返營時,聽到一個消息:數千里外,某炮兵旅要組織實彈協(xié)同演練,不僅要打多型常規(guī)彈種,而且還要進行遠火實射。”

“新型合成步兵營與炮兵協(xié)同作戰(zhàn),在未來戰(zhàn)場是常態(tài)。能一次與多型火炮進行大規(guī)模實兵實彈合練,機會太難得了!”

“一天也等不了!”一營主動申請,趕赴演兵場,一舉填補多個步炮協(xié)同戰(zhàn)術空白。上級一位領導評價:“你們讓戰(zhàn)斗力生成周期明顯縮短?!?/p>

“生物進化的目的,就是要比天敵更快優(yōu)化。要快,就必須搶時間!而軍事領域的斗爭,比自然界更加殘酷?!睂τ谝粻I來說,時間是最寶貴的資源。

“時間就是軍隊!”1853年12月,恩格斯觀察克里米亞戰(zhàn)爭,寫下了這個著名的論斷。作為一營之長,曾祥武對時間格外敏感——

向后看,人民軍隊96年風雨歷程,看似山重水復又漫長,卻沒有一刻停止過“進化”?;仡^想一想,假如當時某一刻“進化”的步子慢了一點,可能就沒有今天的常勝之師。

向前看,距離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還有短短4年。對于我們這支軍隊中的改革重塑新組建單位,沒有人給予我們更長的“進化”時間。

“時間太緊迫了,不抓緊不行??!”曾祥武這樣說。可置身車廂內,不變的行駛節(jié)奏,卻讓記者產生一種錯覺:時間過得很慢。但里程表上快速跳動的數字提示記者,時間過得很快。

同樣的時間,在不同的環(huán)境和心境中,會呈現出不同的流動速度。

“覺得慢、來得及,我們不少人都曾有過這樣的錯覺。大家覺得,進化往往以百年、千年甚至萬年、億年計,不用太著急??伤麄儏s忽略了,進化的過程雖然漫長,但要想比對手快,每一天都必須加速?!?/p>

在這樣的清醒與警醒中,一營的“訓練日志”上,每一頁都寫滿了“弓滿弦張”的日子。

去年底,一營參加聯(lián)合演習,得知友鄰某部研發(fā)的用于跟他們協(xié)同作戰(zhàn)的某新裝備,需要試驗檢驗。考慮到一營即將返營,該部領導于心不忍,便提出明年駐訓再練。

“不能等,現在就練!”一營官兵沒有絲毫猶豫:明年再練,看似只推遲了幾個月,可再加上論證定型、生產列裝,可能就要拖到一兩年后。

有了一營官兵及時加入,該型裝備加速定型。前不久,新裝備列裝。

“時間對每一支軍隊都是公平的,誰能搶先‘進化’出適應戰(zhàn)場的能力,誰就能在‘那一天’到來時,擁有更多底氣。”曾祥武說,“我們要做的,就是比對手‘進化’得快些,再快些?!?/p>

(二)

戰(zhàn)斗歸來滿眼新。

走進一營指揮帳篷,一張“某型電臺研發(fā)推進表”映入記者眼簾,只見上面密密麻麻,按時間進度寫滿了已經做完的工作和準備要干的事項。

“一個基層步兵營,竟然要研發(fā)電臺!”這件事聽起來不可思議,可對于一支在加速“進化”的新型作戰(zhàn)力量來說,卻是一道“必答題”。

“那一年,我們剛完成全軍試點任務,憋著勁想在演練場上一展鋒芒??蓻]想到,等我們發(fā)揮輕裝優(yōu)勢,第一個沖到前沿時,卻因火力不足、防護力不夠,敗下陣來?!?/p>

要進化增強一些本領,就可能要舍棄一些能力。如同“恐龍披羽”,要舍棄龐大的體格、巨大的攻擊力一樣,一營為提高機動速度,付出了削弱火力與防護力的代價。

怎么辦?必須找到新的生存方法和作戰(zhàn)能力。一營將戰(zhàn)斗力躍升的目光投向了天空之上——與空軍協(xié)同作戰(zhàn),彌補火力不足。

想協(xié)同,通聯(lián)是前提。信息時代,將陌生人添加到“通信錄”中,只需手指輕按??扇粝雽?zhàn)友拉進演訓場上的“通信錄”,卻極為困難:在當時,空地通信設備平臺不一致、接口不統(tǒng)一、軟件不兼容。

“要解決這些問題,非得拉來一支科研團隊才行。不少人覺得,這可不是一個基層步兵營能干的事,還是等等上級吧!”

“不僅要干,還得要快!”教導員蘇東寧回憶,那時,旅指揮員帶著營連技術骨干,拉上全旅所有電臺,一個場站接著一個場站跑,直接將電臺拉到戰(zhàn)機旁測試,很快找到了同頻電臺。不到一個月,一營就與空軍多型戰(zhàn)機實現通聯(lián)。

“可畢竟是‘相親’撮合的,沒過多久又‘水土不服’。這讓我們意識到,必須研發(fā)專用電臺?!蹦翘?,蘇東寧給全營做動員,“我們是沒技術、沒人才,可我們有需求、有想法。自己干不了,就推動軍工廠干。”

一家家選軍工廠,一次次提想法需求,一遍遍催加快進度……在一營推動下,兩款新型電臺研制成功。

那天,天高云淡,晴空萬里。中士齊桓手指輕輕按下話柄,手中的電臺便與某戰(zhàn)機建立通聯(lián)。

霎時間,九天云層之上,一架戰(zhàn)機穿云破霧。蜿蜒山路之間,一隊墨綠色的“輕騎”疾馳而過,山谷中塵煙漫卷。

天地之間,近如比鄰。這一天很平常,卻讓齊桓頗為自豪——他第一次和萬米高空的空軍戰(zhàn)機順暢通聯(lián),實現了很多陸軍通信兵老前輩幾十年來的夢想和心愿。

“如果一味等靠,就等不來今天這一切,更等不來今天的一營。”如今,這兩款新型電臺即將正式列裝。

“進化過程中,羽化成蝶、脫胎換骨,是生命最漂亮的一瞬,卻也是最脆弱的時候,必須加速再加速!”蘇東寧說,盡管已經取得巨大進展,可一營進化的腳步從未停歇。

——用數據為空軍戰(zhàn)機指示目標,需要統(tǒng)一雙方“語言”。陸空多年來不在一個話語體系,可他們僅用不到20天時間,就規(guī)范推出數據口令。隨后一個月,他們又對口令反復優(yōu)化,最終規(guī)范形成“九行簡令”。其“出品”速度令人咂舌。

——某裝備體積大,實戰(zhàn)中不便攜帶。不到百天,他們便攜手廠家設計出便于單兵攜帶的1.0“濃縮版”。隨后3個月,版本升級到4.0版。

“在進化論的語態(tài)中,從來沒有完成時。今天的新型作戰(zhàn)力量,明天也許就會落伍;今天的制勝機理,明天也許就會過時?!痹槲湔f,“我們走過萬水千山,腳下還有千山萬水,唯一要做的就是加速前行?!?/p>

(三)

一大片硝煙升起,聲音震耳欲聾,一股熱浪撲來。

楊文民始終記著那個“高光時刻”——作為一名陸軍上尉,首次引導空軍戰(zhàn)機進行火力打擊,成功殲滅目標。

航彈爆炸瞬間,楊文民特意看了看手表——8點30分27秒,距離“K”表預設的時間分秒不差。

誰能想到,從零基礎學引導員知識,到首次引導戰(zhàn)機實彈打擊,楊文民用了不到一年時間。

在此之前,盡管成功完成多次地空近距火力支援演練,但一塊“石頭”始終壓在一營官兵心頭:有資格引導戰(zhàn)機打擊的,都是空軍派來的地面引導員。

“陸空協(xié)同作戰(zhàn),地面引導員相當于戰(zhàn)機的眼睛,其作用就像恐龍進化出的翅膀一樣關鍵。未來作戰(zhàn),我們隨時出動,空軍來不及派出引導員咋辦?”

是等待上級部署,還是立足自身培養(yǎng)?一營黨委沒有絲毫猶豫,送到空軍去跟學、自己組織起來訓、前往院校去深造……

“我們的眼睛不僅要盯著飛起來的那群恐龍,更應該看到,更多的恐龍因進化緩慢,永遠地湮滅在了歷史中。”

“部隊進化更是如此,慢一點就可能倒在未來戰(zhàn)場上。”在旅指揮員焦揚看來,關鍵部位的“進化”,必須與時間賽跑、與環(huán)境賽跑、與對手賽跑。

一組數據,寫滿了一營官兵銜枚疾走的身影:包括楊文民在內的首批14名引導員苦練技能,一年下來體重平均減了11斤,卻收獲了14本引導員證書。

一組數據,折射了一營官兵只爭朝夕的緊迫:短短兩年,他們自主培養(yǎng)43名引導員。這里面,有近一半是去年底到現在加速培養(yǎng)出來的。

“未來信息化戰(zhàn)爭,復雜性和挑戰(zhàn)性遠非往日戰(zhàn)爭可比。戰(zhàn)爭對軍人的要求,從未像現在這樣苛刻?!痹诂F代軍事革命浪潮中,一營官兵正不斷“進化”出更適合未來戰(zhàn)場的“三頭六臂”。

厚厚的云層中,戰(zhàn)機時隱時現,仿佛大海中的一葉扁舟上下起伏。

前不久,一營與空軍某部演練時遭遇雷暴天氣,兩架戰(zhàn)機無法穿行,準備返航。眼看任務就要失敗,關鍵時刻,引導員、二級上士張金輝精準測量,為戰(zhàn)機找到了可以穿行的云縫。

隨著導航指令發(fā)出,兩架戰(zhàn)機從兩片云層間一道狹窄的縫隙中急速掠出,直撲目標,一擊命中。

霎時,指揮所響起雷鳴般的掌聲。這掌聲,既是送給飛行員的,更是送給地面引導員張金輝的。

(四)

沙場點兵。記者望遠鏡的視野里,出現了令人熱血沸騰的一幕——

演兵場上,該營一輛輕型突擊車與“敵”一臺重型坦克狹路相逢。那一刻,所有人都覺得,勝負已定。

沒想到,突擊車竟利用輕便優(yōu)勢,繞著坦克轉圈射擊,依靠速度跑贏坦克炮管的轉速,最終成功摧毀“敵”坦克,創(chuàng)造了以劣勝優(yōu)的奇跡。

“真沒想到還能這么打!”記者感慨地說。

連長程彬接過話茬:“去年以來,這句話我們也曾頻頻脫口而出?!?/p>

“剛開始,我們在演習中擔負開辟通路任務。一到三角錐、鐵絲網等工事前,就習慣停下車派人爆破。結果,人和突擊車都成了活靶子。慢慢我們發(fā)現,這一切都是慣性思維惹的禍。”

“過去為重型裝備開辟通路,需要大面積破障;如今換裝輕型裝備,那樣相當于把輕型突擊車的優(yōu)勢舍棄了,把短板弱項暴露在槍口下讓對手打。”

觀念一變天地新。沒過多久大家發(fā)現,一營開辟通路時,直接用火力打出一條單車通行的缺口,全程始終“無停頓沖鋒”??吹竭@一幕,不少觀訓官兵說:“真沒想到還能這么打!”

“沒想到,是因為剛進化完,還習慣按之前的方式去‘捕食’?!布M化后,更需要爭分奪秒進化出新的‘捕食’方法?!蹦莻€下午,程彬越說越激動。

“3月初,我們探索出一項新戰(zhàn)法,想到某基地用某仿真系統(tǒng)檢驗完善。可當時,全營即將野外駐訓,裝備物資都開始打包。有人提出,這時候把全營干部骨干拉去推演,要出了問題咋辦?”

