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3月16日拍攝的跑馬地地下蓄洪池內部構造。該防洪設施容量達6萬立方米,相當于24個標準游泳池。 新華社記者 秦晴 攝
新華社香港6月12日電(記者戰(zhàn)艷)在多雨的香港,如何保護城市不被水淹一直是城市建設的重點。香港回歸20年來,特區(qū)政府不斷升級防洪系統(tǒng),打造了一批“隱形”的地下工程。
位于香港島的跑馬地,因每周三晚上的賽馬活動而廣為人知。少有人知的是,它下面有個巨大的蓄洪池,容量達6萬立方米,相當于24個標準游泳池,可暫存洪水,能幫助周邊區(qū)域抵御50年一遇的暴雨。
該工程于2012年動工,第二期蓄洪池于今年3月完工后,整個蓄洪工程全面啟用。5月24日,香港遭遇今年第一場“黑雨”,水閘在工程全面啟動后首次打開并發(fā)揮效力:當日港島雨量巨大,但跑馬地及灣仔一帶未見水浸。
渠務署排水工程部總工程師簡漢成帶著記者沿階梯進入蓄洪池,其中可見洪水帶來的黑色沙泥、積水。這里看起來像一個空曠的“停車場”,暴雨時則瞬間變成“游泳池”。洪峰過后,大量積水被排出。蓄洪池最深處達4.8米。
回到地面,蓄洪池、暗渠等上方是足球場、跑道、綠地等運動場所,工程完工后并不影響場地原本的用途。
簡漢成說,香港寸土寸金,因此要將蓄洪空間與公共空間有效結合,實現(xiàn)“一地多用”。
他說,蓄洪池參照了“海綿城市”的理念,順其自然、彈性適應,將收集到的雨水和地下水簡單處理后,循環(huán)再用于灌溉地面的草坪和沖廁等;蓄水池還參照了“智能城市”的理念,采用智能水閘系統(tǒng),實時監(jiān)控上下游渠內水位,在暴雨期間適時儲存上游集水區(qū)的部分雨水,從而減少下游地區(qū)排水系統(tǒng)的高峰流量。
這是香港蓄洪池工程中首次采用智能水閘這種技術。
簡漢成解釋說,因為蓄洪池利用智能水閘系統(tǒng),實時監(jiān)視上下游水位,自動升降和控制雨水流入和排出蓄洪池,因此,跑馬地蓄洪池采用了淺缸設計,池高2.5米至4.8米,平均高度約3米,遠低于運用傳統(tǒng)“固溢流堰”技術的大坑東蓄洪池的8米池高。因為智能水閘的一個優(yōu)點是:洪峰過后它可再度打開,不但減少了蓄洪池的所需容量,而且池內的雨水返回渠里,不需用泵抽走,還減少了用電量。
香港回歸20年來,特區(qū)政府長期研究在公園、游樂場地下興建蓄洪池,跑馬地蓄洪池只是一個例子。特區(qū)政府多年來采用的防洪策略主要包括為上游截流、中游蓄洪、下游疏浚河道。
簡漢成說,防洪要根據不同地區(qū)的情況,采取不同策略。香港市區(qū)高樓密集,地下布滿公用設施。若按傳統(tǒng)方式提升排洪能力,要在市區(qū)大規(guī)模施工,將影響市民生活,因此,須有新穎方法幫助市區(qū)防洪。
以位于九龍西北部的荔枝角雨水排水隧道為例,工程主要采用半山截流的方法,截取雨水,經分支隧道流入靜水池,再經主隧道排到海港,為荔枝角、深水埗、長沙灣等下游區(qū)域提供了防洪保障。傳統(tǒng)的防洪方法是在市區(qū)拓建排水管道,而隧道截流是創(chuàng)新的防洪方法,它從源頭著手,建造雨水排放隧道,在半山截流雨水,再繞過稠密的下游市區(qū),直接排放入海。該工程于2008年至2012年建成。
在位于新界西南部的荃灣,為解決當?shù)赜昊迹?007年至2013年建成了荃灣雨水排放隧道,攔截上游雨水,將其直接排入大海,降低雨水造成市區(qū)水浸的機會。隧道的設計排水量為每秒226立方米,11秒便能注滿一個標準游泳池。
港島西雨水排放隧道于2007年至2012年建成,可攔截港島半山區(qū)的雨水,經隧道直接排入大海,減少流向下游的雨水量,從而減輕港島北整體的水浸問題。該隧道直徑7.25米,可容得下一輛雙層巴士與一輛私家車上下疊放。
渠務署的數(shù)據顯示,香港去年全年雨量超過3000毫米,較2015年上升26%,全港“水浸黑點”—— 即易遭水浸地區(qū),由1995年的90個降至7個。這7個“黑點”中,3個的排水改善工程已完成,其余4個的改善工程也陸續(xù)啟動。
為確保雨季排洪順利,渠務署每年都要派出大量人員巡邏、維修管渠工程。
多年從事地下防洪工程建設的簡漢成說,防洪工程通常位于地下或半山,平時、甚至暴雨時,市民都很難覺察到它的存在。它就像一個“沉默衛(wèi)士”,在每個雨季默默地守護著這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