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著實讓那些“藏在深宮人未識”的文物火了一把,其實在這之外還有很多軍事文物,它們所蘊含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可一點兒也不遜色。近兩年,《解放軍報》中刊登了許多讓人印象深刻的文物故事,如見證斯諾與毛澤東革命友情的紅軍帽,郭永懷空難中舍身護住的手稿……?
博物館里的那些“特殊”藏品
1935年3月,12歲的楊世才所在的紅四方面軍即將開始長征。楊世才母親連夜輾轉來到紅軍所在的旺蒼壩。母親上前拉著兒子的手就要帶他回家。可楊世才硬起心腸拒絕了母親,他說:“老百姓說我們紅軍是天底下最好的軍隊,我要跟著隊伍走,實現(xiàn)推翻反動階級的愿望!”
看到母親憔悴的臉上掛著淚珠、腳上破了口的草鞋滿是泥巴,楊世才從衣兜里掏出僅有的這枚布幣,塞進母親手里,讓她作為回家路費?!澳铮任覀儎倮?,我就回家看您……”
目送孩子踏上征途后,楊世才母親返回家鄉(xiāng)。此后,盡管生活千難萬難,但母親一直沒舍得花兒子留下的那枚布幣,而是將其當做對兒子思念的寄托。
1950年,四川解放,闊別了15年的楊世才母子終于得以在勝利后重逢?!澳銈儺敵醯睦硐虢K于實現(xiàn)了?!蹦赀~的母親激動地拿出用帕子包了一層又一層的布幣,交還給兒子,說:“現(xiàn)在你回來了,我用不著它了,把它作為你參加紅軍的紀念吧?!?/p>
(2016年10月21日第六版《跟黨走,愿望會成真》)
紅軍東征紀念館里為啥有個裂縫的大碗
在紅軍東征紀念館尾廳的陳列柜中,擺放著一只顏色發(fā)黑,已經(jīng)裂縫的洋瓷碗。這個看起來并不起眼的大碗,背后可有個感人的故事。
1936年3月中旬,毛澤東率紅軍總部來到今交口縣西莊村。有一位紅軍戰(zhàn)士走進老鄉(xiāng)王金柱家時,發(fā)現(xiàn)老人正患病躺在土炕上。戰(zhàn)士請來醫(yī)生給老人看病,還從藥鋪買來了藥。第二天,王金柱的病就好多了。
這位戰(zhàn)士提出向王家借一斗小米和一桶酸菜,感激在心的王金柱當即應允。第四天,紅軍戰(zhàn)士背著一斗麥子,提了一桶鹽,并拿著一只細碗走進了王家,抱歉地說:“前兩天在家里住,麻煩您很多,我們馬上就要走了,這點麥子和鹽給您留下。那天,不小心打碎了您家的碗,就用這只頂上吧?!?/p>
王金柱聽了心想,地主老財放高利貸,放一斗收兩斗;我借紅軍一斗小米,就還了一斗小麥,吃了點酸菜,就要還鹽,打了個粗碗,就賠了個細碗,這說什么也不能要。兩人再三推讓,紅軍戰(zhàn)士就是不依,對老人說:“借東西要還,損壞東西要賠,這是紅軍的紀律?!闭f罷,行了個軍禮,轉身跑了。
(2016年9月23日第9版《洋瓷碗和幸福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