“到駐訓場上檢驗也可以,可一上來就和空軍戰(zhàn)機實兵實彈合練,若是有偏差,既浪費裝備、彈藥和人力,更容易耽誤時間。”

他們下定決心,去!7天時間,官兵吃住在模擬中心,對戰(zhàn)法進行多次優(yōu)化。返回部隊第二天,他們就帶領全營奔赴駐訓場。結果,歷經優(yōu)化的戰(zhàn)法,成為駐訓演習中的決勝因素。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我們時常聽到‘適應形勢、適應變革、適應節(jié)奏’的呼聲,要適應就必須主動改變。主動,就是要比對手快一步;主動了,才可能比對手快一步。”

主動“進化”,讓一營總是比對手快一步——

過去,受傳統(tǒng)步兵思維影響,官兵一到進攻出發(fā)陣地,就習慣下車戰(zhàn)斗;如今,他們發(fā)揚高機動作戰(zhàn)優(yōu)勢,“不下車”就能打完一場戰(zhàn)斗。

過去,一種戰(zhàn)法管長遠;如今,新戰(zhàn)法層出不窮。上一場戰(zhàn)斗中收獲奇效的戰(zhàn)法,在幾天后的下一次戰(zhàn)斗中就可能被棄用……

“總是害怕自己跟不上趟?!痹槲涮寡裕鳛橐恢滦妥鲬?zhàn)力量的指揮員,當世界各地新的軍事信息如雪片般飛到面前時,經常感到自己被這些信息推著跑,越跑越心慌,生怕稍微慢一點就落在了后面。

采訪中,記者在中士付興會的書桌上,看到很多關于無人機的書籍。

采訪付興會,一個個異國地名,在他口中如數家珍——那些地域,都曾有過無人機參戰(zhàn)的案例。

無人機作戰(zhàn),是一營提升戰(zhàn)斗力的風口。大學生士兵付興會研究無人機,成了全軍無人機定型會的特約評委。他提出研發(fā)某型偵察無人機,延伸戰(zhàn)場感知距離的設想,在篩選廠家時,既看生產的無人機性能參數,更看誰研發(fā)生產的時間更快。

“晚了就來不及了!”不到5個月,他們就推動廠家生產出某型偵察無人機,使步兵的眼睛看得更遠。

這些天,受地方“無人機秀”啟發(fā),付興會正研究無人機蜂群偵察的課題。這是一名士兵的進化實踐,更是一營官兵的進化眼光。

如今,一營官兵都深諳一個道理:在世界軍事格局的“自然界”里,“新”與“舊”的概念永遠都是相對的,唯有不斷學習、不斷進化,才能常練常新。

常練常新,讓一營捷報頻傳:首次進行陸??章?lián)合作戰(zhàn)先期實踐,首次在復雜電磁環(huán)境構建合成營指揮體系,首次進行空地聯(lián)合火力演練……

前不久,一次對抗演習中,一營的戰(zhàn)法再次“進化”。

對抗中,他們遭遇藍軍重型合成營。重型合成營占據高地、扼守路口,使用“環(huán)環(huán)收縮”的戰(zhàn)法,想遲滯一營的機動速度。

一營官兵和空軍戰(zhàn)機密切配合,率先打掉藍軍移動炮陣地后,發(fā)揮高機動優(yōu)勢,使用小群多路、蛙跳機動、多路強擊等戰(zhàn)法,靈活機動作戰(zhàn),使藍軍層層潰敗。

那一仗,這支面貌一新的輕騎勁旅驚艷亮相。官兵們卻說,進化永無止境,必須時時加速!

今夜,他們再次出征!

記者結束采訪離開時,一營官兵正星夜駕駛新型突擊車,風馳電掣踏上新征程。他們正加速奔向新的“進化”之路。

點擊進入

“強軍新征程 跑出加速度”大型融媒體報道

新型“陸戰(zhàn)鐵拳”的持續(xù)沖鋒

作為陸軍首個成建制、成體系由傳統(tǒng)步兵轉型為新型合成步兵的營級單位,陸軍第78集團軍某營持續(xù)推進作戰(zhàn)能力轉型建設。官兵們不斷完善從集納專業(yè)“小合成”到融入體系的“大合成”,實現了作戰(zhàn)指揮多源感知、作戰(zhàn)要素高度融合、作戰(zhàn)空間多維拓展,推動部隊機動作戰(zhàn)、立體攻防能力持續(xù)攀升。

迅疾的鐵拳

——來自武警北京總隊機動第一支隊的觀察報告

■解放軍報記者  費士廷  安普忠  特約記者  王玉山  武炎龍

小組協(xié)同。(資料圖片)李  超攝

首都北京,高樓大廈鱗次櫛比,大街小巷車水馬龍,欣欣向榮,安寧祥和。

沉浸在幸福生活中的人們或許不知道:在繁華背后,有一支武警部隊勇于擔當、不怕犧牲、甘于奉獻,時刻守護著京華大地的萬家燈火。

盛夏時節(jié),記者走進這支環(huán)境特殊、戰(zhàn)位特殊、任務特殊、要求特殊的部隊——武警北京總隊機動第一支隊。

訓練有素、裝備精良,是黨和人民對這支部隊的高度贊譽;動若風發(fā)、敢打必勝,是黨和人民對這支部隊的殷切期望。

“武警部隊是黨領導的人民武裝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wěn)定、保衛(wèi)人民美好生活中肩負著重大職責,在維護政治安全特別是政權安全、制度安全中具有重要作用。”

黨的二十大以來,支隊官兵牢記習主席的殷殷囑托,聚焦使命任務實戰(zhàn)實訓、從難從嚴,全力推動部隊現代化水平和實戰(zhàn)能力加速提升,矢志鍛造忠誠擔當的制勝鐵拳。

7月底8月初,受臺風“杜蘇芮”影響,京津冀地區(qū)出現極端降雨過程,引發(fā)洪澇和地質災害,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受到重大威脅。危急關頭,支隊官兵連夜出發(fā),緊急馳援,搜救被困群眾、搶修道路、運送物資、清理淤泥,持續(xù)奮戰(zhàn)在防汛抗洪救災一線。

采訪期間,《鐵拳出擊》這首歌經??M繞記者耳邊——“制勝的鐵拳,鍛造的鋼,忠誠衛(wèi)士響當當。鐵心向黨擔使命,一身血性壓槍膛……出擊!出擊!出擊!在戰(zhàn)斗中擦亮榮光!”

(一)

凌晨時分,酷熱尚未完全消散,夜晚的喧囂逐漸沉寂,繁華的都市靜謐安詳。

突然,一道緊急命令打破了營區(qū)的寧靜。清脆的哨聲、急促的腳步、轟鳴的馬達,頃刻間匯聚成滾滾鐵流。

雷霆出擊,氣勢如虹。京郊,一場實戰(zhàn)化演練迅速展開。

部隊抵達任務區(qū)域后,支隊長陳攀峰快速研判“敵情”,迅速定下決心,各分隊迅疾行動。

狙擊手悄無聲息地搶占制高點;無人機全域搜索,鎖定目標;特戰(zhàn)隊員身輕如燕,悄然滲入“敵”陣地;裝甲分隊封堵道路,火力攔阻……

“戰(zhàn)機稍縱即逝,要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職責使命,應對突發(fā)情況、完成突擊任務,我們必須做到行動快、反應快、動作快?!?/p>

望著演練現場尚未散去的硝煙,陳攀峰對記者說,加強遂行執(zhí)勤處突核心能力建設,我們不僅要有速度,更要有加速度。

陳攀峰軍旅生涯中的那場“生死之戰(zhàn)”,至今讓他記憶猶新——

“那年,一名持槍殺人的歹徒,攜帶爆炸物藏身某居民樓負隅頑抗。我當時還是特戰(zhàn)排長,接到命令后,率先突入接近歹徒。就在歹徒舉槍向我射擊時,我迅速閃身、果斷射擊,一槍斃敵?!?/p>

“當時,只要我反應稍慢一點,倒下的可能就是我?!被貞浤菆鲶@心動魄的較量,陳攀峰告訴記者,這幾年,為了將出槍速度提高0.1秒,他帶領官兵反反復復進行上千次、甚至上萬次訓練。

如果說,動若風發(fā)、敢打必勝,是鐵拳之威;那么,行動再快些、反應再快些、動作再快些、戰(zhàn)斗力再強些,則是新時代新征程這支部隊的使命與擔當。

陳攀峰面色黝黑,與人交談時面帶微笑,語氣謙和??梢徽劶安筷犑姑蝿蘸徒ㄔO形勢,話語里透著急迫:“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只剩短短幾年時間,使命催征,形勢逼人,時間不等人,我們等不得、慢不得,更懈怠不得?!?/p>

加速向前,矢志追求戰(zhàn)斗力的巔峰,是一種勁頭,更是一種狀態(tài)——

射擊訓練,是支隊軍事訓練的重中之重。記者走進射擊訓練場,感覺這里從理念到方法整體都在發(fā)生變化。

發(fā)現、急停、轉身、出槍、瞄準、擊發(fā),一共6個動作,許多官兵都能在兩秒鐘內完成,動作干脆利落。

“以往特戰(zhàn)射擊,我們追求‘相對快、絕對準’,但是,任務現場情況瞬息萬變,為了能搶占先機、一招制敵,我們現在的理念是‘絕對快、相對準’,訓練重點由向靜態(tài)目標射擊轉為向運動目標射擊,由重技術向技戰(zhàn)術一體轉變,核心是提高反應速度,以快制快,克敵制勝,以免錯失戰(zhàn)機?!闭f起這種變化,正在現場組織射擊訓練的作訓參謀楊益頗為自豪。

這種“兩秒鐘內完成6個動作”的極限訓練方法,正是楊益參加武警部隊特戰(zhàn)骨干集訓時從兄弟單位借鑒而來的。

加速向前,矢志追求戰(zhàn)斗力的巔峰,是個人的追求,更是集體的意志——

上尉中隊長李光耀的口頭禪是“多練一秒、快人一秒”。

在防暴阻截網布設與撤收訓練中,他帶領中隊官兵科學調配兵力,把刻苦訓練與科學訓練相結合,在支隊組織的考核中,中隊官兵以4分鐘布設33片防暴阻截網的優(yōu)異成績,奪得支隊第一名。

今年年初,由于訓練方法科學、考核成績優(yōu)異,中隊的防暴阻截網布設與撤收、手榴彈投擲、五公里武裝越野等3個課目的訓法在全支隊推廣。

如今,中隊已經連續(xù)5年獲評“軍事訓練先進單位”。記者問李光耀:“這塊先進的牌子如何才能繼續(xù)扛下去?”李光耀還是那句話:“多練一秒、快人一秒?!?/p>

加速向前,矢志追求戰(zhàn)斗力的巔峰,不是單個課目、單個專業(yè),而是所有崗位、所有專業(yè)——

在防化中隊的專業(yè)訓練現場,防護快、偵檢快、化驗快、洗消快……記者看到,每名官兵都在精益求精,都在分秒必爭。

“分秒必爭是實戰(zhàn)要求?!敝嘘犞笇T陳真玉對記者說,實戰(zhàn)不允許我們慢,慢就意味著危險,就意味著人民群眾的生命可能受到傷害。

在工程機械訓練現場,切割機操作手羅斌,正操作25斤重、鋸片直徑350毫米的切割機,在厚度不足1毫米的電燈泡上切割鋼絲,任何細微的抖動、呼吸的起伏,都可能導致挑戰(zhàn)失敗。

電機轟鳴,羅斌調整好呼吸,沉穩(wěn)、精準地操作切割機。隨著切割機的轟鳴聲停止,鋼絲應聲落地,燈泡完好無損。

“我練習在燈泡上切鋼絲的絕活,可不是炫耀,而是為了在搶險救援中能做到精準無誤,減少對受困人員造成二次傷害。”羅斌鄭重地對記者說。

攥指成拳,每一根指頭都要過硬,也正是有了成百上千像羅斌這樣的“硬指頭”,才凝聚起支隊無堅不摧的鐵拳之力。

由營區(qū)向西南40余公里,是支隊的野外駐訓點。沿著蜿蜒的道路,記者來到這個錘煉鐵拳的演兵場。

那一次,支隊千余名官兵在此駐訓。3個多月幕天席地、風餐露宿,一座座野戰(zhàn)帳篷被烈日曬得褪色。

在風吹日曬中練體能、打基礎,在酷熱難耐中練專業(yè)、精技能,在沙塵滾滾中練戰(zhàn)術、促協(xié)同……官兵們臉龐曬得黝黑、雙手布滿老繭,眼神愈發(fā)堅定,戰(zhàn)斗精神更加旺盛。

