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書院。中新網(wǎng)記者 宋宇晟 攝
中新網(wǎng)客戶端衡陽11月27日電(記者 宋宇晟)“天下書院楚為盛,楚之書院衡為盛?!痹诤虾怅柸丝磥?,書院在當?shù)貧v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千年以來,這里的書院都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11月26日,記者隨“文脈頌中華·書院@家國”網(wǎng)絡傳播活動采訪團一行走進衡陽石鼓書院。
民國時期的石鼓書院舊照。中新網(wǎng)記者 宋宇晟 翻攝自石鼓書院
書院勃興
自唐代起,衡州地區(qū)便開始建立書院。據(jù)當?shù)亟y(tǒng)計,唐代時已有4所書院,宋代達15所,元代5所,明代22所,到清代已有69所之多。
書院的勃興推動了教育的發(fā)展,使衡州地區(qū)成為湖湘文化興盛之地。
中國歷史上的書院大多民間色彩濃重,而衡陽的石鼓書院在相當長的一段歷史時期,帶有明顯的官方色彩。
書院始于唐人李寬的一己讀書之處;至宋代官府介入,而成為衡州州學;元代則將其視同官學,納入學官體制;至明清兩代,石鼓書院雖與州、府學分置,但官方色彩依舊濃厚。
石鼓書院被毀后照片。中新網(wǎng)記者 宋宇晟 翻攝自石鼓書院
從清末改制到毀于炮火
這樣的情況持續(xù)至清末。
1901年,清政府頒行“新政”。次年,石鼓書院改為“衡陽縣高等小學堂”。
其教學內(nèi)容也從傳統(tǒng)的四書五經(jīng)擴展到政治、歷史、地理、修身、博物和數(shù)學等課程。
1918年,學堂再改為“縣立模范初級小學?!?;1932年學校遷址,又與當時的縣立第一高級小學校合并,成為“衡陽縣立第一小學校”。
到1942年,衡陽正式設市,石鼓書院舊址成為衡陽市立師范學校校舍。
1944年夏,侵華日軍以10余萬兵力對衡陽城攻陷衡陽。
千年學府石鼓書院也毀于炮火之中。
今日的石鼓書院。中新網(wǎng)記者 宋宇晟 攝
今日石鼓
2007年,石鼓書院完成重修。
曾參與復原建設的郭建衡在《石鼓書院》一書中表示,書院的復原建設方案參照清乾隆年間史料,依清代布局和建筑風格重修。
如今的書院坐落于湖南省衡陽石鼓山,三面環(huán)水,處于湘江、蒸水、耒水交匯處。
此外,與書院隔壑而連的廣場也成為當?shù)匕傩栈顒訄鏊?/p>
時至今日,石鼓書院正逐步恢復中國書院講學等功能。同時,石鼓書院也配合當?shù)匕傩盏奈幕枨?,擴展出傳統(tǒng)書院之外的新功能。
衡陽市委宣傳部副部長譚崇恩介紹,書院現(xiàn)在開展了“石鼓書院大講堂”、傳統(tǒng)文化義務講解等文化推廣活動,并成為幾所學校的傳統(tǒng)文化教育實踐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