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無法還原,在消息傳來的那個破曉,蔣介石在云霧繚繞的廬山峰頂思考了什么。他對盧溝橋并不熟悉,但他清楚地知道,一旦日軍跨過宛平,就可以把平漢鐵路收入囊中,長驅(qū)直入中國腹地,中華民族已到了最危險的關(guān)口。
面對全國的抗日怒吼,他制定了應(yīng)對“七七事變”的十二字方針:不屈服、不擴(kuò)大、不求戰(zhàn)、必抗戰(zhàn)。
對于英勇的的中國軍民來說,“必抗戰(zhàn)”三個字足矣。
二十八日,蓄謀已久的日軍集中大量兵力進(jìn)攻北平,沒有防空火力和重武器的二十九軍奮起還擊。市民全城雀躍,還自發(fā)請來了幾十名磨刀人,專為官兵磨快殺敵的大刀。
血肉之軀終究敵不過槍林彈雨,一番激戰(zhàn)后,北平陷落。
是役,五千健兒喋血北平,二十九軍副軍長佟麟閣、一三二師師長趙登禹壯烈犧牲。
二十九日黃昏,天津陷落,華北大地門戶洞開。
中華民族的最后關(guān)頭,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