砥礪劍鋒,為的是關鍵時刻亮劍。那個仲夏,總隊兵種協(xié)作區(qū)比武在某訓練基地舉行,支隊作戰(zhàn)支援大隊和其他4個單位賽場爭鋒。

場地在變,特情在變,考核組隨機導調,要求現場排爆……

支隊官兵頂著高溫酷暑,狹小空間破拆分毫不差,障礙物機械拆除爭分奪秒,排爆作業(yè)大膽精細,他們將22個課目中的13項冠軍收入囊中。

訓為戰(zhàn),訓即戰(zhàn)。這是支隊軍事訓練的成績單——近年來,他們4次通過武警部隊軍事訓練一級達標考核,30余人次在總隊以上比武中創(chuàng)破紀錄,330余人次因軍事訓練成績突出立功,2020年被中央軍委表彰為“全軍軍事訓練先進單位”。

(二)

來到支隊作戰(zhàn)室,記者在屏幕上看到,任務區(qū)、營區(qū)各個角落的實時畫面不斷切換,任務區(qū)各種情況變化盡收眼底。

擔負值班任務的通信科科長柏青告訴記者,這里不僅作戰(zhàn)指揮各種要素一應俱全,指揮和通信手段也日益完善。

“戰(zhàn)場時刻在變,對手時刻在變,科技時刻在變,我們不能坐井觀天、原地踏步?!卑厍鄬τ浾哒f,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要緊跟世界新軍事革命發(fā)展趨勢,大踏步趕上時代發(fā)展潮流,在演訓場上主動知變、適變,應變、求變。

鐵拳之變,變在科學組訓上——

作訓參謀楊益點擊支隊訓練數據庫,各單位最新上報的軍事訓練考核成績一目了然。

記者在電腦屏幕上看到,有展示各單位不同時期訓練水平變化的折線圖,有展示多個軍事課目考核成績數據變化的柱狀圖,有展示各大隊軍事課目強弱項的“雷達圖”……

“這是支隊‘大數據、小數字’量化分析抓訓機制的數據庫?!睏钜娼忉屨f,橫向對比,能看出各分隊訓練水平彼此間的差距;縱向對比,能夠分析每年各階段各類人員每個課目訓練水平、進步幅度,從而查擺出制約訓練成績提升的瓶頸,為科學訓練、安全訓練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撐。

鐵拳之變,變在組訓理念上——

“組訓者要懂科學、講科學、用科學?!辈稍L期間,陳攀峰說,“抓訓練這么多年,我的體會是,合格的組訓者至少要懂心理學、運動學、行為學等專業(yè)知識?!?/p>

聊起這個話題,陳攀峰侃侃而談:“肌肉呈塊狀的戰(zhàn)士,爆發(fā)力強,適合特戰(zhàn)搏擊;肌肉呈條狀的戰(zhàn)士,耐力好,適合越野;性格勇猛的戰(zhàn)士,適合當突擊手;性格沉穩(wěn)的戰(zhàn)士,適合當狙擊手;膽大心細的戰(zhàn)士,適合當機槍手……為每名戰(zhàn)士找到最適合的崗位,最大限度地挖掘個人潛力,是提升整體戰(zhàn)斗力的基礎。”

鐵拳之變,變在訓練手段上——

體能訓練,他們借助智能體測儀、訓練傷防控系統(tǒng),對官兵訓練數據進行精準采集、科學分析。

射擊訓練,他們引進紅外激光瞄準系統(tǒng),現場還原瞄準點、彈著點、飛行彈道,通過數據對比、復盤校錯,有效提高訓練針對性、精準度。

戰(zhàn)術訓練,他們利用新技術手段升級部隊訓練設施,融入仿真、激光等技術,營造出聲響、光亮、地形等實戰(zhàn)背景,并逐步完善動態(tài)勤務管控等應用模塊,提升官兵戰(zhàn)場適應能力。

鐵拳之變,變在戰(zhàn)法招法上——

采訪中,一級上士張家潤向記者講述他們的戰(zhàn)法探索:一次演習,擔任紅方的特戰(zhàn)大隊,躊躇滿志地參加交通工具反劫持戰(zhàn)斗行動,沒承想,藍方一發(fā)炮彈打亂了他們的陣腳……雖然任務完成,但戰(zhàn)損率太高,行動被判定為失敗。

“從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爬起來。”張家潤和戰(zhàn)友們集智攻關,創(chuàng)新開展特戰(zhàn)隊員一專多能訓練和小隊戰(zhàn)術訓練,探索抵近偵察、偽裝偵察和技術偵察等手段。

在不久后的一次訓練中,偵察小組利用無人機捕獲藍方目標影像,突擊隊員誘導逼近、佯裝進攻、隱蔽突襲,圓滿完成任務。

置身演訓場,記者感到,以“網絡+”“科技+”“數字+”為代表的一條條訓練理念、一項項訓練方法、一個個戰(zhàn)法應運而生,正在為戰(zhàn)斗力快速生成注入強勁動力。鐵拳之變,有量變,有質變,也有嬗變。

(三)

低矮的平房,起伏的坡地,掩體前方不時傳來陣陣槍聲。

記者來到射擊場,想見一個曾經在射擊場大顯身手的人——少尉韓昊川。

這位看起來憨態(tài)可掬的小隊長,在射擊場上是一名勇敢堅毅的狙擊手。

“那是總隊組織的一次潛伏狙擊比武?!?韓昊川說,前方200米處,隨時可能有射擊目標出現,每個目標只停留10秒,稍不留神就可能錯過。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全副武裝的韓昊川靜靜趴在陣地上,敏銳地盯著前方。

“平時沒啥感覺的頭盔越來越沉,眼睛有些模糊,人禁不住有點犯困?!表n昊川說,他開始咬舌頭、咬嘴唇,讓自己始終保持清醒和專注。

這次潛伏狙擊8小時,韓昊川5發(fā)5中,取得總隊第一名的好成績。

潛伏結束時,韓昊川連翻身的力氣都沒有了。

“要成為黨和人民信得過、能打仗的忠誠衛(wèi)士,就要吃得了別人吃不了的苦、邁過別人邁不過的坎,就要不畏艱險、英勇頑強、敢打硬仗。” 韓昊川說。

入伍9年,憑借這股勁,韓昊川練就了快、穩(wěn)、準的狙擊技能,3次奪得總隊狙擊專業(yè)比武桂冠,3次榮立三等功。

氣為兵神,勇為兵本。與官兵近距離接觸越多,記者的感受越強烈:面對艱難險阻,官兵身上都有一股“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勁頭,都有敢打必勝的血性膽氣。

“夫戰(zhàn),勇氣也”。官兵反復對記者說,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絕不會是敲鑼打鼓、輕輕松松就能實現的,我們必須提著那么一口氣,鼓著那么一股子勁,開辟奮斗新境界,抵達發(fā)展新高度。

挑戰(zhàn)極限,練就一身鋼筋鐵骨——

中士白劍,是名二次入伍的老兵。他多次參加“魔鬼周”訓練。挑戰(zhàn)極限,對他來說是常態(tài)考驗。

盛夏,他負重50多斤隨戰(zhàn)友一起山地奔襲,隨后,邊搜索、邊射擊,常常肩膀掉皮、腳上起泡;寒冬,山頂白雪皚皚,近零下20攝氏度,他和戰(zhàn)友一起進行抗寒訓練,洗雪浴、強體魄。

“苦嗎?”記者問他。白劍說:“說不苦是假的,但能練就一身鋼筋鐵骨,值!”

無懼風險,不完成任務誓不罷休——

特戰(zhàn)隊員尹春生,曾經在總隊比武中,摘得搏擊項目桂冠。在武警部隊軍事訓練等級評定考核中,尹春生代表支隊迎戰(zhàn)5個兄弟單位的搏擊高手。第4場比賽結束后,尹春生的右小腿和腳掌接連出現骨裂,體能也消耗殆盡。

最后一場比賽,尹春生包扎好腿腳咬牙上陣,穩(wěn)扎穩(wěn)打,沉著應戰(zhàn),最終取得了五戰(zhàn)五勝的驕人戰(zhàn)績。

甘于奉獻,“國家”二字重千鈞——

去年年初,支隊受命擔負一項重要安保任務,時間跨度長,執(zhí)勤點位的生活條件和自然環(huán)境十分艱苦。

二級上士王爽和10名戰(zhàn)友堅守在兩個哨位,吃住都在狹小的空間里,每人每天站哨6至8小時,連續(xù)執(zhí)勤40多天。

“只要黨和人民需要,再多的困難我們也能克服,再難的任務我們也能完成?!蓖跛瑘远ǖ乇硎尽?/p>

“背后是盛世繁華,面前是責任擔當?!敝ш犽m然駐守在首都,官兵雖然身處許多重大活動現場,他們執(zhí)行任務時卻往往要背對繁華、甘于寂寞。

指導員樊釗江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現場執(zhí)勤時,親眼看到戰(zhàn)機從頭頂飛過,10萬只和平鴿展翅高飛,當時忍不住熱淚盈眶。

面對記者采訪,樊釗江感慨地說:“在祖國心臟執(zhí)勤,有時覺得國就是家、家就是國,家與國都在自己的心靈深處。所以,每一次任務都是一次成長,都能讓我們對‘國家’二字的理解越來越具體、越來越深刻。”

在營區(qū)西南角,一塊巨型展板上,醒目地寫著“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開創(chuàng)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新局面”。展板左側,一名軍人高舉軍號,昂首挺胸,仿佛正吹沖鋒號。

軍號聲聲,使命催征,駐守京畿的這支部隊,正在向著新的奮斗目標,加速前進。

點擊進入

“強軍新征程 跑出加速度”大型融媒體報道

武警北京總隊機動第一支隊:鍛造新時代“機動鐵拳”

武警北京總隊機動第一支隊從1990年組建至今,一直駐守在祖國心臟,守護首都平安。2013年,習近平主席冒著嚴寒來到這支部隊,觀摩了緊急出動演練,并與官兵代表進行了親切的交流和問候。邁入強軍新征程,支隊官兵牢記囑托,潛心謀戰(zhàn)研戰(zhàn),鍛造新時代“機動鐵拳”。

進擊的元年

——來自空軍航空兵某無人機團的觀察報告

■解放軍報記者  梁蓬飛  李兵正  李建文  劉 藝

威武列陣。 劉載譽攝

加速,起飛,一股巨大的力量將朱會杰壓在座椅靠背上。

這一天,是2023年元旦。此時的朱會杰,正乘機赴空軍航空兵某無人機團就任團長。該團,是我軍首支某型無人機部隊。

短暫的喜悅過后,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腦海里不斷翻騰著4個大字——“無人元年”。

半個月前,剛聽到這個詞時,朱會杰為之一振。近些年,在世界無人作戰(zhàn)領域,被冠以“元年”的標志性事件接連出現,無人機的地位作用正加速躍升。

這是“發(fā)展慢了就會落后”的競速,是“下一仗可能顛覆這一仗”的劇變。

時間不等人,形勢不等人。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打造強大戰(zhàn)略威懾力量體系,增加新域新質作戰(zhàn)力量比重,加快無人智能作戰(zhàn)力量發(fā)展”。

想到此處,朱會杰豁然開朗:奮進強軍新征程,發(fā)展無人機事業(yè),就應該有這種“元年”意識、“歸零”心態(tài),從一個起點奔向一個新的更高起點。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飛機落地,走出艙門,朱會杰極目遠眺。那一刻,他有一種強烈預感——無人機部隊高速發(fā)展的時代來了!

