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體育遠離政治,這是奧林匹克運動會一貫宣揚的精神追求。然而,現(xiàn)實世界有現(xiàn)實世界的邏輯,一百多年來,有哪一場奧運會能與政治毫不沾邊呢?國際性的大型體育賽事,總是國家形象、能力、意愿的展示平臺,免不了國家間的明爭暗斗、折沖樽俎。今日開幕的俄羅斯索契冬季奧運會也不例外。
就在各國運動員云集索契之際,相鄰俄羅斯的烏克蘭正在上演政治危機,一個多月前,美國參議員約翰·麥凱恩親自前往基輔,“助陣”烏克蘭反對派;美國國務卿約翰·克里則在幾天前的慕尼黑國際安全會議期間,會見烏克蘭反對派領導人,公開對其表示支持,為此與俄羅斯外長謝爾蓋·拉夫羅夫發(fā)生論戰(zhàn),后者指責西方助燃暴力事件。歐洲的態(tài)度則與美國一致。
美歐俄在烏克蘭政治危機中的不同立場,顯示當今世界的主要政治力量,在基本的國家利益和地緣政治追求上完全不合拍。這直接影響到了索契冬奧會。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在前年再次當選總統(tǒng)以來,對索契冬奧會傾注了極大熱情,冀盼以此向世界展示俄羅斯的新形象,提升國家影響力。普京的想法并不見容于他的西方同道。美國和歐洲以普京的執(zhí)政不民主為由,總是逆著后者的步調起舞。在去年6月俄羅斯頒布了一份禁止在青少年當中宣傳同性戀行為的法律后,西方國家普遍以這一法律是對同性戀者的歧視、損害了同性戀者人權為由,對俄羅斯進行指責,同期發(fā)生的斯諾登事件,則是加劇了美俄之間的關系緊張。
歐洲和美國把“火氣”撒在了體育賽事上。俄羅斯向國際奧委會各成員國的領導人發(fā)出了出席開幕式、觀摩冬奧會的邀請,但它在西方不少國家遭到了冷遇,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法國總統(tǒng)奧朗德、英國首相卡梅倫、加拿大總理哈珀等都缺席冬奧會。這些歐美重要國家的要人拒絕前往索契,雖并不失外交禮節(jié),但所傳達出來的信息卻是明確的。去,還是不去索契,不知不覺成為了一個政治問題,這在歐洲也引起不少爭論,比如德國總理默克爾就提出,聯(lián)合抵制冬奧會只會傷害運動員;瑞士聯(lián)邦主席毛雷爾也認為不要將體育政治化,呼吁各國不要抵制冬奧會。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本國還在歡度春節(jié)之時,毫不猶豫飛往索契出席冬奧會開幕式,此乃中國國家領導人首次與會國外大型體育賽事。這在很多西方媒體眼中乃是一種政治表現(xiàn),是對普京的“雪中送炭”。有報道說,習近平還成為普京在索契會晤的首位國家元首。中國重視這場在俄羅斯的體育大會,俄羅斯則重視來自中國的訪客,這鮮明顯示了中俄戰(zhàn)略協(xié)作伙伴關系的良好現(xiàn)狀。自習近平成為中國最高領導人以來,這已是中俄雙方國家元首的第六次會晤。中國領導人不理睬西方國家的噪音而往,不言而喻對本就親好的中俄關系,是個鞏固和加強。在重要場合和重大國際事務上,友好的大國相互之間應當如何支持配合,中俄之間的密切互動給出了解答。
前往索契的當然并不只有習近平,中亞國家的元首們沒有缺席者。令人意外的是,原先聲稱不會參會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后來卻改變主意,還是去了俄羅斯。至于歐洲,最終有20多個國家的領導人扭扭捏捏接受了邀請,然而,他們是帶著爭執(zhí)去的,內(nèi)心里是不是真正帶著祝福,不可知也。
不是冤家不聚頭。在體育政治化之后,人們在索契滑雪場看到的,不僅是體育,還有政治。與俄羅斯關系是親近是疏遠,對俄羅斯的戰(zhàn)略需求是強是弱,看看今天在索契舉辦的冬奧會開幕式貴賓席,就可一覽無余。
(程亞文,1972年生,從事戰(zhàn)略與國際政治問題研究工作。近年來主要關注東亞近代轉型、東亞安全與一體化等問題,在《歐洲》《戰(zhàn)略與管理》《開放時代》《二十一世紀》《世界經(jīng)濟與政治》等處曾發(fā)表文章若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