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人要做時代的標桿
本色的力量最恒久。軍隊作為出榜樣、領風尚的群體,越是價值多元,越要堅守高地。這是時代剛需,也是使命擔當。
近日,一組照片被傳得火熱。一隊武警官兵筆直站姿列隊等候地鐵,一個小男孩也跟在后面,有模有樣地立正排隊。網(wǎng)友點贊:“是一支隊伍,更是中國品牌”“這就是榜樣的力量”。
軍人,既是戰(zhàn)斗符號,也是形象品牌。由于任務需要,軍人不僅要摸爬滾打在相對封閉的軍營里,也會奔走穿梭在人流熙攘的鬧市中。軍人的作風形象如何?紀律素養(yǎng)如何?群眾腦海里的畫像,多以親身所見為依憑。解放上海時,寧睡街頭也不擾民;災害突發(fā)時,哪里有難往哪里走……從行動到形象,見證了軍人的堅守、群眾的認可。熱傳圖片中的小男孩,年齡不過三四歲,他的模仿自覺而純真,這恰恰說明: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向上向善的價值提領,是每個時代的需要。而榜樣,則是最鮮活生動、最可見可學的載體?!皢⑹略诮陶d,成事在榜樣。”一個好榜樣,可以感召一群人、帶動一群人、凝聚一群人。以榜樣為標桿找差距、知不足,以榜樣為鞭策強決心、聚動力,以榜樣為參照明方向、循路徑,繁雜的思潮中就會清流涌動,時代的難題前就會力量無窮。
軍隊向來是崇德向善的“高地”。在這里,當標桿、做榜樣,是群體共有的追求、融入生活的習慣。革命戰(zhàn)爭時期,子弟兵被稱為“紅菩薩”“大救星”;抗美援朝時期,志愿軍成為國人心中“最可愛的人”;相對和平時期,社會流傳“吃菜要吃白菜心,嫁人要嫁解放軍”。原因之一,就在于我軍始終用正義之師、威武之師、文明之師的標準要求自己,廣大官兵靈魂圣潔、思想凈潔、作風純潔。
比如雷鋒。上個世紀,雷鋒的名字從部隊一個普通的班里走出來,并迅速走向全社會。他那種公而忘私、言行一致、艱苦樸素、完全徹底為人民服務的精神,鼓舞和激勵了幾代人。人們感慨:在一個十幾億人口的國家,向一個普通人學習、以他為榜樣的行動能夠持續(xù)這么久,沒有哪種“時髦”,可以如此堅挺;沒有哪種“懷舊”,可以這樣深沉。其背后,是觸動靈魂、點亮激情的能量在恒久釋放。
豈止是雷鋒。犧牲自己換來12名民兵生命的王杰,為救出落入糞池的老農(nóng)而獻身的學員張華,奮不顧身救起跳水輕生女子的孟祥斌,帶著流動醫(yī)院踏風雪巡診的李素芝,危急關頭把潛水器具讓給被困群眾的官東……無論是過去還是現(xiàn)在,這樣的軍人層出不窮,這樣的標桿百姓稱贊、人們崇敬。
子弟兵爭做道德楷模、言行榜樣,是性質(zhì)宗旨決定的,也是打仗勝戰(zhàn)需要的。軍隊打勝仗,人民是靠山。軍人如果本色不葆、底色不純,必然影響人民群眾對我們的信任和支持,不僅會砸了“人民子弟兵”這塊金字招牌,而且會失去“銅墻鐵壁”,失去勝利之源。因此,不管時代怎樣發(fā)展,環(huán)境怎樣變化,革命軍人的優(yōu)良品德和政治本色都不能丟。強調(diào)“軍人要有軍人的樣子”,原因之一便在此。
英國作家羅·阿謝姆說:“一個榜樣勝過書上二十條教誨。”社會轉(zhuǎn)型期,信仰缺失、價值錯位、道德淪喪、精神空虛、拜金主義等社會病多發(fā),“世風日下”的感慨多了、呼喚良知的聲音多了,“最美”成了這個時代的稀缺品、必需品。本色的力量最恒久。軍隊作為出榜樣、領風尚的群體,越是價值多元,越要堅守高地。這是時代剛需,也是使命擔當。
“軍隊是否是國民的榜樣?”古往今來,考察一個國家和軍隊的戰(zhàn)斗力,這個問題都繞不開。一支被全民學習和愛護的軍隊,不僅能引領時代風氣、贏得優(yōu)秀青年,還能獲得群眾無窮無盡的支持。這樣的國家和軍隊是不可戰(zhàn)勝的。過去,我們從勝利走向勝利靠的是這個;現(xiàn)在,我們依然要篤定這種堅守、涵養(yǎng)這份品質(zhì)。