在機場的另一邊,該團一架無人機騰空而起。朱會杰知道,2023年,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必定是他們團加速奔跑的一年、迎難進擊的元年。

(一)

沙塵揚起,給夜色增添了幾分凝重。在訓練場忙碌一天的朱會杰,匆匆走進機關樓。

辦公桌上,擺著一份無人機部隊建設方案,上面寫著按照各時間節(jié)點倒推的大項任務安排。

“這是軍令狀啊,到時候是要兌現的!”見記者進來,朱會杰抬起頭,眼里寫滿堅定,也透著焦急。

他告訴記者,今年初,在謀劃新年度工作時,官兵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感覺:團隊組建以來,一邊接裝改裝,一邊執(zhí)行任務,始終在新域新質作戰(zhàn)力量建設征途上銜枚疾走。但要如期達成這些新的目標,他們還需來一次整體提速。

面對大家期待的眼神,新一屆黨委亮明態(tài)度:“不要四平八穩(wěn)的按部就班,不搞標新立異的另起爐灶,不要急功近利的推倒重來。我們要做的,就是沿著上級和團黨委規(guī)劃的賽道,接力跑出加速度?!?/p>

多年磨一劍,一朝再出發(fā)。無人機團的2023年,就這樣開啟了。

一大隊大隊長路廣遠,很快感覺到了不一樣——團機關的作訓參謀下沉編入各大隊,飛控、機務、情報等相對獨立的要素,開始模塊化組合……

他還注意到,隨著大隊面貌一新,組訓方式也變了,原來由團機關牽頭,現在經常由大隊主導。

變化,也體現在控制方艙里。以前,一次飛行就一個“指控班子”,如今又增加一套人馬,兩者同時上陣,以老帶新、互為備份。

“未來戰(zhàn)場,打的是合成、充實、靈活、高效,決不能磨磨唧唧、拖拖拉拉?!眻F領導劉杰告訴記者,無人機部隊要想飛出加速度、新高度,必須擺脫不合時宜的思維定勢、固有模式和路徑依賴。

那年,一架無人機在塔臺指揮下爬高右轉,結果升空高度不夠,險些釀成險情。原因查明:塔臺指揮員未充分考慮遙控無人機會有延遲。

舊事重提,團領導告誡官兵:不能身子坐進了“方艙”,腦袋還留在“塔臺”。

有了這份清醒,他們看待自己的眼神不淡定了——一本大事記,記錄著該團成立以來創(chuàng)造的一個個“首次”。“現在回頭看,有些成績并不值得大聲喝彩,一些先進經驗可能還存在問題?!?/p>

有了這份清醒,他們看待無人機的眼光更深邃了——越來越多的戰(zhàn)例表明,一旦發(fā)生武裝沖突和低烈度戰(zhàn)事,率先登場、重點使用的一定是無人機。“但仍有些官兵,把無人機簡單當作焦距更長的相機、射程更遠的火炮?!?/p>

兩年前的聯(lián)合演習,一位指揮員提出,由他臨時指定目標,該團派無人機實施空中打擊。

這項任務,交給了飛行員陳柳堅。當天夜里,陳柳堅輾轉反側,一次次起來查看天氣,一遍遍預想技術動作。

次日,指令傳來,陳柳堅操控無人機,很快將目標一舉擊毀?,F場觀摩的人群,掌聲四起。

采訪中,提起這個高光時刻,陳柳堅卻異常冷靜:“戰(zhàn)場上,我能有那么長的準備時間嗎?”

憂患的烽火,在陳柳堅心頭燃起,也照亮了該團官兵進擊的前路——錨定未來戰(zhàn)場的軍人,從不會止步于眼前的靶標、滿足于今天的勝利。

2020年八一前夕,習主席視察空軍航空大學時指出:“現在各類無人機系統(tǒng)大量出現,無人作戰(zhàn)正在深刻改變戰(zhàn)爭面貌。要加強無人作戰(zhàn)研究,加強無人機專業(yè)建設,加強實戰(zhàn)化教育訓練,加快培養(yǎng)無人機運用和指揮人才?!?/p>

統(tǒng)帥的殷切囑托,如一聲緊似一聲的催征戰(zhàn)鼓。陳柳堅說,搶占未來無人作戰(zhàn)軍事競爭制高點,既要有思想上的“大踏步前進”,更要有行動上的“急行軍”。

(二)

難得的好天氣,抬頭仰望,星河璀璨。

夜幕下,該團一個方艙里,幾名飛行員正盯著監(jiān)控屏幕。此時,數百里之外的萬米高空,一架無人機在他們的操控下,向某地域悄悄飛去。

這注定又是一個不眠之夜。今年以來,該團官兵記不清經歷過多少次通宵達旦。當時間被任務定義,晝夜晨昏在他們的一日生活制度表上便不再有明晰的界線。

趁著換班的間隙,記者堵住了團參謀長余瑞超。此時的他,已跟飛8個鐘頭。

“進入2023年,一切像被按下了‘快進鍵’?!庇嗳鸪嬖V記者,過去他們飛無人機,就像飛航模,經常覺得沒事可干?,F在,只要是飛行,腦子里必須始終裝著任務,眼睛里始終帶著敵情,偵察多少目標、帶回多少情報都有硬指標,總感到時間不夠用。

向“一個起落”要效益,改變的不僅是訓練,還有官兵們的認知。

現代戰(zhàn)爭進入“秒殺”時代,“發(fā)現即摧毀”已是常態(tài)。一次次起落,讓大家深刻感到,“發(fā)現”與“摧毀”之間其實有一個長長的“偵、控、打、評”鏈路。“縮短”這個鏈路,必須與時間賽跑。

情報參謀朱東偉對這場賽跑深有體會。按照規(guī)定,每次飛行結束后,他們都要提交一份報告。起初,這份報告叫“要報”,多為飛行情況總結,完成時間很充裕,經常洋洋灑灑幾頁紙;后來,改為“簡報”,提交時限陡然壓縮,篇幅短了,但有價值的信息也少了;后來,“簡報”進化為“快報”,提交時限又減少一半,報告樣式也從文檔改為表格。

“原來是要報不要、簡報太簡,如今再看,快報還是不夠快。”朱東偉說,提速,只有不停地提速,才有可能走在時間的前面。

今年初,團里提出新要求:隨看隨報、動態(tài)更新。這意味著,一個目標從發(fā)現到甄別到測量,再到回傳情報,每一環(huán)都要分秒必爭。

于是,一份偵察情報有了“優(yōu)先級”。“敵人的動向和數量哪個更重要?”情報大隊副大隊長張博自問自答,“對指揮決策而言,如果必須取舍的話,無疑是前者。如此一來,先報什么、后報什么以及報告的具體內容,就得按重要程度降序排列?!?/p>

于是,一個新的訓練課目寫入計劃表。張博介紹,他們每一次參加軍兵種協(xié)同訓練,都會請兄弟部隊幫忙設置一些真假目標,供飛行員偵察識別。這種“目標揭偽”訓練,逼著大家練就“火眼金睛”,提高獲取情報的速度和準度。

一名飛行員在空中飛行時,對速度和載荷最為敏感。如今,駕駛座艙降到了地面,雖然沒有風馳電掣和大角度機動,但他們對速度和載荷的感知從未減退。

“你知道嗎?慢,也曾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來!”這天,記者又一次與余瑞超“不期而遇”。話匣子打開,是他不愿提及的過往。

“別看現在我們執(zhí)行任務,方艙在這里,無人機在那里,無論中間隔多遠,都可以實施同步指揮。退回幾年前,要完成這種轉場飛行,并不容易?!?/p>

“先把裝備拆了,長途運輸后,再進行組裝、調試……”說到此處,余瑞超不禁慨嘆,“拖家?guī)Э谖舶烷L,到了戰(zhàn)時,哪有那么多運力和時間留給我們呢?”

解決的辦法,是遠距離空中轉場。動輒數千公里,必須做到無人機全程精準可控、異地起降順利銜接、突發(fā)情況及時處置。

起跑決定后程。那年,該團勇敢邁出第一步。通過對地面控制設備的精簡、改進、優(yōu)化,甩掉了多余的“壇壇罐罐”,最終取得成功。

“任何一名先行者,都具有天然的使命感?!庇嗳鸪f,作為我軍首支某型無人機部隊,應該義不容辭地扛起這份責任。近年來,該團探索開創(chuàng)了同場多架接續(xù)出動等多項無人機使用先例。

大格局,有大擔當。今年初,該團在某地劃出一塊訓練場,那里的海拔高度,直逼某型無人機性能極限。

“貼著峰頂飛、沿著山脊飛、頂著風雪飛,說不擔心那是假的。但真正的擔心,是無法敲開現代戰(zhàn)爭的大門。一想到這個,還有什么可怕的?”

說罷,余瑞超望向無人機控制方艙一隅,那上面寫著兩行鮮紅的大字:“不怕流血犧牲,時刻準備戰(zhàn)斗?!彼f,前一句,是一名軍人應有的信念;后一句,是一支部隊應有的狀態(tài)。

(三)

“啥叫立足現有裝備練兵備戰(zhàn)?”那天,一個再平常不過的問題,讓該團某大隊大隊長李陽眼睛一亮。

議戰(zhàn)議訓會上,罕見如此熱烈的討論。交流發(fā)言者,有各級指揮員,也有普通飛行員。忽然,一個獨到的見解闖進了李陽的耳朵。

“立足,不是像一根木頭那樣杵在原地一動不動,而要像一棵大樹,扎根在腳下的土地,不斷開枝散葉……”李陽越聽越激動,瞬間明白了:無人機是自帶體系和接口的,它究竟能發(fā)揮多大作用、產生多大效能,全在那個加號上。

“這就是‘無人機+’,里面蘊藏著新的戰(zhàn)斗力生成模式和戰(zhàn)斗力新的增長點,亟待我們發(fā)掘出來?!?/p>

連續(xù)幾天的接觸中,記者在李陽身上始終能感受到這種急切。去年金秋,他作為基層部隊代表,出席黨的二十大,現場聆聽了習主席發(fā)出的偉大號召:如期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加快把人民軍隊建成世界一流軍隊。

“如期”“加快”,從這兩個字眼里,李陽聽出了使命,也聽出了緊迫。參會期間,一有空閑,他就求教于代表中的專家,探討無人機部隊建設和作戰(zhàn)問題。

向戰(zhàn)尋路,等不得、慢不得,負重前行,終有收獲。

那年,該團與某特戰(zhàn)旅開展聯(lián)合演練。無人機盤旋高空,將信息數據傳送到地面單兵數字終端,幫助“敵后”滲透的特戰(zhàn)隊員規(guī)劃路線、實時警戒,并提供空中火力支援。

“無人機的能量這么大!”當時,目睹這一幕,李陽深受觸動。

此后,演兵場上,與該團“合作”的部隊,數量越來越多、范圍越來越廣、力度越來越大,一系列創(chuàng)新戰(zhàn)法訓法應運而生。

一次對抗演習,戰(zhàn)局膠著之時,該團一架無人機接令加入紅方陣營。飛行員蔣海鵬準確捕捉到藍方縱深隱藏的目標,立即呼叫紅方戰(zhàn)機。隨后,蔣海鵬又發(fā)射1枚導彈命中藍方指揮所,完成制勝一擊。

從“看得清”到“打得贏”,從“自己打”到“聯(lián)合打”,從“臨時配角”到“決勝主角”,無人機還是那些無人機,飛行員還是那些飛行員,該團卻飛出了新航線、闖出了新天地。

一個人對待成功的方式,可以決定他能走多遠。對于一支部隊而言,也是如此。

前段時間,李陽被表彰為“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喜訊傳來的那天晚上,他把自己關進房間,一直思考到深夜……

同樣無心睡眠的,還有機務中隊中隊長李少宵和他的戰(zhàn)友們。今年已經過半,他們交出了怎樣的答卷?

