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農(nóng)歷正月辭舊迎新之際,剛剛取得第一次反“圍剿”勝利的中國工農(nóng)紅軍,由寧都、興國等地進至閩贛邊界的廣昌、南豐、建寧一帶,開辟新的革命根據(jù)地。駐扎在江西省廣昌縣的紅四軍派出紅十師第三十團進入建寧西北鄉(xiāng)村開展工作;其中一個30多人的工作隊,在隊長帥宏的帶領下從船頂隘開進桂陽村,打垮了當?shù)氐膰顸h反動武裝,在桂陽成立了桂陽鄉(xiāng)農(nóng)會,并組織成立了桂陽游擊隊。
桂陽游擊隊成立之初,隊員有30多人,分為3個班,隊長張國維、副隊長夏金良,隊址設在桂陽街的張氏祠堂。他們以大刀、梭鏢、土銃等為武器。不久,游擊隊找到了惡霸土豪埋藏的10枝新步槍,改善了裝備,其活動范圍也延伸到周邊多個鄉(xiāng)區(qū),并配合紅軍部隊擊退了國民黨第五十六師的進攻。
同年4月,進入建寧的主力紅軍回江西參加第二次反“圍剿”,惡霸張秉剛乘機糾集各鄉(xiāng)民團向桂陽反撲,妄圖消滅桂陽游擊隊。游擊隊避其鋒芒,將武器埋藏起來,隊員分散隱蔽,等待紅軍的再次到來。
5月16日,第二次反“圍剿”戰(zhàn)斗打響。紅軍在毛澤東和朱德的率領下,連打幾個勝仗。27日,紅軍攻克廣昌縣城,向建寧挺進。桂陽游擊隊得到消息,迅速通知隊員集中起來,準備協(xié)助紅軍攻打建寧縣城。游擊隊集中后,出其不意迅速將張秉剛包圍捕獲,并按廣昌紅軍的命令,將其交給廣昌縣陳莊村的游擊隊押往寧都。
29日,紅軍攻打建寧,以桂陽游擊隊為向導,當日進駐里心,30日占領城外的枧頭村,31日從枧頭攻克建寧縣城,殲滅建寧縣城守敵國民黨五十六師5000余人,取得第二次反“圍剿”勝利。紅軍攻打建寧縣城時,桂陽游擊隊除擔負向導任務外,還出色地完成了從里心到桂陽這一路程的紅軍傷員運送任務。
第二次反“圍剿”勝利后,游擊隊隊長張國維、夏金良等加入了共產(chǎn)黨,張貴明等年輕人加入了共青團,隊伍發(fā)展到60多人。為了加強桂陽游擊隊的思想政治工作,紅軍工作團派李克雄任指導員。6月下旬,桂陽游擊隊發(fā)展到100多人,編成一個連。7月初,游擊隊又與建寧的寧源游擊隊、楊林游擊隊及江西省南豐縣的傅坊游擊隊、廣昌縣的陳莊游擊隊等在桂陽村整編,合并組建為紅軍南廣建獨立團,全團700多人,桂陽游擊隊編為第三連,又稱之為桂陽連,連長張國維,指導員李克雄。
7月中旬,紅軍主力部隊撤回江西準備進行第三次反“圍剿”時,獨立團留在閩贛邊的南豐、廣昌、建寧打擊進犯蘇區(qū)的國民黨軍,掩護主力紅軍轉戰(zhàn)贛南;后經(jīng)寧化,轉戰(zhàn)長汀、武平等地,到達瑞金,兩個多月中,經(jīng)歷大小戰(zhàn)斗十余次。8月28日,獨立團在寧都、瑞金邊界的黃石館被國民黨軍孫仲連部的一個旅和地方武裝包圍,獨立團與敵激戰(zhàn)至第二天中午,才由第三連殺出一條血路沖出包圍。戰(zhàn)斗中,第三連連長張國維負重傷,陳友良、陳春仔、夏邦森、夏六仂、夏金旺等10余名桂陽藉的老戰(zhàn)士壯烈犧牲。10月,獨立團隨紅十二軍進入閩西,在武平攻打鐘紹奎部時,第三連表現(xiàn)得機智英勇,為戰(zhàn)斗的勝利發(fā)揮了重要作用,被紅十二軍軍長羅炳輝稱為“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