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文英,1922年10月18日出生于河北平鄉(xiāng),1951年加入九三學社,198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昆蟲學家、土壤動物學家,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chuàng)新中心研究員。1947年畢業(yè)于國立中央大學生物系,1947年進入中央研究院動物研究所工作,1950年轉任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員,1963年調入中國科學院上海昆蟲研究所,歷任副研究員、研究員、副所長及所學術委員會主任。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尹文英是國際公認的原尾蟲研究權威專家之一,中國土壤動物學的奠基人,我國魚類寄生蟲和魚病研究的開拓者。早年從事魚類寄生蟲和魚病的防治研究,奠定了我國魚病學研究基礎;20世紀60年代起從事原尾蟲系統(tǒng)分類和演化研究,建立了原尾綱系統(tǒng)發(fā)生的新概念和新分類體系,開拓了六足動物的起源與演化研究;80年代起主持和推動土壤動物學的系統(tǒng)研究。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和三等獎、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中國科學院優(yōu)秀科研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全國“三八”紅旗手等多項獎勵和榮譽。2023年12月28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01歲。
與國際權威“叫板”
■光明日報記者 詹媛 通訊員 王傳超
屠格森與尹文英,又“吵架”了!
“尹女士,請再仔細看看,你會同意我的看法?!?/p>
“您知道,屠格森先生,不是一天兩天,您也承認華蚖是很特別的,我有充分的理由堅持我的意見?!?/p>
1979年,在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動物博物館,這兩位科學家一見面就爭論,堅持各自學術觀點,誰也無法說服誰!
他是年長的國際權威學者,她是未曾揚名的中國后輩,學術地位懸殊,為何爭論不休?
有一份手稿,與此深有淵源。它由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態(tài)研究所研究員尹文英寫于1965年。
在這份名為《中國原尾蟲的研究——上海地區(qū)古蚖科的一新屬和六新種》的手稿上,尹文英詳細記錄了形態(tài)獨特的紅華蚖——一種只有1246—1458微米長、比跳蚤還小的昆蟲。
“薄薄一頁紙,卻有千鈞重!”中國科協創(chuàng)新戰(zhàn)略研究院創(chuàng)新人才研究所所長楊志宏介紹,手稿所記錄的是國際原尾蟲研究領域公認的里程碑式成果:中國科學家獨立發(fā)現的原尾目的第四個科——華蚖科。這一發(fā)現,在當時被日本著名原尾蟲學家今立源太良盛贊為“原尾蟲研究歷史上最為激動人心的事件”。
▲尹文英在進行科學研究?!。ㄖ袊茖W技術協會供圖)
屠格森與尹文英的爭論,正因它而起!
作為國際昆蟲學會終身榮譽主席,屠格森建立了經典分類系統(tǒng),權威毋庸置疑。
雖然屠格森也認同華蚖與已知原尾蟲均不相同,無法納入他的原尾目分類系統(tǒng),但卻堅決不同意尹文英提出的將華蚖歸屬于古蚖亞目的主張。
尹文英視屠格森為異國導師,懷有深深敬意??擅鎸W術爭論,她不會輕易放棄自己的觀點。
屠格森的追問也未停止!尹文英回國后,他給她發(fā)出一封信函,列出17個問題,要她“拿出充分的證據,不僅僅是外部形態(tài)上的區(qū)別”。
尹文英當時“窘迫難堪、寢食不安”,但她還是堅信“最后的勝利一定屬于我”,因為“我們的研究結果是經過十幾年嚴謹工作得出的”。
要讓屠格森口服心服!尹文英決定尋找更充分的證據——解剖華蚖的精巢,從生殖細胞比較中,找出系統(tǒng)分類學上最具說服力的證據。
自1980年起,尹文英與意大利錫耶納大學教授達萊合作,在電子顯微鏡下先后對8科、16屬、20多種原尾蟲的精子進行比較,發(fā)現它們無論是外形上還是結構上都極富多樣性,從而揭示了原尾蟲精子的進化路線,驗證和完善了原尾蟲的分類體系及各類群間的關系。
尹文英“叫板”成功了嗎?
是的?。保澳旯怅?,一系列研究結果強有力地支持了尹文英的學術觀點,糾正了屠格森及過去一些學者的錯誤理念,尹文英對華蚖的分類更準確!
“要知道,任何號稱經典的東西都有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性?!币挠⒃貞浾f,“如果按照一整套模式、一種方法、一個思路去做,得到與前人一模一樣的結果,只能算是工廠式的生產,而不是科學研究。”
自1965年發(fā)現紅華蚖,寫下手稿,到1979年訪問丹麥,挑戰(zhàn)權威,至最終爭論得解,悠悠二十余載已過。
對真理的執(zhí)著追求,讓尹文英率先為我國引入了超微結構這種領先的分類學方法。
回想屠格森的17個問題,尹文英始終沒有忘記,“他的提問拓寬了我的思路,深化了我的理解,是我不斷追求真理的動力”“科學不斷發(fā)展、人類認識不斷深入,必將引出新發(fā)現,產生新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