“每天都被一個個新任務推著跑,被一個個新理念領著跑。”李少宵向記者展示年度演訓計劃和目標,密密麻麻的各項任務后面,有的打了“對勾”,有的還是空白。

空白需要填補。等待他們的,又是一場場攻堅克難的沖鋒。

“一件事一旦認準了,就馬上辦、抓緊干,容不得猶疑和懈怠?!?李少宵說,他感到今年全團呈現出的一個新氣象,就是雷厲風行的決斷力和一抓到底的執(zhí)行力。

后來,記者與團領導劉杰聊起這個話題,他坦言,雖然早起步幾年,但他們團的壓力是非常大的?!叭娔敲炊嗤锌粗f啥也要干出一番成績來?!?/p>

“先機和勝勢是搶出來的。我們在前進,對手也沒有睡覺?!眲⒔苷f,看到無人機起飛的時候,他經常會想,這云天之上,不知有多少對手的“空中之眼”在晝夜不停地窺視。

“時時放心不下、時時怕被落下,那種危機感,讓你即使剛剛躺下,也會自動彈起、一躍而起?!?/p>

(四)

強軍事業(yè),匯聚追光奔跑的年輕人。

這天晚飯后,記者終于見到了黃潤楷。早就聽說,他是一個有故事的人。

5歲那年,天資聰穎的黃潤楷,在一次比賽中獲獎。有媒體在采訪中問他長大后想做什么,聚光燈下的黃潤楷小臉一仰,大聲說:“我要當飛行員?!?/p>

10多年后,黃潤楷通過招飛,以優(yōu)異成績成為清華大學和空軍航空大學聯(lián)合培養(yǎng)的飛行員。從未放棄理想的他,就這樣被時代選中。

“當我真正擁抱祖國的藍天,才明白學校給予的眼界、習慣,部隊培養(yǎng)的自律、專業(yè),在我身上產生了一種奇妙的化學反應。我堅信,這正是建設一支強大的人民空軍所需要的特質?!?/p>

年齡不大,志向不小。一旁的戰(zhàn)友跟著打趣,嘴上沒少夸贊。黃潤楷現在是中隊長,平時喜歡琢磨無人機技戰(zhàn)術、經典戰(zhàn)例、戰(zhàn)略運用等問題。

不過,進入2023年,他和戰(zhàn)友變得深沉很多,平靜的外表下,醞釀著一次次“頭腦風暴”。這群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年輕人,經常圍坐在一起,熱烈討論異國上空的硝煙和我軍無人機發(fā)展的未來。

看到了差距,就想辦法迎頭趕上;發(fā)現新打法,就思索怎樣用在訓練里;取得了突破,就思考如何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在機關學習室,記者見到了3本內部刊物:《天鷹》《天梯》《天眼》。每一本,都有七八十頁。那上面,是黃潤楷和戰(zhàn)友們撰寫的研究文章。

“現在是無人偵察機,以后肯定會有無人加油機、無人運輸機……而今,我們在無人作戰(zhàn)領域留下的每一個腳印,都是為將來探路、鋪路。”黃潤楷說。

埋頭趕路,抬頭看天。這個團的飛行員眼睛盯著方寸屏幕,心里卻裝著星辰大海。

又見張博,是在一個下午。2014年,張博畢業(yè)分配到團里,同批前來的4個人,如今只剩他一個。

“人家向外輸送人才,都是一個一個的,就像一顆顆種子,播撒在新的沃土上,靜待發(fā)芽開花。而我們輸送人才,是一群一群的,就像一捆捆幼苗,栽下去就是一片樹林。”張博說,作為空軍無人機人才儲備基地,他們團經常有這樣的“大手筆”。

“當然會因此遇到人才緊缺的時候,但想想他們正在另外的營盤,獨當一面、發(fā)光發(fā)熱,干著共同的事業(yè),就感到很幸福?!痹搱F政治工作處主任看得很長遠,“我們一時的難,能換來兄弟單位的大發(fā)展,這對我軍整個無人機部隊來說,何嘗不是一種‘快’呢?”

大情懷,形成“大磁場”,吸引越來越多的青年才俊奔赴而來。記者采訪時,聽到一個好消息:今年剛畢業(yè)的飛行員,有很多人主動申請到這個團服役。

“我們何其有幸遇上了偉大時代!強軍事業(yè)塑造了我們,也成就了我們。”情報大隊教導員王志強,參加過首都國慶閱兵,光榮接受習主席檢閱。漫步營區(qū),一件件往事涌上他的心頭。

“剛來的時候,最大的感覺就是‘荒’?!蓖踔緩姼嬖V記者,團隊組建以后,一路西進,直到駐守西北大漠。一眼望不到邊的戈壁,就像他們創(chuàng)業(yè)之初面對的“無人區(qū)”,荒涼而貧瘠。

這難不倒激情燃燒的拓荒者。對接工業(yè)部門專家跟學跟試,頂著烈日黃沙一次次模擬訓練……幾個月后,《維護規(guī)程》《操作手冊》《組訓流程》等成果“瓜熟蒂落”,他們創(chuàng)造了當年接裝、當年實射、當年形成戰(zhàn)斗力的壯舉。

“開局跑出加速度,全程保持快節(jié)奏?!被厥讈砺罚踔緩娦纳锌合驊?zhàn)奮飛、強軍興軍,就要有這種“其疾如風、侵掠如火”的進擊態(tài)勢。

明月出山巔,蒼茫云海間。

那晚,記者再次來到控制方艙采訪,正趕上一架無人機飛臨康西瓦烈士陵園。飛行員魏秋夜說,每次經過那里,他都會繞飛一圈。

“這是我們無人機團官兵特殊的致敬方式,就是讓英雄和前輩們知道,護衛(wèi)山河、后繼有人?!?/p>

點擊查看

“強軍新征程 跑出加速度”大型融媒體報道

“大漠天鷹”的加速度“算法”

提到“算法”,很多人首先想到的都是0和1的排列組合。對于全軍第一支察打一體無人機部隊來說,他們曾實現了這支隊伍從無到有,完成了從0到1的轉變。然而作為“第一家”的他們并沒有把領先起跑的優(yōu)勢,當作一路都能領跑的資本。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要加快無人智能作戰(zhàn)力量發(fā)展。如今,這個團又以一種一切歸零的心態(tài),在強軍新征程上,開啟了屬于自己的加速度新“算法”。

向“新高地”沖鋒

——來自國防科技大學的觀察報告

■解放軍報記者 張 琳 陳典宏 特約記者 王微?!堈招?/p>

從這里走向戰(zhàn)場。張 龍攝

湘江之濱,橘子洲頭,滔滔江水日夜奔流,標繪出清晰的歷史坐標——

2013年11月5日,楓葉正紅,習主席來到國防科技大學視察,殷殷囑托:努力把國防科大辦成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培養(yǎng)高地、國防科技自主創(chuàng)新高地,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提供強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持。

2017年7月19日,伴隨改革強軍的時代脈動,習主席向新調整組建的國防科技大學授軍旗、致訓詞,標定這所走過崢嶸歲月的軍校新的歷史方位——國防科技大學是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培養(yǎng)和國防科技自主創(chuàng)新高地。

“高地”,軍隊統(tǒng)帥對國防科技大學的殷切期望。不同尋常的使命,注定他們要經歷不同尋常的跋涉。

“時間不等人,歷史不等人!從現在起,到建軍一百年,滿打滿算只有4年時間,我們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必須爭分奪秒、快馬加鞭?!背庇坑趬验熒胶?,征途在星辰大海,這所軍校的師生一直在和時間賽跑,一次次向“新高地”發(fā)起沖鋒。

(一)

清晨6時30分,晨曦初露,薄霧籠罩,火紅的太陽緩緩從地平線上升起。

在這座校園的中央有一條筆直的大路,叫“忠誠路”。記者沿著這條“忠誠路”,來到學員宿舍樓前。此刻,哨聲、口令聲、腳步聲此起彼伏……大一學員魏晨宇第一個從宿舍樓沖出,與同學們列隊進行體能訓練。

訓練間隙,記者上前與他攀談。“我是聽著軍號聲長大的,軍號見證著我實現夢想,考進國防科大。如今,這里的軍號將再次見證我實現新的夢想?!贝謿獾奈撼坑钫f,上中學時,學校旁就是部隊營區(qū),每天聽到軍號聲,他都會下意識地加快腳步。

軍號嘹亮,指引著夢想的方向。當年,魏晨宇和他所在高中的18名同學,一同考進國防科技大學,成為家鄉(xiāng)的驕傲。

陣陣響亮的口號聲中,報考國防科技大學夢想成真的女學員李盈向前奔跑。

“為什么大家都想來國防科大呢?”

“因為這里是軍事科技學府的‘新高地’!”

一段對話,一份初心。記者凝望路兩旁,“慈云桂”“高伯龍”“宋文驄”……銘刻60多位院士和300多位將軍姓名的雕塑默然肅立,猶如威武雄壯的方陣,激勵一代代青年學子奔向科技“新高地”、沖鋒打贏“新高地”。

向“新高地”沖鋒,忠誠是永遠的報告詞——

70年前,“老虎連”指導員譚國玉成為國防科技大學前身“哈軍工”的首批學員,這位從抗美援朝戰(zhàn)場高地走來的戰(zhàn)斗英雄,以戰(zhàn)場上炸碉堡、攻山頭的勁頭,向科學技術高地發(fā)起新的沖鋒:“戰(zhàn)場上人在陣地在,拼了!你一個鐘頭我兩個鐘頭,你8個鐘頭我通宵,我就不相信弄不出來?!?/p>

“人在陣地在?!边@句鐵血誓言,如今已成為學校天河團隊成員心中的信仰坐標?!霸鴰缀螘r,地方公司的招聘廣告打到了校門口,走出這個門,薪酬就能翻番,但大家依然選擇了堅守。”團隊成員說。

10年前,習主席視察學校,親切走進年輕學子中間。10年后,曾經站在受閱方陣中的女學員曹博研,碩士畢業(yè)后主動放棄大城市任教機會,請纓前往西北戈壁,在大漠深處放飛無人機群。“無人化、智能化,是未來軍事競爭的制高點,我要到一線去,占領這個重要的陣地?!彼f。

和曹博研一樣,當年接受習主席檢閱的青年學員,如今早已走上大江南北的各個戰(zhàn)位,開啟軍旅人生新的沖鋒——遠海大洋,李朝陽站上航母飛行指揮臺;青藏高原,邱遠強搭建野戰(zhàn)信息通信網;大山深處,戴華驊精心繪制電子地圖……

若以小利計,何必披征衣。在如期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強軍大潮中,他們有的選擇以一腔熱血走進校園致力于培養(yǎng)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有的選擇以奮斗的姿態(tài)向國防科技自主創(chuàng)新高地沖鋒,有的選擇去作戰(zhàn)一線綻放青春施展才干。他們的無悔抉擇,折射著新一代軍人的赤膽忠誠。

“要牢牢扭住思想政治建設這個根本建設,緊緊圍繞強軍目標來進行,使思想政治建設成為實現這一目標的強大推力和助力?!苯y(tǒng)帥的殷切囑托,如今已成為這所已走過70年輝煌歲月的軍校鑄魂育人的根本遵循,化作莘莘學子的自覺行動。

“忠誠,就是敢于為祖國流盡最后一滴血?!边@是魏晨宇的回答。“去年我們還叫軍事基礎教育學院。”組織參觀陳樹湘烈士紀念館,聆聽陳樹湘斷腸明志的故事,凝望胸前“軍政基礎教育學院”的胸牌,魏晨宇一股熱血涌上心頭。

從“軍事”到“軍政”,一字之變,折射出這所軍校關于鑄魂育人的種種舉措:推進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三進入”,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提質工程,建設11門引領性思政課程、14門思政課程示范課,編寫思想政治教育“2+6”系列輔助教材,組織新時代衛(wèi)國戍邊英雄群體先進事跡報告會……

“我們從北國雪原走來,帶著哈軍工的風采;我們屹立在湘江之畔,重任在肩,豪情滿懷?!倍匣仨懼秶揽萍即髮W校歌》,順著“忠誠路”,記者來到圖書館。

走進一樓的“學習園地”,記者看到擺放著一摞本科學員戰(zhàn)略研究文集:《非對稱作戰(zhàn)與軍事發(fā)展戰(zhàn)略》《量子技術及其在軍事領域的應用》……“智能化戰(zhàn)爭”“軍事人員現代化”等字眼在論文中隨處可見。

本科學員就要研究這么宏闊和前沿的問題?一開始,記者很難將眼前這一篇篇戰(zhàn)略研究文集和遠處操場一個個年輕的身影聯(lián)系在一起。

“這里培養(yǎng)的學員,將走向明天的戰(zhàn)場,成為軍隊建設的重要力量,他們怎樣,未來軍隊就怎樣?!庇浾咭槐楸榫捉乐笇Ю蠋燅R建光的話語,深切意識到,這所軍校早已將民族復興、建軍百年、奮進一流和人才培養(yǎng)扛在肩頭。

目光越過地平線,當一所軍校胸懷“國之大者”,把視野投向戰(zhàn)場、投向世界、投向民族的未來,學子們的目光便不僅在書本,更放眼世界;不僅在當下,更在這支軍隊的將來。

“這里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仿佛在告訴你,你是被寄予厚望的,你必須做出成績來。”這是大四學員俞棋睿最強烈的感受。這名來自“錢學森創(chuàng)新拓展班”的優(yōu)秀女學員,大學4年已榮獲5項國家發(fā)明專利,有2項已運用到部隊訓練。她不無自豪地告訴記者:“上課是小班式培養(yǎng),課后全程導師一對一輔導,很多學長一考上研究生,就直接參與天河、北斗等重大工程……”

拼,是俞棋睿對軍校生活的注解。在沖鋒“新高地”的考卷上,學員們所得的每一分,都凝聚著艱辛的汗水。

“一天10節(jié)課,晚上11點熄燈,但學習室的燈12點前沒熄過,大家都在向前沖?!庇崞孱Uf,學校本科學員課時總量如今有所壓縮,壓縮出來的時間用于開展與軍事素養(yǎng)有關的實踐活動?!芭c過去相比,‘練’的強度加大,‘考’的難度提高,‘戰(zhàn)’的味道更濃,學員們幾乎天天都在挑燈夜戰(zhàn)。”

