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李佳琦 發(fā)布:2024-09-10 09:19:33
拼版照片:上圖為2009年6月拍攝的普若崗日主峰(新華社發(fā) 車剛攝);下圖為2024年9月4日拍攝的普若崗日主峰(新華社記者姜帆攝)。對比可以看出普若崗日主峰下的冰原消融嚴重。新華社發(fā)
在青藏高原最大冰原——普若崗日冰原8號冰川末端,由冰川融水而成的數(shù)條小河,與其他冰川融水匯合,形成辮狀河流,流向位于普若崗日冰原西面的令戈錯。
記者連日來隨第二次青藏科考隊在普若崗日冰原采訪時看到,這個世界中低緯度最大的冰原,其冰川在不斷退縮。與此同時,主要由冰川融水補給而成的令戈錯等周邊湖泊,近年來在不斷擴張。
這是消融現(xiàn)象明顯的普若崗日冰原8號冰川末端(9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姜帆 攝
普若崗日冰原位于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的核心區(qū)域,在我國海拔最高的縣級行政區(qū)——西藏雙湖縣東北約90公里,由冰川學家姚檀棟院士率領的科考隊于1999年首次發(fā)現(xiàn),繼而在2000年以鉆取冰芯為主的綜合性科學考察時發(fā)現(xiàn),其冰川覆蓋面積達420余平方公里,以峰區(qū)為中心,向四周谷地伸出50多條冰舌,蔚為壯觀。
不過,由于全球變暖,廣袤的普若崗日冰原正處于退縮狀態(tài)。研究顯示,2021年普若崗日冰原面積已縮減為約389平方公里。
這是9月4日拍攝的普若崗日冰原8號冰川、消融形成的徑流以及遠處的令戈錯(無人機拼接照片)。新華社記者 姜帆 攝
今年8月啟動的第二次青藏科考“守護水塔——‘一原兩湖三江’重大標志性科考活動”,聚焦普若崗日冰原(一原)、色林錯—納木錯(兩湖)和長江源—怒江源—雅江源(三江)等關鍵區(qū)域,開展綜合科學考察研究。目前,科考隊員正在以普若崗日冰原為中心的不同冰川,開展冰川現(xiàn)代過程監(jiān)測、冰芯鉆取、湖泊與徑流動態(tài)監(jiān)測等,揭示氣候變化下冰川消融、徑流變化、湖泊擴張與氣候變化的相互響應機制,闡明氣候變暖背景下冰凍圈與水資源變化的特征與影響。
這是令戈錯湖邊的藏野驢群(9月8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冰川退縮的另一面,是主要由冰川融水補給的湖泊增大。
普若崗日冰原周圍分布著眾多的高原湖泊。其中,令戈錯、多格錯仁、多爾索洞錯的面積均超過100平方公里,主要由冰川融水和地表徑流補給。
這是9月4日拍攝的普若崗日冰原8號冰川和冰川消融形成的徑流(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記者看到,普若崗日冰原8號冰川末端退縮明顯,河溝深切,形成眾多小河流。雖然已是9月,這些河流水勢依然較大,流向數(shù)十公里之外的令戈錯。
站在令戈錯東側的湖邊,雙湖縣林業(yè)和草原工作站工作人員多吉頓珠指著廣闊的湖面告訴記者:“令戈錯的水源主要來自普若崗日冰原的冰川融水。2007年以前,這一片都是草場,湖面在那座山后面。后來水越來越多,湖水從山腳下漫過來,這一片也成了湖面?!?/p>
這是9月7日拍攝的普若崗日冰原(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在雙湖縣魯瑪加納野生動物專業(yè)管護站工作了7年的管護站副站長扎西說,這些年在令戈錯周邊巡邏時,感覺藏羚羊、藏原羚、藏野驢等野生動物增多了,同時也明顯感受到湖水面積這些年在不斷增大。
扎西說:“魯瑪加納管護站2016年建站時,距離令戈錯湖邊直線距離約2公里,現(xiàn)在只有200多米了?!?/p>
野生動物專業(yè)管護隊員在令戈錯旁巡護(9月8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這是9月8日拍攝的令戈錯,遠處為普若崗日冰原(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這是9月2日拍攝的普若崗日冰原以及冰川消融形成的徑流。新華社記者 姜帆 攝
這是令戈錯湖邊的藏羚羊群(9月8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新華社拉薩9月9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