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里別“算盤”,算不好得失
——正確對待得與失
●經(jīng)常抬頭看看星空,能助長高;老是低頭撿便宜,將致駝背。腰間的“算盤”只會把格局算得越來越小、境界算得越來越低
做人做事,經(jīng)常要算得失賬。現(xiàn)實中不乏這樣的情形:有的同志遇到個人名利得失,總喜歡“腰里別算盤,光替自己打算”。這樣撥拉來撥拉去,常常把自己撥拉得頭昏腦脹——剪不斷、理還亂;撥拉得沒精打采——茶不思、飯不香;甚至撥拉出怨婦心態(tài)——滿嘴的“牢騷話”、一臉的“不痛快”。
人生得與失當(dāng)從容視之。有時候,得可能就是失,失也許就是得。正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算得失賬,并不像加減乘除那么簡單,里面有大學(xué)問,必須用“大智慧”、拿“大算盤”、看“大趨勢”。
沒有哪朵鮮花能夠離開枝頭綻放。從“大餅”上分一小塊,遠勝于從“小餅”上切一大塊。計算得失,必須算“大賬”、計“大利”。古往今來,有識之士總是把個人得失與國家和集體緊密連在一起,在“大賬”“大利”面前,個人的“小賬”“小利”可以忽略不計。居里夫人把新發(fā)現(xiàn)的一種元素命名為“釙”,為的是寄托對祖國波蘭的懷念。適度的利己也許是人之本性,但決不能忘了“社會人”的責(zé)任。打個人“小算盤”,看似有“賺”,實則大“賠”。至于那些“為煮自家的雞蛋,寧燒公家的房屋”的行為,更是愚不可及。本本分分都有一份,這一份也許非名非利,卻是不可或缺的內(nèi)心的平靜、生活的安寧,得之坦然。
得失體現(xiàn)在諸多方面,任何人都不可能面面俱“得”,也不至于樣樣皆“失”。有所“得”有所“失”,是生活的辯證法。計算得失,不能只看是否“升官發(fā)財”,還有“形象賬”“成長賬”“健康賬”等可算,要看“總收入”。人生路上,這座山過不去,不代表那條河也渡不了,“出路絕了,卻非絕無出路”。沈從文在他的“小小窄而霉齋”里,寫出了巨著《中國服裝史》,真是“室雅何需大,花香不在多”。人的欲望無限,生存需求卻十分有限。就像寓言故事里那只吃葡萄的狐貍,雖然飽了口福,但要等餓瘦了才能從葡萄園出來,是得是失真不好說。過于貪戀功名利祿,到頭來反而可能弄得身敗名裂,得不償失。“財高不如義高,勢尊不如德尊”,因官大官小煩惱,為利多利少計較,實無多大必要。多在提升思想覺悟、精神境界、贏得形象口碑上使實勁、下實功,那才叫“潛水艇里打算盤——深算”。
春來插秧,秋來收果。兩只狼來到草原,一只很失落,因為它看不見肉——這是視力;另一只很興奮,因為它知道有草就會有羊——這叫視野。得失是漫長時間的積累,走得快不一定走得遠。太在乎戰(zhàn)術(shù)上的“碩果累累”,很可能導(dǎo)致戰(zhàn)略上的“顆粒無收”。“致富千日功,火燒當(dāng)日窮”,說的就是不會看長遠、沒有長打算。光盯著樹皮蟲子的鳥飛不到白云之上,光知道踮腳爭利的人跑不到別人前頭。不肯吃“眼前虧”,總想著“現(xiàn)得利”,那不是聰明,而是貪心——“貪”字從“今”從“貝”。“自古圣賢皆寂寞”,一個人光芒萬丈,其成名前一定寂寞萬般。暫時超前一點,用不著喜不自禁;一時落下幾步,也無須肝膽俱裂。有句民諺所言極是:只要你天天趕集,還怕碰不到好犁?
腰間的“算盤”算不好得失賬,還因為這種私底下的“算盤”往往私心過重。算自己時,“算出不算進”——只算付出的“汗水”,而不算“汗水”是不是對得住“薪水”;算旁人時,“算進不算出”——如同網(wǎng)絡(luò)流行的一句話:“我給你一顆糖,你看到我給別人兩顆,你就對我有看法了,但你不知道他也曾給我兩顆糖,而你什么都沒給過我。”用這種“算盤”算賬,無論算人還是算己,結(jié)果都是別人“便宜占盡”,自己“虧得不輕”:沒有“得”,就是“失”;別人的“得”,就是自己的“失”;只見自己“失”了鞋,不見別人“失”了腳;不管自己“頭”多大,總嫌頭上“帽”不大……
經(jīng)常抬頭看看星空,能助長高;老是低頭撿便宜,將致駝背。腰間的“算盤”只會把格局算得越來越小、境界算得越來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