走出圖書館,陽光燦爛。左側的一座雕像上,年輕的學子在陽光下挺起胸膛、張開臂膀,仿佛站在時代的潮頭,呼吸著八面來風。底座上,寫著這樣一行字——

“和太陽一同升起?!?/p>

(二)

上午9時40分,偌大的校園有些安靜,幾名教員正腳步匆匆趕往教室。

校園內,學員走得最多的這條道路,叫“精武路”。學員們每天通過“精武路”從宿舍樓走向教學樓、走向訓練場。記者來到“精武路”旁二號教學樓的一間教室,只見教員邢中陽正在提問啟發(fā)學員。

“現在的課越來越不好上了!學校推行教學改革以來,團隊不知道調研了多少部隊,加了多少班?!边@位29歲已是副教授、學?!稇霉鈱W》“金課”團隊主講人之一的女教員對記者說,如今,骨干教師到部隊任職代職、當兵鍛煉、參加演習演訓已成常態(tài)。

“仗怎么打,教學就怎么開展?!薄稇霉鈱W》“金課”團隊負責人程湘愛說,“身為教員,我們有一種強烈的使命感、責任感,就是面向戰(zhàn)場、面向部隊,圍繞實戰(zhàn)搞教學、著眼打贏育人才,使培養(yǎng)的學員符合部隊建設和未來戰(zhàn)爭的需要。”

在教學辦公室,教務參謀于洋拿起《國防科技大學本科學員人才培養(yǎng)方案》告訴記者:學校4類基礎學科實驗班瞄準培養(yǎng)未來戰(zhàn)略科學家相繼開設,42門核心課程面向全社會公開選聘教學團隊首席教授,39項有關人才培養(yǎng)政策制度相繼出臺;預設12個新興專業(yè)170余部教材申報立項,比以往5年新建教材總數還要多……

“過去的拼搏有收獲,未來的戰(zhàn)場需求更迫切。如期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責任歷史地落在我們這一代軍人肩上,必須跑好新征程上自己的這一棒,跑出奮斗強軍‘加速度’。”于洋說,在科技強軍的賽道上,搶占人才培養(yǎng)“新高地”,一刻也慢不得、等不起,必須保持“拼出來、干出來、奮斗出來”的精神狀態(tài),向心凝聚、向戰(zhàn)發(fā)力、向難攻堅。

與記者剛打了個照面,施研究員便拉著行李箱奔赴軍營。這,已是他今年第15次前往部隊——為東部戰(zhàn)區(qū)空軍進行系統(tǒng)成果升級。

“這個課題部隊很需要,就算沒有經費支持,我們也要‘自帶干糧上戰(zhàn)場’?!笔┭芯繂T說,僅去年一年,學校像他這樣趕赴部隊服務備戰(zhàn)打仗的專家教授,就有1200余人次。

“今天在向‘新高地’沖鋒的道路上,也許沒有硝煙彌漫,但必須爭分奪秒掌握戰(zhàn)爭制勝機理?!笔┭芯繂T說,他所在的科學家團隊,組隊參加空軍某部一場實戰(zhàn)練兵時,大家都像“拼命三郎”一樣,搶時間、趕進度,硬是在作戰(zhàn)概念創(chuàng)新、核心戰(zhàn)法提出等方面實現了新突破。

文研究員也是一線部隊的“常客”。記者見到他時,他正與研究生討論一套算法的可行性。學生自豪地介紹:“文老師的一套算法,大幅提升了無人機的定位精度。”

“服務部隊,服務備戰(zhàn)打仗,需要科學的思維,同樣需要一雙深入基層的‘鐵腳板’。”文研究員說,科研工作必須緊貼實戰(zhàn)、服務部隊,同部隊建設發(fā)展接好軌、對好焦。

搶占未來戰(zhàn)場“新高地”,需要全力去搶、去拼。越是深入一線部隊,國防科大人越是有一種等不起、慢不得的緊迫感使命感——

從邊防巡邏歸來后,學校張副研究員為邊防官兵量身定制了4套某新型裝備。后來,4套變成300套,其他部隊紛紛聞訊而來。

研究員相曉嘉在東部戰(zhàn)區(qū)講授題為《智能無人作戰(zhàn)》的課程,700多人在線上線下同時聽課;電子對抗學院教員張玉發(fā)給部隊講電子對抗裝備技術原理、組訓方法和戰(zhàn)術運用,一年上了150多堂課,還編修了新的裝備使用手冊。

激光陀螺團隊先后攻克一系列技術難題,研制出多種型號激光陀螺,已廣泛應用于多個領域,覆蓋多軍種武器和作戰(zhàn)平臺……

緊迫感使命感源于什么?在這些專家教授的匆匆腳步中,記者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一切為了滿足打仗和部隊需求。

這個需求有時很小,小到一位部隊指揮員求助索要學習資料;這個需求有時很大,關系著一支部隊的作戰(zhàn)效能、訓練效率,關系著戰(zhàn)略方向布局、軍事力量應用。

這個需求有時很急,部隊一分一秒都不能等;這個需求有時又很久,需要一代人一輩子甚至幾代人接力來攀登、攻克……

記者見到教員劉西川時,他正在指導一名博士研究生修改論文。不久前,劉西川作為青年人才,被破格遴選為博士研究生導師。

“在以前,我可能還要等12年才能帶博士。”這位年輕博導說,“如今,在種種超常舉措扶持下,整個教員隊伍成長都在‘提速’?!?/p>

筑巢引鳳,引發(fā)人才“聚變”效應。朱教員35歲直接評定為教授,王教員30歲評定為副研究員,林教員30歲評定為副教授,空天科學學院所有系所主任、所長均為80后……在校園里,這樣的事早已不是新聞。僅2022年一年,就有13名優(yōu)秀青年人才直接評定高職,40歲以下評定正高職占近三分之一、35歲以下評定副高職超過六成……一系列超常舉措的背后,是學校搶占人才高地的深謀遠慮。

上午11時20分,記者來到“精武路”旁的訓練場,遇見27歲的軍事教員盧嬪嬪正在帶領學員進行射擊模擬訓練。

“據槍要穩(wěn),擊發(fā)要快!”這名曾在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上3次打破世界紀錄的“全能王”,將自己的秘訣傾囊相授。

今年上半年,盧嬪嬪剛被選調到國防科技大學,和她一道前來的還有138名年輕軍官,他們來自邊防連、合成營等備戰(zhàn)打仗一線,如今已成為學校備戰(zhàn)打仗的“新鮮血液”。

結束上午的采訪,記者一抬頭,遠處“建設打仗院校 培育打仗人才”的標語格外醒目。

這,是這所軍校所有教員心中的目標高地,更是他們沖鋒向前的動力源泉。

(三)

晚上11時,夜已深沉?!疤旌勇贰鄙?,天河樓燈火通明。

在助理研究員李晨帶領下,記者見到了令無數國人自豪的“重器”。走進偌大的天河機房,各種指示燈不停閃爍。

超級計算機,計算機界“皇冠上的明珠”、科技突破的“發(fā)動機”,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水平和戰(zhàn)略能力的重要標志、公認的大國重器。

算力之爭,就是國力之爭。在超級計算領域,從億次巨型機到億億次超級計算機,一部超算發(fā)展史,就是一部追趕史、拼搏史。崛起的“新高地”上,鐫刻著成百上千的開拓者、奮進者、奉獻者的名字。

天河團隊的成員在機房中來回穿梭,項目大、任務緊、要求高,加班加點已成為工作的常態(tài)。

2022年“天河”項目攻關階段,團隊成員加班到大年三十,初四又接著上班。他們每個人身后,都有一盞屬于家的燈火,然而在向“新高地”沖鋒的征程上,他們義無反顧。

“作為開拓者、奮斗者,注定要與艱辛為伴。”團隊成員心中都有這樣一個信念,與其說面對的是跋涉的艱辛,不如說面對的是一代人,面對的是軍隊的未來。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如果說奮斗是青春最鮮明的底色,那我們的青春就是獻身國防科技事業(yè),在創(chuàng)新研究中貢獻屬于我們的‘科大力量’?!?0年前,李晨和同學們光榮接受習主席檢閱。今天,他已是光榮的天河團隊的一員。

沖鋒在搶占國防科技自主創(chuàng)新高地的路上,這位青年才俊目光凝望浩渺的夜空,意氣風發(fā):“再過10年、20年,當后來者享受著我們這代科大人種下的‘綠蔭’,我們一定會為今天所作的奉獻與付出而感到豪邁和榮耀,因為我們無愧于天河團隊的開創(chuàng)史奮斗史,無愧于我們的使命,無愧于我們這支軍隊!”

時代,給了更多人機遇。走出機房,走廊上滿滿一面墻都是歷代天河超級計算機的研發(fā)者頭像。不遠處,是一個個緊張忙碌的年輕身影……攀登世界科技高峰、搶占國防科技自主創(chuàng)新高地的接力棒,就這樣在每一個奮斗的日夜里傳遞著。

沒有堅韌毅力,哪來高地屹立。搶占國防科技自主創(chuàng)新高地,又何嘗不是一場惡仗、苦仗、生死仗?

北斗樓的電梯口,記者被一個醒目的電子屏所吸引。屏幕上,實時顯示:“今日加班人數總計59人,加班超過2小時23人,超過4小時25人……”不時,有人緩緩走出,也有人腳步匆匆走進。

為什么這么拼?在整夜長明的燈光中,記者找到了答案,那就是為了一個夢想——加速搶占國防科技自主創(chuàng)新高地的夢想。

為了這個夢想,有人選擇接力攀登科技高峰,也有人選擇挺進科技“無人區(qū)”。黃研究員告訴記者:“在天河團隊,‘85后’已成為中堅力量,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成為新一代天河人?!?/p>

堅守與開拓,都是為了搶占未來戰(zhàn)爭“新高地”。采訪期間,記者慕名來到系統(tǒng)工程學院研究員張濤的研究室。說是研究室,其實就是一個20多平方米的地下車庫。

說大,一點也不大——僅能放下一臺大風扇,各種儀器密密麻麻,站上幾個人都顯得擁擠。

說小,一點也不小——在張濤眼中,這里孕育著科研創(chuàng)新的無限可能,裝下的是一個科研創(chuàng)新團隊的夢想。

“這是一個嶄新的領域,探索別人沒有探索過的高地,兵貴精不貴多。”張濤自豪地說。事實也的確如此,就是這樣一個10多人的小團隊,榮獲了國家級、軍隊級多個人才獎項。

晚上11時30分,走進空天樓,映入記者眼簾的,是一面令人震撼的“人才森林”。我國航空航天領域的一大批科技帥才、系統(tǒng)總師、首席專家,猶如繁星映照著強國興軍的浩渺空天。

“這里,有一股加速搶占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培養(yǎng)和國防科技自主創(chuàng)新高地的志氣?!边@是記者采訪時聽到最多的一句話。這股氣,讓這所軍校一代代師生接續(xù)傳承,奔向科技波瀾壯闊的星辰大海。

“北斗”遙望“海天”,“銀河”凝望“空天”。夜幕下,兩條并行的主干道上,彰顯國防科技大學特色的發(fā)光字體立于樓宇上方,璀璨奪目。

漫步校園,一條筆直的“強軍大道”貫穿南北,與“忠誠路”“精武路”“天河路”等道路構成四通八達的校園路網。路上的人們腳步急促,一如他們向著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沖鋒的模樣。

夜幕沉沉,無數燈光在閃耀。這光亮,照亮了校園里的“強軍大道”,也照亮了每名國防科大人心中的夢想。

時間,腳步,征程。

這是他們平常的一天,也是他們向“新高地”沖鋒的每一天。強國強軍的密碼,就藏在這每一個平常的日子、每一個匆匆的腳步里……

走過萬水千山,腳下還有千山萬水,仍需跋山涉水。對于國防科技大學來說,無論是“強軍大道”,還是“忠誠路”“精武路” “天河路”,這一條條路,都通向明天勝利的“新高地”——打贏未來戰(zhàn)爭。

“向著‘新高地’,沖鋒!”踏上新征程,這是國防科技大學給出的響亮回答。

瀏覽更多內容:

