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士偉在連隊進行教育宣講
“和戰(zhàn)爭年代你的祖輩父輩比起來,今天面對改革這點痛,你還有啥思想包袱!”話匣子首先被79歲的大姑馬秀云打開,“抗美援朝時,你三爺馬言飛是指揮所通信兵,每次敵機轟炸時,他都把身體撲在電臺上……”
馬士偉母親為他頒發(fā)強軍先鋒獎杯
馬秀云曾是該旅前身部隊的一名軍醫(yī),闊別數十年后回到老部隊,她又想起了丈夫張興啟。她告訴小馬:“我和你姑父是高中同學,一起參軍,一起經歷了一次移防、兩次改編,每次都是堅決服從組織命令。”
清明節(jié)馬士偉一家來到姑父張興啟烈士墓前祭奠
“1976年,你姑父時任副營長,在內蒙古修建國防工事。一次,他下車指揮車輛通過危險路段時,汽車右后輪胎突然爆胎,車身傾斜,下面就是幾十米深的懸崖。危急時刻,他沖上去用身體頂住車身,讓司機跳車,自己不幸被卡車壓在下面……”講到愛人犧牲時的場景,馬秀云熱淚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