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長征》:英雄紅軍的群體雕像
劉國樞油畫:《飛奪瀘定橋》(資料圖)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七律·長征》是毛澤東在長征期間創(chuàng)作的最為經(jīng)典的一首。1935年,中央紅軍突破岷山臘子口天險之后,順利進入甘肅南部。針對部分指戰(zhàn)員“長征到哪里算個頭”的疑慮,紅軍舉行了連以上干部會,毛澤東作了長篇講話,并朗誦了他的該詩,極大地鼓舞了所有紅軍將士的士氣。
全詩劈首大書“紅軍”,前兩句就道出了全詩的主題:遠征是艱難的,遠征是流血的,而由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卻是不怕艱難的?!白詮谋P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歷史上曾經(jīng)有過我們這樣的長征嗎?十二個月光陰中間,天上每幾十架飛機偵察轟炸,地下幾十萬大軍圍追堵截,路上遇著了說不盡的艱難險阻,我們卻開動了每人的兩只腳,長驅(qū)二萬里,縱橫十一省。請問歷史上曾有過我們這樣的長征嗎?沒有,從來沒有的?!边@正是詩中第一句的絕妙解釋。第二句以“不怕”“等閑”對應反襯,特別是加上一個簡單的“只”字,紅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義氣概全景式地勾勒出來,奠定了全詩的基調(diào)。在紅軍無數(shù)次翻山越嶺中,詩人以“五嶺”和“烏蒙”為代表,又用“逶迤”和“磅礴”來贊美山之瑰魂,而意境雄偉的如椽大筆是用“騰細浪”和“走泥丸”來比喻紅軍讓高山低頭、急流讓路的豪壯。真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詩人以飛瀑湍急的金沙江和鐵索橫掛兩岸懸崖的大渡河為代表,以“浪拍”“云崖”“橋橫”“鐵索”極具特征的實物實景,達到了高山入云,流水傳神的境界,加上“暖”“寒”二字既對環(huán)境氣氛渲染,也對紅軍巧避石達開曾在金沙江旁的悲劇,擺脫數(shù)十萬敵人的追擊與堵截心情的宣示。因為順利通過大渡河,是中央紅軍在長征途中取得的有決定性意義的勝利,心情自然是“暖”。強渡大渡河時,17勇士面對的是高懸于急湍之上,寒光凝鐵、冷氣逼人的幾根鐵索,17勇士就是在如此“寒”而險惡的刀光劍影中,奏響了不可戰(zhàn)勝的凱歌。最后兩句,詩人撇開了具體的時間和陜甘支隊的具體活動,極其精煉地對紅軍第一、第二、第四方面軍,直至全體紅軍進行了謳歌。正所謂“過了岷山,豁然開朗,轉(zhuǎn)化到了反面,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從而使這首詩形象直觀地再現(xiàn)了二萬五千里長征的歷史壯舉,鐫刻了人民軍隊永不褪色的紅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