“強軍新征程 跑出加速度”大型融媒體報道

國防科技大學:向戰(zhàn)而行 加速打造新型軍事人才培養(yǎng)高地

強軍之道,要在得人。人才是推動我軍高質量發(fā)展、贏得軍事競爭和未來戰(zhàn)爭主動的關鍵因素。作為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培養(yǎng)和國防科技自主創(chuàng)新高地,國防科技大學瞄準未來高科技戰(zhàn)爭人才需求,通過教學科研領域的深入改革和人才培養(yǎng)上的超常規(guī)舉措,加速構建戰(zhàn)教耦合的育人格局,不斷取得“含戰(zhàn)量”更足的國防科技創(chuàng)新成果,為科技強軍提供強 有力的人才保障和高新技術支撐。

寂靜的風暴

——來自空軍航空兵某部的觀察報告

■解放軍報記者 王通化 魏兵 李秉宣 特約記者 范以書

戰(zhàn)鷹列陣。董  威攝

向南,就是南中國海。向東,就是西太平洋。

盛夏,記者來到空軍航空兵某部采訪。一場雷雨正在醞釀,烏云在天邊翻滾。極目望去,漫長的機場跑道仿佛向風暴的漩渦延伸,咸澀的海風裹著云霧,流水般掠過龐大的機群。

山雨欲來。幾架歸航的戰(zhàn)機,偶爾從烏云的罅隙里降落,轟鳴聲轉眼像被一塊巨大的海綿吸走,四野重歸寂靜。飛行員們面色平靜地走下戰(zhàn)機,絲毫看不出他們剛才在高空經歷了什么。

一場復盤研討隨即展開。他們剛剛在巡航中收集的數據,像亮晶晶的瀑布,呈現在指揮員面前的顯示屏上。只有軍人才能讀懂的代碼和波形,還原著他們在海上、空中跟對手激烈博弈的態(tài)勢。

這是一場寂靜的風暴,戰(zhàn)爭雖然還沒有打響,狂風暴雨和驚濤駭浪已撲面而來。

2019年7月24日,《新時代的中國國防》白皮書發(fā)布,這支航空兵部隊所代表的新時代的中國空軍新質作戰(zhàn)力量揭開面紗,備受矚目。

兩個多月后,國慶70周年閱兵,首次獨立受閱的中國空軍某型戰(zhàn)機,以前所未有的聯(lián)合編隊,飛越天安門上空。駕馭長機的,正是這支航空兵部隊的飛行員。

科技之變、戰(zhàn)爭之變、對手之變,賦予這支部隊銜枚疾走、靜水流深的獨特氣質。

(一)

深夜,記者來到該部訓練科。推開門的那一刻,門外的人和門內的人,不約而同地瞥了一眼墻上的掛鐘——指針,已經跳過了23點。

辦公桌上,鋪展的圖紙、厚厚的幾沓資料交疊在一起,幾支彩色鉛筆斜躺在鍵盤上,還有一瓶眼藥水埋在紙角下……

科長劉鍵的眼里布滿了血絲。正在修改的訓練計劃表上,各色長短的線條,從下一個飛行日的上午一直延續(xù)到深夜。代表不同兵種要素、不同類別課目的符號畫得滿滿當當。粗粗一數,僅飛行特情課目就有20多個。

劉鍵告訴記者,這場訓練中,空中指揮長潘義進指揮的戰(zhàn)機,將戰(zhàn)斗在“第五維作戰(zhàn)空間”——那是空戰(zhàn)“電磁叢林”最茂密最詭異的地方。

“電磁信號無影無蹤,卻如萬箭穿心。現代空戰(zhàn),你永遠不知道驚喜和意外哪個會先到來?!迸肆x進對記者說。

“過去我們參加演習相對輕松,繞著外圍遠遠地飛。不管紅方還是藍方,大家看我們的眼神里,似乎都有一句沒說出口的話:別添亂就行。但我們也想真刀真槍地上去較量?!?/p>

一次演習,把這種“眼神”改寫了。

“當時,導演部導調藍方1架戰(zhàn)機突擊紅方目標。藍方派出另外2架戰(zhàn)機掩護,同時調派我們的飛機實施支援。接近紅方防空火力邊界時,藍方指揮員做出了一個意想不到的決定:撤回2架掩護的戰(zhàn)機。”

“我明白藍方指揮員心里的算盤:紅方防空火力強,怕自己的3架戰(zhàn)機都被打掉,丟分多,干脆讓1架戰(zhàn)機來個孤注一擲??蛇@個算盤沒把我們擔負特殊任務的飛機算進去,或者說壓根兒不相信我們?!?/p>

這份“不相信”,讓全機組憋了一口氣。潘義進帶領戰(zhàn)友們全力以赴,巧妙干擾、壓制紅方信號,打開了安全的電磁通路,讓“羊入虎口”的藍方戰(zhàn)機,上演了“千里走單騎”的好戲。

潘義進記憶猶新:凱旋時刻,兄弟部隊的戰(zhàn)友自發(fā)地鼓起掌來,可他們的眼神又很復雜。“因為他們清楚地看見:他們所熟悉的空戰(zhàn)規(guī)則,被改寫了?!?/p>

潘義進還記得那句沉甸甸的發(fā)問。一次重大演習,首長直接將電話打到天上,打到潘義進的席位。首長的話直截了當:“你們能不能壓制住對手?如果能,我就把戰(zhàn)線再往前壓!”

“我們的意見影響著首長決策,我們的能力影響著整個戰(zhàn)局,我們能不能、敢不敢?”潘義進心中陡然涌起一股躍躍欲試的熱浪。

“能不能?敢不敢?”這樣的錐心之問,恰恰蘊含著新時代中國軍人風生水起的機遇。

2021年2月4日,習主席視察部隊時強調:“現代戰(zhàn)爭中,制信息權成為贏得戰(zhàn)爭勝利的關鍵。要加快發(fā)展先進裝備,加緊培養(yǎng)專業(yè)人才,加強針對性對抗性訓練,推動新質戰(zhàn)斗力加速提升?!?/p>

“加快、加緊、加強、加速,我們沒有任何借口,唯有全力以赴,才配得上這種厚望。”從此,潘義進和戰(zhàn)友們開始加速奔跑,讓每一個加載進戰(zhàn)機的數據都經歷千挑萬選,讓每一項運籌于空戰(zhàn)的戰(zhàn)法都精打細算。

“兄弟部隊的戰(zhàn)友說,現在打仗,你們得有‘首戰(zhàn)意識’了。我說,不,我們必須有‘決戰(zhàn)意識’!”潘義進說。

(二)

風暴,盤旋在看不見的大腦深處,醞釀在一個接一個深夜。

這天晚上,記者走進該部一名領導的辦公室,航線圖、地形圖、區(qū)劃圖、頻譜圖……林林總總11幅圖,掛滿了墻面。

“過去打仗,一張圖上就可以運籌帷幄,現代戰(zhàn)爭中就不行了。”這名領導說,“就像這會兒的天空,看上去寂靜無聲,可你從電磁頻譜上一看,密密麻麻,波譎云詭……所以平時訓練,大家都是在密集的電磁波中尋找蛛絲馬跡,以為到了實戰(zhàn)環(huán)境,肯定信號更多更熱鬧?!?/p>

“可是你能相信嗎?真上了戰(zhàn)場,指揮員面前的屏幕居然很‘干凈’!”這名領導話鋒一轉,“為什么呢?后來大家想明白了。對手該藏身的藏身了、該隱蔽的隱蔽了,戰(zhàn)場越是靜悄悄,越是殺機四伏。”

隨著飛向戰(zhàn)場的一次次抵近,這里的軍人們頭腦中的問號越來越多,大家忍不住去想:“我們究竟面對的是什么樣的戰(zhàn)場?”

向戰(zhàn)尋路,這注定是一條艱難、寂寞而又布滿風險、荊棘的路。

如果說,別人是在“已知”中反復刻苦訓練,直至形成“肌肉記憶”。這支部隊的官兵更多的則是在“未知”中探索。即使飛過已知的航線,對他們來說都常常是一次全新的未知之旅。

未來戰(zhàn)場是什么樣的?這是“當你感覺自己慢了,就不對了”的戰(zhàn)場;這是“昨天還是領先的,今天就可能落后”的戰(zhàn)場;這是“前一段闖關,接下來還要攻堅”的戰(zhàn)場。

女工程師羅蕾的戰(zhàn)場,就在面前的方寸屏幕和鍵盤之上。端坐、凝神、思考……這是羅蕾常年如一日的狀態(tài)。如果沒有特殊情況,羅蕾甚至沒有一句話。

那年,羅蕾主動申請跟著部隊去演練。戈壁大漠的沙塵暴,沒有嚇退羅蕾的腳步。反倒是一場寂靜戰(zhàn)場的無形廝殺,將這名女工程師拖進“頭腦風暴”的漩渦。

當她沖進機房,打開顯示屏,點開文件夾,飽含著心血的新成果,竟然沒起到應有的作用!羅蕾懊惱地敲打著鍵盤,盼望一排排一行行的命令字符,化作疾馳的戰(zhàn)艦、俯沖的戰(zhàn)機、旋轉的雷達、巡弋的導彈……

突然,靈光一現,指尖飛快地彈跳,她把所有的奇思妙想輸進鍵盤。

那場廝殺,他們最終贏了!

迎著風暴前行,才有可能搶在風暴的前面;穿行在風暴中,才有可能窺見風暴的秘密。誰能想到,僅僅數年,機房里的這個瘦弱身影已手握多項戰(zhàn)法成果。

“前兩天,有名指揮長說,在這支部隊最大的苦是思想的苦。我說,這個苦值得吃、必須得吃。” 在該部一名領導看來,“想到”意味著更遠的眼界、更廣的胸襟和更大的格局。

“講到現代戰(zhàn)爭,OODA環(huán)很受推崇,也叫博伊德循環(huán)或決策周期環(huán)。它是由觀察、判斷、決策、行動4個英文單詞的首字母組合而來?!?/p>

“可是你知道嗎?早在20世紀30年代,毛澤東同志在《中國革命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問題》中就指出:指揮員的正確的部署來源于正確的決心,正確的決心來源于正確的判斷,正確的判斷來源于周到的和必要的偵察,和對于各種偵察材料的聯(lián)貫起來的思索?!?/p>

“你瞧,紅軍版的OODA環(huán)!老一輩的軍事家,雖然手里武器落后,但想法一點也不落后?,F在我們接過接力棒,在強軍新征程上加速跑,想法更不能落后?!?/p>

“飛機在空中最怕遇到風暴,但我們早已身處風暴之中——部隊轉型的風暴、軍事斗爭的風暴、戰(zhàn)爭演變的風暴……”這名領導感慨地說,“這些年,一場場突如其來、迎頭相撞的遭遇戰(zhàn),逼著我們思考:這是什么樣的天、這是什么樣的海、這是什么樣的對手!”

(三)

記者再見到這個單位的“一號指揮員”,是午餐時。早上的寒暄話別,仿佛就在片刻之前。

如果不了解訓練計劃,難以想象,他剛結束上午的飛行,連續(xù)進行多場對抗。

緊鑼密鼓的實戰(zhàn)化訓練,在這里就像“家常便飯”?!凹页!保馕吨环N狀態(tài),也意味著一種頻度。翻開訓練統(tǒng)計,去年以來,互為條件的對抗訓練達到了數百架次。平均下來,幾乎每天都是多場廝殺。

他告訴記者,今年的方案計劃中,對抗訓練項目達到了去年的4倍。對手涉及陸??仗祀姷亩嘀怕?,有專攻精練的切磋,也有體系融合的大戲。

這種“家?!?,讓記者深切體會到這支空中作戰(zhàn)力量的“過載狀態(tài)”。

“殲擊機訓練,有個詞叫‘過載’。飛行上了難度,強大的離心力,能把飛行員抗荷服的帶子掙斷,把血液逼出毛細血管,手臂淤出塊塊血斑……那么,我們這支部隊,怎么飛出無形空間的大載荷、極限值?”

“信息化條件下的體系作戰(zhàn),我們是關鍵的一環(huán),要把必須承受的載荷扛在肩上?!彼f,黨委會上,一班人算了一筆賬:一轉眼,黨的二十大閉幕已經過去半年多了,距離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還有不到4年……

他回憶說:“一下子,大家覺得,時間像一把刀一般鋒利?!?/p>

說到自己的“過載”,副大隊長劉孟珂頻頻提到一個詞:“密度”。

訓練空域里,飛機越來越密。一次演習,由4架殲擊機組成的編隊好像“攔截”似的直直沖了過來,機上的告警狀態(tài)直接從“交匯”轉到了“決斷”,劉孟珂正要做規(guī)避動作,殲擊機編隊一個大坡度貼面而過。

時間沒有富余了,天氣不能選擇了。一次訓練,飛機已經中度結冰,也要在云頭穿來穿去。冰一會兒結上一會兒又化了,大家的心也跟著一緊一松?!斑^去訓練遇到這種事,可能就叫停了?!?/p>

時間的質感不再是“長度”,而是變成了“密度”。劉孟珂恍然大悟,肩負的重擔,已經由不得他們放慢腳步、縮小步幅,必須只爭朝夕、大步向前。

“現在組織訓練可不是容易事兒,融合組訓、體系練兵,就像搭積木……”在劉鍵眼中,訓練計劃表明顯比前兩年“長大了”,有時僅打印紙就得用上厚厚一摞。手里的“積木零件”,也從自家的特種飛機,拓展到了殲擊機、轟炸機、無人機和雷達、地空導彈,甚至還有戰(zhàn)艦、衛(wèi)星……

“過去在訓練科干幾年,就成老手了?,F在越干越像新手,不加緊學習都不行。單位領導帶著我們走出去,跟上級機關學、跟訓練基地學、跟科研院校學,逼著大家‘換腦袋’?!?/p>

那個深夜,記者面前的劉鍵越說越激動:“新的威脅、新的場景、新的目標層出不窮,越練越感覺有能力差距,形勢催著人做加法。”

課目不夠,加!要素不夠,加!場景不夠,加……加一個變量,就要加幾倍的工作量?!澳甓纫槐举~,季度一本賬,月度一本賬。能力生成的時間‘后墻’擺在那里,差距也擺在那里,不拼能行嗎?”

今年春節(jié),兩地分居的妻子來隊過年。才團圓了一天,大年初二一大早,劉鍵就鉆進了辦公室。到了深夜,睡醒一覺的妻子發(fā)現劉鍵還沒回來,起身站在家屬樓的窗口,眺望機關大樓。

年關時節(jié)的深夜兩點,機關大樓燈火通明。妻子拭去眼淚,給劉鍵發(fā)了一條微信:“終于知道平時為什么打電話總也找不到你了!”

(四)

這是一片數字的“汪洋”,也是信息聚合的“風暴眼”。每一次飛行的數據,都會匯集到這支部隊最神秘的部門。

與大自然的“風暴眼”一樣,周圍狂飆激蕩,中心反而是安靜的——窗簾緊閉,機房大門緊鎖,飛行員們喜歡把這里稱為“黑箱”。

記者走進這個部門的辦公樓,迎面的門廳文化墻上,沒有別處常見的錦繡河山、長城旭日,一條條波段構成的底圖正中,赫然是兩個高等數學公式。

沒有槍炮的炸響,也沒有戰(zhàn)機的轟鳴,甚至沒有鏗鏘有力的口令。在大隊長馬珂眼里,這是一種對外界的屏蔽和暫時遺忘,“‘黑箱’里的時空可以是凝固的,你不必分心?!?/p>

然而,每一個來到這里的軍人頭腦里,都是電閃雷鳴。

“一次飛行就能偵收到數不清的電磁信號,趕上任務,全天候運轉一天產生的數據量往往就要以更大量級來計算。過去,大家頭疼的是‘看不清、看不遠、看不準’?,F在,數據采集能力上來了,大家更擔心‘吃得進去、消化不了’?!?/p>

每到這個時候,馬珂和戰(zhàn)友們就會習慣性地把自己鎖進“黑箱”。

馬珂說,每一次日出日落,就像是某種倒計時,讓他的心跳怦然加速。坐在電腦前,屏幕里的滾動條似乎拖不到底,每一秒鐘都在不斷更新著。大家緊盯著一份份神秘的數據包,仿佛里面充滿了無限的可能性。

馬珂說,了解這些“可能性”要看大家的表情:誰眉頭緊皺,肯定是遇到難題了;誰臉上露出笑容,那可能抓到了一條“活魚”。

說是“活魚”,其實一點都不鮮活——高級工程師熊金石那天提取的第6個分析結果,依然是一串數字。在記者眼中,它和前5個長得一模一樣。但在熊金石眼中,這些看似一樣的數字背后卻是不同的裝備、不同的行為、不同的威脅……

這天的任務,是對上一個飛行日采集的數據進行分析。馬珂指著屏幕說,“就像每次射擊訓練結束要‘擦槍’,分析數據就好比是我們的‘擦槍’動作。槍越擦越好用。經過分析加工的數據,才能生成高價值的情報,變成有‘智慧當量’的子彈、炮彈。重新加載進機上設備,就是破敵的利器。”

聽罷介紹,記者一抬眼,墻上的標語寫著:算法支撐戰(zhàn)法。

“信息化戰(zhàn)場,只有算明白的仗才能打明白。算準了,才能將不確定的變?yōu)榇_定的,發(fā)現、識別、干擾才能有的放矢。”馬珂意味深長地說。

采訪那天,馬珂一鍵敲定,一項最新的數據處理方案迅速上傳。下一刻,天南地北的兄弟部隊都可下載使用。

這項成果不同凡響——基于最新數據、最新技術、最新態(tài)勢整合設計,更符合實戰(zhàn)需要,更具針對性,堪稱一柄電磁戰(zhàn)場的“利劍”。

這項成果來之不易——馬珂帶領數據分析室的博士碩士團隊,24小時倒班輪戰(zhàn)攻關,付出了近一個月的心血。

成果剛剛出爐,他們不僅將核心算法、應用方案和盤托出,而且面向三軍部隊提供后續(xù)支撐服務,為部隊戰(zhàn)備訓練提供科學的數據評估。

“沒必要藏著掖著,搞出個寶貝,不是留著自己欣賞的。”在馬珂看來,新質戰(zhàn)斗力建設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舍得把“0到1”的原創(chuàng)突破拿出來共享,兄弟部隊乃至整個體系的戰(zhàn)斗力才能有“1到N”的迭代積累。

這種大格局,產生了“磁石一樣的能量”。千里之外的一支支兄弟部隊,被吸引到這里“礪刃”,官兵們說:“這里有真東西,磨磨刀,真長本事?!?/p>

“今天,在黨、國家和軍隊工作布局中,頻頻出現‘系統(tǒng)觀念’‘體系建設’這些詞。這說明,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需要一個個體系來支撐?!?/p>

一名單位領導說,“如果只做自己責任邊界內的事,僅僅盯著自己‘這一棒’,而不想著與系統(tǒng)對接、同左右銜接,看似人人都努力了,卻難以形成體系優(yōu)勢。所以這支部隊有一個性格:只要涉及戰(zhàn)斗力,責任在不在我都要擔起來,是不是我的活兒都要干!”

“革命戰(zhàn)爭年代,我們這支軍隊就有這么一種精神和擔當。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沒有后方,異常困難。鄧小平同志告訴大家:我們多背一些敵人,自己多忍受一個時期的艱苦……這對全局是極為有利的?!?/p>

“今天,向著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加速邁進,依然需要我們挑起最重的擔子,排除萬難去完成?!边@名領導說。

(五)

寂靜的風暴,吹盡狂沙始見金。

這里的軍人見過世面——他們飛戈壁、上高原、巡遠海,闖出了我軍電磁空間練兵用兵的諸多“第一次”。

這里的軍人善于創(chuàng)新——近兩年,他們謀打仗、深鉆研、敢實踐,數十項課題成果在全軍獲獎,新質戰(zhàn)斗力建設不斷取得新突破。

可在采訪中,記者又分明覺得他們都有一種強烈的緊迫感——

“我感覺自己沒作出那么大的貢獻?!钡弥约罕辉u為空軍首屆“空天先鋒”,潘義進在房間里默默坐了一下午,最終敲開單位領導的門,道出肺腑之言。其實,他已經在這個領域深耕十幾年,為我軍填補了多項空白。

“我感覺,現在最難的是把‘兵’當好?!闭f這話的羅軍武,是二級軍士長,已經有21年兵齡。因為在空中戰(zhàn)勤崗位上成績突出,他2次榮獲全軍士官優(yōu)秀人才獎一等獎, 2次榮立二等功。他的拳印,刻在中國航空博物館的尖兵墻上。

“你這樣的老班長,還怕當不好兵?”記者問。

羅軍武給記者講起一段往事——

一次戰(zhàn)備巡航,外機惡意逼近,挑釁式地亮出機腹導彈……

“怕不怕?”一旁的戰(zhàn)友問?!芭??”羅軍武說:“這么近,我不正好逮住它的信號嘛?”

“當時感到自己身體里有股熱血在涌動。后來想想,要看一腔熱血的奉獻,更要看一腔熱血的貢獻——對戰(zhàn)斗力的貢獻值?!?羅軍武感慨地說,“高技術戰(zhàn)爭,可不是僅靠咬牙拼命就能贏的。”

那次執(zhí)行任務歸來,羅軍武悄悄干了兩件事:一是把自己銀行賬戶、密碼寫在紙上,塞進了內務柜。二是一口氣刪掉了手機里所有的娛樂軟件。

現在,這名二級軍士長總是會在訓練中給自己加碼?!懊刻觳焕劬蜁拢哿瞬拍芩?。不是因為累了身體會疲憊,是累了才睡得心安理得。”羅軍武說。

“習主席的關懷和重托,指明了我們這支部隊建設發(fā)展的時代方位、戰(zhàn)略定位,也給全體官兵布置了一道奮進強軍新征程的宏大試題?!眴挝活I導的言語激昂又冷靜。

試題需要解算,打贏需要謀算。用一名單位領導的話說,“我們是以趕考的心態(tài)面對工作,就怕練得滾瓜爛熟,戰(zhàn)場已經換了考卷?!?/p>

夜半,模擬訓練中心里突然亮起了一盞燈,管理員被聲響驚醒,結果發(fā)現是空中戰(zhàn)勤人員、二級上士賈權。

為了第二天的對抗,他反復計算,直到深夜,可是躺下了又感覺不托底,爬起來悄悄跑去用模擬訓練系統(tǒng)推演戰(zhàn)術的可行性。

“后來跟他聊起這件事,賈權說,算的時候他忍不住在想,說不定在某個地方,對手也在夜以繼日、緊鑼密鼓地算著呢。”潘義進說,“這句話我畢生難忘。我們在趕路,別人也在趕路;我們在變,別人也在變。我們與時間賽跑,更要與對手賽跑。在無形戰(zhàn)場和敵人‘拼刺刀’,清醒是一種最有力的算法?!?/p>

清醒!采訪期間,記者隨手記下了更多官兵脫口而出的金句:“戰(zhàn)場上,導彈就是順著你的慣性思維打過來的”“盲區(qū),永遠藏在敵人的腦子里”……

統(tǒng)帥的囑托,激勵著這支部隊加速前行。連日來,在這支部隊遇到的人、聽到的事、看到的畫面,始終揮之不去。一個個急切的眼神、一個個匆忙的身影、一次次緊急起飛……一個飛行員們常用的高頻詞,深深印刻在記者心中:推背感。

這種強烈的“推背感”,既是他們身體的具體感知,也是他們頭腦的真實感受。

那天,結束采訪,走回住處的路上,飛行大隊門廊上的“三問”,在燈下格外醒目:

問一問,我們的使命任務是什么?

問一問,我們的實戰(zhàn)能力如何?

問一問,我們準備好了嗎?

點擊鏈接 瀏覽更多內容

https://web.junhao.mil.cn/cms/rmt9502_html/735/735qjxzcpcjsd/index.shtml?share=true&type=8&articleid=4465906

空軍航空兵某師:狩獵空天 礪劍無形撥云霧

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開創(chuàng)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新局面作出戰(zhàn)略部署。目標,就是任務書;目標,更是軍令狀。全軍官兵踔厲奮發(fā)、勇毅前行、團結奮斗,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執(zhí)著,跑出新時代奮斗強軍的加速度,不斷開創(chuàng)強軍事業(yè)新局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南部戰(zhàn)區(qū)空軍航空兵某師,作為一支新質作戰(zhàn)力量,他們的戰(zhàn)場在云端之上,勝負在毫秒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